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匯總(4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案1
賀卡幼兒園教案
導言:
賀卡是一種表達祝福與感謝的美好方式。在幼兒園教育中,通過制作賀卡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感和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也可以幫助他們學習與分享情感。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一份賀卡幼兒園教案,幫助教師們在教學中有效地利用賀卡制作的特點來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
一、教學目標
1.認識賀卡較為常見的類型和用途;
2.了解賀卡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4.促進幼兒表達情感的能力。
二、教學準備
1.展示區(qū)域:準備一個專門的展示區(qū)域,用于展示不同類型的賀卡,包括生日卡、感謝卡、節(jié)日卡等。
2.材料準備:準備彩紙、顏料、彩筆、剪刀、膠水等制作賀卡所需的材料。
3.示范卡片:提前準備一些已經(jīng)制作好的卡片作為示范,以便讓幼兒們有參照。
三、教學過程
1. 賀卡類型介紹(15分鐘)
通過幻燈片或圖片,向幼兒們介紹不同類型的賀卡,包括生日卡、感謝卡、節(jié)日卡等。教師可以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和圖片,給予幼兒們直觀的印象。
2. 制作準備(10分鐘)
在介紹完賀卡的類型后,教師通過展示區(qū)域展示不同類型的賀卡,并向幼兒們展示制作賀卡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同時,向幼兒們說明賀卡的制作過程。
3. 賀卡制作(40分鐘)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將幼兒分成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制作一種類型的賀卡。通過觀看示范卡片、教師的引導和小組討論,幫助幼兒們逐步完成賀卡的制作。
4. 展示與分享(15分鐘)
制作完成后,教師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區(qū)域中,并邀請幼兒們分享他們制作賀卡的經(jīng)歷與感受。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和鼓勵,引導幼兒們表達制作賀卡的過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五、教學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幼兒們不僅學會了制作賀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藝術感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通過制作與分享賀卡的經(jīng)歷,幼兒們也增強了表達情感的能力。在今后的`生活中,他們能夠用制作的賀卡來展示自己的心意,傳遞愛與關懷。
六、教學拓展
1.利用賀卡制作活動來學習其他知識內(nèi)容,如制作感恩賀卡來感謝父母的辛勤付出,制作節(jié)日賀卡來介紹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等。
2.引導幼兒們設計自己特色的賀卡,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意識。
3.組織幼兒們到福利院、養(yǎng)老院等公益場所去送賀卡,讓幼兒們體驗到通過制作賀卡給他人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感。
賀卡教學以其直觀、實用和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成為幼兒園教育中重要的一環(huán)。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幼兒們不僅能夠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達能力,還能夠學會與他人分享和傳遞情感。教案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把握好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適當?shù)氖痉逗鸵龑,幫助幼兒們更好地完成賀卡的制作,并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樂趣。從長遠來看,賀卡教學也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社交技能和為人處世的能力。
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故事情節(jié)。
2、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3、引導幼兒體驗雪娃娃舍己救人的美好情感。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使幼兒理解并能復述故事。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幼兒樂于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精神。
活動準備
雪孩子故事的'圖畫 、《雪孩子》課件
活動過程
1、看圖畫,引出故事
引導幼兒仔細看圖畫,想想圖畫講述了什么故事?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出活動主題。
2、欣賞課件,理解故事內(nèi)容
提問:屋外的雪孩子怎么了呢?他做什么了?
雪孩子是怎樣飛到天上的?還會回來嗎?
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變成了什么?
3、討論交流
(1)、說說小白兔望著白云會說些什么?
(2)、在這個故事里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3)、你想對雪孩子說些什么?
4、情境表演:
讓幼兒分角色表演《雪孩子》的故事,激發(fā)幼兒幫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5、續(xù)編故事
引導幼兒復述故事內(nèi)容以及創(chuàng)編故事:想一想,如果雪孩子又回來了,小白兔與雪孩子見了面會做什么,說什么?
6、小結:
在幼兒續(xù)編的《雪孩子》故事中結束活動。
7、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爸爸媽媽協(xié)助下記錄并了解更多的幫助他人的英雄形象。
活動設計背景
當代兒童受家庭、社會等多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自我中心意識強, 性格冷淡孤僻,不懂得關心他人,處事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具有強烈的利己性。目前我班部分幼兒就存在著這種自私行為,在此條件下,我設計了《雪孩子》這節(jié)語言活動課,旨在通過雪孩子的故事,培養(yǎng)幼兒樂于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小知識:大凡物事都有幾種別名,雪花也有許多別稱,這些別稱通常都出自古代詩人的名句,比如“銀粟”(獨往獨來銀粟地———宋·楊萬里詩)、“玉塵”(東風散玉塵———唐·白居易詩)、“玉龍”(峴山一夜玉龍寒———唐·呂巖詩)、“六出”(六出飛花入戶時———唐·高駢詩)。雪花是六角形的,這一點是在中國最早見諸文字的。西漢時《韓詩外傳》曰:“凡草木之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毖┗m然都是六角形,但細分起來有20000多種具有微小差別的圖案。
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細致觀察蠶寶寶的外形特征,了解蠶寶寶的生活習性。
2、嘗試運用漸變色繪畫,充分發(fā)揮想象,大膽創(chuàng)作一群正在游戲的彩色寶寶。
3、體驗繪畫帶來的樂趣。
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蠶寶寶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習性。掌握漸變色的涂色方法。
活動準備:
1、蠶寶寶圖片
2、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蠶寶寶的外形特征并說一說。
老師: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誰知道?
講解蠶寶寶的由來以及蠶寶寶的外形特征、它們喜歡吃什么?
二、細致觀察蠶寶寶的圖片
觀察蠶寶寶的外形特征,并說一說。
老師:蠶寶寶是什么顏色的`?身體有什么特點?頭部是什么樣子的?中間呢?
有沒有尾巴?有沒有腳?和我們常見的毛毛蟲像嗎?
了解蠶寶寶的習性。
老師:蠶寶寶喜歡吃什么啊?它們怎樣走路的?她們會睡覺嗎?
進一步討論怎樣繪畫蠶寶寶。
三、出示幼兒用書,欣賞蠶寶寶的圖畫。
欣賞幼兒用書里面《正在交談的彩色寶寶》和《快樂的蠶寶寶》
老師:引導幼兒說說畫面里蠶寶寶的身體是什么顏色?用顏色有些什么特點
盡量在繪畫中用近似色,比如淺藍+天藍金黃+橘黃……
老師示范近似色的涂色步驟。
四、幼兒繪畫,老師指導。
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感知紙筒的外形特征。在引導線的提示下,進行秋季物品接龍圖案的設計、彩繪。
感受色彩對比和圖案有規(guī)律變化的美感;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
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重難點
選擇秋天中的小專題設計連續(xù)圖案。
紙筒上圖案的規(guī)律變化。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
在數(shù)學活動中幼兒有過依樣接畫的操作經(jīng)驗。
環(huán)境準備:
1、展示臺:大小、高矮、色彩不一的紙筒,上面畫好細的引導線。
2、黑板:貼上接龍圖案,備用。
3、操作臺:六張桌子,分別貼上“秋天的水果”、“秋天的農(nóng)作物”、“秋天的樹葉”、“秋天的花”、“秋天的蟲子”、“秋天的?”的字卡;每桌冷暖兩筐顏料。
活動流程
1、表達對秋天的認識
帶幼兒進入活動室,幼兒立刻會被展示臺上的各色紙筒所吸引。
師:“今天我們要把秋天畫在紙筒上。你最喜歡秋天里的什么東西?”
追問:“你知道秋天里還有哪些x x(水果,/農(nóng)作物/花……)?”
“你還知道菊花有哪些顏色嗎?”“哪些蟲子是秋天里特有的?”
教學建議:在提問中概括繪畫時涉及到的秋天小專題,并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拓展孩子的思路。
2、感知紙筒特征
。1)教師拿起一個紙筒:“我們要把這些秋天的東西畫到紙筒上。想想,在紙筒上畫畫和我們平時在紙上畫畫有什么不同?”
(2)教師示范:左手按住紙筒頂,右手做出拿毛筆的姿勢:“紙筒可以轉著畫!
教學建議:教師轉動的手勢動作需夸張、放慢,暗示幼兒操作時也可這樣轉動紙筒畫畫。
3、辨析圖案規(guī)律
。1)教師拿起兩個紙筒湊近給幼兒看:“仔細看看,紙筒上還藏著一個小秘密呢,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引導線)“今天我們要把秋天的東西畫在這些線上。你們看,我在線上也畫了一些東西。”(推出黑板。)
。2)“仔細看看,每一條線上的圖案有什么規(guī)律?”(教師手指劃過兩條引導線。)
(3)教師小結:它們都是秋天里的東西,有秋天的花、秋天的水果……它們有的兩個、有的三個、有的四個好朋友一組,一組接著一組,每一組都一模一樣。它們就像我們玩的接龍游戲一樣,我們就叫它接龍圖案。
教學建議:范例圖案按五個小專題設計,并有意識地按小組個數(shù)從少到多排列,對幼兒自己設計圖案起暗示作用;給幼兒充分的時間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選擇專題、設計圖案
。1)操作要求:每張桌上都有文字提示,這是“秋天的農(nóng)作物”組、這是“秋天的水果”組等,自己選擇一個喜歡的紙筒,到喜歡的組里去設計接龍圖案。
(2)操作問題:
a、用顏料畫畫。如果紙筒滾在桌上,或者手握著紙筒轉,都會把顏料弄“花”,怎樣讓紙筒上的畫保持千干凈凈呢?
b、看看你選擇的紙筒是什么顏色,在上面畫什么樣的顏色才能讓圖案更加明顯?
c、接龍圖案有很多種,你能不能設計出和老師不一樣的接龍圖案?
(3)幼兒操作。提示幼兒看清桌上的文字提示,按專題設計接龍圖案。
教學建議:
提出操作問題時,作一些演示幫助幼兒理解;巡回指導時留意幼兒設計圖案的新思路,鼓勵他把想法表現(xiàn)出來;提醒反復使用對比不明顯顏色的幼兒,更換一種顏色試試。
5、相互欣賞點評
。1)建議完成作品的幼兒在保持紙筒外表干凈的前提下,自己把紙筒拿到展示臺上。教師有意識地將展示臺上的紙筒按高矮排列一下。
(2)集中欣賞。師:“今天我們展示臺上這么多紙筒放在一起可真美啊。”“你最喜歡哪一個紙筒上的圖案,為什么?”
。3)結束:“其實接龍圖案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比如說家里衛(wèi)生間的瓷磚上、媽媽的裙邊上、瓶子的包裝紙上,很多很多,我們一起找找看,好嗎?”
教學建議:
作品集中,給幼兒一種整體的視覺沖擊力;教師關注幼兒的欣賞角度,順著幼兒的介紹,有意識地從畫面干凈、色彩對比明顯、圖案設計新穎等方面點評。
活動評價
幼兒發(fā)展:
是不是能夠根據(jù)專題設計、彩繪連續(xù)圖案?是不是能夠對接龍圖案的規(guī)律變通應用?能不能自己嘗試解決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難?
教師發(fā)展:
能不能順應幼兒的話語作一些創(chuàng)作思路的拓展?是不是關注幼兒不同的操作設想,及時發(fā)現(xiàn)他的設計新意或困難?是不是給了幼兒一些技能的挑戰(zhàn)和審美經(jīng)驗的提升?
活動反思
操作中幼兒的表現(xiàn)方式各不相同:有個別孩子任務意識很強,拿到紙筒后先思考,想好后再動手;大部分幼兒先把喜歡的顏料一一畫上,沉浸在涂色中,經(jīng)教師提醒后才意識到要設計接龍圖案;有的幼兒遲遲不下手,嘴里嘟囔:“畫什么呢?畫什么呢?”……幼兒都能圍繞選擇的小專題設計繪畫內(nèi)容,在操作過程中試著用合作、詢問同伴、自己摸索等方式解決遇到的問題。有兩個孩子突破了范例中的規(guī)律變化,但大部分幼兒對于接龍圖案的設計還有或多或少的問題。如有的幼兒一組圖案數(shù)量太多,畫著畫著自己都記不清規(guī)律了;個別幼兒不顧引導線的提示,單個物品排列無序;有的幼兒對單個物品形象的表現(xiàn)有困難……
出現(xiàn)這些問題,我想,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平時很少涉及單個物品的臨摹練習?對于構圖、配色等這些基本的技能是不是需要一定的平面練習?接龍圖案的設計是不是需要鋪墊,如先在平面勾草圖、在線上擺圖卡等?這些問題讓我意識到:設計活動最重要的就是要聯(lián)系孩子的實際經(jīng)驗,因為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才是設計活動的起點。
【幼兒園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案繪畫教案02-01
幼兒園幼兒園教案02-01
幼兒園教案幼兒園01-05
(精選)幼兒園教案07-23
幼兒園教案06-24
幼兒園教案(經(jīng)典)10-30
幼兒園數(shù)的教案11-07
[經(jīng)典]幼兒園教案11-07
幼兒園教案(經(jīng)典)05-18
教案幼兒園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