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解析散文
夢里的世界是怎樣的?
高中的時候,我常做一個噩夢:昏暗的樓道里,一條沒有盡頭的樓梯,我被一群鬼魅追趕著。當我拼命地往樓上沖時,樓梯突然變得扭曲起來,我跌倒在地上,鬼離我越來越近,慢慢地只剩一步之遙,然后……然后我就昏昏沉沉地醒了過來,起身上學。這個看似簡單的夢境一旦反復起來,就不免帶上了點離奇的色彩,當時我也是一邊好奇,一邊百思不得其解。
相信很多人也曾像我這樣,對夢的世界感到無比好奇,都想親手揭開夢神秘的面紗。其實對于夢的成因,眾說紛紜,從古至今,人們對此的討論也沒有停止過。中國是最早研究夢的國家,早在西周時期就出世了一本關于夢的專著《周公解夢》,而其源遠流長的文化書卷中有關夢的故事更是不一而足,諸如:莊生夢蝶、黃粱一夢、夢筆生花、南柯一夢等等。中國的祖先相信“至人無夢”,意指圣人無妄念,所以不會做夢,這與西方所持的觀念大相徑庭,希臘哲人柏拉圖認為“好人做夢,壞人做惡”。很明顯,古時中西對夢的看法都存在誤解,以當今對夢的科學研究發(fā)現來看,無分好人壞人,無分圣賢愚魯,人人都會做夢,而做夢的原因又分為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
從生理的角度看,人在睡眠時,腦細胞也進入放松和休息狀態(tài),但有些腦細胞沒有完全休息,微弱的刺激就會引起他們的活動,從而引發(fā)夢境,比如,白天有一件事令你特別興奮,臨睡前你還在想著這件事,當大腦其他的神經細胞都休息了,這一部分神經細胞還在興奮, 你就會做一個內容相似的夢,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從心里學的角度看,夢是人睡眠時的一種心理活動,夢中的心理活動與人清醒時的心理活動一樣都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里有言:夢是潛意識欲望的滿足,人在清醒的狀態(tài)中可以有效地壓抑潛意識,使那些違背道德習俗的欲望不能為所欲為。但當人進入睡眠狀態(tài)或放松狀態(tài)時,有些欲望就會避開潛意識的檢查作用,偷偷地浮出意識層面,以各種各樣的形象表現自己,這就是夢的.形成。
總的來說,夢,既真實,又虛幻,這屬于心理,還是想象,人們至今也還不能解釋清楚。
但夢的神秘莫測并沒有限制人們的想象力,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就像你無法估量一個人的腦洞之大 。在人們天馬行空的想象下,夢境變成了一幕幕光怪陸離的影像躍然在銀屏上,給臺下觀眾以身臨其境之感。細數幾部經典的作品,有豆瓣評分9.3的好萊塢大片《盜夢空間》,“史上最燒腦電影”《穆赫蘭道》,夢境三部曲《駭客帝國》,也有童年回憶之作《愛麗絲夢游仙境》,斯皮爾伯格的《圓夢巨人》等等。除此之外,一些動畫電影更是把夢境的怪誕演繹的淋漓盡致,比如今敏五部曲之一的《紅辣椒》里,夢境中包羅萬象的游行隊伍竟可以浩浩蕩蕩地闖入現實中,可謂是徹底打破了夢境與現實的界限,同時影片中呈現的超現實迷宮畫風,荒誕不經的同時也無不在抨擊社會現實……看完這些電影,我是徹底折服在導演描繪的夢境里,可以說是五體投地的那種……
說了這么多,夢在我的認知范圍里依舊是一團撲朔迷離的存在,但不管是噩夢,還是美夢,每個人都是自己夢境里的主角,都擁有著獨一無二的戲份,而夢中也可能隱藏著驚喜,等待著我們去挖掘發(fā)現,所以,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夢去吧。
【夢的解析散文】相關文章:
夢的始末散文11-04
有夢的地方散文04-30
陶淵明的散文與辭賦解析01-31
夢思江南散文05-01
繁星一夢散文01-16
暑期與夢散文11-20
無夢的日子短文散文11-05
在夢的路口等你散文11-04
度園夢秋散文11-17
望你今夜走進我的夢散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