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色中文在线视频,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欧美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 <dfn id="pbiqm"><cite id="pbiqm"></cite></dfn>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6-04 07:33:2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通用19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通用19篇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

          價值取向:

          利用放面霜的正方體空盒子制作骰子,投放到數(shù)學區(qū)域中,供孩子們投擲,觀察、講述。發(fā)展幼兒目測、投準的能力,提高手部的精細動作。能根據(jù)畫面列10以內(nèi)的'加減算式,寓教寓樂,使孩子們在玩樂的過程中對數(shù)學活動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材料設計:

          在數(shù)學區(qū)提供若干個放面霜的正方體空盒子,把空盒子的六面涂成紅色或綠色,在空盒子的六面分別貼上10以內(nèi)數(shù)字或10以內(nèi)物體的圖案也可以貼上10以內(nèi)的點子,記錄單若干份,記錄筆。

          玩法提示:

          讓幼兒選擇兩只相同圖案的綠色骰子任意擲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幾和幾,合起來是幾,講講、說說、再算算然后在記錄紙上列加法算式。

          讓幼兒選擇一只綠骰子和一只紅骰子,任意擲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幾和幾,比比誰多誰少,講講、說說、再算算然后在記錄紙上列減法算式。

          指導要點:

          1、活動剛開始時,可由兩位幼兒各持一骰子進行投擲,再共同觀察、講述,待熟悉后可由一位幼兒獨立操作并記錄。

          2、鼓勵幼兒選擇多種骰子進行投擲活動。

          3、在操作中,如果遇到不能確定的現(xiàn)象可向老師或同伴請教。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2

          目標

          1.學習用數(shù)字、符號記錄花生的數(shù)量。

          2.嘗試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多次剝花生、做記錄的活動。

          準備

          1.花生果每人一盤(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數(shù)量為1―3不等)。

          2.每組兩盒彩筆、兩只空盆、記錄紙數(shù)張。

          過程

          1.猜猜花生有幾顆。

          ――觀察盤中的`花生,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可比較花生的大小、長度、外形等)

          ――你能猜對每顆花生里有幾顆花生仁嗎?

          ――選一顆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顆數(shù),再剝開看看自己對了嗎?

          2.討論記錄的方法。

          ――想一想怎樣才能記清楚第一顆花生果里有幾顆花生仁?第二顆,第三顆呢?

          ――怎樣記錄?是剝完了一起記錄,還是剝一次記錄一次?

          3.記記花生的顆數(shù)。

          ――幼兒把花生果剝開,數(shù)數(shù)里面有幾顆花生仁并記錄在記錄紙上。

          ――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剝與記的方法與步驟,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數(shù)量相同的記錄有幾次。

          4.交流分享。

          ――帶領(lǐng)幼兒互相觀察記錄的結(jié)果。

          ――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記錄的數(shù)字或符號表示什么意思。

          ――品嘗自己剝的花生。

          建議

          1.鼓勵幼兒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記錄,并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記錄結(jié)果。

          2.可在區(qū)域活動中將花生外殼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項鏈”、“七彩小路”等。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掌握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位。

          2、體驗數(shù)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3、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教師和幼兒在課前玩過辨別左右的游戲。

          2、物質(zhì)準備:課件、音樂、一個鼓、七塊田格軟墊。

          活動過程:

          一、課件導入:

          1、提問:小動物它們在什么地方?某某小動物在房子的什么位置?

          幼兒回答:上邊,下邊,左邊,右邊,左上邊,右上邊,左下邊,右下邊。

          2、小動物藏在什么地方呢?

          幼兒回答:上邊,下邊,左邊,右邊,左上邊,右上邊,左下邊,右下邊。

          二、游戲:跳房子請一個幼兒進行示范,教師講解。

          先簡單逐漸過度到難的。

          三、身體的四肢方位游戲:

          邊出示課件教師邊講解。

          幼兒、看課件聽音樂游戲。

          四、小結(jié):

          空間方位有:上下,前后,左右,中間,里外,老師編了活動空間方位的游戲我們到外面去玩。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了解球體的主要特征。

          2.比較、發(fā)現(xiàn)球體和圓形的不同,并樂意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玻璃球、飛盤、乒乓球、小皮球、木珠、光盤、圓環(huán)、硬幣、瓶蓋等及其圖片,筆和記錄表。

          2.環(huán)境布置:圓圓世界--擺放玻璃球、小皮球、木珠、乒乓球等各種球體物品及圓環(huán)、光盤、飛盤、硬幣、瓶蓋等。

          活動過程:

         。ㄒ唬┮"圓圓世界"導入活動,教師ppt展示圖片,引發(fā)探究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進入一個"圓圓世界",看看這個世界里都有什么東西?它們哪里一樣?

          (二)引導幼兒在"圓圓世界"里邊玩邊探索,初步感知球體的特征。

          1.介紹玩法和記錄要求;老師把他們請到了教室,待會兒小朋友們滾一滾,玩一玩,看一看他們是不是都可以滾,如果可以滾的就在這個圖示下面"√",不能滾的就打"×"。

          2.幼兒選擇"圓圓世界"里的物品玩,教師觀察、引導他們;把玩的結(jié)果記下來。

          3.結(jié)合記錄,交流玩的結(jié)果:有哪些東西是可以滾的?哪些東西是不可以滾的?

          4.小結(jié):原來,"圓圓世界"里的東西都可以滾。

         。ㄈ┰俅翁剿,進一步感知球體的特征。

          1.師;"圓圓世界"里的東西都可以滾,但可以隨便滾嗎?請小朋友們再去滾一滾,玩一玩這些東西。操作時請按照記錄表上的圖片指示進行,并且把玩的結(jié)果記錄下來。

          2.幼兒再次探索,教師觀察、引導幼兒;把玩的結(jié)果記錄下來。

          3.結(jié)合記錄,交流結(jié)果。

          4.小結(jié):從各個方向來滾、滾來滾去都不會倒的這些東西,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球體"。

         。ㄋ模┮龑в變赫乙徽疑钪械那蝮w物品。

          1.師幼交流:找一找我們的周圍有哪些東西是球體(如柜子上的地球儀等)。

          2.師展示ppt,介紹生活中的球體及其作用。

          師:老師也找了一些球體,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它們?yōu)槭裁匆龀汕蝮w?

          3.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尋找球體物品。

          師:回家以后你們再去找一找球體的東西,看一看這些東西有什么作用,會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什么問題。

          活動反思:

          在找找、做做、說說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目的'是讓幼兒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在生活中,調(diào)動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同時培養(yǎng)幼兒動腦、動口、觀察、比較等能力。從幼兒的操作結(jié)果來看,幼兒對于球體的認識是比較到位的,只有個別幼兒出了點小錯。

          總之,整個活動還是比較完整的。幼兒學習積極性高,興趣濃,情緒高漲,能較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小百科:球體在任意一個平面上的正投影都是等大的圓,且投影圓直徑等于球體直徑。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nèi)的數(shù)量,能按群目測數(shù)群。

          2、能把兩部分數(shù)量合起來看,學習按群測數(shù)。

          3、敢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教具:5、6、7、8、9、10的實物卡片共6張。

          學具:幼兒用書,鉛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目測數(shù)群,感知10以內(nèi)的數(shù)。

          教師分別出示實物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一說:圖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帶領(lǐng)幼兒一一點數(shù),并說出物體的總是。

         。2)學習按群測數(shù)。

          教師啟發(fā)幼兒用“合起來”的.方法說出總數(shù),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個x x?說一說:你們覺得這幾種方法,哪一種方法最快?為什么?組織幼兒討論得出結(jié)論。

          教師帶領(lǐng)幼兒看5的實物卡片,啟發(fā)幼兒用“合起來”的方法說出總數(shù)。教師引導幼兒觀察6——7的實物卡片,鼓勵幼兒自己用這種辦法說出總數(shù)。教師借助手勢,啟發(fā)幼兒用手畫圈表示總數(shù)。

          2、操作活動。

          (1)看實物和圓點連線。(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實物和圓點的數(shù)量,說一說,圖上有什么?每張卡片上的數(shù)量是多少?啟發(fā)幼兒用連線的方法,連接數(shù)字和相應的卡片。

          比較兩組物體的數(shù)量,請你給多的一組打√,再寫上數(shù)字。

         。2)統(tǒng)計活動。

          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哪些動物?請你將同類的動物圈在一起。啟發(fā)幼兒按標記在格子里寫上相應的數(shù)字。

          3、活動評價。

         。1)重點評價:“看圖連線”和“按標記寫數(shù)字”,請幼兒自己講述操作過程。

         。2)對操作正確以及能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給予表揚。

          2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活動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并區(qū)分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2、培養(yǎng)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fā)現(xiàn)單雙數(shù)的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單雙數(shù)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2元超市場景、1——10的代用券,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瞧!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2元超市,你們來猜一猜,它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購物游戲中體驗、感知單雙數(shù)

          1、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數(shù)一數(shù),你有幾元錢?圈一圈,你能買幾樣東西?

          2、幼兒進行購物游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三、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shù)

          1、討論: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多嗎?

          2、回收代用券:還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邊,都用完的送到另一邊。

          3、集體檢驗,解決問題:“1”該送哪邊?

          4、教師小結(jié):

          ①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shù),總會剩下一個的數(shù)叫單數(shù);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shù)叫雙數(shù)。

          ②10以內(nèi)有5個單數(shù),也有5個雙數(shù)。

         、蹎螖(shù)挨著雙數(shù),雙數(shù)挨著單數(shù),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戲與操作中區(qū)分單雙數(shù)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shù)

          2、分組操作

          準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qū)分單雙數(shù)。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qū)分出單雙數(shù)。

          ●轉(zhuǎn)一轉(zhuǎn):轉(zhuǎn)動轉(zhuǎn)盤,當轉(zhuǎn)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shù)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共7頁,當前第1頁1234567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shù)并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shù)。

          3、集體游戲

          抱一抱:單數(shù)——自己抱自己;雙數(shù)——找個朋友抱一抱。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6

          活動目標:

          感知生活中平均分的現(xiàn)象,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的能力。

          設計思路: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在這次活動中利用了動物造型的軟體組合玩具,將要學習的知識點貫穿其中,調(diào)動幼兒的活動興致;自制了有立體感的蟈蟈教具及頭飾,更形象具體地體現(xiàn)活動的內(nèi)容-裝蟈蟈。

          但孩子畢竟是孩子,玩起來不由自主,為了達到最佳的`活動目的,我又賦予小玩具生命,引入了玩具睡覺的情景,讓幼兒為了照顧小玩具而適當?shù)目刂谱约旱难孕,而之后的游戲又可以讓孩子們盡情地動起來。最后安排了區(qū)角活動,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發(fā)揮自己的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活動準備:蟈蟈教具及頭飾各10個籠子圖片5張軟體組合玩具若干活動黑板2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玩具,激發(fā)幼兒興趣教師出示單個玩具介紹并示范玩法,如手拉手,圍一圈,背靠背……教師出示成品造型,請幼兒說一說它們在干什么?

          讓它們和我們一起玩吧!

          2.理解平均分發(fā)放玩具,教師表現(xiàn):呀,小玩具在路上睡著了,而且是幾個小動物背靠背摞在一起睡著的,那我們先不叫醒它們,老師輕輕地發(fā)給每組小朋友一筐,你們也輕輕地拿,每人拿2組小玩具,再輕輕地放到你的前面,不要拆開,讓他們再睡一會吧。

          引導幼兒:數(shù)一數(shù):你有幾組玩具?每組有幾個?兩組玩具一樣多嗎?向幼兒介紹2組玩具的數(shù)量一樣多就是平均。

          拆一拆:請幼兒將玩具輕輕地拆開,把小玩具叫醒,再數(shù)一數(shù)你一共有多少?每個小朋友一樣多嗎?這樣分公平嗎?這樣分分得平均嗎?

          小結(jié):每個小朋友分到的玩具一樣多,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就是分的一樣多。

          3.嘗試平均分分玩具:引導幼兒將手中的玩具分成2組,看一看每組幾個?每組一樣多嗎?看看誰分的又對又快!說說是怎麼分的?

          引出平均分的方法-一個一個地分。

          請幼兒用一個一個地分的方法,將手中的玩具平均分成5組,看一看每組幾個?一樣多嗎?

          小玩具有些累了,那請小朋友將他們平均分成2組,然后背靠背摞在一起,放回小筐子里,讓它們睡一會吧,裝蟈蟈:

          引出:

          現(xiàn)在我們活動室真安靜,小玩具一會就會睡著的,這讓老師想起來,昨天晚上,我家在睡覺的時候特別吵,總是有東西在叫,我找了好久終于找到了,原來是一群小動物,猜猜它是誰?

          出示蟈蟈:原來它們的蟈蟈籠子壞了,沒地方去,于是我就把它們帶來了,進行活動-裝蟈蟈:

          出示籠子:老師還準備了5個籠子,讓它們平均住到5個籠子里面,幼兒說說該怎么分呢?

          請幼兒黑板上示范裝蟈蟈。

          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只蟈蟈?平均分到5個籠子里,每個籠子里幾只?

          4.鞏固平均分小蟈蟈在籠子里可舒服了,你想變成小蟈蟈,體驗到籠子里玩的感覺嗎?

          引出游戲-裝蟈蟈介紹規(guī)則:10個幼兒戴頭飾扮演蟈蟈,呼啦圈代替籠子,幼兒和老師倒數(shù)10個數(shù)。10個"蟈蟈"同時裝到5個籠子里。要求每個籠子里的蟈蟈一樣多。

          組織幼兒做游戲,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游戲結(jié)束,發(fā)放玩具作為鼓勵5.

          活動結(jié)束:

          帶領(lǐng)幼兒帶好玩具一起去做區(qū)角活動。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看看、玩玩中學習將物體以2和5為單位分群,并能按群計數(shù)。

          2、發(fā)展幼兒目測數(shù)群的能力以及學習計數(shù)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設備及軟件。

          2、幼兒操作材料:各種圖形、底版、膠水等。

          三、活動過程:

          1、幼兒復習20以內(nèi)的數(shù)數(shù)。

          教師:“看,這里有這么多數(shù)字,哪個小朋友愿意來數(shù)數(shù)看!”

          (1)請幼兒用順數(shù)和倒數(shù)的方法練習數(shù)數(shù)。(1個1個數(shù))

          (2)用雙數(shù)的方法練習數(shù)數(shù)。(2個2個數(shù))

          (3)以2為單位進行計數(shù)。

          教師:

          魚兒正在進行隊列表演,請小朋友一個仔細看,它們是幾條在一起的'?(劃圈,說明這是群)有幾群?一共有幾條魚?

          小結(jié):這樣兩種數(shù)數(shù)的方法,2個2個數(shù)比1個1個數(shù)快。

          2、學習按5分群計數(shù)

         。1)幼兒操作活動,練習按5分群。

          教師:

          每個小朋友都有一袋幾何圖形,請小朋友按照5個5個分好,并貼在紙板上。

          (2)學習5個5個唱數(shù)到20。

          教師:請小朋友把含有5的數(shù)字找出來。(同時用雙手幫助幼兒理解10與5的關(guān)系。)

          運用多媒體讓幼兒練習5個5個唱數(shù)到20。

          (3)學習按5分群計數(shù)。

          將魚按5分群,并有規(guī)則地排列;

          將魚按5分群,排列上稍有改動;

          將魚按5分群,不規(guī)則排列。

          小結(jié):5個5個數(shù)比2個2個數(shù)更快。

          出現(xiàn)錯誤的分群,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錯誤。

          小結(jié):每一群的數(shù)量一定要一樣多,這樣才能數(shù)得準確。

          3、游戲“快速搶答”

          玩法:幼兒分成四組,進行搶答。答對一道題加上相應的分值。最后評出優(yōu)勝隊。

          規(guī)則:搶答中出現(xiàn)錯誤的一隊要暫停一次比賽。

          最后評出優(yōu)勝隊。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并運用事物排列規(guī)律。

          2、能仔細觀察物品排列規(guī)律,發(fā)展幼兒觀察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有規(guī)律的意識,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活動準備

          1、布置活動室,在室內(nèi)掛有各種規(guī)律排列的物品(氣球、小旗、各種圖形)

          2、三個大小不一的魔術(shù)盒、幼兒每人一套圖形

          3、印章、珠子、蠟筆、粘貼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尋找活動:如何挑

          1、孩子們聽音樂以有規(guī)律的踏點步進入活動室

          2、師:“孩子們,你們看,今天我們的教師真美麗,你能發(fā)現(xiàn)有什么?”

          幼兒找出:

         、侔搭伾帕械囊(guī)律:氣球是按紅黃順序排列的,小旗是按紅藍得順序排列的……

         、诎磮D形排列的規(guī)律: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③找出其他按大小、高矮、長短等規(guī)律

          二、采用變魔術(shù)的形式,學習掌握事物的規(guī)律

          1、師:“我這里有三個魔術(shù)盒,看看他們有什么規(guī)律!(一個比一個小或一個比一個大)

          師:“我們打開其中一個魔術(shù)盒,看看里面會變成什么?”從第一個魔術(shù)盒里找到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送個孩子們一個動作:拍手拍腿各一下,拍手拍腿各兩下,拍手拍腿各一下……教師和幼兒一起練習動作,幼兒說一說其中的規(guī)律。

          2、打開第二個魔術(shù)盒。里面“變”出來的是兩張圖片

          帶領(lǐng)幼兒觀察圖片一:四個盤子,盤子里裝著糖果分別是2個、3個、4個、5個。請幼兒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一個盤子里的糖果比另一個盤子里的'糖果多一個。

          帶領(lǐng)幼兒觀察圖片二:四個魚缸,魚缸里游的金魚分別是2條、4條、6條、8條。請幼兒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一個魚缸里游得金魚比另一個魚缸里游得金魚多兩條。

          3、打開第三個魔術(shù)盒

          送給每個幼兒一盒幾何圖形。幼兒自由擺一擺,要求有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好以后可以告訴老師和好朋友說一說自己是按什么樣的規(guī)律排列的。

          三、幼兒動手操作復習對規(guī)律的認識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印章、珠子、蠟筆、粘貼圖片等,要求操作中體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特點。

          四、活動延伸:在街上、家里找一找那些東西是有一定規(guī)律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門牌號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對應關(guān)系。

          2、能大膽參與操作,運用生活中的序數(shù)經(jīng)驗為動物樓房設計門牌號碼。

          3、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小動物搬家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活動準備:

          1、課件《小動物搬新家》,背景音樂。

          2、三種顏色的火車票、大頭筆、背景音樂、站隊示范圖、地版顏色標簽動物樓房和門牌號。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課件,小動物邀請我們坐火車去它們家玩,請小朋友帶上火車票上火車。請幼兒根據(jù)火車票找到自己相應的位置,并報數(shù)說一說自己是第幾個,老師提問個別幼兒:請幼兒準確說出自己家樓層與房號?并與其他幼兒分享。

          二、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樓房的層與間之間的.關(guān)系。

          出示課件觀察樓房,說一說一共有幾層?每層是什么顏色?每層有幾間?

          三、嘗試給小動物設計門牌號碼,請幼兒分組將自己設計的門牌號碼展示在板上,教師鼓勵幼兒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老師巡回指導,并小結(jié)。

          四、開展游戲《誰不見了》,請幼兒閉上眼睛玩捉迷藏游戲,觀察哪一層哪一間的小動物不見了?鞏固幼兒認識空間位置關(guān)系。

          五、二次設疑以及提高操作難度,引發(fā)新經(jīng)驗。

          老師引導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搬新家,將新的動物和門牌號放入對應的房間位置。小動物們感謝小朋友幫他們住進了新家,并希望小朋友經(jīng)常來森林公寓做客。

          六、遷移生活,拓展經(jīng)驗

          出示冬季運動會方陣圖,請幼兒參考進行排隊。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看看、玩玩中學習將物體以2和5為單位分群,并能按群計數(shù)。

          2、發(fā)展幼兒目測數(shù)群的能力以及學習計數(shù)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設備及軟件。

          2、幼兒操作材料:各種圖形、底版、膠水等。

          三、活動過程:

          1、幼兒復習20以內(nèi)的數(shù)數(shù)。

          教師導語:“看,這里有這么多數(shù)字,哪個小朋友愿意來數(shù)數(shù)看!”

         。1)請幼兒用順數(shù)和倒數(shù)的方法練習數(shù)數(shù)。(1個1個數(shù))

         。2)用雙數(shù)的方法練習數(shù)數(shù)。(2個2個數(shù))

         。3)以2為單位進行計數(shù)。

          教師導語:

          魚兒正在進行隊列表演,請小朋友一個仔細看,它們是幾條在一起的.?(劃圈,說明這是群)有幾群?一共有幾條魚?

          小結(jié):這樣兩種數(shù)數(shù)的方法,2個2個數(shù)比1個1個數(shù)快。

          2、學習按5分群計數(shù)

         。1)幼兒操作活動,練習按5分群。

          教師導語:

          每個小朋友都有一袋幾何圖形,請小朋友按照5個5個分好,并貼在紙板上。

         。2)學習5個5個唱數(shù)到20。

          教師導語:請小朋友把含有5的數(shù)字找出來。(同時用雙手幫助幼兒理解10與5的關(guān)系。)

          運用多媒體讓幼兒練習5個5個唱數(shù)到20。

         。3)學習按5分群計數(shù)。

          將魚按5分群,并有規(guī)則地排列;

          將魚按5分群,排列上稍有改動;

          將魚按5分群,不規(guī)則排列。

          小結(jié):5個5個數(shù)比2個2個數(shù)更快。

          出現(xiàn)錯誤的分群,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錯誤。

          小結(jié):每一群的數(shù)量一定要一樣多,這樣才能數(shù)得準確。

          3、游戲“快速搶答”

          玩法:幼兒分成四組,進行搶答。答對一道題加上相應的分值。最后評出優(yōu)勝隊。

          規(guī)則:搶答中出現(xiàn)錯誤的一隊要暫停一次比賽。

          最后評出優(yōu)勝隊。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計數(shù)兩圈交叉情況下圈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

          2.探索按標記圖要求在圈里擺放相應數(shù)量物體。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戲的樂趣。

          重點:學習計數(shù)兩圈交叉情況下圈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

          難點:探索按標記圖要求在圈里擺放相應數(shù)量物體

          活動準備:

          課件,體操圈若干,瓶寶寶8只,幼兒操作用的小兔、圓圈等。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老鼠籠”,數(shù)數(shù)圍住了幾只小老鼠

          二、玩套圈并看標記記錄

          1.出示瓶寶寶,引導幼兒數(shù)出瓶寶寶的數(shù)量,請幼兒玩套圈。

          2.出示標記圖,請幼兒說說標記圖的含義。

          3.請幾名幼兒和教師同時套圈,設置兩個圈同時套中一個瓶寶寶的情境,引發(fā)幼兒討論:綠圈和紅圈套中了同一個瓶寶寶,這個瓶寶寶該算誰套中的。

          三、學習計數(shù)兩圈交叉情況下圈中瓶寶寶的數(shù)量

          1.課件上演示兩圈套中同一個瓶寶寶的過程,帶領(lǐng)幼兒分析交叉部分瓶寶寶的特征:既在紅圈也在綠圈,計數(shù)兩個圈內(nèi)瓶寶寶數(shù)量時都要將它算進去。

          教師邊在課件上演示邊講解:紅圈套中一個瓶寶寶,綠圈過來了,和紅圈怎么樣了?(交叉在一起)現(xiàn)在瓶寶寶在什么地方?(中間)你們說的“中間”是不是這個地方?(帶幼兒徒手畫一畫公共地方)這是紅圈和綠圈公共的地方,小朋友們仔細看看,公共地方的瓶寶寶在紅圈里嗎?(將綠色變淺)在綠圈里嗎?(將紅色變淺)這個瓶寶寶既在紅圈里,也在綠圈里,我們數(shù)紅圈套中幾個瓶寶寶的時候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寶寶算進去,數(shù)綠圈套中幾個瓶寶寶的時候也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寶寶算進去,記住了嗎?

          2.操作課件,改變交叉部分瓶寶寶的數(shù)量,引導幼兒正確計數(shù)紅、綠圈里各有幾個瓶寶寶。并在課件上記錄下來。

         。ń柚装宓耐蟿、變色、移動等功能,讓幼兒直觀地看到兩圈如何交叉形成一個公共部分,明確所要計數(shù)對象的`范圍,從而讓幼兒真正理解公共部分物體的特征,這是本節(jié)活動的重、難點所在。)

          四、操作活動:兔寶寶站圈

          1.出示標記圖一:紅圈里站2只兔子,綠圈站兩只2只兔子,分析標記圖要求:怎樣給3只兔寶寶站圈。

          教師設疑:紅圈里要站兩只,綠圈里也要站兩只,這可怎么站呀?教師幫助幼兒分析,給3只兔子站圈

          2.出示標記圖二:紅圈3只綠圈2只,幼兒看標記操作,重點引導幼兒思考兩圈交叉部分站幾只兔寶寶。

          3.出示標記圖三:紅圈1只綠圈3只,怎樣站圈?

          五、合作游戲:站圈樂

          1.幼兒分組自由站圈,說說自己一組是怎樣站的。(課件演示

          不同結(jié)果)

          小結(jié):原來4個小朋友站兩個圈有好多不同的站法。

          2.分別標記圖一(紅圈里2人,綠圈里3人)、圖二(紅圈里2人,綠圈里4人)、圖三(紅圈里4人,綠圈里4人),幼兒看標記玩站圈游戲,體驗成功和合作的樂趣。

          活動延伸:

          1.為每組幼兒提供一個可隨意翻動、組合的標記牌,讓幼兒自行翻牌玩站圈游戲。

          2.鼓勵幼兒嘗試5人一組玩站圈游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挑戰(zhàn)不斷,驚喜不斷!從孩子們高漲的學習熱情和一張張自信的笑臉看得出他們喜歡這樣的活動。這也讓我對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活動的組織與指導等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

          1.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讓幼兒學習計數(shù)兩圈交叉情況下圈內(nèi)物體數(shù)量涉及“交集”這一概念,有人會問:“讓幼兒接觸交集是不是為時過早?”我的想法是,既然幼兒的生活、游戲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我們就不應該回避,應該將幼兒遇到的問題通過教學活動來解決,再讓孩子將獲得的有效經(jīng)驗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生活數(shù)學”理念。

          2.運用課件,化繁為簡。本節(jié)活動中,我運用了課件,化解了教學重、難點。課件中的圈和兔子、瓶子可拖動、移動,可調(diào)節(jié)透明度等功能,為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能讓幼兒更直觀地感知公共部分

          物體的特征,明確計數(shù)范圍。我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學習情況變換物體數(shù)量、書寫數(shù)字等,極大地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形成了良好的師幼互動。

          3.做中學,體驗快樂。實踐證明,幼兒必須通過親自的感知和實際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數(shù)概念。本節(jié)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玩套圈、幫助兔寶寶站圈、4人一組玩站圈游戲等情境,引導幼兒通過自身的操作自行建構(gòu)經(jīng)驗圖式,為形成數(shù)概念創(chuàng)造條件。值得一提的是,幼兒4人一組完成站圈任務環(huán)節(jié),還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協(xié)作學習的空間,幼兒必須在與同伴的不斷合作、調(diào)整中才能完成任務。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真正體現(xiàn)了通過數(shù)學學習發(fā)展多元智能。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學習20以內(nèi)數(shù)數(shù),探索按群計數(shù)(成組數(shù)數(shù))的方法。

          2、發(fā)展按群計數(shù)的能力,鍛煉思維的敏捷性。

          二、活動準備:糖果圖片、幼兒人手1份雪花片(20個)、小棒20根、管道積木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師:(課前問好)小朋友們好,看一看今天有這么多的美女老師們,和她們打個招呼吧。幼:美女老師們好!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的內(nèi)容(按群計數(shù)),什么是按群計數(shù)呢?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來探究一下!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了好多糖果一起分享,但老師不知道一共多少個,想讓小朋友一起來幫忙數(shù)一數(shù),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幫我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多少顆糖果。XX小朋友是用1顆1顆數(shù)的方法,一共15顆,那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方法?XX:還可以2顆2顆數(shù),2、4、6、8、10、12、14,14添上1是15,一共有15顆......(幼兒表達不同數(shù)法)1顆1顆數(shù)、2顆2顆數(shù)、5顆5顆數(shù)、10顆10顆數(shù)。

          幼兒大膽站起來說出自己的想法。(2個2個數(shù),3個3個數(shù),5個5個數(shù),10個10個數(shù))幼兒上臺演示操作計數(shù)方法。

          師:剛才小朋友都演示了不同的方法,有的說2個2個數(shù),有的說5個5個數(shù),那到底哪種方法更快呢?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自己探索一下吧!

          2、比較不同數(shù)數(shù)方法的快慢。

          (20根小棒:白色5根,橘色5根,藍色5根,紫色5根;雪花片:粉色5個,藍色5個,綠色5個,黃色5個)師:現(xiàn)在小朋友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一份雪花片,怎樣才能數(shù)出來有多少個呢?現(xiàn)在請小朋友先用自己猜想的方法數(shù)數(shù),再用其他小朋友的方法數(shù),比比哪種方法數(shù)得快。

          幼兒數(shù)數(shù)前,師提示幼兒:想用幾個幾個數(shù)的`方法數(shù),就將其擺成一行或一堆,然后再數(shù)。你們發(fā)現(xiàn)哪些方法數(shù)得快呢?

          幼兒分組:一組用1個1個數(shù)的方法,二組用2個2個數(shù)的方法,三組用3個3個數(shù)的方法,四組用5個5個數(shù)的方法。五組用10個10個數(shù)的方法。師:哪一組的方法最快?幼:第五組。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互相換一種方法來看一看是不是快。(第一組3個3個數(shù)、第二組1個1個數(shù)、第三組2個2個數(shù)、第四組10個10個數(shù)、第五組5個5個數(shù))比一比看哪組小朋友先數(shù)完。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操作總結(jié)出2個2個數(shù)、5個5個數(shù)、10個10個數(shù)都是很快的方法。

          師:那有沒有不用數(shù)就能看出來幾個雪花片?

          (雪花片:粉色5個,藍色5個,綠色5個,黃色5個)XX小朋友:每種顏色有五個分行排列一共有20個雪花片。師:小朋友觀察的很仔細,依次分行排列是不是就能很直觀的看出來一共有多少個了。

          (總結(jié)2個2個數(shù)比1個1個數(shù)快,3個3個數(shù)比2個2個數(shù)快,5個5個數(shù)比3個3個數(shù)快,10個10個數(shù)比5個5個數(shù)快)3、游戲:比一比誰數(shù)的快,鞏固按群計數(shù)的方法。

          師:現(xiàn)在請每個小朋友拿出20根小棒用自己的計數(shù)方法進行比賽,看誰先數(shù)完。如有幼兒用自己的方法快速的數(shù)完請其說一說你是怎么數(shù)的?師說開始,數(shù)的最快的小朋友并給予小貼畫的獎勵。請不同方法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方法演示給大家看。

          現(xiàn)在和老師來進行比賽,師用一根一根數(shù),全體小朋友用一種(2根2根數(shù))按群計數(shù)的方法。師:你們的方法真快,咱們在一起用5根5根(10根10根)的方法數(shù)數(shù)吧。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了按群計數(shù),回到家我們能不能數(shù)數(shù)家里有多少只鞋呢?用兩個兩個數(shù)的方法數(shù)一數(shù)你們家有多少根筷子呢?

          五、小結(jié):

          什么叫按群計數(shù)?(不是以單個物體為單位,而是以數(shù)群(物體群)為單位。如:以2為單位就是2。4。6。8。10;以5為單位計數(shù)就是5。10。15。等2個2個數(shù)比一個一個數(shù)快,5個5個數(shù)比2個2個數(shù)快,10個10個數(shù)比5個5個數(shù)快。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搜集生活中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

          2、能熟悉長方體何圓柱體的形狀特點。

          3、能知道長方體有兩種形狀,學會區(qū)分圓柱體與長方體。

          4、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搜集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長方體,圓柱體若干

          3、一張圓柱體和一張長方體的`圖片

          4、音樂

          活動過程:

          一、幼兒在玩中探索發(fā)現(xiàn)玩具的特征,并組織幼兒分類

          二、用游戲“誰的眼睛最雪亮的游戲”方法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第一場比賽開始了,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誰的眼睛最雪亮請你們看屏幕上有什么東西?

          三、教師提問

          1、請小朋友們比較一下這些東西有什么不一樣?

          2、他們能滾動嗎?

          3、你們可以把它們進行分類嗎?可以分幾種呢?哪兩種呢?

          四、讓幼兒觀察物體特征

          1、游戲“誰的腦袋轉(zhuǎn)的快”讓幼兒思考并欣賞能滾動的玩具的什么樣子,不能滾動的玩具是什么樣,并能找到能滾動與不能滾動的區(qū)別。

          2、讓幼兒自己選擇一個玩具并說一說自己的見解和玩具的特征

          3、讓幼兒觀察教室里有什么東西是長方體有什么東西是圓柱體

          五、用游戲“搭房子”讓幼兒更加深入的了解長方體與圓柱體的特征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用自己手上的玩具搭一個房子并說出你們房子都是用什么形狀搭出來的。

          六、活動延伸

          1、鞏固練習:小朋友們今天都很厲害哦!那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你們圓柱體有什么不一樣的?那長方形呢?

          2、布置家庭作業(yè):小朋友找一找自己家里有幾個圓柱體的物品,有幾個長方體的物品請把數(shù)字寫在后面。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4

          設計意圖:

          在大班數(shù)學中,需要上的活動還很多。但是考慮到讓幼兒更多接觸各方面的概念,我跳開了數(shù)計算的內(nèi)容。有計劃地增加了空間、量比方面的活動。在與箭頭的游戲中,就是我們最熟悉的游戲法,這樣使數(shù)學活動活起來,孩子與孩子的互動,孩子與老師的師幼互動也充分調(diào)動起來了。

          活動目標:

          1、理解“↑、↓、←、→”四個不同方向的箭頭所表示的意義。(重點)

          2、嘗試根據(jù)3條路線圖中箭頭所指的行走方向,正確畫出從起點到終點的行走路線。(難點)

          3、在討論中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聽取同伴的`不同意見。

          活動準備:

          自備“↑、↓、←、→”,四個不同方向的箭頭標記。

          教學掛圖

          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初步認識“↑↓←→”四個不同方向的箭頭

          1、教師出示四個不同方向的箭頭

          師:你們知道這四張標記圖表示什么意思?

          2、用手指出箭頭所指方向。

          師:你能用手指指出這個方向嗎?

          二、學習看路線記錄表

          1、出示3張路線圖

          師:小兔子用這些不同方向的箭頭畫出了3張路線圖,路線圖上有些什么?路線圖中每個格子里的箭頭和數(shù)字告訴我們什么?你能看懂嗎?(箭頭表示每一步行走的方向,數(shù)字表示第幾步)

          2、師:第一條路線圖的第一步往哪個方向走?第二步、第三步又往哪個方向走呢?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一條路線第一步的行走方向?

          師:第一條路線圖一共要走多少步?

          三、學習用記錄表記錄路線:

          1、出示迷宮圖和空白路線記錄表,請幼兒指出從起點到終點的路線

          師:這里有一張迷宮圖,迷宮圖上有什么?這3只小兔分別要去干什么?

          師:起點和終點在哪里?怎么記錄,需要用什么來記錄?

          師:接下去第一步往哪個方向走?數(shù)字表示什么?箭頭表示什么?

          師:第二步朝哪個方向走?畫上一條短線。

          師:第三步接著往哪走?誰能接著往下畫?

          師:誰能從第四步開始接著往下畫出每一步的行走路線。

          2、教師和幼兒共同根據(jù)幼兒所指路線走一步用數(shù)字和箭頭記錄一次,最后根據(jù)記錄表把路線畫在迷宮圖上

          四、根據(jù)迷宮圖設計路線,并記錄

          1、師:這里還有兩張數(shù)字圖,請你繼續(xù)為小黑兔和小灰兔繼續(xù)畫出一條路線圖,找到食物。

          2、展示個別幼兒設計的路線圖,并請他用語言講述自己的路線圖

          師:把你們的路線圖展覽出來,看一看誰設計的路線最長?誰設計的路線最短?

          五、幼兒完成操作材料《走迷宮》

          師:小只小兔根據(jù)哪條路線圖可以找到食物,在迷宮里畫出相應的行走路線,看看他們各自找到了什么了什么食物?然后將小兔子與相應的食物連線。

          課后反思:

          我準備了四種顏色的箭頭進行認識,然后利用多媒體讓幼兒了解路線圖中數(shù)字和箭頭的意思。為了讓幼兒進一步內(nèi)化重難點,我開門見山地出示了教學掛圖,和小朋友們互動完成任務。并且示范小白兔行走的每一步,請幼兒在操作材料上看小白兔路線的每個箭頭的方向,并告知這是小白兔每走一步的方向?雌饋砗⒆觽儗ξ业牟僮骺吹靡磺宥晕艺堄變航酉氯ピ谧约旱牟僮鞑牧仙贤瓿尚『谕煤托』彝玫穆肪圖。并且找到兩者的食物后,用線連起來。幼兒們每個都是認認真真聽完,胸有成竹地下去操作。在孩子們的操作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雖然很多孩子在看我操作的時候很認真,但是一下去就難以“畫皮畫骨”了。我覺得畫一條路線就可以了,原有的路線圖有交集的地方,反而對幼兒是一種干擾。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5

          設計思路:

          沙是幼兒最喜歡的“玩具”之一,它的可塑性、流動性常常會使孩子激動不已:他們會用沙堆高山、做蛋糕等;會把沙當成米、糖等做游戲;會在沙里種上一棵小樹或小草;會在沙坑里挖個洞做小動物的家......他們喜歡用各種各樣的工具來玩沙,相互比著各自沙的多與少,常常爭執(zhí)不下。(因為大班幼兒對于長度、高矮有一定的測量經(jīng)驗,但對于沙、米類的量的測量,幼兒缺乏經(jīng)驗。)針對他們在玩沙過程中碰到這樣的實際問題,我設計了《量沙》這一活動。

          本次活動主要引導幼兒兩兩合作、實驗、記錄,集體統(tǒng)計、比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科學的量沙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幼兒操作記錄中的數(shù)據(jù)作用。量沙活動始終結(jié)合在運沙游戲中,游戲性與探索性恰當?shù)亟Y(jié)合,使幼兒探究既有興趣,又有目標。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掌握運沙的科學方法。

          2、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用大小不同的工具來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shù)少,小工具運的次數(shù)多。

          3、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沙子、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記錄單、鉛筆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運沙游戲,你想用什么工具來運沙?

          2、幼兒第一次運沙。

         。1)提出要求:兩人一組輪流運沙,并記錄運沙的總次數(shù)。

         。2)出示統(tǒng)計表格,記錄每組幼兒運沙次數(shù),并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每組兩人使用一個工具運同一堆沙,為什么次數(shù)不一樣)

         。3)引導幼兒用科學的方法運沙:每一次要運得一樣多,通過討論、示范明確運沙的具體操作規(guī)則(滿杯后用工具刮平)

          3、幼兒第二次運沙,驗證。

         。1)統(tǒng)計運沙次數(shù)

         。2)引導觀察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同一堆沙用同樣的工具,都裝滿抹平了來運,運的次數(shù)是一樣的。

          4、幼兒第三次用不同工具運沙。

         。1)幼兒預測大工具來運剛才的一堆沙,運的次數(shù)會怎么樣?

         。2)幼兒操作

          (3)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4)幼兒通過觀察數(shù)據(jù)得出:運的次數(shù)不一樣;大杯子那一排的數(shù)據(jù)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數(shù)據(jù)大……

          教師小結(jié):用大小不同的工具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shù)少,小工具運的次數(shù)多。

          5、延伸游戲

          請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來運沙,運的結(jié)果又會怎么樣?下次我們再來試一下。

          大班數(shù)學:貓捉老鼠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2、發(fā)展幼兒的靈敏性,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游戲秩序。

          活動準備:

          老鼠(背后有式題)、小貓頭飾、拱形門、海洋球(球上貼有算式)、投球盒(盒上數(shù)字為1-10)、算式題(幼兒、老師都有)、彩旗(旗上有數(shù)字)、布置場景、鈴鼓一只、雪花片

          活動過程:

          1.老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貓寶寶

          師:寶寶們,今天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好嗎?來,坐上火車,出發(fā)啦。ɑ疖囈魳罚

          進場后轉(zhuǎn)一圈

          2.無意發(fā)現(xiàn)鼠跡

          師:呀,這里真漂亮,你們找個朋友玩一會兒吧!

          寶寶,你們快來看哪,這里怎么亂七八糟,是誰干的.呀?瞧,這里還有老鼠腳印呢!

          幼:老鼠

          師:喔。原來是老鼠干的壞事情呀,我們來收拾一下(帶領(lǐng)幼兒將垃圾撿干凈)

          師:寶寶,來,我們坐下來想用什么辦法對付他們,好嗎?

          幼兒坐好后

          師:寶寶們,你們想用什么方法對付他們呢?

          幼兒討論回答。

          老師小結(jié):剛才小朋友想得辦法真多,現(xiàn)在媽媽就來教你們一些捉老鼠的本領(lǐng),好嗎?

          3.老師教本領(lǐng)

          A.看誰腦筋動得快(看算式說答案)

          師:媽媽現(xiàn)在就來看看哪個寶寶的腦筋動得最快,好嗎?

          出算式,幼兒說答案

          B.對暗號(復習對數(shù)游戲)

          師:剛才,寶寶們的腦筋動得真快,現(xiàn)在媽媽還要來考考你們,待會兒抓老鼠時,媽媽和你們會有聯(lián)絡暗號,我們的暗號是看媽媽小旗上的數(shù)字,聽媽媽跺腳,你們接下去跺,讓媽媽跺腳的次數(shù)和你們跺腳的次數(shù)合起來是小旗上的數(shù),好嗎?

          C.看誰耳朵靈(聽得數(shù)出算式)

          師:現(xiàn)在媽媽要來考考你們的聽力,看誰的聽力最棒,好嗎?請你們從小椅子下拿出卡片,媽媽拍鈴鼓,你們聽是幾下,把你卡片上的算式算出答案,如果答案跟媽媽鈴鼓聲一樣,那就站起來,好嗎?

          D.打靶(綜合練習)

          師:現(xiàn)在媽媽來請你們玩?zhèn)游戲,把你的小椅子和卡片放到前面來,好嗎?

          幼兒擺好椅子后

          師:寶寶,瞧,這里有什么,知道怎樣玩嗎?誰來說一說

          老師交代要求,幼兒練習投擲,玩后,老師檢查對與錯。

          4.執(zhí)行任務

          師:寶寶,你們的本領(lǐng)練得真棒,現(xiàn)在我們就出發(fā)去抓老鼠啦!來跟在媽媽后面

          放音樂,走一圈,停下

          師:寶寶們,現(xiàn)在媽媽先去試探一下,待會兒我們用暗號聯(lián)絡,好嗎?

          老師悄悄走過去,用小旗揮揮,跺暗號,幼兒回答。

          A.先派一名幼兒抓

          師:瞧,老鼠真狡猾,還有問題讓幼兒回答對了才能真正抓住。寶寶把題目算出來,抓住一只就到媽媽這里來領(lǐng)獎。

          幼兒計算后到老師那里那雪花片(老師看幼兒題目是否正確,如正確才給予雪花片)

          老師小結(jié):今天開心嗎?誰抓的老鼠最多?

          5、結(jié)束部分

          帶幼兒開火車回家。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6

          活動目標:

          1、了解面積的幾種比較方法。

          2、學習用正方形畫格子,數(shù)格子的方法測量面積,比較面積的大小。

          3、知道面積一樣的圖形,形狀不一定一樣,初步感知守恒。

          活動準備:

          各種圖形、小正方形

          活動過程:

          一、梳理已有的經(jīng)驗,運用各種方式比較面積大小,引出“面積”概念。

          1、目測法比面積大小

          老師出示兩張大小差異較大的圖形(綠、藍)

          師:“兩個圖形哪張大?”(幼兒:“……”)師:“噢,眼睛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2、重疊法比面積大小,(教師出示兩張大小差異小的紙)

          師:現(xiàn)在哪個大?有不同意見嗎?(幼兒:“桔黃色的大,白的大……),師:“看著差不多,怎么比大小?”(幼兒:“重疊起來”)

          請幼兒上來嘗試。

          師:我看他是一邊的邊角都對齊的,你是用了什么辦法?這個叫重疊法。

          師:哪個大?大了那么一點用重疊法一下子就知道了。

          總結(jié):當兩個圖形看著差不多比不出大小的時候,重疊法真是個好辦法。

         。ń處煟簩,當兩樣東西看不出面積誰大的時候,重疊法真是個不錯的辦法)

          3、引出“面積”概念

          師:通過剛才兩組的比較,我們知道圖形的(的表面)有大有小,圖形的大小還有一個名字,叫作圖形的面積。

          通過比較,可以說綠色紙的.面積比藍色紙的面積大,教師指著另一組問:這組可以怎么說呢?(幼兒說:“黃色紙的面積比白色紙的面積大)。

         。、數(shù)格子法比面積

          教師出示兩張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一樣)

          師:這里又有兩個圖形,可形狀很奇怪,那個面積大?有(什么)辦法比出來嗎?重疊法可以用嗎?

          教師:“別擔心,我今天帶來了一樣工具,是什么?它能幫助兩個圖形測量面積、比較大小。

          怎么量呢?(教師將圖形貼在黑板上)將正方形角與1號圖形邊角都對齊。畫下輪廓線,再將邊去和剛才的輪廓線邊角重疊,畫出輪廓線,從左到右按順序一個接一個,一行畫好了,在畫下一行,邊量邊畫,將整個圖形都量好、畫滿。之后用這個小正方形用同樣辦法,將②號圖形量好畫滿。

          師:量好后,你知道它們的面積誰大誰小了吧嗎?(幼兒:一樣大)怎么知道?量一號圖形面積用了6個正方形,量②號圖形面積用了6個正方形。所以它們的面積是一樣的。

          教師:那我們數(shù)數(shù)1號圖形用了幾個正方形,(教師邊數(shù)邊記下),數(shù)數(shù)2號圖形用了幾個正方形。所以他們的面積是一樣大的。

         。ń處熆偨Y(jié):看來雖然圖形不一樣,但面積也會有一樣大的時候。)

          剛才比面積大小時用了什么方法?(幼兒:畫正形方法),對,我們是用正方形畫格子,每一格格地數(shù)出來,所以可以叫它數(shù)格子法。

         。ń處熜〗Y(jié):給兩個形狀不一樣的圖形比不出面積大小的時候,數(shù)格子法真是個好辦法。)

          二、幼兒操作:

          師:數(shù)格子法那么好你想不想試試?

          A、(一組4個圖形、4個方塊、勾線筆)

         、、我在后面的桌上的籃子里面給你們每個人準備了一個圖形,一個小正方形,用畫格子數(shù)格子法知道圖形的面積并記錄下來,請你們不拿椅子,4個人用一張桌子。(記錄下來后將小正方形放回原處,拿圖形回到位置上,看誰第一個坐下來。

         、、去找你的好朋友比一比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跟另外一邊比一比。

          請幼兒上來:“你剛才跟誰比,那__上來吧,你們倆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為什么(面積占幾格)哪有沒有跟你好朋友的圖形面積是一樣大的呢?為什么?形狀一樣嗎?看來面積一樣大的圖形,形狀可以不一樣啊。誰跟他們的面積是一樣的舉起你的圖形吧。

         、凇F(xiàn)在這些圖形要回家了,面積一樣大的圖形他們都是一家人。(教師出示圖形的家。這這是誰的家?這個家的圖形面積都是幾。空埲齻人驗證。

          B、教師出示圖示已作好。

          請你比一比這3個圖形幾號面積最大,幾號小,我們一起從一號開始數(shù)吧?(邊說教師做記錄)。

          按照面積大小,它們?nèi)齻怎么排隊?(教師指著記錄表)排好后,師:“你是用什么順序排的,還有別的排法嗎?兩種方法你會了嗎?排好后,將每個圖形面積用了幾格記錄下來。

         、、我的記錄表做好了,我給你們每組也準備了一張記錄表,請你四個人一組,每個人拿一個圖形,一個小正方形工具,將圖形量好畫滿之后,4個人將面積大小按順序排列起來。(教師字有幼兒工具),并記錄每個圖形面積,再請組長上來講一講。

          驗證:你們最大圖形面積數(shù)了幾格,最小圖形數(shù)了幾格,你是用什么順序排的。

          結(jié)束:我們用了正方形量一量、數(shù)格子給圖形面積比大小,我們到教室看看有哪些東西可以了著用這個辦法來比面積大小。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7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組成,知道8分成兩份有7種分法。

          2、感受并體驗8的組成中所分的兩個部分數(shù)之間的互換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一)中數(shù)字1-8及分合號若干套,放大的記錄單。

          2、幼兒用書第1頁的`小橡皮圖卡8張,小盒子2個,記錄單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1、分橡皮。

          2、剪貼格子。

          3、翻片片。

          二、歸納總結(jié)8的分合記錄

          1、教師展示個別幼兒的分合記錄,引導幼兒檢查每一組的分合有沒有重復或遺漏,分和記的是否一樣。知道8的分成兩份有7種不同的答案。

          2、請幼兒根據(jù)記錄單上相像的兩組答案做出的標記,說說8分成兩份的7個答案中分別有那兩組分合式是相像的。

          三、學習運用互換的方式省略幾組相關(guān)的分合式。

          1、引導幼兒討論:你覺得記錄單上的那幾組分合式可以省略,為什么?

          2、啟發(fā)幼兒思考并說出理由。(如3和5與5和3這兩組答案相像,可以將5和3省略,因為看到3和5就會想到5和3)

          四、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與分享。

          1、請幼兒選擇1張自己做的記錄單,將該記錄單上的7組分合式全部剪開,并把兩組相像的調(diào)整到一起,再嘗試拿去幾組相關(guān)的分合式,最后將留下的分合式重新貼在白紙上,說說省略了那幾組分合式。

          2、展示個別幼兒重新調(diào)整黏貼后的記錄單,請幼兒猜測,并說出該張記錄單上省略了那幾組分合式。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8

          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看分合列算式,計算出未知數(shù)的答案。

          2、學習9的加法,并看算式編應用題。

          3、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歸納、整理已獲得的經(jīng)驗。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9的不完整分合式四種。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復習9的組成。(碰球)

          1、教師:“我們來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來要是9”。

          2、運用拍手游戲和碰球游戲。教師問,小朋友可集體回答,也可小組回答,也可個別回答。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學習9的加法。

          1、出示缺少總數(shù)的分合式一。

          教師:請小朋友說說這道分合式怎么讀?1和8合起來是幾?誰會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個分合式?(引導幼兒列出算式并寫出得數(shù))

          教師:這道算式的得數(shù)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個數(shù)?分合式中少了哪個數(shù)?(教師將分合式填寫完整。)

          教師小結(jié):這道算式的得數(shù)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總數(shù)。

          2、教師:我們看看這道算式1+8=9,它還可以變出另外一種算式。(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其中兩加數(shù)的交換規(guī)律,即8+1=9)

          教師小結(jié):加號前面和后面的數(shù)可以互相交換位置,所得結(jié)果不變。

          3、依次出示其他三組分合式,讓幼兒編出算式,然后集中討論,交流。

          教師:請小朋友說說這道分合式又該怎么讀?2和7合起來是幾?誰會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個分合式?(引導幼兒列出算式并寫出得數(shù))

          教師:這道算式的得數(shù)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個數(shù)?分合式中少了哪個數(shù)?(教師將分合式填寫完整。)

          教師小結(jié):這道算式的得數(shù)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總數(shù)。

          4、教師:我們看看這道算式2+7=9,它還可以變出另外一種算式。(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其中兩加數(shù)的'交換規(guī)律,即7+2=9)

          教師小結(jié):這道算式的得數(shù)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總數(shù)。

          5、集體朗讀9的8道加法算式。

          三、編應用題。

          教師:這些算式還可以表示其它的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說說。請幼兒依次根據(jù)算式嘗試口編加法應用題。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四、幼兒作業(yè)。

          1、教師講述書寫要求。

          教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數(shù)學本和鉛筆,要請小朋友看分合式變算式來書寫9的加法算式,在黑板上老師也畫好了一張作業(yè)紙,仔細看看要怎樣書寫。

          教師邊講述邊示范,要求幼兒先把書寫本對折,在折線的左邊書寫加法算式

          2、看分合式變算式。

          3、幼兒進行書寫,教師觀察并指導。

          4、評價幼兒作業(yè)情況。提醒幼兒注意書寫格式。

          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正確握筆,端正坐姿,書寫規(guī)范、整潔,不亂涂亂畫。

          五、結(jié)束活動。

          教師展示書寫規(guī)范的作業(yè),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活動反思:

          1、備課時,我考慮到如果直觀的教孩子,孩子肯定接受不好。根據(jù)孩子的學習特點和個性特點,課堂上,我會運用活動教學法、圖片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寓教于樂,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

          2、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唱歌、拍手、展示圖片,讓孩子觀察、辨別、疊加,直觀明了,通俗易懂,孩子容易在游戲中把握知識,學到知識。

          還有,提幾個簡單明了的問題,讓孩子思考,培養(yǎng)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多媒體展現(xiàn)鮮艷、美麗的花朵,符合幼兒認知的特點;圖畫直觀、多樣,幼兒觀察、辨認、思考,符合幼兒認知、智力發(fā)展的特點。

          4、從這個教學設計來看,我覺得目標設計合理,教學策略安排得當,教學過程有條不紊,一步步實現(xiàn)目標。

          5、不到之處,還請各位多多指教。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shù)、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shù)、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9

          一、套盒

          材料:

          廢紙盒一只,泡沫紙和橡皮筋若干,彩色紙,安全型大頭針,數(shù)字卡,記號筆。

          制作方法:

          1、用彩色紙包裝紙盒。

          2、用泡沫紙剪成若干個圓形,用記號筆在上面寫上數(shù)字。

          3、用安全型大頭針將這些圓形泡沫紙固定在紙盒上。

          4、在紙盒的左下角貼上一張數(shù)字卡(如圖一)。

          5、另準備飲料瓶瓶蓋,并用記號筆寫上數(shù)字和算術(shù)符號,供幼兒列式用。

          玩法:

          1、用橡皮筋套住2至3枚大頭針,使圓形上的數(shù)字相加等于左下角的數(shù)字,數(shù)字卡可根據(jù)需要變換。

          2、根據(jù)圍套住的幾個數(shù)字、數(shù)字卡上的數(shù)字列算式。

          二、豐收的果樹

          材料:

          各色泡沫紙,彩色回形針,數(shù)字卡片,房子形狀的'記錄紙。

          制作方法:

          1、用綠色和棕色泡沫紙制作若干棵小樹,再用其他色紙剪出不同的水果,分別貼在小樹上。

          2、用打孔機在小樹兩邊下方和數(shù)字卡片上下打小孔。

          玩法:

          1、幼兒根據(jù)水果樹上的水果數(shù)量,按照數(shù)的組成規(guī)律找出相應卡片,用回形針串掛在果樹兩邊,直到所有的分解方法掛完為止(如圖2)。

          2、將所有分解方法記錄在小房子里(如圖3)。

          三、占棋盤

          廢紙盒一只(如襯衫盒),小瓶子(如口服液空瓶)和彩色紙若干,骰子一個。

          制作方法:

          1、在紙盒內(nèi)貼一張卡紙做底板,再將彩色紙剪成的小圓形整齊地貼在底板上做棋盤。

          2、將小瓶子裝飾成小兵,分紅藍兩色。

          玩法:

          兩人一組,各拿一種顏色的“小兵”。游戲開始,兩人輪流投骰子,將所得點子相加或相減(投骰子前兩人約定用加法還是用減法),如:3+3=6或6-3=3。誰先報出得數(shù)即可將一“小兵”放入棋盤中,以小兵占得的空格多為勝(如圖4)。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數(shù)學教案08-24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撒硬幣_大班數(shù)學教案07-14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06-14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1-10

        【熱】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1-15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11-15

        【精】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1-17

        【熱門】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1-18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熱】11-13

        【薦】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