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級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四年級閱讀理解技巧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與知識的活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閱讀理解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shè)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總領(lǐng)下文。
例: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這句話是總起句,在文中起到開篇點題,引出下文的作用,抒發(fā)了作者對荷蘭的贊美之情。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lǐng)下文;總結(jié)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yīng)開頭,總結(jié)全文。
例: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fēng)景。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了總結(jié)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抒發(fā)了作者對鄉(xiāng)下人家的熱愛之情。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結(jié)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例1:“筆直的公路上,一隊隊燈柱,像等待檢閱的儀仗隊!边@句話好在哪里?
答: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燈柱的整齊地立在公路上的特點。
例2:“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這句話好在哪里?”
答: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雨后春筍生機勃勃的特點。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diào)了+對象+特性。
例:“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边@句話好在哪里?
答:這句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強調(diào)了漓江的水的靜、清、綠的特點。
3、設(shè)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例1:“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边@句話好在哪里?
答:這句話是設(shè)問句,它能引起讀者對進入金龍洞的小船的注意,并引起讀者的思考。
反問:強調(diào),加強語氣等。
例2:難道蝙蝠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這句話好在哪里?
答:這句話是反問句,它強調(diào)了蝙蝠的特點,蝙蝠的眼睛特別敏銳也不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并加強了語氣。
4、對比:強調(diào)了……突出了……
5、反復(fù):強調(diào)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等表現(xiàn)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規(guī)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guān)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nèi)容(特點)
【四年級閱讀理解技巧】相關(guān)文章:
做閱讀理解的技巧06-16
專八閱讀理解技巧10-27
閱讀理解各題型技巧歸納03-15
四年級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03-27
初二閱讀理解答題技巧07-25
閱讀理解評價分析類答題技巧11-07
語文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及方法03-08
不同文體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10-12
語文描繪類閱讀理解解題技巧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