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匯編【1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情美讀全文。
學生學習過程:
一、看錄像,談感受
1.安塞腰鼓曾在我國多種大型活動中演出,可把其制成多媒體教學錄像。在正式講解課文時,放出來,給學生以形象的感受,并調動學生的情緒。
學生邊看錄像邊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其內容和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
學生討論交流感受,教師適當相機引導:
、侔踩氖屈S土高原的“絕活兒”,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與當地自然環(huán)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谒侨、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高度合諧。人的表演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
、郯踩牡膬群巧募ぐ汉弯譃a;是羈絆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發(fā)、噴涌。
2.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安塞腰鼓的知識和作者作品資料,教師總結歸納
安塞腰鼓:是產生于北方黃土高原上的一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也是陜北人民精神風貌的象征。在古代既是激勵邊關將士沖鋒陷陣、浴血奮戰(zhàn)的號角,也是將士凱旋的歡迎曲。如今它已成為中華民族堅毅不屈、意氣風發(fā)、蓬勃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象征。
作者作品:劉成章,生于1937年,陜西延安市人,現任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散文集《羊想云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安塞腰鼓》寫于1986年,它是一曲陜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頌歌,是一首黃土高原沉實、厚重內蘊的詩性禮贊。
朗讀感知課文
二、齊讀、正音
1.首先不作任何提示,讓學生齊讀全文。
2.糾正學生誤讀的字音。
三、讀出音樂美
1.學生自我評議剛才齊讀課文時所存在的問題。
2.播放課文的配樂朗誦帶。要求學生帶著剛才評議的問題去聽,并根據錄音在文中作一些標記,如節(jié)奏、重音等。
3.對比評議:將自己的朗誦與錄音帶中的朗誦進行比較,發(fā)現他人長處。
4.分節(jié)朗讀,學習重點:節(jié)奏、重音。齊讀全文,注意音準、節(jié)奏、重音。
四、讀出畫面美朗讀指導
朗讀水平若要向高層次發(fā)展,必須深鉆課文,才能身臨其境,進而讀出文章的畫面美。
1.尋找本文主體畫面的構成因素。
黃土高原(厚實、大氣)、一群茂騰騰的后生(熱情、充滿力量)、腰鼓(靈動而熱烈的陜北打擊樂器)。
2.分析全文畫面的構成。以打擊腰鼓的不同過程為主,穿插一些想象的.畫面(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等)、陜北農民的生活畫面、黃土高原與江南的對比畫面等。
3.教師示范朗讀片斷。
4.自由朗讀,力求進入課文情景,讀出文中的畫面美。
五、讀出力量美
1.討論:通過以上的朗讀,試用“ 的安塞腰鼓”的句式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容。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漓” “驚心動魄”“奇?zhèn)グ蹴纭薄耙淮菲饋砭桶l(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栗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嘆為觀止”“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等等;從中讓學生感受腰鼓這種民間舞蹈的震撼力和蓬勃的生命力量。
2.播放配樂朗誦帶,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力量美。
3.學生誦讀。力求讀出本文所特有的陽剛之美。
六、總結尋美分組朗讀,進行分組尋找美點比賽
用“ 美,你看(聽) ”的句式敘述出來。
①蓄而待發(fā)的后生美,你看,他們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②火烈的舞蹈場面美,你看,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 ③激越的鼓聲美,你聽,百十個腰鼓發(fā)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④擊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⑤變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
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尋美,感受了安塞腰鼓那雄渾、激越、壯闊、火烈的特點和洋溢的陽剛之美。
作業(yè)設計:
抄寫生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同步》。
板書設計
安塞腰鼓
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杰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2.結合具體事例,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從詹天佑在修筑鐵路中表現出的科學態(tài)度和勇于創(chuàng)造中受到啟迪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感受詹天佑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詹天佑使用的開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鐵路的設計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17課《詹天佑》。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百年前,由于清政府軟弱無能,中國遭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欺侮。當清政府剛提出修筑鐵路的計劃,他們就出來阻撓要挾我們,企圖爭奪鐵路的修筑權,近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掠奪我們的資源。有一家報紙還輕蔑地說:——(出示課文語句,讀。)
二、學習
(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在這種情況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務。接受任務后,圍繞這條鐵路的修筑,詹天佑做了哪幾件事?(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鐵路)
(二)布置自學:詹天佑是怎樣克服重重困難,修筑這條鐵路,譜寫了一曲愛國頌歌的.呢?讓我們走進課文,了解這段歷史,感受這位偉大人物崇高的品質。
默讀課文,畫出課文中最能體現詹天佑杰出與愛國的語句,談談自己的感受。
1.勘測線路:(以讀為主。體會愛國要有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你找到的是哪些語句?
重點指導
。1)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
出示: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工作首先要精細,不能有一點馬虎!蟾拧、‘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僮ブ攸c詞語體會。大概、差不多為什么不能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求精求細是一種對待工作的科學態(tài)度。還有那些詞語也表明這種態(tài)度?
抓周密、精細。(隨機評價:你們讀懂了詹天佑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那份細心。)
、诶首x。
只有經過細致的勘測,才能找到最佳線路與施工點。只有進行精確計算,才能保證工程順利進行。所以,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指名讀)
(2)扎實的工作作風(想象畫面)
、俪鍪菊n文語句,學生談體會
②每次讀這段話,老師也每每被感動。聽老師讀這段話,你們看腦海中會浮現怎樣的畫面?
、壅埓蠹?guī)е鴦偛畔胂蟮漠嬅,有感情地讀讀這些句子,打動自己也打動別人。
(3)強大的思想基礎(重點處理)
出示: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俣嘟嵌雀惺
評讀:把讀懂的內容,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適當擴展
如果強調這是中國人修的第一條鐵路鐵路,怎么讀?。
如果強調詹天佑的堅定信念和克服困難的決心,該怎么讀?
如果強調修不好鐵路的后果,該怎么讀?
同學們,理解的角度不一樣,朗讀的側重點也就不一樣,你認為怎樣讀最能表現詹天佑的杰出與愛國,你就怎樣讀!請大家自由讀這一句話。
、诙鄬哟胃惺
出示資料
過渡;詹天佑面對的僅僅就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狂風怒號、黃沙漫天這些困難嗎?你們還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教師導讀
面對帝國主義者的威脅,詹天佑毫不畏懼,他總是想——
面對慈禧太后的荒淫,匯豐銀行的刁難,詹天佑決不動搖,他總是想——
面對皇親國戚的無理取鬧,詹天佑緊咬牙關,據理力爭,他總是想——
詹天佑遇到的困難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了解的背景資料越多,對他的杰出、愛國感受就越深。在重重困難面前,詹天佑總是想
教師小結
從他的所做、所說、所思中,我們看出詹天佑就是這樣,以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扎實的工作作風,表達著他對祖國的忠誠,體現著他的杰出。
2.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
、俪鰣D:這是山勢高、巖層厚的居庸關,這是一千一百多米長的八達嶺,這是坡度特別大的青龍橋。外國人都不敢輕易嘗試,詹天佑又是怎樣克服困難,讓我們感受到他的杰出與愛國的呢?
、谠谧詫W中,這三項工程,哪項工程你讀得不太懂的地方最多?
、壑笇W習“人”字形線路。教師畫人字
、茏詫W:火車是如何在“人”字形線路上運行的?這樣上山解決了什么問題?請你們自學。哪位同學能給大家講解?
⑤(看課件)看到這種設計,你有什么感受?
。ā叭俗中巍本是一項國際新技術,1905年才被國際線路勘測權威皮漢等人所肯定。詹天佑及時、大膽吸收外國先進經驗,為我所用的膽識,令人敬佩;疖囋凇叭俗中巍闭鄯稻上行駛,為了安全、平穩(wěn)、采用兩部機車,一部在前面拉,一部在后面推,這卻是詹天佑的一個創(chuàng)造。)(學以致用,不斷創(chuàng)新)
、藿處熞x。
兩人一個小組合作學習,你就是詹天佑,你用什么方法解決難題的呢?每人畫一個工程的圖紙,負責講解,在小組內交流。
、邊R報
講解(小組分工,一人繪圖解說,一人做主持人)
引導學生質疑
如:八達嶺隧道
這兩口井怎么打?(山凹處。)
既然工作面多,可以節(jié)省時間,為什么不多打幾口直井,可以打十口、二十口,多打不是更省事嗎?
他能根據不同的山采取不同的鑿井辦法,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相結合)
在黑暗的山體中施工,能做到準確貫通,這不僅是思路創(chuàng)新,而且更是精密計算的結果。
。3)小結:同學們,愛國不是空話,詹天佑滿腔愛國之情在不斷創(chuàng)新中升華,體現著他的杰出。1909年8月11日,詹天佑終于帶領工程人員讓京張鐵路提前兩年竣工,創(chuàng)造了一個了不起的奇跡!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最后一段,再一次感受這成功的喜悅。
所以文章開頭說:詹天佑是()
回憶課文,作者是怎樣介紹詹天佑的?(圍繞重點句,抓住在修
筑中的典型事例,表現人物品質。)
。4)拓展延伸
由于過度勞累,詹天佑病倒了。他支撐起病重的身軀,又一次來到自己為之奮斗,付出巨大心血的京張鐵路!吧虚L短,命運有沉升;洕h路沒有修通,南北大干線無法建成,初建全國鐵路網的夢想破滅,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憾事。所幸的是,我的生命早已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那段鐵軌,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不久,年僅59歲的他就與世長辭了。今天,我們坐火車再走京張路,來到青龍橋,站在詹天佑的銅像前,我想,在座的每個人都有一份感動。快把你的感受寫在留言簿上。
板書設計:
勘測線路科學態(tài)度
詹天佑開鑿隧道
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通過對采訪錄音和提示的學習,了解什么是采訪,怎樣進行采訪。
2.根據采訪錄音,要選擇最能表現中心的材料,并且對這些材料展開想象,寫具體。
3.用學到的方法,按采訪要求采訪本班老師和同學中出現的好人好事,然后寫下來。
教學重點:
選擇最能表現中心的材料。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將習作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討論導人,激發(fā)興趣
1.引導學生討論昨晚大家看“新聞聯播”節(jié)目中,記者們是怎樣進行采訪活動的。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一位記者的采訪活動,將其表演出來。
2.教師:采訪是廣大新聞工作者每天必做的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壞人壞事也正是通過新聞工作者的大量采訪而公布于眾的。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作為明天社會的主人,我們了解并學會采訪活動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讀例文,認識采訪活動
1.指名朗讀采訪例文,思考:
(1)采訪錄音中被采訪的人是誰?采訪什么事?
(2)采訪材料中說的是戚老師哪個方面的事?其中有幾件?哪一件最主要?“風雨無阻”是什么意思?這個詞表現出戚老師的什么優(yōu)秀品質?
2.:蔡強同學的采訪錄音介紹的是戚老師為學生補課的事,其中最感人的一件事是星期三晚上的補課。戚老師為朱志成同學補課不是一次。因此,我們習作要選擇最能表現中心的材料寫。顯然,“雪夜補課”應作為重點,具體地寫下來。
3.指讀“一個星期三的晚上”段,思考:
(1)這段話哪些地方可以具體地寫?請同學們展開想象,進行補充。(同桌互說)
(2)將“雪夜補課”段完整地寫下來。
①先寫什么?②再寫什么?③最后寫什么?
(3)請同學完整地說一說。
4.再讀全文,思考:
(1)寫戚老師補課的事,除“雪夜補課”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感人的事例?
(2)對這部分內容我們在習作里怎樣處理呢?
三、再讀例文,討論寫法
1.學生輕輕地、快速地通讀采訪例文,討論:根據這個采訪錄音,怎樣以“風雨無阻”為題,寫一記敘文?
(1)的開頭你認為可以怎樣寫?
(2)對戚老師“雪夜補課”和“電話補課”兩個事例,怎樣接著開頭部分寫出來?
(3)怎樣結尾最能表達朱志成和你對戚老師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4)結合討論,以“風雨無阻”為題,寫一完整的記敘文。
2.學生讀文,教師指導修改。
3.教師:
填空:根據采訪錄音寫文章,在了解錄音內容之后,先從確立________,再選擇________,然后將重點材料寫________,最后按記敘文的要求將________。
四、揭示要求,循序練習
1.同桌交流學校老師和同學中出現的好人好事,按采訪要求進行采訪,然后文。
2.指名口述,教師指導集體評議。
3.練習寫稿。
板書設計:
習作2
確立中心
選擇材料
展開想象,寫具體
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課前準備:預習課文,查找收集與本文有關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倍嗝襟w課件欣賞:祖國風光。
⒉看了這段資料,你有什么想說的?交流一下。
二、交流資料
讓學生說說自己課前收集的`與本文有關的資料。
三、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⒈自讀課文。
2、學習生字。
。1)讀準字音;脽羝鍪荆
翱翔莽莽昆侖水滸
女媧大禹縈繞蹣跚
敖包銘記纖夫焊接
璀璨蘆笙嗩吶競相
指名逐詞讀,指導學生讀準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等。重點是多音字:剛勁(jìn jìng)哈達(hā hǎ)
(2)理解詞義。
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詞語。若是小組討論無法解決的,提出來全班討論。
四、讀文感悟,加深理解。
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通過對采訪錄音和作文提示的學習,了解什么是采訪,怎樣進行采訪。
2、根據采訪錄音寫作,要選擇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并且對這些材料展開想象,寫具體。
3、用學到的方法,按采訪要求采訪本班老師和同學中出現的好人好事,然后寫下來。
教學重點:
選擇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將習作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討論導人,激發(fā)興趣
1、引導學生討論昨晚大家看“新聞聯播”節(jié)目中,記者們是怎樣進行采訪活動的。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一位記者的采訪活動,將其表演出來。
2、教師小結:采訪是廣大新聞工作者每天必做的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壞人壞事也正是通過新聞工作者的大量采訪而公布于眾的。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作為明天社會的主人,我們了解并學會采訪活動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讀例文,認識采訪活動
1、指名朗讀采訪例文,思考:
(1)采訪錄音中被采訪的人是誰?采訪什么事?
(2)采訪材料中說的是戚老師哪個方面的事?其中有幾件?哪一件最主要?“風雨無阻”是什么意思?這個詞表現出戚老師的什么優(yōu)秀品質?
2、小結:蔡強同學的采訪錄音介紹的是戚老師為學生補課的事,其中最感人的一件事是星期三晚上的補課。戚老師為朱志成同學補課不是一次。因此,我們習作要選擇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寫。顯然,“雪夜補課”應作為重點,具體地寫下來。
3、指讀“一個星期三的晚上”段,思考:
(1)這段話哪些地方可以具體地寫?請同學們展開想象,進行補充。(同桌互說)
(2)將“雪夜補課”段完整地寫下來。
、傧葘懯裁?②再寫什么?③最后寫什么?
(3)請同學完整地說一說。
4、再讀全文,思考:
(1)寫戚老師補課的事,除“雪夜補課”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感人的事例?
(2)對這部分內容我們在習作里怎樣處理呢?
三、再讀例文,討論寫法
1、學生輕輕地、快速地通讀采訪例文,討論:根據這個采訪錄音,怎樣以“風雨無阻”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1)作文的開頭你認為可以怎樣寫?
(2)對戚老師“雪夜補課”和“電話補課”兩個事例,怎樣接著開頭部分寫出來?
(3)作文怎樣結尾最能表達朱志成和你對戚老師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4)結合討論,以“風雨無阻”為題,寫一篇完整的記敘文。
2、學生讀文,教師指導修改。
3、教師小結:
填空:根據采訪錄音寫文章,在了解錄音內容之后,先從確立________,再選擇________,然后將重點材料寫________,最后按記敘文的要求將________。
四、揭示要求,循序練習
1、同桌交流學校老師和同學中出現的好人好事,按采訪要求進行采訪,然后寫作文。
2、指名口述,教師指導集體評議。
3、練習寫稿。
板書設計:
習作2
確立中心
選擇材料
展開想象,寫具體
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充分感受人間真情,知道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給予無私的幫助。
4、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學習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品質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1、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充分感受人間真情,知道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給予無私的幫助。
2、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學習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品質的寫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激發(fā)興趣
1、記得上個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愛如茉莉》嗎?誰來說說講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啊,愛,一個溫馨的字眼,一個永恒的話題。在那飄雪的寒夜,愛就是一股驅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種克服萬難的力量。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課題:愛之鏈。
2、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這是一種怎樣的愛?這“愛”發(fā)生在誰與誰之間?這“愛”又是怎樣被鏈接起來的?)讓我們一起來在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要求讀準字音,平翹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2、指名讀詞語。
喬依 顛簸 凄涼 矮小 腳腕 蹭破 車胎 癟了
襪子 油污 絕望 餐館 親吻 粗糙 臉頰
荒蕪人煙 天經地義 潸然淚下
3、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荒蕪人煙:指沒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經地義:指非常正確不容質疑的道理。
潸然淚下: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三、默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1、課文主要講了幾件事?
2、按提綱“喬依幫助老婦人——老婦人幫助女店主”給全文分段,再試著概括段意。
第一段(1—8自然段):講一天晚上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下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喬依非常熱情地無償幫助一位在寒風中幾乎絕望的老婦人修好了汽車,老婦人非常感動。
第二段(9—11自然段) 寫老婦人來到喬依妻子開的小餐館,得到了女店主的熱情服務和細心照顧,老婦人深受愛的感染,留給女店主一些錢就悄悄地走了。
第三段(12自然段))喬依的妻子發(fā)現老婦人留下的錢和字條以后非常感動,心中充滿了愛的暖流。
四、作業(yè)
1.生字描紅、臨寫,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文的5個生字,理解“不懈探求”“相輔相成”等詞的意思。解釋文中詩句的意思。
2.比較文章頭尾兩端觀點的異同,理解作者說理的意圖。
3.通過比較引用具體事例的段落,感悟論證的嚴密性。
學習方法:
探究討論
溫馨提示:
說理性文章:說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議論文。議論文通常在開
頭鮮明地提出觀點,然后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最后得出結論,發(fā)出號召。如以前學過的《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啟示》等文章。
資料鏈接:
1.哥白尼:波蘭杰出的天文學家。他從小熱愛科學,20多歲去意大利留學,攻讀數學、天文學、法律學、哲學和醫(yī)學,并獲得博士學位。他根據豐富的觀測資料和細致的計算研究,寫出了劃時代的巨著《天體運行論》,創(chuàng)立了“日心說”。
2.沈括:我國北宋的科學家。他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和醫(yī)學;晚年以平生見聞,在鎮(zhèn)江夢溪園撰寫了筆記體巨著《夢溪筆談》。他被西方人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預習導學
預習要求:
1.熟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獲不懂的詞通過查字典,在文中注音,把意思寫在書上;
2.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3.在文中劃出課后第二題的句子,并把它背下來。
預習自測:
1.用“√”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
興許(xīng xìng )好奇(hǎo hào)鑰匙(yào yuē)大聲朗
2.看拼音寫詞語。
qiáng jiàn yí tuán diàn táng wú cǎi bīn fēn rì xīn yuè yì
()()()()()
hào qí āo xiáng tàn qiú shùn xī wàn biàn xiāng fǔ xiāng ché
。ǎǎǎǎǎ
3.把詞語補充完整,在查字典解釋所填的字:
相()相成:不()追求:
4.理解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1)解釋詞語:芳菲:人間:
。2)詩句的意思:
。3)根據課文內容,組織好語言回答:為什么會形成“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現象?
作業(yè)評價
課堂助學
一、預習反饋: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說理性文章——《學與問》。老師發(fā)現同學們的預習作業(yè)完成得不錯,老師來檢查一下:
1.“人間”是相對于哪個詞說的?,實際上它的'意思就是——
2.“不懈探求”的意思是——文中是指誰?表現他不懈探求的一段話是——
“相輔相成”的“輔”意思是——,在文中指誰和誰“相輔相成”?讀一讀相關的句子——
二、出示學習任務:
作為說理性文章,作者往往提出鮮明的的觀點,然后通過列舉典型事例來證明!課題是“學與問”,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挑戰(zhàn)?
。ㄒ唬╊I會觀點:
1.大聲誦讀課文頭尾兩端,比一比,這兩段說明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2.聯系課文2、3、4自然段的內容,思考,這兩個觀點矛盾嗎?為什么?()
。ǘ├斫庹撟C:
1.默讀課文2~4自然段,分清每段的事例及觀點,并用“﹏﹏”劃出作者的觀點;()
2.大聲讀一讀這兩段說明的道理,思考,作者為什么舉這兩個例子?()
3.比較這兩段敘事、說理部分的順序,有什么不同?()
三、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四、學習成果交流:
。ǘ╊I會觀點
1.呈示頭尾兩段:
、僬l來說說這兩段說明的側重分別是什么?
出示1:“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齊讀
老師想到了這樣一句:知識是問來的,也是學來的。
所以作者說——“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诔鍪2:“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比較:矛盾嗎?
在作者眼里,學與問同等重要,所以說——我們從小養(yǎng)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就好比插上了兩只強健有力的翅膀。
②齊讀:
A、“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B、我們從小養(yǎng)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就好比插上了兩只強健有力的翅膀。
。ㄈ├斫庹撟C
課文觀點搞清楚了,下面的學習就更有意思了?你對論證部分的哪個問題感興趣?
1.兩位名人的事例說明的觀點分別是——
2。舉這兩個事例的原因:
一中一外,兩個名人,分別說明了不同的側重點,說理更加嚴密!
3.敘事和說理的順序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4.由此可見,作者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引經據典,真是論證嚴密!誰來背一背:
有了問題,可隨時隨地請教別人。
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赐
5。總結全文
同學們,今天我們從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那就是——勤學好問;那學與問是什么關系呢?——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五、課內鞏固與拓展
平時,我們有了問題,不僅可以向父母請教,還可以拜“能者為師”,你覺得還可以向誰請教?請寫出自己的觀點。ò凑f理順序,應該插在課文的哪里?)
六、課后練習
1.由“能者為師”,你想到了哪些成語或名言?
。1)成語:
。2)名言
2.選擇下面的詞語填在括號中:海洋源泉方向盤翅膀
書是知識的(),力量的(),智慧的(),生活的()。
3.搜集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請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作業(yè)評價
板書
觀點:明確
23、學與問相輔相成
論證:嚴密
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蘊含的深刻哲理:正是因為對未來充滿新鮮的幻想和憧憬,人才會在成長中努力地追求,而不被各種不良_所吸引,對地平線這個謎的探索的過程就是人生不斷往前看,不斷奮斗的過程。
3、認識一個生字,正確書寫8個生字,讀寫“無拘無束、悠悠然、仙翁、咀嚼、沉淪、寂寞”等詞語。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中地平線不同含義以及最后一個自然段的含義,從課文中獲得人生的啟迪。
教學方法:
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有關賈平凹的資料以及文章讀一讀。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見過“地平線”嗎?交流課前的觀察,或是搜集到的有關地平線的資料。
(地平線是指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線。)
2、師述:你望到了嗎?是呀,教室的四壁、室外的高樓大廈,擋住了我們的視線。不過,沒有什么可遺憾的,今天我們一同學習的《地平線》這篇課文,將會讓你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一道道的地平線。
二、初讀課文
1、師述:課前預習了嗎?咱們比一比,看誰的預習最扎實。
2、出示生字,讀準字音。
渭、咀、嚼
①、“渭”的偏旁是“氵”,推測“渭”的意思,組詞“渭水”、“渭河”、“渭北大平原”。簡介“渭北大平原”——渭北大平原指的就是渭河以北地區(qū)的黃土質沖積平原。讀著這個詞,讓你產生一種怎樣的感受?(寬廣、遼闊、平坦)
、、“咀”、“嚼”的偏旁都是“口”,推測“咀嚼”的意思。除了食物可以咀嚼以外,還有什么也可以咀嚼?待會兒讓我們來好好地“咀嚼咀嚼”這篇課文。
2、課文讀得怎樣呢?我們請幾位位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仔細傾聽。(讀后評議)
3、課文讀通了,但又讀懂了多少呢?你在文中看到了幾道地平線呢?快速瀏覽,快速尋找。(自然的、人生的)
三、解讀“自然的地平線”。
1、那就讓我們先跟隨著作者,走進渭北大平原。誰來帶我們看看那道地平線?指名朗讀。
2、解讀地平線:
、、讀一讀有關語句,想一想地平線的樣子,看一看屏幕中的彩圖,拿出手指看著屏幕畫一畫地平線。
②、這道地平線在你腦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地平線的位置是在遠處的天與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處;地平線的顏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線的形狀是一道線;地平線的標志是“有樹叢在那里伏著”。
3、這道地平線有沒有引起你的遐想?
4、想到自己已經看到了天的盡頭,那該多么激動興奮呀!誰來讀好第3節(jié)這句話——“啊,天到盡頭了!”
四、解讀“第一次追尋地平線”。
1、師述:帶著對這道很亮的灰白色線的遐想,“我”開始了第一次的追尋。
2、畫出“我”第一次追尋地平線的經過和結果。(“但”字分清經過與結果)
3、讀著“我”追尋地平線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
4、指導朗讀。
五、總結:作者是否能走出這神秘的地平線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齊讀一至五自然段
二、解讀“第二次追尋地平線”。
1、師述:就在“我”傻愣愣地望著遠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線時,一位老人走進了我的視野中。
2、第一次分角色朗讀6—11自然段,分清角色,思考:從“我”與老人的對話中,你對地平線有了哪些了解?
(一是地平線是永遠走不到的;二是地平線是個謎。)
“永遠走不到”和“謎”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3、第二次分角色朗讀6—11自然段,思考:從“我”與老人的對話中,你還能讀出什么?體會一下“我”的心情。
。鼻、好奇)
4、第三次分角色有感情朗讀6—11自然段。指名讀,師生讀。
5、解讀第二次追尋:帶著幾分疑惑,“我”開始了第二次追尋。畫出“我”第二次追尋地平線的經過、結果。(“然而”)
6、引讀:兩次追尋失敗了,此時“我”在想些什么?齊讀第13自然段。
7、出示第13自然段:
、、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聯系語境)
、凇ⅰ拔摇本捉乐先说氖裁丛?(聯系上文)
、、從老人的話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聯系“我”的經歷)
、、你是怎么理解這段話中的“謎”的?你覺得“我”一次又一次地追尋這謎一樣的地平線,有意義嗎?
。ㄗ穼さ倪^程是充滿新鮮和樂趣的,即使是失敗了,失敗的也是這樣有滋有味的。對未知事物的一種執(zhí)著的探索精神。樂在其中,樂就樂在追尋這個謎一樣的地平線的過程。不是浪費時間,不是在冒傻勁,而是對它真的'產生了興趣。)
8、指名朗讀13自然段。
三、解讀“人生的地平線”。
1、師述:后來,“我”一天天長大,踏上社會,“我”還會追尋那謎一樣的地平線嗎?齊讀第14自然段。
2、出示重點句:地平線總是在前面吸引著你。永遠去追求地平線,人生就充滿了新鮮、樂趣和奮斗的無窮無盡的精力。
、佟⑦@里的“地平線”和上文中的“地平線”是一個意思嗎?(這里的“地平線”已經從自然界中的地平線升華為人生的地平線,指的是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
、凇⑦@里的“追求地平線”與上文中的“追尋地平線”一樣嗎?(追尋的內容和結果)
為什么這樣說呢?
、邸⒎磸驼b讀:
是的,在人生的不同時段里,我們應該為自己確立不同的地平線,20歲、30歲、40歲、50歲追求的地平線各不一樣,但有一點卻是一樣的——(齊讀)
也許,在我們遇到挫折,處在失敗的低谷時,這時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線——(男生讀)
也許,在我們取得成功,處在勝利喜悅中時,這時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條新的地平線——(女生讀)
馬上就要小學畢業(yè)了,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學,是我們在座所有同學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線——(齊讀)
3、一遍遍咀嚼著這句話,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
四、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在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共同閱讀了《地平線》這篇散文。現在,林老師要問你,地平線是什么,你的答案會變得豐富起來嗎?地平線是——
讓我們在記憶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謎一樣的地平線,讓我們珍視人生道路上那充滿新鮮、樂趣和奮斗的無窮無盡的精力的地平線,讓這一道道的地平線,伴隨著我們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尋,一路去收獲!
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1、介紹自己喜歡的一種美味,可以用他的名字為習作命題。
2、寫的時候,要從色、香、味、形幾個方面有重點的介紹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3、適當地介紹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習作的感染力。
4、交代清楚自己喜歡這一美味的原因,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寫的`時候,要從色、香、味、形幾個方面有重點的介紹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教學難點:交代清楚自己喜歡這一美味的原因,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二、創(chuàng)設情景,介紹美味
1、模擬在飯店吃飯前的場景,介紹自己喜歡的美味。
介紹:指名介紹自己喜歡的美味的色香味形。
討論:聽了他的介紹,我看見有人咽口水呢?誰來評一平,他介紹得怎么樣?
2、模擬在飯店吃飯的場景。
3、這道菜不錯!我也想做一做可以嗎?
4、口頭練習說
小組討論
。1)代表發(fā)言(2)集體評議
三、現場采訪,表達感受
你品嘗之后有什么感受?
四、關注細節(jié),充溢情趣
1、你是怎么品嘗這道美味的?有沒有聽過關于他的傳說?只有寫出他
的一些細節(jié),習作才會生動充滿情趣。
2、你一定非常喜歡自己介紹的這道美味把!把你于這道菜的故事講給大
家聽好嗎?
五、集體習作,表達經驗
第二課時
一、交流習作,指導修改
1、指名學生讀習作,師生共同評議。
2、小結提出修改意見。
3、學生修改。
二、佳作欣賞。
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喜慶氣氛。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確得當的寫法。
【教學重點】:
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風俗習慣,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學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春節(jié)熱鬧氣氛的回憶。)
2、今天,我們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韻味十足的春節(jié),感受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通課文
。1)把自然段標出來。
。2)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并同桌間互讀檢查。
。3)想一想:北京的春節(jié)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這是一個________的春節(jié),)
2、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快速瀏覽),邊看邊畫出:作者寫了春節(jié)中哪些重要日子活動,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2)交流匯報
北京的春節(jié)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
在這一個多月中作者寫了哪些重要日子活動?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十月十九
3、分清文章詳略
老舍老生寫了七天的風俗,在這七天風俗中,又重點寫了哪幾個時間?(臘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三、深入詳寫片斷,感受北京春節(jié)的熱鬧,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在老舍老生詳寫的四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讀一讀,勾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準備和大家交流。
四、總結拓展,升華感情
大家被春節(jié)的魅力吸引,老師也是如此。其實我們中國還有很多歷史悠久的節(jié)日,誰能說一說?
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篇11
第一課時
本節(jié)課目標:
1、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和自信心。
2、能夠根據課文的內在聯系,合理想象,寫出完整的、有意義的故事。
3、能夠做到敘述清楚,語句通順。
4、鼓勵大膽新奇的想象,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并融進自己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在自主的學習實踐中領悟到如何寫出情節(jié)完整的,有意義,有創(chuàng)意的故事。2、指導學生把故事寫得有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示標:
1、導入:今天,我們來寫故事。把課文中讀到的故事寫下來。
2、出示學習目標。(見上)
二、布置自學
1、出示自學題: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故事來,先自己練習說說其主要內容。
2、學生自學。
三、檢查自學。指名學生介紹自己將要寫下的故事題目和主要內容。
四、精講精練本課的精講點:1、選擇最喜歡的故事,先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2、組織同學匯報:誰來說說你或者你們組寫出了什么故事?根據學生編出的故事,相機生成,提煉出編故事的要點:(1)有情節(jié)(2)有意義。
3、拓展學生習作的思路:大家寫出了這么多有趣的有意義的'故事,當然,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說一說。
4、指導學生怎樣寫: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怎樣才能使你寫的故事讓大家都愿意聽,愿意講呢?你有沒有什么好點子?
5、教師點撥,總結:敘述清楚,語句通順。請大家試著把故事編得有趣兒,讓大家都喜歡聽,同桌互相講一講,相互提提建議。大家看,咱們班的同學多了不起,編什么樣的故事,怎么編故事,這些都是你們自己想出來的,真是編故事的能手,一會兒,我們就試著把這些故事寫下來,有沒有信心寫好?
6、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和聯想能力,說出各自的想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學習實踐中體會到編故事要有情節(jié),有意義,有創(chuàng)意。學生自由表達。學生提供好方法。同桌互相講編出的故事。
五、課堂練習。
1、本節(jié)課作業(yè)
2、學生完成
3、當堂反饋
六、總結提升
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充分感受人間真情,知道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給予無私的幫助。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學習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品質的寫法。
二、教學重點
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充分感受人間真情,知道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給予無私的幫助。
三、教學難點
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學習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品質的寫法。
四、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師: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是冬日的陽,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說愛更是一根心鏈,栓緊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個個愛的故事。
2、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讓我們一起去細細品味一下這根愛的珠鏈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還記得課文中講了哪兩件事嗎?
板書:喬依幫助老婦人 老婦人幫助女店主。
(二)、先學環(huán)節(jié):
學習課文1~8自然段
一、出示自學提示:
1、一位老婦人的車在這拋錨了,此刻她的內心會是怎樣的?
2、喬依駕駛著他那輛破汽車來到了老婦人面前,看到這一切,他怎么做的,請你自己去文中讀一讀、找一找。
3、喬依是怎樣為老婦人修車的?()引導學生讀第四自然段,畫出描寫喬依修車動作的詞語。
4、你覺得喬依是怎樣的一個人?
二、出示自學提示2
老婦人走到餐館看到了什么?還會想起什么?她又是怎么做的?可以結合前文,也可以展開想象,自己先練習說一說,同桌互說,再全班交流。
(三)后教環(huán)節(jié)
一、檢查自學提示一。
1、師述:在一個風雪交加的黃昏,寒風挾裹著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一條鄉(xiāng)間公路伸向遠方。這里看不見汽車,更沒有人影,一切顯得是那么寂靜、荒涼。一位老婦人的車在這拋錨了,此刻她的內心會是怎樣的?請你自己讀一讀文章2——8自然段。(學生自讀)
2、全班交流。
1)在荒蕪人煙地方,老婦人的車在這拋錨了,此刻她的內心會是怎樣的?
“又冷又怕”——在冷風中發(fā)抖緊張地閉上眼睛
“緊張絕望”——荒蕪人煙等了一個小時幾乎完全絕望
2)誰愿意通過朗讀把老婦人此刻內心的絕望、害怕表達出來。
指讀——齊讀
3、盡管老婦人此時幾乎絕望了,但她的內心始終在期望著有人來幫她一把。這時喬依駕駛著他那輛破汽車來到了老婦人面前,看到這一切,他怎么做的,請你自己去文中讀一讀、找一找。
全班交流:
1)喬依是怎樣為老婦人修車的?引導學生讀第四自然段,畫出描寫喬依修車動作的詞語,想象當時修車工作的困難。匯報:
“難”手和腳腕蹭破出血顧不上擦
“冷”手凍得幾乎沒有知覺清水鼻涕流下來
“臟”手上沾滿了油污衣服也更臟了
2)你從這些句子的描寫中看出了什么?(看出修車的工作非常費勁,而喬依不怕臟,不怕累,真心誠意為老婦人修車。)
4、課文中還有哪些段落的描寫也反映出喬依的為人?再默讀2、3、5—8自然段。匯報:
你從喬依安慰老婦人的話中體會到什么?(熱情、體貼、細心)
這幾句話如暖風吹拂過老婦人的心田,誰還愿意來讀一讀?
……
5、你從他的言行中能感受到他具有怎樣的品質?(樂于助人的品質;喬依對老婦人是一種真心的關懷,而不是一時的敷衍;喬依竭盡全力,無私地助人。)
6、出示第六自然段:
請同學們讀讀這段話,相信你讀了這段話,對喬依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對喬依的行為會有新的理解。齊讀
理解:“天經地義”什么意思?(理所當然,不容質疑)
多么質樸,多么純潔的想法啊。再讀第六自然段。
7、引讀6、7自然段。
所以,當喬依修好車,老婦人滿懷感激地一邊打開錢包一邊問,喬依,他從來沒想到,他以前在困難的時候,所以他從來就認為。因此,喬依笑著對老婦人說。
8、小結:在喬依困難的時候,他曾經得到過別人愛的幫助,所以當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無助的老婦人需要幫助時,不容質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報酬,只希望老婦人也能把悠悠愛心傳遞給需要幫助的人。
二、檢查自學提示二
讓我們再次回到那簡陋但溫馨的小餐館去感受這動人的故事,齊讀9-11小節(jié)。
三、學習12小節(jié)
1、引讀:關上店門,女店主走進里屋……
2、出示句子:她輕輕地親吻著丈夫那粗糙的臉頰,喃喃地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親愛的,喬依……”
3、從女店主的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4、小結:
同學們說的真好,愛,不僅是一個溫馨的字眼,一個永恒的話題。在那飄雪的寒夜,愛就是一股驅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種克服困難的力量,我說愛更是一根心鏈,栓緊喬依、婦人、喬依的妻子,更緊扣著你我彼此的心,“不需要回報我,如果你想報答我,就不要讓愛之鏈在這兒中斷。”讓我們用真情串起了一個個愛的故事吧!
四、總結課文。
1、說說課文為什么用“愛之鏈”作題目?
。ㄕ媲榛,人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人人都應該給別人幫助。正因為喬依曾受到他人的許多真情幫助,所以他認為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友愛的手是天經地義的,這正是用“愛之鏈”作課題的道理。)
是啊,所有發(fā)生的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為愛,也正是因為大家心中有了愛,這個世界才會更加美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一曲愛的贊歌,播放《愛的奉獻》。
訓練環(huán)節(jié)
1、喬依是------------------------------------------------------- 的人。
2、課文為什么以“愛之戀”為題?
板書設計:
愛之戀
喬依幫助老婦人 老婦人幫助女店主
六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學生學習過程:
一、背誦古詩導入
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古詩?在課外又學會背誦了哪些古詩、現在請同學們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
剛才大家背誦的古詩中,有沒有宋代詩人陸游的詩呀?陸游一生渴望的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的強烈愿望,始終沒有實現。他只有用他的詩歌來表達他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民族的憂慮。他一生辛勤創(chuàng)作,一共留下了九千多首詩。在我國歷代詩人中,他的創(chuàng)作是最豐富的。
公元1210年,這位八十六歲的愛國詩人病重。臨終的.時候,他還念念不忘恢復中原。他把兒孫們叫到床邊,念了他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兒》詩: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二、學習《冬夜讀書示子聿》
1.簡介陸游。
2.解題,釋題。
示:指示、訓示。子聿:陸游的小兒子。
題意:用冬夜讀書生發(fā)的感想來教育兒子子聿。
3.初讀指導。
。1)教師范讀,學生畫出生字。
。2)學生讀生字,認讀并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生試讀詩文,把全詩讀通、讀順。
4.理解前兩行詩句。
。1)讀第一行詩,疏通字詞說說第一行詩的意思。
學問:讀書學習。無遺力:不遺余力。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
(2)讀第二行詩,理解詩意。
始:才
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時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時才取得成就。
。3)朗讀前兩行詩句,把第一、第二行的意思連起來理解。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做學問要不遺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行詩句的意思。
(1)讀第三、四行詩,理解“終”、“絕知”、“躬行”的意思。
終:到底、畢竟。絕知:深入透徹地理解。躬行:親自實踐。
。2)說說第三、四兩行詩的意思。
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究還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須親自通過實踐才行。
(3)體味第三、四句的含意。
第三、四兩句表述了知與行的關系:
書本上學到的東西,一定要通過實踐才能變成真正的學問。
6.指導朗讀,體會古詩的思想感情。
。1)聽老師范讀。
。2)自由練讀。
。3)指名讀后評價,再練讀。(教師點撥學生在朗讀中細心體會知與行的關系)
(4)齊讀。
。5)指導背誦。
作業(yè)設計:
1.背誦并默寫古詩《冬夜讀書示子聿》。
2.課外查找并自學一兩首沒有學過的陸游寫的古詩。
板書設計: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01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07
六年級上冊語文《塞翁失馬》教案02-19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06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11-25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9-29
六年級上冊語文蘇教版教案11-05
六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教案11-22
六年級上冊語文《燈光》教案11-12
教案六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