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縣文藝采風團采風手記的散文
20xx年11月15日,天上零散的分布著幾片陰云,冬陽時而露頭時而隱藏,微冷。
為了使大家對我們新蔡近年來的迅速發(fā)展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有個較深層次的了解,進而努力采寫出更加有分量的作品為20xx年的春晚增姿添彩,這天上午,恩師謝石華先生特地帶領我們一行近二十人到全縣幾個有代表性的地方開展文藝采風活動。
汽車在公路上奔馳,刺穿陰云的冬陽不時擠進車窗,為我們送來了久違的溫暖。車內(nèi),文友們談笑風生,擊掌高歌,有為家鄉(xiāng)近年的迅速發(fā)展而自豪之時,也有因家鄉(xiāng)的古跡被后人保護不周慘遭破壞而痛惜之時。恩師謝主席還是那么隨和,那么平易近人,用親熱的話語為我們講述著一個個目的地的概況。
車首先停在了縣城北洪河岸邊,透過車窗我們看到了久仰的大呂亭。誰也不會想到,這么荒草瘋長的破地方在幾千年前曾是呂國國君和蔡國國君的福地——后宮所在地。國王每天早晨從這里出發(fā)到理政之處去處理政事,之后又回來,與后宮的妃嬪在此水中泛舟,尋歡作樂。大禹封炎帝后裔伯夷于此,建立呂侯國,我們新蔡的歷史長河正式開始了流淌,呂姓人的祖先也開始在歷史上出現(xiàn)。到了商朝末年的時候,呂侯的一個遠支王室人員呂尚(姜尚)橫空出世,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姜太公的出生地姜寨,今屬安徽省臨泉縣管轄,新中國成立之前還歸新蔡縣管轄,離我的老家韓集鎮(zhèn)僅僅9公里,距離新蔡縣城大約25公里。而今作為大呂國的遺物,大呂亭早已風光不再,像一只被人遺忘的青蛙似的,蹲,在那里,像是在思索些什么,又像是在盼望著些什么。恩師說縣里準備在這里建一個旅游景區(qū),把家鄉(xiāng)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顯現(xiàn)出來。這真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事兒!真的很讓人期待!
緊接著,我們又來到了文廟大成殿。見工人們正在施工,正在努力的復原它的本來面貌,讓人很是開心。踏著枯葉,邁過小橋,我們來到了大成殿前,由于提前沒有知會這里的工作人員,所以大成殿的門沒開,我們只好在外邊參觀。幾個文友不甘心如此,硬是拉開了門縫往里看。我也忙伸長脖子去看,見到了高坐其上的孔子塑像,還有侍立兩旁的他的幾個高足。由于距離較遠和陰天光線不太好,再加上我的眼鏡沒戴,所以沒能看清楚里面更多的細節(jié)內(nèi)容。四周望望,我在殿前看到了一棵古樹,在碑文前像一個護法在守衛(wèi)著它。右邊橫七豎八的躺著許多老古董,恩師指著其中一個石雕似的白東西問:“大家知道這是個啥家伙嗎?”眾人直搖頭。他便解釋說:“這就是門當戶對中的‘門當’啊!這里的‘戶對’見不到了,這是‘門當’,‘門當’和‘戶對’在以前是一個家族和家庭貧富興衰的象征……”大家這才弄明白平常很常見的一個詞“門當戶對”竟還有如此不簡單的深意!
在依依不舍中,我們又上車來到了干寶公園。干寶,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他的《搜神記》是六朝志怪小說的杰出代表,他也被后人譽為“中國小說鼻祖”,是自古以來在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新蔡作家。他永遠是家鄉(xiāng)的一張名片,是家鄉(xiāng)的一面旗幟,是家鄉(xiāng)的一個象征,是家鄉(xiāng)的驕傲。干寶公園在駐新公路路北,鄰近明英中學,尚在建設中。園內(nèi)花草鋪地,樹木鋪陳,已經(jīng)粗具規(guī)模,建成后必會成為縣城一景,成為新蔡的一個標志性園林建筑,F(xiàn)在縣領導越來越重視縣域文化建設,著實讓人可喜,希望這樣的建設能堅持推行下去,這將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yè)。
馬不停蹄的我們來到了堂福電子廠和天龍禽業(yè)。電子廠里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工人們有條不紊地辛苦勞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順暢的流水線繁忙而又快捷的前進著。這里的工人都是附近的農(nóng)民,其中大多又都是年輕人,他們中有許多比我的年齡還小,但是所做的`工作卻比我繁忙辛苦得多,這不能不令人汗顏。走進天龍禽業(yè),仔細觀摩著每一個工作的流程,不禁使人感嘆這高科技的操作和管理確實節(jié)省了不少人力和物力,使原本龐雜的過程變得如此簡單,一目了然。大家為這樣的企業(yè)落戶家鄉(xiāng)而自豪不已。
隨后,我們又驅(qū)車來到了磚店和黃樓,到新農(nóng)村采風。雖說新農(nóng)村建設提了好久了,可我一直覺得它離我很遠,因為我們那還沒有試點。這次來到這兩個試點采風,使我切身感受到新農(nóng)村建設為廣大的農(nóng)民送來的和煦春風。整齊、高大、敞亮的樓房,寬闊、潔凈的水泥道路,可愛、小巧、幽雅的小公園,怡人的路燈,商品樣樣俱全的超市……處處煥發(fā)著無窮的活力,給人以無限的希冀與渴盼。新農(nóng)村建設進程的加快,可以節(jié)約和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把之前分散的土地整合在一起,把之前居住分散的鄉(xiāng)親們聚集在一起,使大家的心更近了,更暖了。土地整合到一起,播種也好,收割也好,或者放在一起搞點副業(yè)也好,彼此可以相互照應,讓集體的力量溫暖每一個人。
午飯后,我們來到了李橋鎮(zhèn)的古清真寺參觀學習。這座清真寺?lián)挠涊d最初建于明太祖洪武八年,即公元1375年,已有636年的歷史了。后來于明朝萬歷年間和清朝嘉慶年間增修過兩次,曾經(jīng)輝煌過,“破四舊”時遭到過破壞,后來又被修葺,即是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模樣。清真寺的主建筑看起來還是挺新的,莊嚴肅穆,有一種無形的神威直逼而來。院里有兩棵古木值得一提,一棵是又粗又高又壯的銀杏樹,從明朝長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六百多歲的高齡了。據(jù)這里的阿訇老伯說,這棵銀杏是迄今為止中國最長壽的銀杏樹之一,也是我們新蔡唯一的一棵古銀杏。另一棵樹是棵古松,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站在古樹下仰視它,我很有一種自豪感和安全感,自豪是因為能與這樣的古樹相遇,乃是人生一大幸事也,在它的庇護下,不怕風吹雨打,令人感到安全、溫暖。撫摸著古樹的皺紋,仰視著古碑的面龐,一股純正的秋風刮來,用幾片枯葉擊打著我的雙頰,心中一股滄桑之感油然而生。我在這個世界上才生活了二十四年,有時候就自以為閱歷不淺,見過不少世面,懂了不少東西似的,與這些古木比比,頓感自己實在是太微渺了。它們?nèi)绻谴蠛,自己充其量不過是其中的一滴水罷了。它們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風風雨雨,什么樣的人沒接觸過,什么樣的事情沒見過,咱的“滄!痹谒鼈兡壳笆嵌嗝吹奈⒉蛔愕腊!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沒見過大海的人,以為大河已經(jīng)足夠浩淼了,沒見過泰山的人,登上個小土丘就自以為站的很高了。自欺欺人有時候也并不是自己多么的自以為是,不過是見識少,孤陋寡聞罷了。所以,做人還是稍微低那么點兒為好。自以為很博學的人,其實胸里也就那么點兒墨,真正學識淵博的人從不認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多么的了得,因為他越學越發(fā)現(xiàn)知識寶庫的浩大,學海的無涯,未知的知識實在還有太多太多。而固步自封的人,猶如井底之蛙,看得見的不過是巴掌大的一片天,志得意滿也就難免了。
之后,我們又來到了孫召鎮(zhèn)大吳莊。作為一個心系桑梓、不忘鄉(xiāng)親的從省城回鄉(xiāng)做工作的村官,吳樹蘭用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作為一個年逾天命的女同志,為了讓鄉(xiāng)親們早日過上好日子,四處奔走,跑項目,拉資金,想方設法克服一切困難,讓大吳莊在一年之內(nèi)換了天地。養(yǎng)鴨的大棚起了一座又一座,養(yǎng)牛的場地圈了一個又一個,平坦?jié)崈舻乃啻蟮佬蘖艘粭l又一條,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設施走進了教室一間又一間,鄉(xiāng)親們的腰包鼓了一個又一個,敞亮氣派的樓房蓋了一座又一座,村民的笑聲響了一撥又一撥……看到這一頭頭可愛的奶牛,聽著這一聲聲怡人的鴨鳴,再望望從老鄉(xiāng)們臉上溢出的笑意已經(jīng)溜進了我們的心底,再聽聽孩子們那朗朗的讀書聲,我們的心已然醉了。我認為做人能做到吳樹蘭阿姨這樣,已經(jīng)可以知足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未必非要轟轟烈烈,青史留名不可,只要能為別人,為社會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爭取讓大家過的好些,并從他人的快樂中汲取幸福的因子和欣慰的力量,此生足矣。不過,人生前進之路永無止境,歇歇可以,但也不可停滯不前,因為前邊還會有一道道更加亮麗的風景。吳樹蘭阿姨的腳步不會停下,大吳莊鄉(xiāng)親們的腳步不會停下,一百一十多萬新蔡兒女的腳步也不會停下,我們會不懈努力,去開創(chuàng)一片嶄新的天地。
采風的最后一站是麥佳面粉廠。在這樣一個小鎮(zhèn)上突然兀立起這么大的一家面粉廠,確實令人吃驚,也令人自豪。民以食為天,而面粉又是我們北方人最主要的食品,所以各地均有大大小小規(guī)模不一的面粉廠,可麥佳卻給人以鶴立雞群之感,不僅規(guī)模大,在這一帶口碑也不錯,銷路自然也差不了。看見這么大的倉庫,就知道這里的產(chǎn)量很可觀。走在廠區(qū)里,聽著這辛勤的機器持久的做工聲,嗅著這熟悉的麥香,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真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就這樣,我們默默地離開了麥佳,離開了孫召鎮(zhèn),離開了鄉(xiāng)親們。
通過這僅僅一天短暫的采風活動,我們確確實實開闊了眼界,看到了我們新蔡大地上處處春意盎然、春潮涌動,勤勞善良智慧的百萬新蔡兒女正以矯健的步伐向前邁進,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努力刷新自己的人生,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家鄉(xiāng)的變化真大!作為新蔡人,我們很自豪,因為盡管比起其它發(fā)達縣區(qū),我們與之的距離還不小,可我們一直都在努力趕超,憑著這一股子干勁兒,我們有理由相信:新蔡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齊云軻
20xx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