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負鹽負薪者》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有負鹽負薪者》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作品簡介
《人有負鹽負薪者》后魏李惠,為雍州刺史。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重擔息樹陰。少時,且行,爭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訟于官。惠遣爭者出,顧州紀綱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無答者;萘钊酥醚蚱は,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矣!笔範幷咭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
作品原文
后魏李惠,為雍州刺史。人有負⑴鹽負薪⑵者,同釋重擔⑶息⑷樹陰⑸。少⑹時,二人將行⑺,爭一羊皮,各言藉⑻背之物;茛颓并螤幷叱,顧⑾州綱紀⑿曰:“以此羊皮可拷⒀知主乎?”群下⒁咸⒂無答者;萘钊酥醚蚱は希哉葥糁,見少鹽屑⒃,曰:“得其實⒄矣!笔範幷咭曋,負薪者乃⒅伏⒆而就罪⒇。
字詞解釋
1.負:背。
2.薪:柴火。
3.同釋重擔:(兩人)同時放下重擔。同,同時一起;釋,放下。
4.息:歇息。
5.陰:通“蔭”。樹陰:樹蔭。
6.少:一會兒
7.行:走。
8.藉:墊、襯
9.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縣滿城一帶)人,北魏太武帝時任雍州刺史。
10.遣:使,令, 讓 。
11.顧:回頭,回頭看。
12.州紀綱:州府的主簿。
13.拷:拷打,這里是問的意思。
14.群下:部下。
15.咸:都。
16.鹽屑:鹽末。屑,碎末
17.實:事實,真相
18.就罪:承認罪過。
作品翻譯
北魏的李惠任雍州刺史時,有一個背鹽的和一個背柴的人,兩個人同時放下重擔在樹蔭下休息。不一會兒,將要走了,兩人爭奪一張羊皮,都說是自己墊背用的東西。久久沒得出結果,于是去報了官。雍州的長官李惠讓爭吵的雙方出去,回頭對州紀綱的主簿說:“打這張羊皮能查出它的主人嗎?”部下都沒有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棒子敲打,見到【發(fā)現(xiàn)】有少許鹽末,就說:“得到實情了!”再讓爭吵的雙方進來看,背柴的人才趴在地上承認了罪過。
作品道理
1.對現(xiàn)實生活的細致觀察和嚴謹?shù)倪壿嬐评怼?天下事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只要多思考,多觀察,就能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
2.人與人交往之中一定要友善對待,不能貪圖小利,讓利益蒙蔽了雙眼,做出不良的行為。
3.處理問題要具備豐富的生活常識、經驗,再加之細心觀察,以及善于思考。
4.做事要多觀察,多思考,不能貪圖小利。
5.合理地推理,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不要盲目推理。
6.為人要誠實,不要貪心
7.謊言終究會被揭穿(紙包不住火)。
8.事實勝于雄辯。
【《人有負鹽負薪者》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相關文章:
《神童莊有恭》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3-17
《畫蛇添足》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2
《學弈》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2
《雜說》韓愈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2
《吳起守信》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8-19
《曾子殺豬》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3-08
《勸學》荀子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3-10
《愚人食鹽》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3-11
墨翁者文言文翻譯和注釋06-04
《三人成虎》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