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色中文在线视频,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欧美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 <dfn id="pbiqm"><cite id="pbiqm"></cite></dfn>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文化名家的諧趣是作文

        時間:2021-04-16 19:29:21 推薦作文 我要投稿

        文化名家的諧趣是作文

          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稱的書法家沈尹默高度近視。一次他告訴畫家黃苗子說:“朱騮先(家驊)勸我練習目力,多看遠處,自然視力恢復。有一天,騮先進我家的門,就大聲問:‘尹默,看見我了嗎?’我實在看不見,只好說:‘哎,聽見是你了!

        文化名家的諧趣是作文

          胡適曾開玩笑說:“我是肖兔的,內(nèi)人肖虎,當然兔子見了老虎就要怕!焙m不僅把怕老婆當作一句口頭禪,而且喜歡收集世界各國怕老婆的故事和有關證據(jù)。一次,一位朋友從巴黎捎來10枚法國銅幣,上面鑄有“P.T.T”的字樣,諧音恰為“怕太太”,于是胡便將銅幣分送朋友,作為“怕太太會”會員的證章。

          1929 年,南開女中部第一屆學生畢業(yè),校長張伯苓幽默地說:“你們將來結婚,相夫教子,要襄助丈夫為公為國,不要要求丈夫升官發(fā)財。男人升官發(fā)財以后,第一個看不順眼的就是你這個原配夫人! ”

          北大國文系主任馬幼漁的女兒馬鈺考入北大政治系后,被全校學生公推為;,不少男生背地里便稱呼馬幼漁為“老丈人”。

          柳亞子作書極草率,不易識別。一次,柳寫信給曹聚仁與張?zhí)旆,信尾注明:你們讀不懂的話,隔天見了面,我再讀給你們聽。

          潘光旦脾氣好。1949 年秋,清華社會學系的迎新會上,有個余興節(jié)目:讓大家舉出世界上一件最美或最丑的事物,一時眾說紛紜。忽然一男同學站起來說:世界上最丑的事物是潘先生的牙齒(潘的牙齒不僅東歪西倒,且因多年吸煙斗,滿口牙齒黃得發(fā)黑)。潘聽后非但不生氣,反而笑道:“我的牙齒的確不雅觀、很難看,可是比喻成世界上最丑的事物,可能還有待商榷!比堑靡桓蓭熒逄么笮。

          魯迅在廈門大學任教期間,一次到一家理發(fā)店去理發(fā)。理發(fā)師見其一身灰布舊袍,便草草地剪了一通了事。魯迅隨便從口袋里抓了一把銅元交給理發(fā)師,比牌價要多出幾倍。過了一段時間,魯迅又去那家理發(fā)店理發(fā),這次理發(fā)師理得特別細致。理完之后,魯迅看了一眼牌價,如數(shù)付款。理發(fā)師忍不住問:“先生,這次怎么不多給些了?”他答道:“上次你胡亂地剪,我就胡亂地給;這次你認真地剪,我當然就認真地給了!”

          慧心者多口吃,馮友蘭口吃。葉公超每次遇見馮,便會佯裝忘記了馮家的地址,很鄭重地問馮家門牌,馮必“二二二二……二號”,七八個“二”乃止。馮講課時念“顧頡剛”的名字時,“咕唧咕唧”良久也念不出“剛”字;念墨索里尼,也必“摸索摸索摸索”許久。

          辜鴻銘生在南洋,學在西洋,二十幾歲回國后才開始系統(tǒng)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以時常寫錯漢字。有次講《晏子春秋》時,辜把“晏”寫成“宴”。經(jīng)同學指出后,他很尷尬。一邊糾正一邊自語:“中國漢字真討厭,‘晏’與‘宴’不過把‘曰’字的部位換一下而已,字義就不同了。英語中就沒有這樣調(diào)皮搗蛋的'!庇袀好事的學生指出英語中也有,比如“god”(上帝)倒過來就成了“dog”(狗)了。辜鴻銘聽后一聳肩一攤手,一笑了之。

          傅斯年在昆明聯(lián)大任教時,擔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長,鄭天挺任副所長。有人來訪時,北大文科研究所的傳達人員總是先問:你找傅所長,還是鄭所長?傅所長是正所長,鄭所長是副所長。來訪的客人總被問得一頭霧水。

          1945 年,漫畫家廖冰兄在重慶展出作品期間,經(jīng)人介紹,結識郭沫若。郭對廖的名字十分好奇,便問:“你的名字為什么這么古怪,自稱為兄?”廖冰兄告訴他,因為其妹叫廖冰,所以他叫廖冰兄。郭聽后作出恍然大悟的樣子說:“哦,我知道了,那邵力子的父親一定是邵力,郁達夫的妻子就是郁達了! ”

        【文化名家的諧趣是作文】相關文章:

        名家的造句05-05

        名家筆下的夏天10-20

        名家散文閱讀12-03

        春天的名家散文01-19

        名家哲理散文03-25

        獨白的名家散文12-31

        朋友名家散文12-31

        代溝名家散文12-31

        退休名家散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