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蠟不喝水》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科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蠟不喝水》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科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孩子積極參與探索活動的興趣。(重點)
2、引導幼兒了解蠟不吸水的特性比較發(fā)現經特殊加工后紙杯功用。(難點)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三個大水盆裝滿水,紙、筆若干。每組一個一次性紙杯裝上水。
2、幼兒每人事先折好一個小船。
【活動過程】
(一)玩紙船!罢埿∨笥芽纯唇淌依镉惺裁?”(水盆,水盆里有水)“你們想玩嗎?想想你要怎么玩!庇變河懻摵笞杂蛇x擇地方玩。提問:
A你是怎么玩紙船的?
B你的紙船怎么了?
C你發(fā)現了什么?
小結:蠟不喝水,蠟涂在紙上就好像給紙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護紙的。
(二)折紙杯。教師出示一個紙折的杯子,讓幼兒觀察。
提問:
A你覺得這個紙杯能裝水嗎?
B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紙杯不漏水。
幼兒自由討論后進行操作。小結:蠟涂的厚薄均勻與否會影響效果,涂的厚均勻的不會漏水反之就要漏水。
(三)發(fā)現紙杯的秘密。教師出示另一種一次性紙杯,讓幼兒比較發(fā)現他們的不同,然后揭曉紙杯的秘密。
(四)延伸。生活中這樣的現象還有很多,請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我們下次再來做實驗。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發(fā)現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也存在許多的不足或者說存在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教師請小朋友觀察與親手觸摸發(fā)現了紙船不濕的秘密,這時教師如果能夠抓住契機,請拿著蠟船的小朋友把船舉起來,讓周圍的小朋友也看一看,摸一摸讓他們能夠發(fā)現不同,這樣后面孩子關注實驗的熱情更高,活動的氣氛更好。另外,我也在想活動的第一部分是否可以用兩種不同的紙張,如,一種是普通的紙,一種是蠟光紙,這樣視覺上的刺激小朋友就能分別它們的不同,在開船的過程中小朋友就會主動的關注周圍小朋友的船,把教師的巡回引導的目的,轉換為孩子們自己的需要。
【《蠟不喝水》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科學《蠟不喝水》教案范文04-27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手指上的線條10-11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科學教案01-08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烏鴉喝水》09-29
蠟梅07-07
幼兒睡前小故事:不喝水的小豬09-28
我不上你的當04-13
指望不上老公的句子11-06
我不上你的當幼兒園小班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