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現(xiàn)代文閱讀及答案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現(xiàn)代文閱讀及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的人》
紀念魯迅有感
臧克家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地活著的人,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
43、選出朗讀時語氣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
A、他/活著/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地/活著的人
B、他/活著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地/活著的人
C、他活著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地/活著的人
D、他活著/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地活著的人
44、填空。
、龠@首詩為了加強突出主題的意義,豐富這篇短詩的內(nèi)容,通篇運用了___的表現(xiàn)手法。
、谠姷牡谝还(jié)以鮮明的對比評價了兩種人:一種人雖_______猶_____,另一種人雖____猶______。
、墼姷牡诙(jié)用一個“_”字,一個“_”字,形象地刻畫了兩種人對待人民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
④“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是從魯迅的名句“________”化用而來的。
、菰姷牡谖濉⒘、七節(jié)對應(yīng)呼應(yīng)第____、_、一節(jié),寫了人民群眾對這兩種人的不同態(tài)度。
45、用橫線畫出詩中說明反動階級的下場的有關(guān)詩句。
46、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_
47、寫出這首詩的.韻腳并指出它們是押什么韻的。答:_
答案:
43、D
44、①對比②生死死生③騎俯④俯首甘為孺子牛⑤二三四指、人民把他摔垮;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物、贊頌魯迅,鞭撻反動階級;揭示為了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47、“大、馬、垮、他”押“才’韻;“燒、早、草、到、高”押“ao”韻。
拓展:
生平簡介:
魯迅,清朝光緒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紹興市會稽縣東昌坊口新臺門周家,初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在南京求學時學名為“周樟壽”,字豫山、豫亭、豫才。是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奠基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至三十八歲,使用魯迅為筆名。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稱為“周氏三兄弟”。魯迅1902年考取留日官費生,赴日本進東京的弘文學院學習。1904年9月,入仙臺醫(yī)學?茖W醫(yī)。后棄醫(yī)從文學(詳見《藤野先生》一文),回到本國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fā)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奉母命回國結(jié)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后在杭州紹興等地擔任教師。
辛亥革命后,魯迅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并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是一個非常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作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后,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xù)創(chuàng)作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詩集《野草》,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舊事重提》)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fā)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從1927年到1936年,創(chuàng)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墳》《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diào)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其中《魯迅全集》中的《社戲》被列入上海教育出版社,《風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被列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課本,《雪》《藤野先生》《孔乙己》列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課本,《故鄉(xiāng)》列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課本!渡鐟颉贰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被列入江蘇教育出版社七年級課本,《風箏》被列入江蘇教育出版社八年級課本!渡倌觊c土》被列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級課本。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因肺結(jié)核病逝于上海,上海上萬名民眾自發(fā)舉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主席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魯迅被譽為“民族魂”。
【《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現(xiàn)代文閱讀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紀念魯迅有感01-13
《紀念白求恩》閱讀練習及答案11-14
望月有感的閱讀答案04-06
現(xiàn)代文《苦夏》的閱讀訓(xùn)練題及答案?02-22
求現(xiàn)代文閱讀題《目送》的答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