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地鐵觀后感
導語:該影片講述在擁有近八十年地鐵運營歷史的莫斯科市,一段地鐵隧道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引發(fā)了莫斯科河水倒灌,整個城市陷入毀城危機的故事,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奪命地鐵觀后感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奪命地鐵觀后感1
“奪命地鐵”是一部典型的災難片,于此不僅讓人與“泰坦尼克號”聯系起來。兩部影片都全面呈現了人們的逃生過程。求生的本能,人性的自私,親情,愛情,總能讓人無限遐思!皧Z命地鐵”和“泰坦尼克號”比起來,雖然在劇情的設計和影片質量上洗盡鉛華,沒有了大片的奢侈,但是“奪命地鐵”比“泰坦尼克號”融入了更多的親情元素,和對愛情對婚姻的思考,宛如一部親情與愛情的交響樂。也使我對親情,友情和愛情萌生了更多的想法。 還記得那個抱著孩子拼命奔跑的母親,到了站臺也要懇求路人先把孩子抱上去。母性作為一種本能老生常談。而本片的親情,不僅局限于對父母與子女之間,更延伸到了結婚多年的夫妻之間。雖然女主伊莎與丈夫安德烈之前的感情早已消耗殆盡,但當一行數人從下水道鉆出來,女主伊莎依舊選擇了丈夫安德烈,選擇了家庭。在此我突然迷惑了。
一方面,我深深的懷疑,女主伊莎是否是因為道德的譴責,因為要在女兒喀秋莎喀秋莎面前維護一個母親的偉岸形象,只得在眾目睽睽之下只得選擇丈夫安德烈放棄情夫康斯坦丁諾夫。如果真的是這樣本無可厚非,不過是一個女人的風流史。但我想,女主伊莎和情夫康斯坦丁諾夫已經沒有可能了。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情夫康斯坦丁諾夫是一個典型的俄羅斯硬漢形象,理性、威猛、血性、強勢,誠如他們的總統(tǒng)普京。在地道里,情夫康斯坦丁諾夫與丈夫安德烈打架后,我們可以看出,他后悔和女主伊莎的風流韻事,他甚至發(fā)現不夠了解女主伊莎。是的,在愛情里,總是有太多的一廂情愿。這也映射了現今社會,仿佛我們開始一段感情太過容易,結束一段感情,太過容易!鋪天蓋地的心靈雞湯侵蝕著我們的內心,一味的蒙蔽著我們的世界觀,一味的美化我們的想象,一味的摧殘著愛情本來的面目。我們對彼此可能并不了解,我們對愛情總是那樣的一廂情愿,戀人仿佛永遠活在我們的想象里,我們對愛情早已沒有了先人的敬畏和尊重,甚至我們愛的不是伴侶,我們愛的是愛情。 另一方面,當文章出軌,和馬伊俐離婚時,有人曾問:沒有婚姻的愛情是不道德了,然而沒有愛情的婚姻就真的道德嗎!但是在本片中,或許女主伊莎和丈夫安德烈之間愛情已經淡忘,但迷失的愛情在時光的陳釀里融化成了親情。而女兒喀秋莎的存在已如同一條紐帶,將來個人緊緊的'連在了一起。當愛情漸漸逝去,親情成為兩個人至今的唯一,不,還有愧疚。從片頭女主伊莎帶情夫康斯坦丁諾夫來家里時,女主伊莎的內心是猙獰的,她極力的想要婉拒情夫康斯坦丁諾夫,我們可以看出,妻子對于出軌是十分愧疚的。當丈夫安德烈、女兒喀秋莎、情夫康斯坦丁諾夫同時困在地道里,女主伊莎的彷徨、女主伊莎的心急如焚我們感同身受;蛟S我們無法看出那脆弱的眼淚為誰而流。另外,在下水道里,丈夫安德烈那唯一的手機成功的發(fā)出信號,女主伊莎回撥卻聽到的情夫康斯坦丁諾夫的聲音時,她仿佛瘋了般的失落。那是一種很復雜的憂傷,但我希望那沒有理性的瘋狂是殘存愛情浮出水面的曙光。是的,女主伊莎還愛著她的丈夫安德烈,在時光的壓迫下很淡很淡,而當丈夫安德烈被困時,那內心深處的愛情突然迸發(fā)出來。我們,總是在失去后方知珍惜。而對于妻子的出軌,丈夫安德烈什么都沒做也什么都做不了,我們看到了他的懦弱。然而我們卻也可以把他看成一個男人的胸懷和對家庭的珍視。其實無論是在婚姻中還是在愛情中,我們對伴侶多一些體貼多一些諒解,也許形同陌路是可以避免的。
另外,影片中的胖子,著實令人感動。雖然不記得他的名字,但是他那顆溫情的心卻久久縈繞在腦海黨。當喀秋莎說餓了,他從包里掏出三明治,尤其強調了" 這是我老婆做的" ;
當安德烈用他的領帶為他包扎,他再次強調" 這是我老婆給我買的" ;當列車在水流的沖擊下極速飄來,他心心念的還是他的妻子。影片雖然沒有表現他的妻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可是在胖子的描述下,可以看出,他的妻子很愛他,他也很愛他的妻子。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不是漂亮;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不是溫柔;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不是賢惠;不知道他的妻子會不會在意他掙得多少。三明治、領帶、點滴的關心,他只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文件快遞員,有著一個挺起來賢惠體貼的妻子,有著一份淡淡的愛情、淡淡的生活。這是再多的錢都買不來的,他是多么的幸福。不禁讓人聯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煩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我真摯的祝福他們。
最后還想吐槽一下患哮喘的女孩愛麗絲和詹尼斯的愛情。詹尼斯對愛麗絲在地鐵上一見鐘情,在逃生過程中,詹尼斯與愛麗絲因共患難而在一起。是的,看起來非常浪漫,仿佛是公主和王子童話故事。然而我深深的質疑,一見鐘情的愛情可靠嗎?我并不排斥這是個看臉的世界,也并不鄙夷以色侍人,追求" 美" 是人的天性。這讓我想起了民國大才女林徽因,她沒有嫁給最愛她的徐志摩,沒有嫁給她最愛的金岳霖,卻和最合適梁思成攜手終老。因為兩個人家庭背景、身世經歷都很相近,兩個人情投意合,情趣素質都很貼近,為人處事上也很磨合。大概古代所謂" 門當戶對,長久夫妻" ,就是這個道理吧!但詹尼斯和愛麗絲的一見鐘情就說不好了。我想,對于愛情對于是可以在意外在的,但是不應該只有外在而盲目的在一起。是不是合適,在一起能不能有共同語言,為人處事能不能達成共識都是構筑愛情的基石,否則盲目的在一起,愛錯了人,相愛相殺也不乏是一種悲哀吧。
奪命地鐵觀后感2
飛機飛著飛著就丟了,輪船開著開著就沉了,房子住著住著就塌了,地鐵坐著坐著……命就沒了。有朋友可能要詰問了,飛機、輪船、房子人盡皆知,地鐵在哪?我怎么不知道?呵呵,諸位別見怪,雖然只是我剛剛看過的一部電影《奪命地鐵》,還未成事實,但誰知又會哪一天落到人類頭上呢?
《奪命地鐵》雖說是一部落入俗套的災難片,三角戀加災難的狗血劇情大家并不陌生。但縱觀影片,許多細節(jié)上體現出來的人性冷暖還是頗為打動人的。災難剛剛發(fā)生時,車廂里滿是尸體,交錯重疊。此時,有人自顧奪路逃命,拼命擠啊拉啊,完全不顧別人的性命。也有人竟然將錢財看得比性命還重,在別人紛紛奪路而逃時,卻不顧一切地從尸體上摘下項鏈、手鏈甚至手表,從包里翻找錢物。男主角加林醫(yī)生則改變不了他治病救人的天性,根本不考慮如何逃命要緊,而是耐心醫(yī)治那個胖子的手臂……
影片感情線貫穿始終。男主角,一個窩囊的醫(yī)生,明知妻子在外偷情,卻無能為力,默默容忍著。情人則催逼妻子盡快提出離婚,而妻子始終在愛情與親情之間糾結著;蛟S,要一個女人真正拋夫別女,還是難以下這個決心的。又或許,妻子在偷情的刺激過后,心底其實還是留存著對丈夫的愛意的。正當她下定決心欲與丈夫提離婚時,電話卻打不通了!八谷蛔屛业纫粋小時!”這是破天荒從沒有過的事,妻子百思不得其解……而后,親人的生死安危折磨著她,讓她深深體會到了對于丈夫及女兒的深愛,以至于最終選擇了回歸丈夫、回歸家庭。
還有一個癡情男與哮喘女之間的生死戀。災難發(fā)生后,一見鐘情的男孩不顧自己一個人逃命,拼命在尸體中翻找女孩。當女孩說要她的包時,又竭盡全力為其尋找。被車廂夾住的生死關頭,又叫女孩一個人趕快逃跑。好在女孩感動之余,并沒放棄他。逃生途中,當女孩丟了那個哮喘病的救急藥呼吸器時(沒有那個呼吸器女孩便如毒癮發(fā)作一般恐怖,動彈不得),男孩又冒死潛水回去找藥。誰知在回程途中,照明燈丟了,一片漆黑,男孩怎么也找不到回來的地方,好在女孩拚命打著的一個打火機終于閃了一下火焰。就在大家都絕望的那一刻,男孩終于冒出了頭。此時此刻,高傲的女孩終于肯將名字告訴他了,而他也鼓起勇氣說出自己并非導游,只是一個被退了學的侍應生。生死相依,兩顆心終于緊緊地連結在一起了。
生死之間,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真情,暴露出人性的善惡與冷暖來。我覺得,這是這部影片最值得回味,也是最成功之處。
【奪命地鐵觀后感】相關文章:
有關《奪命心跳》觀后感04-01
《奪命手機》電影觀后感05-01
奪命的霧霾04-21
奪命雙球05-12
奪命的火光作文05-14
美國大片《奪命深淵》觀后感范文05-22
電影開往春天的地鐵觀后感04-01
《勇闖奪命島》中的電影臺詞04-17
地鐵見聞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