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紅巖有感 推薦度:
- 讀《簡愛》有感 推薦度:
- 讀童年有感 推薦度:
- 讀《正面管教》有感 推薦度:
- 讀《廉政鏡鑒》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有感
今天讀了龍應(yīng)臺《野火集》中的《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一文,感觸很深。作者用犀利的文筆,深刻地揭示了中國人的劣根性,讀后頓感暢快淋漓。暢快之余,也令我深思。
此文主要批評了中國人的膽小怕事。如龍應(yīng)臺所說:“在臺灣,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蜂螂,而是‘壞人’。臺灣人怕事、自私,只要殺不到他床上,他寧可閉著眼假寐!笔堑模靾(zhí)法不嚴(yán),忍下了;愛護江河的人不敢對丟汽水瓶的少年“生氣”;司機將車停在轉(zhuǎn)彎線上,被阻的行人不敢“生氣”……
臺灣如此,大陸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小時候,看到有人上車不買票,我想當(dāng)面質(zhì)問他,媽媽卻攔住我,說那種人管不得,我只好默默地看他下車。有人在街上隨手扔廢紙,媽媽不是上前制止,而是彎腰拾起扔進垃圾箱。在中國,不只我一個,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曾受過如此“教育”。他們漸漸學(xué)會了中國人特有的忍耐,學(xué)會了對“壞人”視而不見,而且常常為自己尋找心理平衡——我有時就這樣想:我是學(xué)生,沒有資格去管社會上的事,我應(yīng)該保持沉默。中國人的.忍耐在有些時候的確是一種美德,但在面對街上的紙屑、果皮,面對江河中的垃圾,面對官僚的詢私舞弊,忍耐就是懦弱,就是背棄良心!
終于有人意識到“忍耐”的危害,站出來說話了。龍應(yīng)臺的《野火集》一出版,就有很大反響。但由于“忍耐”已滲透到中國人的骨子里了,很多人雖表示贊同,卻很難將這些觀點付諸行動,還需要更多的人來“傳遞這把野火”,自覺地約束自己,監(jiān)督別人,并把它作為自己應(yīng)負(fù)的責(zé)任。我相信,只要有更多的人一起努力,有朝一日,每個中國人面對“壞人”、“壞事”時,都可以勇敢地說一聲:“我很生氣!”
【讀《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孩子,我為什么要打你》后有感09-22
讀《放大你的優(yōu)點》有感09-22
讀《十萬個為什么》有感(15篇)04-21
讀《十萬個為什么》有感500字03-01
小學(xué)讀《十萬個為什么》有感6篇10-14
讀十萬個為什么有感(集合15篇)09-28
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有感(15篇)01-18
讀《十萬個為什么》有感100字5篇10-14
為什么金魚不睡覺05-24
為什么不勵志文章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