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丁開道的成語典故
典源出處
漢 ·揚雄 《蜀王本紀》:“天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王無五丁,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號曰石牛,千人不能動,萬人不能移!薄扒鼗萃醣炯o曰: 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見之,以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養(yǎng)卒以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為然,即發(fā)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張儀等,隨石牛道伐蜀焉!薄坝谑乔赝踔裢鹾蒙,乃獻美女五人于蜀王,蜀王愛之,遣五丁迎女。還至梓潼,見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壓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王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為石! 《華陽國志 ·蜀志》、《水經(jīng)注· 沔水注》 亦載,文略。
釋義用法
傳說古代蜀國有五名大力士,稱為五丁,力可移山。秦惠王欲伐蜀,偽稱石牛可以排泄出金子來,誘使五丁將石牛拖回蜀地,而借以使山道得通,又有五丁迎五女拽蛇事。后以此典形容力士; 也用以詠蜀地、蜀道之事。
用典形式
【五丁】 唐 ·杜牧:“前驅(qū)二星去,開險五丁忙。”唐 ·駱賓王:“五丁卓犖多奇力,四士英靈用文藝!泵 ·余懷:“我欲窮深險,誰能覓五丁!
【金牛】 唐 ·李白:“秦開蜀道置金牛,漢水元通星漢流!鼻 ·李重華:“金?v被秦人誤,開辟何曾讓禹功!
【五丁開】 唐·駱賓王:“劍門千仞起,石路五丁開。”
【五丁鑿】 元·柳貫:“腰無兩鞬屬,道有五丁鑿。”
【五丁愁】 宋·黃庭堅:“鳥道兔迒謀挽致,萬牛不動五丁愁!
【開山力士】 清·丘逢甲:“破敵神兵退六甲,開山力士驅(qū)五丁。”
【五丁力盡】 唐·元。骸捌呤バ拿赃\方厄,五丁力盡路猶窄!彼 ·楊億:“五丁力盡蜀川通,千古成都綠酎欏”
【五丁開道】 明 ·高啟:“不假五丁開道遠,俄看萬甲積山齊!
【地崩山摧】 唐·李白:“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金牛假道】 清·丘逢甲:“金牛假道愁窺蜀,石馬傳文詫共槽!
【難拔蜀山蛇】 唐·李商隱:“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 蛇!
【五丁開道的成語典故】相關(guān)文章:
逢山開道成語05-14
成語典故05-22
成語典故04-15
鳴鑼開道成語解釋10-06
肝腦涂地成語的典故-成語典故素材12-24
沒精打采成語典故07-21
暗度陳倉成語典故07-28
廢寢忘食成語典故07-28
量入為出成語典故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