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九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在平日的學習中,看到知識點,都是先收藏再說吧!知識點是傳遞信息的基本單位,知識點對提高學習導航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把:①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②把酒臨風(a動詞:端,持b動詞:端起、端著)
白:①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②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③往來無白丁(a動詞:使露出白色b形容詞:白色c白。褐笡]有學問的人)
悲:①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②余悲之(a動詞:悲傷b動詞:同情)
備:①眾妙畢備②前人之述備矣③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者(a動詞:具備b形容詞:詳盡、完備、周全c動詞:準備d防備)
比:①其兩膝相比者②比肩繼踵而在③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a動詞:靠,挨著b動詞:比較,比起c動詞:等到)
鄙:①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②肉食者鄙③先帝不以臣卑鄙(a名詞:邊遠地區(qū)b形容詞:鄙陋、庸俗、淺陋c形容詞:粗俗、知識淺陋)
畢:①此印者才畢②眾妙畢備③吾與汝畢力平險(a副詞:全部、都b動詞:完成、完)
兵:①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②輕兵銳卒③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④王于興師,修我甲兵⑤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⑥田忌欲引兵之趙⑦世傳其兵法(a名詞:士兵b名詞:兵器c名詞:軍隊d名詞:軍事)
策:①策之不以其道②執(zhí)策而臨之(a動詞:驅(qū)使,鞭打b名詞:馬鞭)
。孩俨∪敫嚯立诠讶朔慈〔⊙散畚垂,尋病終④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a動詞:生病b名詞:疾病c形容詞:困苦不堪d名詞:恥辱)
。孩俦∪珏X唇②薄暮冥冥(a動詞:迫近b形容詞:與“厚”相對)
稱:①先帝稱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稱也(a動詞:著稱b動詞:稱贊)
重:①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勝(a.音chóng,副詞:重新、再次b音zhòng,形容詞:重新,再次。嚴格地說不是一詞多義。)
處:①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a辭①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②齊之習辭者也(a動詞:告別、離開b言辭、交際場合應酬的言語)
賜:①楚王賜晏子酒②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a動詞:賞賜b動詞:給予,上給下謂賜)
從:①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②小惠未遍,民弗從也③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者請從(a動詞:聽從b動詞:跟隨)
當:①當世無雙②當春乃發(fā)生③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④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⑤今臣使楚,不當此門入⑥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a介詞:可譯作“在”、“正當”、“到”等b介詞:對著,面對c副詞:一定,必定d動詞:應當e音dàng,動詞:兩者相抵,對、當)
道: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儐者更道從大門入(a名詞:作為、行為。B通“導”,引導)
得:①賣炭得錢何所營?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④然得而臘之以為餌⑤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a.動詞:得到。b.動詞:適合,中意。c.動詞:能夠)
點:①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②沙場秋點兵(a.動詞:征。b.檢閱。)
毒:①若毒之乎②呼噓毒癘③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動詞:怨恨。B名詞:毒物,有毒的c名詞:危害、毒害)
度:①春風不度玉門關②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③孫子度其行(a動詞:度過、越過。B音dúo,動詞:估計。)
法:①世傳其兵法②則以法刑斷其兩足(a名詞:法律、制度、法令、刑法。b名詞:謀略、策略)
方:①方七百里,高萬仞②今方來,吾欲辱之(a名詞:方圓。b副詞:正(好)、正要)
復:①復前行,欲窮其林②余人各復延至其家③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④更若役,復若賦(a副詞:再、又。b恢復。)
賦:①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②歲賦其二③更若役,復若賦④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動詞:抒發(fā)。B動詞:征收、斂取。C名詞:賦稅。)
負:①至于負者歌于途②負其異與眾也(a動詞:背、以背載物b動詞:依仗)
更:①三更半夜②子能更鳴③儐者更道從大門入④更若役,復若賦⑤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a動詞:改變,更換。b名詞:夜里計時單位c副詞:因gèng,更加)
顧:①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②三顧臣于草廬之中③顧不如蜀鄙之僧哉?(a動詞:回頭看b動詞:拜訪,探望c副詞:難道,反而)
故:①鳩曰:“何故?”②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③故直使楚矣④公問其故⑤故自號曰醉翁⑥故為之之說⑥彼竭我盈,故克之⑦故逐之⑧西出陽關無故人⑨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a名詞:緣故,原因b形容詞:老、舊c連詞:所以,因此)
觀: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②予觀夫巴陵勝狀③東臨碣石,以觀滄海。④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⑤今以蔣氏觀之,猶信。⑥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a動詞:看b名詞:景觀,景色c動詞:考察)
歸:①歸亦捧心而顰其里②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③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④微斯人,吾誰與歸(a動詞:回,返回b歸依)
規(guī):①圓規(guī)②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a名詞:原形b動詞:計劃)
國:①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②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③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a名詞:都城、京城b名詞:諸侯國)
果:①魏果去邯鄲②未果,尋病終(a副詞:果然、果真b動詞:實現(xiàn)c名詞:果實)
號:①故自號曰醉翁②陰風怒號③齊號為怯(a動詞:取別號b動詞:呼嘯c動詞:稱)
和:①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②越明年,政通人和③若春和景明④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a動詞:伴著b形容詞:安樂、和睦c形容詞:和暖d動詞,音huò:拌和,混合
會:①會賓客大宴②遷客騷人多會于此(a動詞:回合、聚會b動詞:適逢,正趕上)
火:①持就火煬之②火燒令堅③再火令藥熔(a名詞:火b用作狀語:譯為“用火”c用作動詞時,譯為“用火烤”)
及:①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②鞭長莫及③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a動詞:到、至b動詞:接觸到c動詞:比得上d連詞:和)
疾:①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②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③諱疾忌醫(yī)④風疾知勁草(a名詞:病b動詞:通“嫉”,妒忌c形容詞:快速)
騎:①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②翩翩兩騎來是誰(a名詞:騎兵b名詞:騎著馬的人d動詞:跨)
間:①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②中間力拉崩倒之聲③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a名詞:兩個事物的當中b動詞:音jiàn,夾雜)
見:①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②見楚王,王曰:“……”③曹劌請見孫臏以刑徒陰見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④風吹草低見牛羊(a動詞:拜見、謁見b動詞:通“現(xiàn)”,顯露c動詞:看見)
將:①子將安之②晏子將使楚③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④公將鼓之⑤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⑥君將哀而生之乎⑦威王欲將孫臏⑧齊使田忌將而往⑨于是乃以田忌為將(a名詞:將領、將軍b動詞:率領c動詞:使……做將領d動詞:持、扶e副詞:將要、快要、打算)
進:①于是忌進孫子于齊王②是進亦憂,退亦憂(a動詞:推薦b動詞:到朝廷做官)
景:①至若春和景明②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a名詞:景物、景致b名詞:日光)
就:①瞬息可就②持就火煬之(a動詞:靠近b動詞:完成)
居: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②面山而居③居輜車中,坐為計謀(a動詞:居住b動詞:處,在某一地位或地方)
具:①政通人和,百廢具興②具答之③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a動詞:齊備、準備好b副詞:通“俱”,全、都)
絕:①以為妙②群響畢絕③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a動詞:完全沒有b動詞:斷絕c形容詞:陡峭的、無路走的d形容詞:獨特、獨一無二)
君:①問君能有幾多愁②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死后名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a代詞:妻子對丈夫的尊稱b代詞:古代對主人、對上司的尊稱c代詞:彼此相稱,或自指d代詞:古代各級據(jù)有土地的統(tǒng)治者的通稱,后指君主制國家元首)
空:①長煙一空,皓月千里②莫等閑,白了少年頭(a副詞:白白地b動詞:消失,消散,沒有了)
樂:①此樂何極②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③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a形容詞:快樂b作動詞用c使用用法,“感到……快樂”、“以……為快樂”)
癘:①呼噓毒癘②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a名詞:瘟疫、疫氣b名詞:惡瘡)
臨:①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②漸近臨之③把酒臨風(a動詞:面對、面臨b介詞:靠近、從高處往下看)
虜:①壯志饑餐胡虜肉②虜太子申以歸(a動詞:俘獲b名詞:俘虜)
旅商旅不行,檣傾楫摧(a動詞:外出(的)、在外作客(的)b作名詞用:指外出旅行的人)
履:①直墮其履圯下②父曰:“履我!”③因長跪履之④良業(yè)為取履⑤下
取履(a名詞:鞋子b動詞:替……穿鞋)
妙:①眾妙畢絕②以為妙絕(a形容詞:奇妙b名詞:妙處)
名:①不能名其一處也②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③命之者誰?太守自謂也④此“雙龍”之名所由起(a名詞:名字、名稱b動詞:說出c動詞:命名d名詞:名聲)
命:①其命使各有所主②太醫(yī)以王命聚之(a名詞:命令、指示b名詞:命運c動詞:派遣)
能:①肉食者鄙,未能遠謀②先帝稱之曰能(a形容詞:能干,有才能b動詞:能夠)
年:①年且九十②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a名詞:十二個月為一年b名詞:年紀、歲數(shù))
平:①土地平曠,屋舍儼然②吾與汝畢力平險(a動詞:鏟平、削平b形容詞:平坦)
行:①必能使行陣和睦②行者休于樹③性行淑均(a動詞:行走b名詞:行列c名詞:品德)
期:①盈縮之期,不但在天②與老人期,后,何也③暮見火舉而俱發(fā)(a動詞:約會、約定b期限)
輕:①素悍勇而輕齊②爾安敢輕吾射③輕兵銳卒④與其輕銳倍日并行逐之(a形容詞:重量小、輕便b動詞:輕視c名詞:輕裝的部隊)
窮:①四時之景不同,而其樂無窮也②復前行,欲窮其林③子子孫孫無窮匱也④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a動詞:到盡頭b形容詞:完、盡、窮盡c形容詞:困厄、處境艱難d形容詞:貧困)
去: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②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③去死肌,益三蟲④父以足受,笑而去⑤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⑥挈妻子而去之走⑦魏果去邯鄲⑧攧不可去(a動詞:離開b動詞:距,距離c動詞:表示動作趨向d動詞:除掉、去掉)
卻:①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②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a動詞:退,退回b動詞:完成)
攘:①攘除奸兇,興復漢室②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a動詞:偷、竊b動詞:排斥、排除)
日:①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②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a名詞:每天b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
乳:①兒含乳啼②婦撫兒乳(a動詞:喂奶b名詞:乳房)
辱:①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②今方來,吾欲辱之(a動詞:侮辱b名詞:恥辱)
色:①富者有慚色②滿面塵灰煙火色③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a名詞:臉色b名詞:色彩,色澤)
善:①為善的受貧窮更短命②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③陳康肅公堯咨善射④京中有善口技者⑤田忌善而客待之(a動詞:善于、擅長b動詞:賞識c名詞:善事、善言)
身:①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②身上衣裳口中食(a名詞:身體b名詞:自己c動詞:宛曲地說“死”)
請:①曹劌請見②戰(zhàn)則請從(a動詞:請讓,請允許b動詞:請求)
然:①則弛然而臥②若聽茶聲然③然得而臘之以為餌④滿座寂然⑤康肅忿然曰(a連詞:但是,可是b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相當于“的”或“地”,……的樣子c代詞:這樣d動詞:認為……對、認為……正確、對,正確)
甚:①孰之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聞崖上有聲甚厲③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④言之,貌若甚戚者(a形容詞:厲害b副詞:很、極c)
勝:①高處不勝寒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③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a動詞:勝過、超過b動詞:禁受得住,能承受c形容詞:優(yōu)美的d形容詞:勝利)
生:①君將哀而生之乎?②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③贏得生前身后名④可憐白發(fā)生(a名詞:生活b動詞:活、活著、生存c動詞:生長d使動用法:讓……活下去、使……活下去)
師:①十年春,齊師伐我②讀此則為君王師矣(a名詞:師傅b名詞:軍隊c動詞:學習、效法)
實:①名存實亡②其實味不同③此皆良實,志慮忠純(a名詞:果實b形容詞:作名詞:誠實的大臣c副詞:實際)
時:①謹食之,時而獻焉②學而時習之③春花秋月何時了(a名詞:時間b副詞:經(jīng)常,按一定時間c副詞:按時、到時候)
食:①此率獸而食人也②身上衣裳口中食③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④謹食之,時而獻焉⑤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a名詞:食物b動詞:吃c動詞:通“飼”,喂養(yǎng))
使:①晏子使楚②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乎③齊無人耶?使子為使④使齊軍明日為十萬灶⑤齊命使各有所主⑥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a動詞:派、派遣b動詞:出使c名詞:使者d動詞:讓、使(表使令))e動詞:命令)
始:①始作俑者,其無后乎?②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a副詞:才,剛b副詞:最初)
市:①東市買駿馬②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③一人去為市④昨
日入城市⑤若所市于人者(a名詞:集市、市場b動詞:交易、做買賣c動詞:買d動詞:賣
九年級上冊語文學習方法
首先要培養(yǎng)濃厚的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边@也就說明了學習一定要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有興趣去學習,是學好的根本,學習語文也一樣。只要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才會發(fā)覺其中的樂趣,發(fā)現(xiàn)了學習的樂趣,才有助于我們?nèi)コ种院愕貙W習語文,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學不好語文。有的同學認為語文很無聊,要背記的東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學,成績當然也就上不去,所以,興趣對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
其次,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閑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你的性情。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準備一個記錄與摘抄的本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來,并不時地看看,讓它們變?yōu)樽约旱臇|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才會有所長進,水平才會提高。
九年級上冊語文學習技巧
(1)了解。看課文、看注釋、看課后的“思考與練習”,看單元知識和訓練,了解了這些信息后,對單篇課文和整個單元就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關的背景知識和掃除文字障礙。
(3)獨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據(jù)提示、文章、練習題進行思考。如提示的內(nèi)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課后習題能否回答。那些基礎知識扎實、自學習慣好、自學能力強、有鉆研精神的同學,在“思考”方面要適當?shù)刈晕乙蟾咭恍?/p>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標上符號。如不懂之處用“?”,重點之處用“※”,課前自學批的字,最好用鉛筆,聽課后批的字可用鋼筆寫,以免時間一久,將自己的見解和老師的觀點搞混了。
(5)質(zhì)疑。就是對文章的見解、修辭手法、表達方法等提出疑問,這是成為一個批判型學習者的第一步,學生只有成為一個批判型學習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例如在《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小說中有許多將對將的單獨拼殺,同學們就應該想一想這可能嗎?如果不可能,作者又為什么這么寫?(
《狼》知識要點歸納
一、文學常識:
體裁:是短篇小說,選自清代小說家蒲松齡,《聊齋志異》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 “聊齋”是他的書房的名字,“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事。郭沫若盛贊蒲氏的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二、特殊字詞
1.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通“只”
2、古今異義:
①股:古義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為屁股。
②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幾何:古義:多少,這里是能有幾何的意思。 今義:數(shù)學中的一個分支。
、鄱汗盼难晕闹谐霈F(xiàn)在句尾時,通常解釋為"罷了",只增笑耳。今為耳朵。3、詞語活用:
、倨湟蝗谇(犬,名詞作狀語,像狗一樣)
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詞作動詞,"打洞"的意思。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芸智昂笫芷鋽(敵,名詞做動詞,攻擊,脅迫的意思)
、菀鈱⑺砣胍怨テ浜笠(隧,名詞作動詞:從柴草堆中打洞。)
4、特殊句式
投以骨 :應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頭扔給狼”。
5、虛詞:
、僦(1)助詞,無實在意義,用在表示時間的詞后面,起湊足音節(jié)。久之。 (2)代詞,它。例:又數(shù)刀斃之(代狼)(3)助詞,的。例: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4)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翻譯。例: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谄洌(1)恐前后受其敵:代狼 (2)場主積薪其中:代指麥場 (3)屠乃奔倚其下 :代指積薪(4)一狼洞其中:代指積薪 (5)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代指屠夫。(6)屠自后斷其股:代狼
③以:(1)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2)以刀劈狼首:介詞,表示工具,用。
、苡冢航樵~,在。例:其一犬坐于前。
、荻哼B詞,表轉(zhuǎn)折,但,可是。 例: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6、一詞多義:
(1)意: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圖。意暇甚:神情。
(2)敵:恐前后受其敵 : 敵對,這里是脅迫、攻擊。 蓋以誘敵: 敵方 。
(3)前:狼不敢前:向前 前后受其敵:前面
三、全文翻譯
有個屠戶天晚回家,擔子里的肉已經(jīng)賣完了,只剩下一些骨頭。路上遇到兩只狼,緊隨著走了很遠。
屠戶害怕了,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屠戶又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后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又跟上來。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戶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看見野地里有一個打麥場,場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lián)幽闷鹜赖。兩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著屠戶?/p>
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劈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戶正要上路,轉(zhuǎn)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見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鉆過去從背后對屠戶進行攻擊。狼的身子已經(jīng)鉆進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戶從后面砍斷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殺死。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砍死,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四、用原文回答。
1、表現(xiàn)屠夫害怕,對狼抱有幻想,一再妥協(xié)退讓的詞語是:屠懼,投以骨;復投之。
2、恰當表現(xiàn)狼貪得無厭(貪婪兇惡)的語句是:
(1)綴行甚遠。⑵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3)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4)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恰當表現(xiàn)狼狡詐陰險:(1)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⑵目似瞑,意暇甚。(3)意將遂入以攻其后也。
3、狼 “眈眈相向”不敢前的原因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
4、表明屠戶不失時機奮起反擊的詞語是:“暴起”“劈”“斃”
5、文中作者議論性的語句是: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五、內(nèi)容理解
1、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的整理故事情節(jié).
答:第一自然段:開端:遇狼 第二、三自然段是:發(fā)展:懼狼;御狼。第四自然段是:高潮和結局:殺狼。
2、本文前四段與第5段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答:前 四段是記敘,第5段是議論;前四段是講故事,第5段是評故事。
3.結尾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答:發(fā)表評論,點明故事的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4、文中是怎樣寫狼的狡猾的?
文中表現(xiàn)狼的狡猾的語句:“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等。
5.屠戶的機智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文章寫出屠戶的機智,主要是通過他的動作和行為表現(xiàn)出來的。
“顧野有麥場,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薄巴辣┢穑缘杜鞘,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6.文章主旨:本文通過記敘兩只狡詐的狼想要吃掉屠夫,但最終雙雙被屠夫斃命的故事,諷喻像狼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要失敗的,并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要抱有幻想,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九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相關文章:
【經(jīng)典】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9-03
文言文語文知識點總結09-06
文言文語文知識點總結10-15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7-13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7-23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4-03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6-12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6-26
(必備)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