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個園導游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揚州十日政變
揚州十日是據(jù)《揚州十日記》所述于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世祖順治二年)四月發(fā)生在多鐸統(tǒng)帥的清軍攻破揚州城后對城中平民進行大屠殺的事件。當時南明將領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史可法組織軍民對清軍殊死抵抗。同年四月十八日,清豫親王多鐸成功突破江淮防御線包圍揚州。
四月廿四日,清軍調(diào)集紅夷大炮轟擊揚州,史可法再次向南明求援,仍沒有回應。四月廿五日(5月20日),揚州城被攻破,史可法欲拔劍自刎,為部下所阻。多鐸勸其投降,遭史可法嚴辭拒絕,多鐸遂下令在軍前將史可法處死。史可法的部將劉肇基繼續(xù)率領余部和城中居民與清軍展開巷戰(zhàn),經(jīng)過激烈戰(zhàn)斗,清軍才占領揚州。清軍攻占揚州后,當時大雨傾盆,多鐸宣布把揚州城進行屠城。當時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揚州十日記》中記載揚州死難八十萬人。多鐸后來在《諭南京等處文武官員人等》中宣告:“嗣后大兵到處,官員軍民抗拒不降,維揚可鑒。”
《揚州十日記》是其中一本記載了揚州被屠城的書籍,這是一本約八千字左右的.小書,有說法指此書被長期被清廷禁止無法流通,直到清末才有人將此書由日本帶回,姚覲元于光緒八年(1882)所刻的《禁書總目》中曾記述此書,乾隆時軍機處奏準全毀書目中亦列有《揚州十日錄》一書,然而在清朝咸豐年間的史書《小腆紀年》卻有引用《揚州十日記》的內(nèi)容: “臣鼒曰,予讀王氏《揚州十日記》,言可法抑萬里長城之黃得功而用狼子野心之高杰,至謂壞東南之天下者,史道鄰也。此蓋書生率意妄語,無足論也”。時人對此書的部分內(nèi)容和有關(guān)數(shù)據(jù)有所爭議。
革命黨人陳天華在《獅子吼》寫道:“有當時一個遺民,于萬死一生之中,逃出性命,做了一本《揚州十日記》,敘述殺戮之慘。”可說是辛亥革命的輿論準備之一!稉P州十日記》在史學界影響很大,一些書籍如:《清代通史》、《辭源》、《辭!贰ⅰ吨型鈿v史年表》、《清史編年》等皆予引用。
據(jù)《揚州十日記》所載,清軍攻破揚州城后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大肆屠殺,史載:“諸婦女長索系頸,累累如貫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滿地皆嬰兒,或襯馬蹄,或藉人足,肝腦涂地,泣聲盈野。”“日,天始霽。道路積尸既經(jīng)積雨暴漲,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內(nèi)潰。穢臭逼人,復經(jīng)日炙,其氣愈甚。前后左右,處處焚灼。室中氤氳,結(jié)成如霧,腥聞百里。”后來由城內(nèi)僧人收殮的尸體就超過了八十萬具。
【揚州十日政變】相關(guān)文章:
政變集結(jié)號日志04-15
十日的散文05-10
揚州08-30
揚州01-08
揚州08-30
十日飲成語05-15
揚州的秋天10-18
揚州的秋天08-15
下?lián)P州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