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讀后感(精選23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現(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唐詩三百首》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唐詩》讀后感 1
《唐詩三百首》中收錄的作者,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霸娤伞崩畎缀汀霸娛ァ倍鸥,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白居易、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等人,還有一些不知名的,他們雖然名聲不顯,但他們的作品亦有其可借鑒之處,值得一閱!因為這寫詩作都是經(jīng)過了時間考驗而未被淘汰的,我一向認為,時間是最好的評判家!《唐詩三百首》中有像杜甫的《望岳》,王維的《渭川田家》綦毋潛的《春泛若耶溪》,李白的《蜀道難》這一類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詩句,讓人仿若置身其中,仰躺于山水之間;也有像王維的《送別》,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別》,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樣的送別詩,讓人感佩于其中蘊含的深刻情感!
從李白的一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蔽殷w味到深切的悲意凄涼,然后是釋然的灑脫;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一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弊屛疑钌顒尤,我仿佛看到一個背影,在逆著光的地方嘆息,便也體味到了遠離故鄉(xiāng)的寒冷;李白清平調(diào)三首之一中寫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又讓我渾身一松,仿佛一個人仰望天空,呼吸都變的芬芳。
然而,現(xiàn)代社會迅速發(fā)展,許多中華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遺棄,對外來事物的狂熱追求使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人忘記了中國的古文化,忘記了唐詩,他們寧愿生活在虛擬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無味的`事物。曾有一則新聞報導:近六成的人認為中國人崇洋媚外。面對這個結(jié)果,我不禁震驚,難道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不及外國文化嗎?并非如此,相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國文化是因為他們沒有了解中國文化的精粹。試問,如果每個中國人能夠多讀一首唐詩,多一份對詩歌的熱愛,又如何會出現(xiàn)如今的局面。
如今的唐詩不再只是詩,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向往,是中華文化的縮影。細讀唐詩,它能給予你智慧;品讀唐詩則可以使其勉勵你,鞭策你,使你前行。
《唐詩》讀后感 2
真好!今年暑假我有幸閱讀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讀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書中的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讀,我們會發(fā)現(xiàn),每一首詩都是一則伊索寓言,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古詩只要細細地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就這么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著我們,溫暖著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他并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著我們,關心著我們,給予我們希望。
《唐詩三百首》,寄托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為了不辜負古人的希望,我們要為他而努力,為他而奮斗。不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己,創(chuàng)下偉大的事業(yè)。
唐詩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峰巔,是一代文學的標志。唐詩的作家上有帝王將相、下有漁夫樵人、僧道伶工;唐代詩壇上不僅涌現(xiàn)了初唐四杰、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白居易、韓愈、孟郊、柳宗元、劉禹錫、李賀、李商隱、杜牧等璀璨的群星,而且升起了“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兩位光照千秋的`詩壇巨星。
在我們小學生讀的唐詩中,其實有的詩句與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情相同,如李白的《靜夜思》是表達詩人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人外出打工,長時間沒見家人都有思念家人的情感。再比如說,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一詩中有個“敲”字,顯示出賈島行為很文明、很有禮貌。在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紅綠燈,大家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紅燈停、綠燈行。要是到了一戶人家,就要懂得講禮貌、懂禮儀。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感受到唐詩與我們現(xiàn)實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好好背誦唐詩哦!
《唐詩》讀后感 3
清晨,朝出的輝光映出了東方的魚肚白,在門前那棵榆樹下,坐在寬大的樹樁上,輕輕翻開膝蓋上的那本《唐詩三百首》,心情總會變得寧靜與神圣!
樹皮厚重,書面墨黃,油紙的香味撲面襲來,夾雜著文字視覺的震撼,讓我深深的沉浸其中。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幼稚的詩仿佛是一首歌,歡快而明朗,我看后不以為然,這么簡單直接的詩誰不會寫,誰不會吟?再往下看,越看越為震驚,原來這是駱賓王還是個娃娃時隨口說出的!那時的.我,應該還是稚氣未脫,光著腳丫子,在田里跑來跑去直至染上一層灰。那想著寫詩?想到這里,我不禁為自己感動慚愧,二駱賓王的這一首詩,不正如唐朝初年一樣嗎?雖跌跌打打,但卻透出一絲絲的生機勃勃,樂觀向上。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讀到這里,一股磅礴的氣勢在我眼前浮現(xiàn),我仿佛看到了詩人望著廬峰在陽光照耀下升起的紫煙,在萬丈瀑布前感到自己深深的渺小,覺得這瀑布,好似是銀河墜落而形成的。這就是詩仙的詩!也只有他,才能領悟瀑布的精髓,感受到銀河的氣魄。這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份景,而更是一份情,一份寄情與山水的心啊!其實生活中不乏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得眼睛。那片借風在天空翱翔的枯葉,那多生長在野谷縣崖峭壁中的美麗小花,那只盤旋在你腳邊的可愛小苗,誰不能說她們不是美呢?都說盛唐的時代造就了李白,但我卻認為李白的豪邁造就了盛唐!
在“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戰(zhàn)火紛飛歲月里,杜甫,一代詩圣,卻被囚禁在城內(nèi),不得外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又是何等說不出的苦奈,唐代也逐漸走向了衰亡。而一切的緣由,歸咎于當時統(tǒng)治者的不理朝政,謊于正業(yè)。這令我一陣羞愧,如不是懶,我何至于成績下降的那么快?看來是時候反省了!
我關上書本,看了看天色,真有幾分“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意境了!”
《唐詩》讀后感 4
耳畔傳來余音繞梁的稚子的朗朗讀書聲,伴隨著遠處樂鳥宛轉(zhuǎn)悠揚的啼鳴,飄著周圍自然禪韻優(yōu)雅的幽香,眼前是一片不見邊際的竹林。清風緩緩拂起,竹葉落地,任由風的清掃,在飄蕩著的泥土香味用拂起,又落下。竹葉沙沙,鐘聲從遠處飄蕩著回響著,如一把木鎖,鎖住了城市中喧嘩的聲音,鎖住了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人群,鎖住了對于世態(tài)名利的渴望,鎖住了對于繁華追求的向往,卻打開了脫俗自然的對于寧靜平凡的本質(zhì)。
一世戎馬,揚鞭回首,揮手飄發(fā),蕭蕭班馬,嘶鳴長啼,啼聲遠去,不見其影,空余行處。沒有一滴淚水,沒有一次停留,沒有一句告別,轉(zhuǎn)頭便是一場離別,沒有淚水的離別,沒有停留的離別,沒有告別的離別,沒有期限的離別。家書已達,欣喜若狂,卻非家書,乃為亡書,揮淚失聲,若是失魂,耳響離歌,終日不覺。
月,緩緩升起,掛在空中,似乎是特地為我而準備的,似乎是特地給我供以欣賞的。月上,滿是墨色,不見得一顆繁星,這又似乎是誰心中的顏色,倒映在天上,照影了我。月下,寂寞空城,巷空道清,男怒女哭,犬吠孩啼。獨自一人,倚坐窗邊,思故念鄉(xiāng),懷親想友,感極而悲,倏爾涕下,沾濕布衾,淚透薄墻。
這,便是詩韻,脫離世俗,離開喧噪,回歸寧靜,渴望平凡。唐詩中有喜,有樂,但也有悲,有悔。唐詩中的種種,高雅,而又時尚,同時又真真切切地表達了當時人們對于世態(tài)的態(tài)度。
讀詩,不僅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感受其中的`風韻,獨特,與美好。詩之所以美,之所以雅,便是因為其中的風韻,獨特,與美好。感受詩中字與字之間的巧妙,詞與詞之間的婉轉(zhuǎn),句與句之間的自然,才能感受到現(xiàn)代語言無法表達出的獨特神奇的情調(diào),它如清雨直叩你的心房,它如柔雨溫暖你的心靈,它也如煙雨滋潤著你。
讀詩,讀詩韻,讀如“煙院松飄蕭,風廊竹交戛”一般的悠揚,讀“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一般的豪氣,讀“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一般的憂愁,感受著來自真中的寧靜,真中的喜怒哀樂。
《唐詩》讀后感 5
我的小抽屜中有非常多的課外書,它們都是近年來爸爸媽媽給我買的,有精致包裝的《西游記》,有故事精彩的《安徒生童話》,也有小伙伴們喜愛的漫畫書,但在這許多的'課外書中,有一本包裝樸素,頁面發(fā)黃的書,它就像丑小鴨一樣擺在其它美麗的“白天鵝”中,顯得毫無光彩,但它卻是我最珍貴的書,我人生中第一本課外書——《唐詩三百首》。
小時候爸爸教我背了一首唐詩——《古朗月行》,一學會了,所有的家人一聽我那搖頭晃腦背誦的樣子,都豎起大拇指直夸我,那時的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快感。第二天,到學校后,我就向小朋友們炫耀,看著自己贏得那么多小朋友那敬佩的目光,以及老師對我的鼓勵,就更加激起我學習唐詩的興趣。
十歲生日時,我什么都不要,就纏著爸爸給我買本古詩書,爸爸聽后非常高興,便到城里新華書店為我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接過書時,爸爸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書是人類最好的營養(yǎng),書會伴隨你成長,書會使你更充實,這本書也是我對你的期望!蔽耶敃r也沒多想,如獲至寶般直往書屋鉆。
從那以后,《唐詩三百首》就與我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它陪伴我度過了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在這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中,我不斷的從書中吸吮著營養(yǎng),充實著自己。
當我徘徊于十字路口之時,迷茫不知所措,它猶如一盞引途的明燈,告訴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我取得優(yōu)異成績,沾沾自喜時,它猶如沉鳴的古鐘把我敲醒。告訴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當我失意落魄,戚戚于挫折時,它猶如母親溫暖的手撫過受傷的心靈,告訴我“乘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現(xiàn)在,學校開展“好書伴我行”活動,有非常多小朋友都加入到這習唐詩的活動中來,我也一樣,不斷深入地品讀。我要感謝唐詩,因為它已成為我心靈上的一個寄托;也是我生命中的燈塔;更是改變我一生的精神食糧,讓我不斷的從中成長……
《唐詩》讀后感 6
如果說中國是詩的國度,那么唐詩就是中國詩歌發(fā)展史的高峰和瑰寶。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著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那簡潔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曾經(jīng)的歷史文化?梢哉f《唐詩三百首》是近兩百多年來流傳最為廣泛,風行海內(nèi)外,歷久不衰的一種唐詩選本。
書中各種詩體都有,如:五言律詩、絕句、七言詩……在各個詩人筆下出現(xiàn)了一首首名詩,一個個名句。既有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李商隱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侶、歌女,甚至無名氏等“小家”。
書的取材也十分廣泛,不拘一格。不僅有描寫自然風光的,也有揭露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還有表達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之情的。既有描寫歸家時的復雜心情,又有描寫君王愛情的悲劇……從市井風情到邊塞風光,從生活瑣事到國恨家仇,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這本書是應有盡有。
每一首詩的風格都不一樣。每一首詩出自不同詩人的筆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著我們,溫暖著我們;他像老師,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做事上,時刻教導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每一首詩都是那樣耐人尋味,那樣含義深刻。拿起這本書再次細細品讀,我發(fā)現(xiàn):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寓言故事,都在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書中的古詩,能讓一個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讓心靈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唐詩三百首》將唐代詩歌的精華,永遠留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心中。作為一個中國人,讓我們一起“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吧!
《唐詩》讀后感 7
今天早上,我讀了《唐詩三百首》。讀完后,我覺得里面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是偉大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詩人,也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王’和‘詩魔’之稱。
《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意思是:多么茂盛的原山草啊,春天茂盛,秋天枯萎,歲歲循環(huán)不已。野火雖將那大片枯草燒得精光,一旦春分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蘇,以迅速的長勢重新鋪蓋大地。雖然古道城荒,但青草滋生是它恢復了青春,行路人看見萋萋芳草而想起了離愁別苦,似乎著每一片草葉都包含別情。
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我家后院有一株小草。一次,我在窗前畫畫,突然就下起了傾盆大雨。我透過窗戶,看到了一株抬頭挺胸的小草。它正在跟風雨戰(zhàn)斗,風驕傲地說:“哈哈!小草你是抵擋不了的,我比你強多了,哈哈哈!” 小草輕輕發(fā)出聲音,堅強地說:“我不怕,我一定會戰(zhàn)勝你的。” “小草,你就別做白日夢了吧!”風洋洋得意地說。風呼呼吹著,不一會兒,小草斷掉了。這時,我還以為小草就這樣完了。第二天早晨,我起了個大早,吃完飯后,飛快地跑到后院。我很驚訝——小草活了,它又重新披上那綠色的衣裳,又重新抬頭挺胸的站在地上。這時,我情不自禁的吟誦“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所以,我們也要像小草一樣不向困難低頭,不怕挫折的頑強精神,要讓自己在生活中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唐詩》讀后感 8
今天,我讀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它讓我的心靈受到百次傷悲,百次幸福,百次慚愧……
其中最讓我感慨萬千的一句詩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出自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全詩是:“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薄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意思是:要想看到千里以外的地方,應當再登上一層樓。這兩句詩表現(xiàn)了作者不斷進取的精神,也說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道理。現(xiàn)在人們常常引用這兩句詩勉勵自己和別人。全詩境界開闊,氣勢雄渾,描繪了祖國北方的壯麗景色,反映了詩人壯闊的胸懷。詩人登上鸛雀樓,眼中所見是落日群山,黃河奔流這樣氣勢磅礴的景象。面對此情此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表達了自己的遠大抱負,形象地說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深刻哲理,鼓勵后人要有高瞻遠矚的胸襟,遠見卓識的抱負!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它啟示人們:在前進道路上,千萬不要滿足取得的成績,而應該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不斷地向新的`高峰攀登。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表述惜別之情.詩人與遠行之人多年深厚的友誼,此時深情不舍的惜別和前路珍重的祝愿都在這一杯酒里了。全詩格調(diào)清朗,情景交融、語言簡潔,感情真摯,深切動人,把依依不舍之情描述得感人肺腑,惜別之情達到極點。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既表現(xiàn)了親人的手足之情,又表現(xiàn)了自己思鄉(xiāng)念親的真摯感情。
閱讀《唐詩三百首》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許多……
《唐詩》讀后感 9
對自然的仰慕,對英雄的壯舉,對友人的思念。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所以只好借《唐詩三百首》中的詩句來代替我那無法形容的詩句。讓我們一起吟誦并感悟唐詩三百首吧。
山水之氣
輕輕地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摩詰一起暢游在山水之間,一輪皎潔嬌美的圓月在松枝間穿拂,如水的山間軟泥上縹緲著點點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寶石鑲嵌在大山的錦緞上,自然而不虛浮,淳樸而不媚俗。一沵清泉靜靜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間,不時地撞擊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漣漪,完美詩意地蕩漾開來。在溪畔的靜夜中氤氳成心中淡淡的思緒。
思念之情
緩緩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勃一起沉浸在友人的思念之中!芭c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是他的祝愿,“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他的心聲,“無論去與往,俱是夢中人”是他的思念,那對朋友的思念,那對朋友的不舍,在長河中聚集在一起,永遠樂會消逝。
人生之挫
靜靜翻開《唐詩三百首》,和李白一起應對人生挫折。“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他的挫折,“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是他的感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是他的信念。那縷堅貞的信念,是他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烙印。
《唐詩三百首》讓我欣賞如此溫柔的山水之氣,美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感覺到朋友之間濃濃的友情,幸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體味如此偉大的人生之挫,妙哉!
沏一杯菊花茶,捧著唐詩三百首,窗外有陽光照過窗簾,驀然回首,細細欣賞那溫柔的山水之氣,感受那濃濃的思念之情,體味那偉大的人生之挫,倏然,忘記了今夕今日。
感恩,在生活中是無限存在的,有時是你對朋友一句簡單的問候,有時是你對待別人伸出手臂的過程,有時是你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僅有懂得感恩的含義,才能學會感恩。
《唐詩》讀后感 10
聽爸爸說,古詩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是古代有名的詩人寫的很好的文學作品。是我們國家很好的文化遺產(chǎn),作為中國人一定要好好背誦掌握。
媽媽跟我說,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背古詩,三歲的時候就能背30多首了,雖然不知道意思,但聽幾遍就能跟著背個大概。我現(xiàn)在還記得“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薄按好卟挥X曉,處處聞啼鳥!薄谤Z,鵝,鵝,曲項向天歌!碑敃r不知道什么意思,現(xiàn)在再讀古詩,一邊看原文,一邊看譯文,了解了詩文的意思,更覺得古人不一般,用了這么幾句話,就表達了這樣豐富的意思和一些美麗的畫面。知道了古詩的意思,我就更喜歡背誦古詩。有時還能想象出一些畫面來。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蔽夷芟氲缴衬膹V闊和美麗。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弊屛蚁肫鹆擞斡[西湖時看到的美景。背誦“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時,爸爸甚至跟我說今年暑假要帶我去登泰山,感受山頂?shù)慕^美景色。我高興極了。
按爸爸的`要求,我每天都要背一首不會的古詩,同時要把會的古詩復習一下。弟弟每天聽我背,他居然也會背了一些古詩。他不僅會背《詠鵝》、《春曉》等常見的簡單古詩,還會背《送兄》“所嗟人異雁,不做一行飛”,《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等不太常見的詩,甚至有的比我背的還快,最愿背“系馬高樓垂柳邊”。最煩人的是,爸爸提問我的時候,他也搶著背,甚至不讓我背,我說他2句,他還哭。沒辦法,爸爸就讓他背,現(xiàn)在也會背20多首了。爸爸笑著說這是我背詩的意外收獲,并且說我小時候就這樣,喜歡聽別人表揚。
古詩用簡單幾句話就能展現(xiàn)美麗的畫面,或者表達了作者的一些情感,真像爸爸說的那樣是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背詩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還影響了小弟,我越來越喜歡背古詩了。
《唐詩》讀后感 11
清晨,朝出的輝光映出了東方的魚肚白,在門前那棵榆樹下,坐在寬大的樹樁上,輕輕翻開膝蓋上的那本《唐詩三百首》,心情總會變得寧靜與神圣! 樹皮厚重,書面墨黃,油紙的香味撲面襲來,夾雜著文字視覺的震撼,讓我深深的沉浸其中。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幼稚的詩仿佛是一首歌,歡快而明朗,我看后不以為然,這么簡單直接的詩誰不會寫,誰不會吟?再往下看,越看越為震驚,原來這是駱賓王還是個娃娃時隨口說出的!那時的我,應該還是稚氣未脫,光著腳丫子,在田里跑來跑去直至染上一層灰。那想著寫詩?想到這里,我不禁為自身感動慚愧,二駱賓王的這一首詩,不正如唐朝初年一樣嗎?雖跌跌打打,但卻透出一絲絲的生機勃勃,樂觀向上。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讀到這里,一股磅礴的氣勢在我眼前浮現(xiàn),我仿佛看到了詩人望著廬峰在陽光照耀下升起的紫煙,在萬丈瀑布前感到自身深深的'渺小,覺得這瀑布,好似是銀河墜落而形成的。這就是詩仙的詩啊!也只有他,才能領悟瀑布的精髓,感受到銀河的氣魄。這需要的,不但僅是一份景,而更是一份情,一份寄情與山水的心啊!其實生活中不乏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得眼睛。那片借風在天空翱翔的枯葉,那多生長在野谷縣崖峭壁中的美麗小花,那只盤旋在你腳邊的可愛小苗,誰不能說她們不是美呢?都說盛唐的時代造就了李白,但我卻認為李白的豪邁造就了盛唐! 在“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戰(zhàn)火紛飛歲月里,杜甫,一代詩圣,卻被囚禁在城內(nèi),不得外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又是何等說不出的苦奈,唐代也逐漸走向了衰亡。而一切的緣由,歸咎于當時統(tǒng)治者的不理朝政,謊于正業(yè)。這令我一陣羞愧,如不是懶,我何至于成績下降的那快?看來是時候反省了! 我關上書本,看了看天色,真有幾分“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意境了!”
《唐詩》讀后感 12
起初,唐詩帶給我的印象是單調(diào)、乏味的。后來,閱讀了《唐詩三百首》,我對唐詩又產(chǎn)生了新的印象。
唐詩是多彩的。
唐詩,是綠色的。它既是“兩個黃鸝鳴翠柳”的嫩綠。嫩得青翠,嫩得可愛;又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淡綠。淡雅的顏色若隱若現(xiàn)。它們不像墨綠有深沉的顏色牽引住人們的眼球,只是靠著一點點淡淡的綠色博得人們的青睞……
唐詩,是紅色的。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淡紅,像泛起了紅暈的少女的臉頰;是“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深紅,紅得燦爛,紅得似火。
唐詩,是白色的。是那“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潔白,白得純潔,白得無暇。令人陶醉。是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钡陌住2皇悄欠N純潔的白;不是那種透明的白,而是那一縷縷皎潔的白。白得悲慘,白得寂寥,白得凄涼。
唐詩,不僅是多彩的,也是精彩的。
有“獨憐幽草澗邊生”的'荒野之景。描繪了荒山野嶺的獨特環(huán)境。令人對野草萌生愛憐之心。
與上句相比,我更喜歡、更覺得杜牧的《江南春》更為精彩。“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爆F(xiàn)出了一幅美麗的江南春雨景。黃鶯動聽的歌聲加上鮮嫩的綠葉與紅花,江南城里到處都是酒家的旗子在緩緩飄動。南朝建造的宏偉寺廟,不知有多少樓閣沐浴在蒙蒙細雨中。這美麗的春雨圖秀了江南的景,醉了人們的心。
唐詩,是多彩與精彩的!《唐詩三百首》一定會讓你對唐詩有很大的了解!
《唐詩》讀后感 13
唐詩,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是中國詩歌的高峰,而《唐詩三百首》更是唐詩中的精華。從牙牙學語起,父母就教我們背誦唐詩。什么:白日依山盡呀,床前明月光呀等等,也就成了我們童年的歌謠。自學習認字后,各種版本的《唐詩三百首》也成了我們啟蒙讀本。
就詩人而言,我比較仰慕李白。李白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可真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詩仙”啊!我很喜歡他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這是一首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的詩呀。
我還喜歡李白的《春思》、《早發(fā)白帝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這些語句優(yōu)美的詩歌。
就詩歌形式而言,我比較喜歡的`多是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之類的詩,因為它們短小精悍,讀起來朗朗上口,也容易記住。但有時不足二十余字的唐詩竟也包括多層的意境,而且每個字各具文采。賈島的推敲的故事可謂唐詩中的有名典故,竟會達到得一字而詩意盎然,易一字而詩意全無的地步。這,真讓我佩服之極。
現(xiàn)在,許多唐詩都已進入了我們的小學教材中,成了我們學習中國文化、了解中華文明的入門階梯。而我的書架上,也有幾種版本的《唐詩三百首》,它們成了我常讀常新的讀物,讀后令人浮想聯(lián)翩。我愛《唐詩三百首》。
《唐詩》讀后感 14
《唐詩三百首》是由《全唐詩》改編而來的,它一部家喻戶曉的唐詩選集,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0首詩。
我第一次讀《唐詩三百首》大概是在7歲的時候,那時讀詩只是覺得,詩中的語言優(yōu)美,讀起來朗朗上口而已。但是在5年后的今天,當我重新捧起這本書時展現(xiàn)在我眼前的卻是一位位詩人各不相同的人生,他們中有的滿懷豪情壯志,一心為祖國效忠;有的才高八斗,當一位為百姓服務的清官;有的風趣幽默,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當然還有一些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學富五車,卻招人妒忌,只能浪跡天涯,孤苦伶仃,身死他鄉(xiāng)?墒窃谔圃娭凶屛腋惺茏钌畹倪是唐朝的風土人情。
在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睂懙模煌谕蹙S的《渭城曲》那種深情的離別,也不同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剛毅的離別。它寫出了那種飽含詩意的離別,也寫出了唐朝人們的深厚情義。這首詩的前兩句也別有一番風味,它給我?guī)硪桓贝号ㄩ_的景象。
杜甫是一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歷經(jīng)了唐朝的安史之亂,可他卻寫出了《絕句》這樣的詩,這只能說唐朝的人們都十分的樂觀開朗。
唐詩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建議大家都去閱讀一下這本書,你會對唐朝有更深的理解。
《唐詩》讀后感 15
這個暑假里,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比較令我喜愛的還是那本《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這本書有許多令人贊嘆不己的詩句,而我比較喜歡的'一首詩是由唐代李白所寫的《行路難》在這首詩中,我比較喜歡的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边@詩句告訴了我,做事要堅持不懈。
記得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些騎單車的騎手在路上自由的馳騁。于是小小的我便萌生了一個想法一一那就是學騎單車!
于是我去找了爸爸,跟爸爸說完我要學騎單車的時候,爸爸便對我說:“騎單車需要毅力,你能做到嗎?”
我迅速地回答:“當然可以!”
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為騎單車就是件十分簡單的事。我把腳放上去時,由于重心不穩(wěn),差一點就摔了個馬大哈。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訓,我先是左腳一踩,讓右腳跨過自行車,坐在了車座上,但是雙腳還在地上,爸爸見我不敢動,便和我說:“別怕,我在后面推你!甭牭竭@句話后,我士氣大增,勇敢將雙腳踩上了踏板,向前騎去,可是還沒騎到一半,便又摔了一跤。
這一下摔得可不輕,我的膝蓋上摔出了血,我當時就罷工,不學了。爸爸見我不想學騎單車后就跟我分享個小技巧:“要倒的時候往另一邊倒!甭牭竭@句話,我鼓起了勇氣繼續(xù)學騎單車……我堅持練習,終于學會了騎單車。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無論做什么事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成功!
《唐詩》讀后感 16
具備初中或以上文憑的人都知道,這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面的名句。這兩句詩是些送別時的情景。別離之苦,文人墨客筆下的永恒主題。詩人王勃卻一反別離的愁怨,以一個全新的視角抒寫送好友上任的情懷。
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覺間已來到城外;赝情L安城在三秦的護衛(wèi)下顯得如此無奈;遙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風煙迷霧中竟是如此凄迷。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會?離別的傷感,襲上王勃的心頭。但想到為官的友人與自己,上任、調(diào)離,實在是平常之極的事,又何必徒傷別離。悲傷的情緒也去了不少。高興地面對別離,只要我們彼此心中著對方,即使遠隔千里,我們的心卻緊帖在一起。念及此時,所有的離愁別緒似乎都已蕩然無存。
送君千里,終有別。在即將分手的岔路口,好友的眼眶已然濕潤!翱靹e像女孩子一樣,流淚送別。看,只要我們彼此心里有著對方,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也如同近在咫尺啊!
這是何等開闊的胸襟,何等超脫的情懷?臻g上的距離永遠隔不斷心靈的聯(lián)系!昂(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將千古傳頌。
其實,但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深度還遠遠不夠。在這種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必然有他存在的社會根源。唐朝是我國的封建社會走向頂峰的朝代,而在初唐,這種繁榮的跡象已經(jīng)很明顯了!昂(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所表達出來的豪邁,它的情調(diào)和唐朝前期經(jīng)濟文化走向繁榮、封建社會上升發(fā)展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
《唐詩》讀后感 17
唐詩,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是中國詩歌的高峰,而《唐詩三百首》更是唐詩中的精華。從牙牙學語起,父母就教我們背誦唐詩。什么:白日依山盡呀,床前明月光呀等等,也就成了我們童年的歌謠。自學習認字后,各種版本的《唐詩三百首》也成了我們啟蒙讀本。
就詩人而言,我比較仰慕李白。李白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可真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詩仙”啊!我很喜歡他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這是一首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的詩呀。
我還喜歡李白的《春思》、《早發(fā)白帝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這些語句優(yōu)美的'詩歌。
就詩歌形式而言,我比較喜歡的多是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之類的詩,因為它們短小精悍,讀起來朗朗上口,也容易記住。但有時不足二十余字的唐詩竟也包括多層的意境,并且每個字各具文采。賈島的推敲的故事可謂唐詩中的有名典故,竟會到達得一字而詩意盎然,易一字而詩意全無的地步。這,真讓我佩服之極。
此刻,許多唐詩都已進入了我們的小學教材中,成了我們學習中國文化、了解中華禮貌的入門階梯。而我的書架上,也有幾種版本的《唐詩三百首》,它們成了我常讀常新的讀物,讀后令人浮想聯(lián)翩。我愛《唐詩三百首》。
《唐詩》讀后感 18
這個假期我讀了《唐詩三百首》,讀完后,我覺得里面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是偉大的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詩人,也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王’和詩魔之稱。
《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的意思是:多么茂盛的原山草啊,春天茂盛,秋天枯萎,歲歲循環(huán)不已,野火雖將那大片枯草燒的'精光,一旦春分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蘇,以迅速的長勢重新覆蓋大地。雖然古道成慌,但青草滋生是它恢復青春,行路人看見齊齊芳草而想起了離愁別苦,似乎著每一片草葉都包含別情。
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果我家下有一株小草,一次,我在窗前畫畫,突然就下起了傾盆大雨。我透過窗戶,看到了一株抬頭挺胸的小草,它正在跟風雨戰(zhàn)斗,風嗷嗷地說:“哈哈,小草你是抵擋不了的,我比你強多了,哈哈哈!”小草輕輕的發(fā)出聲音,堅強地說:“我不怕,我一定會戰(zhàn)勝你的。”“小草,你就別做白日夢了吧!”風洋洋得意地說,風呼呼吹著不一會兒小草斷掉了。這時,我還以為小草就這樣完了,第二天早上,我起了一個大早,吃完飯后,飛快的跑到樓下,我很驚訝,小草活了,這時我情不自禁的吟誦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所以,我們也要像小草一樣不向困難低頭。
《唐詩》讀后感 19
手中詩冊還未翻開,一汩怦然心動的感覺已悄悄溢出胸中,蕩滌我的思緒……
——題記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蕩滌著一個盛世的唐朝,于是令華人為之一振的唐裝才重回到我們的衣柜,中國結(jié)才得以回到我們的裙袂。
唐朝的月明——慰藉,不知誰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個望見了月亮,于是月的千里嬋娟夜夜照亮無寐人的寂寞。月是游子的'故鄉(xiāng),床前明月光依舊是思鄉(xiāng)的霜露;月是思女的牽持,在搗衣聲中夜夜減清輝;月是孤獨人的酒友,徘徊著,與舉杯者對影成三人。
唐朝的烈酒——銷愁,引得詩人紛紛舉杯的銷愁,千金換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會自然。人之一生,能在花間醉幾何,臨月把酒醇江。醉里挑燈看劍,醉臥中人皆寵辱偕忘,世態(tài)炎涼盡空。今朝的酒正濃,且來烈酒一壺,放浪我豪情萬丈。酒,讓我怦然心動,原來此刻你已成為人們的精神寄托。
唐朝的詩人——清高,一壺酒,一把劍,一輪彎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飲。飲出一位唐代詩壇的謫仙,舞出一顆大唐前的劍膽。醉臥長安,天子難尋,不是粉飾,不為褒名,滄海一聲笑,散發(fā)弄扁舟,從此你踏遍故國山水,縱情天地之間。
詩人,是你讓我怦然心動,因為是不羈的旅客。
萬卷古今消永晝,一窗昏曉送流年,沏一杯菊花茶,品一品這怦然一動的唐月、唐酒、唐人,思緒在此刻飛揚。
《唐詩》讀后感 20
我是一個生性開朗、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從小我聽著爸爸在讀古詩,有時我也“咿咿呀呀”的跟著讀,從此,我就迷戀上了古詩。
自從我識字以后,爸爸就幫我買了一大堆關于古詩的書。其中一本叫《唐詩三百首》。古詩帶給我的不止是無窮的知識,同時也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這句詩讓我感受到陸游對祖國至死不渝的愛國之情。也讓我明白了要好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自己的祖國出一份微薄之力。當我讀到“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首詩時,我深深的被媽媽對我們無心地付出和默默無聞的奉獻感動了,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媽媽。“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使我知道了家鄉(xiāng)的親人是最珍貴的,當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時候,別忘了曾經(jīng)為你日夜操勞的親人。 疤一ㄌ端钋С,不及汪倫送我情”讓我深刻的明白了一定要珍惜朋友之間那份真摯深厚的.友誼,他們會聽你訴苦,在你傷心難過的時候,朋友將人伸出寬大的肩膀讓你依靠,為你遮風擋雨!短圃娙偈住穾Ыo我很大的幫助,它可真是一本名副其實的好書啊!
古詩改變了我的一生,它讓我的人生變得有意義、有價值,也讓我的生命重新煥發(fā)出獨特的光彩,耀眼的光芒。
《唐詩》讀后感 21
如果說中國是詩的國度,那么唐詩就是我國詩歌發(fā)展上最璀璨的瑰寶。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買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年幼的我也就是像唱兒歌一樣一首首地去背誦它,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真正領悟到這本書的.魅力,感受到唐詩的風采。
《唐詩三百首》這本書集合了唐代詩歌的精華,能讓讀者深切體會到唐代詩歌的美。書中收錄了在思想上、藝術上具有極高水平的詩歌,比較全面地反映了詩歌的全貌。在生活中,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時令、不同的心情,都會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首首古詩,如:當我讀到游子離鄉(xiāng)的文章時便會想起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當我看到那些虛度光陰、浪費時間、不愿學習的同學,就會想起顏真卿《勸學》中的“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當我送別遠方的親友時,就會想起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當我在春天的清水灣公園漫步時,則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朱熹《春日》中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也正是這些充滿真摯情感的詩句,讓我們的生活與內(nèi)心世界變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
每一首唐詩都蘊合著深刻的道理,傾訴著最樸實的情懷。走進唐詩,你會感覺到生命在體驗中升華,人生在經(jīng)歷中豐實。我會一直與唐詩為伴,去感受中華民族那燦爛的文化!
《唐詩》讀后感 22
一陣陣秋風吹去,如同歲月,一去不返。從古至今,我們的前輩給我們就下了許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而我讀的這本唐詩三百首誦讀本就是其中之一。每首古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蘊涵著許多的道理,它那簡潔又生動的語言,訴說了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那是我國古代的歷史,那是我們中國的成長足跡。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些詩我們從小念到大。小時候我們不懂它的意思、意境,要說是懂,那也是似懂非懂,F(xiàn)在再讀,雖然還是那短短幾行文字,但是它教給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啟示。
《唐詩三百首誦讀本》中有王之渙的《涼州詞》,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贈汪倫》李叔同的《送別》讓我們我體味到深切的悲意凄涼。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母別子》它其中蘊含著我們能體會到的母愛,和母親為孩子的無私奉獻。
當你打開《唐詩三百首誦讀本》的時候,你會感覺這本書像有魔力一樣,讓你百看不厭,里面的的每一句話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當你合上書的那一剎那,覺得眼前是一幅山水名畫。這幅畫既淡雅又濃郁,既有別離也有相會,既有慈愛又有怨狠,這幅畫是多么的真實啊!
我愛《唐詩三百首誦讀本》,也愛留傳至今的古詩,更愛我們的中國,沒有古代人們的智慧,沒有流傳至今的文化遺產(chǎn),也就沒有現(xiàn)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唐詩》讀后感 23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最近喜歡上唐詩,詩的美感,詩的韻律讓我印象深刻。
有人說,你想要去了解唐朝的歷史,你就得去讀唐詩;你若想了解唐朝當時社會,你就得去讀唐詩;你想去了解唐朝人的精神面貌,你得去讀唐詩;你想要去了解詩人的一生,你就得去讀他的詩,我覺得這是很有道理的。唐朝是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一個鼎盛時期,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文人,如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鬼李賀,詩鬼白居易,初唐四杰:王勃,楊炯,駱賓王,盧照鄰,田園詩人孟浩然,邊塞詩人岑參……他們都留下許許多多經(jīng)典的詩作。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表達出的唐朝讀書人的困難這一社會現(xiàn)實。而你想了解盛唐的精神面貌,你就要讀李白的詩,他的詩代表了唐朝鼎盛的.文化藝術。讀杜甫的詩,你就能了解唐朝的歷史和社會民生。還有很多詩人的作品中體現(xiàn)的是自己人生寫照,比如李商隱的《風雨》,“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心斷新豐酒,銷愁斗幾千”。這些詩讓我們更加了解詩人,了解唐朝社會很好的史料。
這些都是老祖宗們給留下的精神財富,我們可以從中汲取養(yǎng)分,培養(yǎng)我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歷史觀。我喜愛唐詩。
【《唐詩》讀后感】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的唐詩07-02
唐詩06-08
唐詩《登高》09-25
古代的唐詩05-31
全唐詩07-23
唐詩欣賞06-14
唐詩的由來11-03
李白的唐詩12-18
兒童唐詩06-20
(實用)唐詩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