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色中文在线视频,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欧美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 <dfn id="pbiqm"><cite id="pbiqm"></cite></dfn>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專注與成功的勵志感悟

        時間:2021-05-02 11:27:12 成功勵志 我要投稿

        專注與成功的勵志感悟

          你有多專注,就有多成功

        專注與成功的勵志感悟

          1

          我的工作室招聘編輯,有個姑娘的簡歷很亮:名校中文系畢業(yè),做過報社記者,得過文學獎,照片也很好看。而且她附上的幾篇文章,都很對我口味。

          但減分的是:她不但做過記者,也做過律師助理、化妝品銷售、私立學校老師……大學畢業(yè)7年,她換了13份工作,而且行業(yè)跨度很大。

          貌似她無法穩(wěn)定地堅持做一件事。我有點擔心她來我這邊也做不了太久。

          猶豫再三,我還是喊她來面試了。

          確實是個漂亮姑娘,說話也得體坦誠,讓人舒服。只是在面對“為什么換了這么多工作”的問題時,她的回答我不太滿意。

          她說自己對很多行業(yè)都有興趣,也覺得自己能做好,所以就很想都嘗試一下,“一輩子只干一件事太無聊了”。

          我說,可總有最想做和比較想做的差別,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她說可能是寫作吧,但不可能為了這個放棄其他。

          我當下就決定放棄她了。

          有種相親相到花心男的感覺——什么都好,就是花心。這傷太硬,所以再心動也只能一票否決。

          就像沒有女人愿意嫁給花心男一樣,沒有雇主會喜歡頻繁跳槽的員工。

          而站在這個應聘姑娘的角度,我更覺得這個硬傷會殃及她一生。

          人要想取得一些成績,專注地去做自己擅長的事很重要。

          進入社會初期可以試錯,但不能無休止無目標地換來換去,否則別人在專業(yè)領域一路升級,你東一塊西一塊地開地,永遠都是新手,永遠都在起步,最后很可能一事無成。

          2

          有次比爾蓋茨和巴菲特聚會,蓋茨的爸爸讓兩個巨富分頭寫下“對你們幫助最大的一個詞”,蓋茨和巴菲特不約而同地,都寫下了“專注”這個詞。

          ——聽起來很像雞湯段子,但這件事是真的,蓋茨和巴菲特都親口講過。

          其實這也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共識:專注地做事,更容易取得成功。

          巴菲特曾說,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那么,列出你最想做的25件事,然后劃掉20件,投入地去做剩下的5件吧。記住,另外的6-25件事可能是你人生的干擾項,在最重要的5件事完成之前,不要花費精力在這上面,把它們統(tǒng)統(tǒng)忘掉。

          喬布斯也做過幾乎一樣的事。

          他曾因權利斗爭被迫離開蘋果公司,重回蘋果后,他把公司正在進行的40個項目一舉縮減到4個,并告訴所有人:“我們的目標就是創(chuàng)造出這4個產品!

          后來才有了改變世界的蘋果智能手機。

          喬布斯說,決定不去做什么和決定去做什么,同樣重要。公司如此,產品如此。

          其實,人生更是如此。

          人的成功,可以理解為“爬山爬到山頂”。那么專注地爬一座山顯然更容易登頂。如果A山爬一半,又看B山不錯,B山走幾步又被C山吸引過去,到最后多半是落得個一生奔波、一身疲憊,一事無成。

          我一個朋友在銀行工作,主要負責處理呆壞賬,整天跟那些“曾經很紅火后來破了產”的公司打交道。

          她說很多公司的悲劇,都是盲目擴張的結果——本來是個做床墊的企業(yè),剛有點好苗頭,老總就穩(wěn)不住了,接著就做床,床還沒盈利,沙發(fā)又上了線。最后一個大攤子鋪開,實力又不夠,就全盤死掉了。

          ——如果一直堅持做床墊,公司本可以很茁壯的`。

          跟我開頭說的那個應聘的姑娘一樣:能力不差,如果專注一點,堅持下去一定有很好的發(fā)展,可惜專注力不夠,前景就難說了。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說: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最終成就。

          美國心理學家也曾做過一個長期追蹤:

          智力水平都是50的小孩,專注力強的,長大后大多成為各個領域的優(yōu)秀人才,而專注力不夠的孩子,多年后則生活和工作都不如意,只能靠相信命運是上帝的安排來安慰自己。

          專注力其實是一種心理能力。在眼下這個時代,這種能力前所未有地重要。

          因為人類從未像今天這樣面對如此多的信息和誘惑。

          每一秒都會有海量信息涌向你,有各種各樣的手在拉你。

          “換一座山去爬”的誘惑特別大,成本又特別低,要守著一座山悶頭爬下去,非?简灦。

          但世間法則是恒定的,“堅持做一件事,更容易取得成就”的道理不會變。

          所以,如果你的專注力夠強,可能就贏了大多數。

          3

          當然,僅僅專注還不足以通往成功。

          同樣重要的是,你要專注于自己最擅長的事。

          說回巴菲特。

          巴菲特對數字特別敏感,現在八十多歲了,還能準確地說出1930年奧馬哈的人口為214006人。

          他也喜歡思考,“考慮生意和投資的問題”會讓他很開心。

          比爾蓋茨說,巴菲特評估人和企業(yè)的能力特別神奇,自己充其量只有巴菲特的1/5。

          所以,投資商無疑是巴菲特最擅長的職業(yè)了。

          如果換個行當,他一定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巴菲特的妻子說,巴菲特找不到家里的燈開關,也不知道臥室墻壁的顏色。有一次她感冒了,臥床不起,就跟巴菲特說,“我想吐,你去廚房給我隨便拿個東西來”,巴菲特說好,就跑去廚房了,一陣叮叮咣咣后,拿來了一個濾鍋。老婆說親愛的這個不行,漏。巴菲特又跑去廚房叮叮咣咣,再過來,把濾鍋放在了烤盤上。

          ——如果巴菲特是一名刑警或者護工,怕是一輩子也熬不出頭了。

          所以,專注于自己擅長的事,和專注本身一樣重要。

          有些事,你確實不擅長,注定干不好,那就千萬別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這里。

          同樣努力10年,你可以把自己的劣勢拉到普通。比如,一個對法律一竅不通的人,可以做一個平常律師了。

          你也可以把自己的優(yōu)勢變成精尖。比如,一個很有天賦的普通醫(yī)生,成了頂尖醫(yī)學專家。

          顯然,后面這件事帶給你的好處更多,意義更大。

          而更大的榮譽、獎勵、回報、成就感,也會給你更多堅持下去的動力。

          當你特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對的事,就會異常堅定,就算不斷有新的誘惑,就算漫長的重復特別損傷熱情,你也能不為所動,繼續(xù)堅持,讓自己在歷練中愈發(fā)出色,最后脫穎而出。

          這種堅定,也會讓你省去很多糾結和焦慮。

          你知道的,我們在前思后想左右為難中浪費了太多精力。

          當然,并不是所有擅長的事都值得專注一生。如果你很會吃西瓜也很會畫油畫,你肯定知道應該選哪樣。

          4

          社會競爭如此激烈,專注于打造自己的長板,才可能走得更遠。

          人的精力都有限,別浪費在你的劣勢上——要把最大的精力用于讓你的優(yōu)勢爐火純青,而不是讓劣勢勉強及格。

          馬云粉了王菲很多年,但他如何實現和王菲一起唱歌的夢想?

          不是增高整容苦練歌藝,進軍娛樂圈。

          他只要專注地把自己最擅長的阿里巴巴的生意做好,王菲就來跟他唱歌了。

          成功最大的捷徑,就是專注地做自己擅長的事。

          真正的聰明人,會懂得專注于一點,做到極致。

          然后用這個點,撐起整個人生。

          一件有價值的事,你能做得很好,又能堅持很久,最后你一定能贏。

          關于如何成功,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答案。

          作者簡介:李月亮,高人氣專欄作家,新女性主義者,扎實寫字的手藝人。解讀情感,透視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萬千女性成長。

          別人輸在想要太多,而你贏在專注一件事 你一定要努力,但千萬別著急,專注點慢慢來 世界誘惑太多,我們要學會專注。

        【專注與成功的勵志感悟】相關文章:

        專注才能成功勵志文章01-25

        與成功有關的勵志說說01-25

        自信與成功勵志故事12-22

        關于成功與失敗的勵志語錄01-25

        有關自信與成功的勵志簽名01-16

        與成功相關的勵志名言摘抄12-22

        與成功有關的勵志名言名句12-16

        成功與金錢無關的勵志文章05-09

        要堅持更要專注勵志故事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