民間有故事的散文
民間有故事
馬榮憲
地方鄉(xiāng)俗,你說它迷信也罷,封建也罷,千百年的傳下來,在鄉(xiāng)野民間根深蒂固地存在著,傳承著,打壓或者抵制皆不能摧毀,可見它的魅力所在。
我所在的小鎮(zhèn),有一個村子,叫西集前。一天,他們村的干部,一個叫仝麗麗的婦女主任,雖然年輕,卻是村上的老干部,和我很熟,帶著他們新上任書記的囑托來辦公室找我,讓我搜集記錄一下他們村關(guān)于石干娘的傳說,寫一份修復(fù)建設(shè)廟宇祠堂的可行性報告。說他們村西南以前不僅有座玉皇廟,還有一座石干娘祠堂,自古以來香火就十分的旺盛。村里根據(jù)村民的訴求和愿望,計劃在原址上把玉皇廟和石干娘祠堂修復(fù)重建,還原往日香火旺盛的宗教習俗,以滿足當?shù)厝罕娨环N樸素的訴求。
村里的干部們也很真誠,為了讓我能愉快的接受這一任務(wù),還許下承諾,要請我喝酒,可惜,我因身體原因已戒了酒,早把煙酒視作了毒物,村干部一看這招不起作用,就又要給我稿費,說不讓我白忙活。我知道他們的心情,也知道他們要做好這件事的決心和信心,于是 ,便莞爾一笑,說,好吧,先給我開好一百萬的支票,這事我做了。他們一聽,瞪大了眼睛看著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
那婦女主任和我相熟,就給講情,說,百兒八十的還行,你說一百萬,村里可沒有!
從話里可以聽出來,她那意思就是咱們這么熟,你還要這么多,就沒一點人情面子呀!
我怕他誤會,連忙說,開玩笑的,你怎么給個棒槌卻當真(針)了?按照村里的風俗,修復(fù)重建廟宇祠堂,是積德行善的事情,我樂意幫這個忙,何況我也想了解一下當?shù)氐拿耧L民俗,只要你們給我找?guī)讉熟悉村里傳說的老人就行,我采訪了解一下。
仝麗麗一拳頭打在了我的身上,說領(lǐng)導也會欺負人!這么老實個人,說的話倒把人嚇個半死!一百萬,把我給賣了也湊不齊呀!
在一個鎮(zhèn)上,相互之間接觸多了,玩笑開起來也就沒了個分寸。
吃了一拳,還得把活攬下,我委屈地說,你們這邦子婦女主任,整天拿我開玩笑,真會欺負老實人。
仝麗麗就耍起賴來,說,就賴上你了,俺就覺得你能干好,才來找你的。
是呀,信任就是個繩索,讓你自己往里鉆。
而我,卻也愿意做這樣的活,因為自己喜歡,所以也樂意上套。
拜石干娘這一習俗,我久有耳聞。一個地方,百姓們祈求庇護,崇拜神靈,建一座祠堂,修一座廟宇,體現(xiàn)了人類最原始、最樸素的一種宗教信仰,表達了人們祈望風調(diào)雨順、人口平安的愿望和訴求,不僅無可厚非,并且還體現(xiàn)了一種人文風俗。
當下的鄉(xiāng)村,到處在實施鄉(xiāng)村旅游工程,沒有人文景觀,沒有歷史傳承的東西,就顯得空洞和蒼白。
我所知道的這個小鎮(zhèn),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小鎮(zhèn)上的閔家寨村就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閔子騫的老家,閔氏祠堂----篤圣祠就坐落在該村,閔子騫以孝聞名,鞭打蘆花的故事,流傳甚廣,以他的故事拍攝的《少年閔子騫》在全國放映。汪溝這個小鎮(zhèn)借《鞭打蘆花》的故事和“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的典故,才得以名聞天下。
西集前村的石干娘祠堂也是遠近聞名。周圍很多同事和朋友給我提起過石干娘。說她的靈驗,說她的香火的旺盛,說她的廟會的繁華。一直以來,我就很想去深入的了解一下關(guān)于石干娘的傳說和故事。
我是個愛故事的人,聽故事、講故事、寫故事都是我喜歡做的事。小時候喜歡聽鄰居啦鄉(xiāng)村里的呱,那些民間的傳說和故事,曾經(jīng)陶醉了我童年的每個夜晚。
如今,有人讓我走近民間,去接觸故事,去收集整理,把非物質(zhì)的東西定格下來,那也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我何樂而不為呢!
而西集前村的婦女主任仝麗麗,也是個有故事的人。首先是這個姓,大多數(shù)人不認識,大凡第一次接觸這個字,都習慣了山東秀才念半邊的高招,喊她工主任。我第一次喊她,是查了字典之后,才敢喊的。在認識很久,并且很熟之后,我也和她開了一次玩笑,故意喊她工主任,并把那個工字喊得特別響,而她也是個很配合你開玩笑的人,故意走到你跟前,左轉(zhuǎn)一圈身子,右轉(zhuǎn)一圈身子,在把我都轉(zhuǎn)糊涂的時候,才問我,“馬主任,你好好看看,俺是個公的還是個女的?明明是個女的,你卻喊俺工主任,真是睜著大眼說瞎話呀!”這一句話就讓我領(lǐng)教了她的厲害,嘴巴子不饒人呀,用叼徳一的話說就是:這個女人不尋常!
說起仝麗麗的不簡單還真有兩個故事來證明。
一個是她教子有方。她兒子李德馨,今年16歲,卻已是聞名全國,葫蘆絲演奏技藝已是相當?shù)臓t火純青,不僅省市電視臺的少兒晚會少不了他的節(jié)目,就連中央臺也經(jīng)常來函邀請,李德鑫的出色表現(xiàn),讓全國知名藝術(shù)家也是愛不釋手,主動收他為關(guān)門子弟。各級晚報都對李德鑫的事跡做了報道。而讓我震撼和欽佩的卻是仝麗麗的那種超越母愛的家教情懷,她雖然身處農(nóng)村,卻把孩子對葫蘆絲的的天賦和愛好視做自己的生命,不惜傾家蕩產(chǎn)尋名師,買最好的葫蘆絲樂器,一次次的臨沂,一次次的濟南,不管去哪里學習和演出,都是她陪著孩子,那份執(zhí)著和無私的付出,常人真的是難以想象。一個鄉(xiāng)村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能有這樣的見識和境界,你不得不刮目相看。
再一個就是仝麗麗有一顆大愛之心。因為工作緣故,我和她相互之間都加了微信,通過她的朋友圈我看到她以自己的人格為一個與自己無親無故、身患絕癥的鄉(xiāng)親募捐的情形。說實話,現(xiàn)在的募捐,遍地皆是,真的假的,難以分辨。而仝麗麗的募捐卻很有人緣,她的朋友,她的鄉(xiāng)鄰,不管熟悉不熟悉的,都奔著她的真誠善良和愛心,紛紛慷慨解囊,凡是捐款的,她都以截圖的`方式在網(wǎng)上予以公開,并把所有募捐到的款項,交給那個被病魔纏身的家庭。
胸有大愛的人是值得交往的人;谶@一點,我也會把一個村干部的囑托去努力的做好。更何況仝麗麗或許也瞅準了我喜歡搜集民間故事的愛好,便把修復(fù)重建玉皇廟和石干娘祠堂的可行性報告撰寫任務(wù)交給了我。我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好好的去搜集整理記錄下關(guān)于西集前村口口相傳著的那些優(yōu)美的民間故事了。
民間傳說是民間口頭敘事文學,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和本土民間文化的精華。一些影響深遠的民間傳說常與當?shù)氐娘L土人情相結(jié)合,并在流傳過程中提煉加工,故事情節(jié)既與人間現(xiàn)實有直接的聯(lián)系,其發(fā)展又合乎生活的內(nèi)在邏輯,使真實情景和奇情異事達到了有機的統(tǒng)一,既富于生活氣息,又離奇動人。(網(wǎng)絡(luò)詞條)
所以說,民間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口口相傳的過程中,人人都是創(chuàng)作者,用你的語言和理解,給故事一個美好的傳播途徑。
就在2016年麥收前的日子里,我去了西集前村。按我的要求,村里早就找來了兩個熟悉村里的變遷和石干娘玉皇廟故事的老人。我循著他們娓娓道來的故事,整理記錄下了以下的文字。
而我在這里要記下的,就是西集前村給我講故事的這兩位老人的名字,他們一個是73歲的王孝山,一個是70歲的仝傳才。
因為村里有一伙熱心于鄉(xiāng)村民俗的倡導者,想給子孫后代留下一些傳說和故事,讓當?shù)氐娜宋臍庀夂褚恍,給日漸壯大的鄉(xiāng)村旅游增添一些民俗底蘊,而那些承載傳說和故事的祠堂和廟宇,就是最好的見證。
一直以來,在我的心底,總感覺民間的故事就在我所生活的鄉(xiāng)村,那么迷人,那么富有魅力!
201x年11月6日
【民間有故事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民間故事有哪些?11-28
民間故事有哪些啊?01-13
民間神話故事有哪些?01-18
民間散文11-27
經(jīng)典散文:這天有故事03-30
有故事的人經(jīng)典散文03-30
有故事的村莊散文04-30
民間詩人散文05-05
隨筆散文:有了故事之后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