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用裝飾、拼搭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想象中的家。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初步的合作能力。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根據(jù)紙盒外形想象裝飾。
2、難點:用裝飾、拼搭的形式表現(xiàn)出自己的家。
活動材料:
收集大小、形狀各異的廢舊紙盒若干。
提供一些進行裝飾用的輔助材料,如雙面膠、剪刀、透明膠帶等。
設計思路:
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各類商品包裝也越來越顯得美觀、精致,深受顧客的喜歡,如化裝盒、食品盒、酸奶盒等,既有實用價值,又可供欣賞和游戲,常常讓孩子們愛不釋手。因此,我選擇了孩子們非常熟悉的廢舊紙盒設計了本次活動“家”。通過收集大小、形狀各異的廢舊紙盒,為幼兒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經(jīng)驗與拼搭“家”的表現(xiàn)基礎。在學習過程中,讓幼兒根據(jù)紙盒的形狀變化想象出形態(tài)各異的“家”的外形。這為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創(chuàng)設了一定的基礎。
另一方面,運用個別設計——鼓勵合作拼搭出想象中的內(nèi)容。既有發(fā)散又有集中, 從而培養(yǎng)了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展開想象——各別創(chuàng)作——合作拼搭、交流介紹——分享快樂
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體驗快樂,激發(fā)興趣。
幼兒在配樂歌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中玩游戲:請到我家來做客。
1、交流討論,想象設計。
剛才我們玩了《請到我家來做客》的游戲,現(xiàn)在,老師想請你們每人設計出自己的“家”,然后請老師去做客,怎么樣?
2、觀察外形,大膽想象。
(出示大小、形狀各異的紙盒)這些都是你們最近收集的廢舊紙盒,現(xiàn)在請你們來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長、有的方;有的綠、有的紅……)
它們的樣子像什么呢?(幼兒根據(jù)紙盒外形發(fā)散想象)
(二)個別創(chuàng)作,大膽表現(xiàn)。
1、鼓勵幼兒根據(jù)想象大膽地利用廢舊紙盒的造型加工、粘貼或適當添加其它材料,剪貼一些細節(jié),制作成各種各樣的“家”。
2、支持與幫助。根據(jù)能力差異對紙盒的造型自由想象、設計。
(三)合作拼搭,體驗成功。
1、與同伴一起交流、介紹自己設計的“家”。
2、鼓勵幼兒將自己設計的“家”合作拼擺成“幸福家園”。
3、請老師一起參觀作品,向老師介紹設計的“幸福家園”。
(四)分享快樂,結(jié)束活動。
邀請老師去“幸福家園”做客。(與老師同伴一起手拉手圍著“幸福家園”邊拍手邊唱歌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附歌詞:
我愛我的爸爸,也愛我的媽媽,爸爸媽媽都愛我,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活動反思:
一、喚醒自我
智障學生的世界時混沌的,不能把自己與環(huán)境或他人區(qū)分開來,他們分不清上、下課,不懂得上課的時候應該有怎么的表現(xiàn)。而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是展開學習的前提。
二、回歸生活
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在課中滲透語言文字的教學,促進有語言學生的語言的表達能力。
三、動手探索
通過刺激學生的各個器官,喚起學生對這三種事物的辨別。
四、游戲激趣
課堂中安排了游戲和兒歌,一方面考慮到智障學生注意短暫,容易疲勞,讓學生的游戲和兒歌是得到休息,另一方面,通過游戲和兒歌這個輕松活潑的形式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的興趣,并且加深學生對這堂課所學內(nèi)容的印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體驗玩雪的樂趣,萌發(fā)對雪的喜愛,感受大自然的美。
2、 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材料、方法大膽地創(chuàng)作一幅雪地畫。
活動準備
1、 經(jīng)驗準備:帶領幼兒到戶外堆雪人、打雪仗,感受玩雪的快樂。
2、 磁帶:詩歌《雪地里的小畫家》。
3、 樹枝、小棍、幼兒玩具(雪花片)等。
活動過程
1、 幼兒體驗玩雪的樂趣,感受對雪的喜愛。在玩耍的過程中,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
比如:踩在雪地上的感覺是什么樣的?會發(fā)出聲音嗎?雪摸上去是什么感覺?雪是什么顏色?
2、 引導幼兒觀察同伴或老師的玩法,引出雪地也能作畫的活動主題。
導語:“孩子們,剛才我們一起快樂地玩雪。其實,雪地就像一張潔白的畫紙,我們可 以在畫紙上盡情地作畫。今天,就請你們都來做一個快樂的上畫家吧!
3、 幼兒在雪地上自由作畫,可以用腳踩、手掌按等等。教師進行觀察指導,及時給予肯定。
此時,播放《雪地上的小畫家》,幼兒一邊欣賞,一邊作畫。
教師學可以引導幼兒用輔助材料作畫,如樹枝、雪花片等,同時,鼓勵幼兒間的合作或師生間的合作。
4、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互評作品。
幼兒在自愿結(jié)合的小組里,講自己的作品,表達自己的快樂感受,欣賞別人的作品,感受作品的美。
5、 幼兒討論雪地作畫的感受,說說還可以利用哪些材料作畫,讓“雪地畫”更美麗。
延伸活動
1、 將彩色水倒在雪地上,讓幼兒在雪地上作畫!把┑禺嫛庇猩矢利。
2、 提供塑料碗、杯和彩紙等,協(xié)助幼兒做冰花。
大班美術活動:正面人和側(cè)面人(黑白畫)
美術活動:正面人和側(cè)面人(大班黑白畫)
目標: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cè)面人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人物的動態(tài)。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準備: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tài)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臺上幼兒的正面與側(cè)面的區(qū)別。
2、臺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并請其他幼兒根據(jù)臺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3、出示幼兒優(yōu)秀作品,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析講解繪畫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畫出正面或側(cè)面的人物臉部特點。
。2)畫出人物的`動態(tài)。
。3)主體加密,背景要疏。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5、展示評價作品。
。ū净顒臃侄虝r進行)
目標: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cè)面人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人物的動態(tài)。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準備: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tài)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臺上幼兒的正面與側(cè)面的區(qū)別。
2、臺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并請其他幼兒根據(jù)臺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3、出示幼兒優(yōu)秀作品,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析講解繪畫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畫出正面或側(cè)面的人物臉部特點。
(2)畫出人物的動態(tài)。
。3)主體加密,背景要疏。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5、展示評價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身高、體重的含義,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身高、體重。
2、大膽的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較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重難點:
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身高、體重
教學準備:
幼兒用書(數(shù)學)白紙、筆人手一份;測量用的`木棍、繩子與保健老師聯(lián)系,告知活動的意圖,獲得配合重點與難點
活動過程及指導策略:
。ㄒ唬y量并記錄身高、體重。
1、交流自己對身高和體重的已有認識。(豐富詞語:身高、體重)帶幼兒至保健室,測量身高、體重,幼兒記錄,教師也記錄。
。ū=〗處熞来伟创涡蚪o每個幼兒測量,大聲報出幼兒的身高和體重,請幼兒自己記錄在紙上。)檢查記錄結(jié)果,交流記錄方法。
2、哪個數(shù)字表示身高?哪個數(shù)字表示體重?應該怎么記錄?記錄有錯誤的幼兒再次測量記錄。
(引導幼兒辨認兩位數(shù)和三位數(shù),并區(qū)分左右進行記錄,知道數(shù)字從左至右寫。)
。ǘ┬〗M成員相互比較身高與體重,教師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組里誰最高,誰最矮,誰最輕,誰最重。
2、鼓勵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進行比較,教師盡量為幼兒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較的方法。
1、實物比較的方法:逐個站立比較高矮;相互抱抱感覺輕重等。
2、測量比較的方法:用繩子量身高,看誰的繩子最長等;稱稱體重,比比誰最重。
3、數(shù)字比較的方法:比較體重的數(shù)字(兩位數(shù)),先從左邊的數(shù)字比,如果一樣,就比比右邊的數(shù)字,哪個大就是哪個重;兩個數(shù)字都不一樣就用減法算一下等。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diào)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X.X”的節(jié)奏。
2、嘗試創(chuàng)意地紡編歌詞。
3、跟隨鼓聲節(jié)奏做走、跑、跳、踏等不同的動作。
4、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歌曲:《我是一個小木匠》
2、鼓、錄音機、錄音帶。
3、“認知游戲”:《雕刻師傅》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先跟隨老師“X”的鼓聲節(jié)奏走步,再跟隨“XX”的鼓聲節(jié)奏跑步,最后再隨著“X.X”的鼓聲節(jié)奏踏跳,讓幼兒通過動作感受其不同。
2、播放歌曲,請幼兒跟隨旋律踏跳。
3、教唱歌曲《我是一個小木匠》,并表演動作。例如:唱到“一個鐵錘”時,則舉起右手做用鐵錘狀;唱到“兩個鐵錘”時,則舉起左手做用鐵錘狀;唱到“三個鐵錘”時,則抬起右腳踏步;唱到“四個鐵錘”,則抬起雙腳跳步,;唱到“五個鐵錘”時,則舉起雙手旋轉(zhuǎn);唱到“然后睡覺了”時,則做睡覺狀。
4、問幼兒:小木匠的`工作是什么?他會用到哪些工具?
5、和幼兒一起討論,用改編的歌詞演唱這首歌曲。
6、問幼兒:小木匠做工時需要鐵錘,雕刻師傅雕木頭時需要什么工具呢?
7、請幼兒看幼兒用書《雕刻師傅》的畫面,找一找雕刻師傅的工具在哪里?如此類推,引導幼兒思考不同職業(yè)的工作者所用的工具和他們的動作特點,并嘗試將此變成新的歌詞句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音樂選自奧爾夫音樂,本音樂節(jié)奏鮮明,三段音樂之間的差別還是比較明顯比較容易辨別。教師設計了螞蟻造舞臺的情景增加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中班幼兒的想象力與合作能力正在發(fā)展,因此本活動的目標達成情況比較好,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
本活動主要有以下亮點:
1.教師教態(tài)比較自然,與幼兒的互動較好。教師在整堂課下來精神飽滿,對于情境中的各種表情動作也做的比較夸張,帶動幼兒的表演欲望。在師生互動方面也是比較親密的,幼兒的一聲聲“小媽媽”可以看出教師與幼兒之間相互親密,教師對于所有幼兒的表現(xiàn)都能關注到。
2.教師利用圖譜教學,幼兒看的比較直觀形象,能夠更好地把握什么時候變什么動作。
。.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比較合理,從進場的聽音樂,讓幼兒熟悉音樂,進行預熱,到聽音樂想象在做什么事情,在過渡到請幼兒學一學動作,然后獨自游戲到合作游戲,一步步都是循序漸進,之前的環(huán)節(jié)為之后的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前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提升。
在觀摩本次活動后,本人有一些想法如下:
1.教師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鋸木頭、釘釘子、擰螺絲,因此用了較多的時間來解釋猜測這些東西,教師可適當精簡語言,讓幼兒多做一做、學一學這些動作。
2.本次活動幼兒比較喜歡,但是本次音樂游戲要讓幼兒感受節(jié)奏做相應的動作,幼兒對于音樂哪里需要做什么動作還沒有理解很透徹,因此在游戲中幼兒只專注于自己喜歡的鋸木頭環(huán)節(jié),忽略了釘釘子、擰螺絲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對于哪里需要做什么還需要帶領幼兒共同來探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科學活動:種子變變變
生成背景:
在生活區(qū)里放著石磨和石臼,孩子們非常喜歡玩這些古老的工具,磨豆?jié){是孩子喜歡
的,因為老師事先把豆子浸軟了,但是當我提供了干、硬的豆子時,孩子們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不一樣的,這里隱藏著一些科學現(xiàn)象,于是,我和孩子一起進行了科學探究。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比較,找出最合適的使用工具,增強探索意識。
2、能根據(jù)操作結(jié)果進行記錄,并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對操作活動感興趣,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1、 干、濕黃豆、稻谷若干(幼兒參與浸泡)。
2、 石臼、石磨和搟面棒若干。全自動豆?jié){機一臺。
3、 記錄表《“種子的變化”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ㄒ唬┍容^干、濕種子的不同。
引導幼兒看看、摸摸,講述干濕種子的不同,為什么?
(二)第一次操作:使用工具后觀察種子變化。
1、分別介紹石臼、石磨和搟面棒的名稱及使用方法。
2、幼兒操作,并觀察種子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3、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與發(fā)現(xiàn):你使用了什么工具?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小結(jié):浸泡過的種子容易碎,所以磨豆?jié){一定要浸泡,而為稻谷蛻皮應該把稻谷曬干。
實錄:孩子們對這些古老但實用的生活工具顯得非常感興趣,因為生活中幼兒接觸得不多,新鮮感非常強,第一次操作讓孩子熟悉了這些工具,為下面的科學探究作好了鋪墊。
(三)幼兒第二次操作:按要求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操作并記錄操作結(jié)果。
1、兔媽媽打電話來說,秋天到了,他們收獲了許多黃豆和稻谷,它想請他們的朋友到它家喝豆?jié){和嘗到白白的大米飯,但不知使用什么樣的工具才能做到,請小朋友來幫助它。
2、幼兒猜測:你覺得兔媽媽使用什么工具最合適,才能吃到香香的.豆?jié){?
3、幼兒操作:
。1)講解記錄要求。
。2)幼兒操作并記錄。
實錄:第二次操作讓幼兒帶著科學的問題去實驗,通過記錄把結(jié)果記錄下來,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記憶,因為本次操作非常多樣,共有12種,因此記錄表在這里非常必要,而不是擺形式。
。ㄋ模﹨R總記錄結(jié)果,比較發(fā)現(xiàn)最合適的工具。
1、交流、講解自己的記錄結(jié)果。
2、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分別統(tǒng)計成功與否。如:使用石臼成功的舉手等。
3、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字的不同發(fā)現(xiàn)最合適的工具。
反思:本次活動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幼兒有效的實驗得出了科學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米飯用干的稻谷和石臼最合適,而豆?jié){則用濕的黃豆和石磨最合適,活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ㄎ澹┙榻B全自動豆?jié){機。
1、米飯、豆?jié){非常有營養(yǎng),以前的人們就是利用石臼來使稻谷蛻皮,變成大米的;用石磨來磨豆?jié){,然后把豆?jié){燒熟后再喝,F(xiàn)在科技越來越發(fā)達,已經(jīng)發(fā)明了碾米機和全自動豆?jié){機。人們想喝豆?jié){,只要把浸泡的黃豆放進去,一會兒就能喝到香香的豆?jié){。
1、 示范磨豆?jié){。
反思:現(xiàn)代化設備的介紹為拓展孩子的思維起到了作用,也推進了科學活動中的技術演變,能引發(fā)孩子發(fā)明更現(xiàn)代科學的工具。
延伸活動:
品嘗豆?jié){。發(fā)明更方便的工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感知夏季的來臨,掌握夏季的季節(jié)特征。
2、引導幼兒初步懂得夏季炎熱、干燥要注意防曬,不在烈日下玩耍、要多喝水。
3、幫助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降溫工具,并簡單了解人們夏季防暑降溫的方法。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5、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趣味練習:夏天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老師給小朋友講《小狗不熱了》的故事。
二、展開
1.認識夏天的基本特征小朋友們,剛才老師故事中講的小狗一會兒戴涼帽、搖扇子,一會又喝桔子水,吃西瓜、吃雪糕,這是說的什么季節(jié)的事呀?(夏季)(1)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了嗎(夏季)(2)你們是怎么知道夏季來到了,夏天有什么感覺呀?
夏天比起春天、秋天、冬天有什么不同?
(自由討論)小結(jié):夏季十分炎熱,穿的衣服比以前少了,吃的水果的種類比以前多了,昆蟲多了,樹葉也更茂密了。
2.讓幼兒知道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在這么熱的天該怎么辦。
(1)如果我們現(xiàn)在出去跑一圈,就會滿頭大汗的,夏天這么熱,我們該怎么辦呀?誰能想出一些好辦法,讓我們在外面玩的`時候不會這么熱?
(2)小結(jié):在戶外時要注意防曬,不在烈日下玩耍,外出長時間在烈日下行走要打太陽傘,下午2點鐘太陽最熱,在很熱的夏天,要盡量減少這個時間外出。
3.引導幼兒討論:有什么辦法能使自己涼快?
。1)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辦法能使自己過一個涼快的夏天呢?比如你吃什么能涼快一些?你怎樣做能使自己涼快一些?和你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我們比一比誰想的辦法有多又好!
(2)幼兒講述想出的涼快的辦法。
三.結(jié)束
1.引導幼兒交流,知道夏天要怎樣過才涼爽。
2.趣味練習:夏天的物品讓幼兒了解夏天的物品有什么。讓幼兒知道在游泳的時候,一定要爸爸媽媽跟著,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附:故事《小狗不熱了》
小狗黃黃去旅行,心里高興極了。黃黃起了一個大早,背上自己的旅行箱九出發(fā)了。哎呦,今天的天氣可真熱啊,沒走一會,黃黃頭上的汗珠就滴答滴答落下來了,把黃黃穿著的小背心都濕透了,這可怎么辦呢?黃黃忽然記起自己的旅行箱里還有一頂太陽帽呢,趕快拿出來帶上,哇,涼快多了。可是沒走一會兒,又熱了起來,黃黃又從旅行箱里拿出了自己的小扇子,上下一扇,真涼快。走著走著,黃黃覺得口渴難耐,又拿出了自己帶著的桔子水,哇冰涼的桔子水喝下去真痛快,黃黃覺得自己舒服多了,聰明的黃黃已經(jīng)不熱了。
活動反思:
夏天真熱,幼兒如何而知?相信孩子自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活動之前,我利用晨間時段鼓勵幼兒觀察夏季的景色、人們的穿著、氣候的特征,當幼兒有了充分的感受,他們在活動中就有話可說;顒又形乙龑в變捍竽懼v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讓幼兒在與同伴的語言交流中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了解我國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長的長城、最大的廣場。
2、領略蒲公英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
【活動準備】
1、掛圖。
2、實物小圖:蟋蟀、螳螂、月亮船、仙女、小兔(小兔的尾巴能伸縮)。
3、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1、劃小船。
——做著劃小船的動作進活動室。
——出示月亮船的小圖。剛才,小朋友劃著自己的小船來到了活動室,老師這兒也有一條船,它是月亮船。今天就請你們聽一個關于月亮船的故事。
2、傾聽故事。
——故事的題目叫什么?
——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遇到了誰?看到了什么?是誰幫助她找到了家?
3、說一說,演一演。
——教師演示教具講述第一段故事。
——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她睜開眼看到了什么?
——討論:故事中說的“陌生的地方”是個什么樣的地方呢?
——蒲公英碰到了誰?蟋蟀是怎樣勸說蒲公英的?
蒲公英又碰到了誰?螳螂是怎樣勸說蒲公英的?蒲公英最后碰到了誰?蒲公英是怎樣對她說的?
——教師繼續(xù)演示教具講述第二段故事。
——聽完后請幼兒搶答:
、偈澜缟献畲蟮暮Q笫悄囊粋?(太平洋)
、谑澜缟献罡叩氖鞘裁瓷剑浚ㄏ柴R拉雅山)
、凼澜缟献畲蟮膹V場是什么廣場?(天安門廣場)
、芷压⒌募业降自谀模
。ㄈf里長城大墻下的一棵小草旁)
4、學習講述故事。
——請幼兒翻開活動材料,邊看圖邊講故事。
——蒲公英的家在中國,你們的家在哪兒呢?你們喜歡她嗎?
建議:
1、在故事情節(jié)的牽引下描繪祖國河山的若干亮點,是將知識傳授變?yōu)樗囆g感受的嘗試。
2、當幼兒談論自己喜歡的家園時,教師可引導幼兒不僅可以從名勝古跡來說,還可以從其發(fā)展變化來談。
附:月亮船
有一次,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被大風吹到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風停了,蒲公英睜開眼一看,!這是什么地方?陌生的樹,陌生的山,陌生的小河。迷路的蒲公英急得哭了。
好心的蟋蟀說:“別哭,別哭,聽我唱歌!逼压⒄f:“不,我不聽,我要回家!
善良的'螳螂說:“別哭,別哭,聽我唱歌!逼压⒄f:“不,我不聽,我要回家!
天黑了,月亮升起來了,像只彎彎的小船。船上有個仙女和小白兔。
仙女看見蒲公英在傷心地哭,便問:“可憐的孩子,你怎么了?”蒲公英說:“我迷了路,我要回家!毕膳蜌獾貑枺骸澳愕募以谀膬?”蒲公英說:“媽媽告訴我,我的家在世界的東方,那兒有世界最大的海洋,那兒有最高的山,那兒有最大的廣場,那兒有最長的城墻!毕膳⑿χf:“我明白了,坐上我的船,我送你回家!毙“淄冒讯涛舶蜕斓酱,尾巴越變越長,一直拖到地上,蒲公英沿著兔子尾巴,攀上了月亮船。
月亮船在云海里飄呀飄呀,蒲公英看見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告訴他,那叫太平洋。蒲公英看見了世界上最高的山。仙女告訴他,那是喜馬拉雅山。突然,地面上出現(xiàn)了一片光芒。月亮船來到了萬里長城上空,
蒲公英激動地喊了起來:“停一停,停一停,這就是我的家,我就住在長城下的一棵小草旁!逼压⑾铝舜f:“再見,仙女!薄霸僖姡⒆,記住你的家叫中國……”仙女說著,駕著月亮船走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讓幼兒學會這首古詩,感受詩中的意境。
2、培養(yǎng)幼兒對古詩文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圖片,磁帶,字卡。
活動過程: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圖,請小朋友看一看,圖上畫了些什么?
2、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們有沒有詩興大發(fā)呢,請小朋友自己來編一編。 你們編得真好,從前李白老爺爺也到過這個地方,還寫了一首詩,我們一起來聽聽好嗎?
提問:
你聽到了什么?(幼兒說一句,師出示卡片)
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懂呢?師解釋難解詞。
3、跟著卡片,大家練習朗誦一下
4、游戲
老師想考考小朋友,師念一句,請你們找出相應的卡片。
5、老師這兒還有一段很好聽的音樂,我們跟著音樂來念這首詩,也可以跟著它一起唱,好嗎?
附: 古詩《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學會整首吟誦。
3.采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活動準備: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nèi)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了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
看,經(jīng)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jīng)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于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采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nèi)容。
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jù)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象畫出這兩句的'意思,并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后兩句采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內(nèi)容。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戶里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戶”,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戶”里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里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里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老師示范朗誦并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采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泊:停泊、?。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 你是
從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誰?他為什么要寫這首古詩?
三、結(jié)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從10以內(nèi)任意數(shù)開始順數(shù)或倒數(shù),感知數(shù)之間的內(nèi)在規(guī)律。
2、提高對數(shù)字的敏感性,體驗數(shù)字的重要和有趣。
3、積極參加探索活動,鍛煉思維的敏捷性。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包括:旅游車,號牌為12345;紅綠燈倒計時10~1;電梯上行,樓層顯示1~10;電梯下行,樓層顯示10~6、6~1;獎品區(qū)圖片;開汽車音樂。
2、實物教具:分別標有1~10數(shù)字的紅色和黑色車票,標有1~10數(shù)字的山洞、跳圈、梅花樁、草地等,操作板每人一份。
3、操作學具材料:設計車牌號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直接導入,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ビ螛烦峭,高興嗎?
二、觀察車牌號、車票,感知、學習順數(shù)
師:這是我們要乘坐的旅游車,車牌號是多少?
師:坐車要憑票,老師早就準備好了車票,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號碼。
出示1~10紅色車票,引導幼兒觀察和數(shù)數(shù)。
小結(jié):剛才我們是從小的數(shù)開始數(shù),后面的數(shù)比前面的數(shù)多1,這種從小到大的數(shù)數(shù)方法叫順數(shù)。
出示1~10黑色車票,引導幼兒觀察和數(shù)數(shù)。提問:這種從小到大的數(shù)數(shù)方法叫什么?(順數(shù))
幼兒上車,入座。
三、旅途中遇紅燈,感知、學習倒數(shù)
幼兒隨著開汽車的音樂模仿開汽車。
第一次遇紅燈。
師:前面有紅綠燈,現(xiàn)在是什么燈亮?紅燈亮了能過去嗎?我們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紅燈亮,停一停。顯示器上還有數(shù)字計時,一起來看看、數(shù)數(shù)(引導幼兒觀察并數(shù)數(shù)10~1)。
小結(jié):剛才我們從大的數(shù)開始數(shù),后面的數(shù)都比前面的數(shù)少1,這種從大到小的數(shù)數(shù)方法叫倒數(shù)。
師:綠燈亮了,我們繼續(xù)向前行(幼兒隨著開汽車的音樂繼續(xù)模仿開汽車)。
第二次遇紅燈。
師:前面又有一個紅綠燈,是什么燈亮?能過去嗎?還要等多久?我們一起來倒數(shù)(引導幼兒觀察并數(shù)數(shù)10~1)。
師:綠燈亮了,我們再繼續(xù)向前行。
四、玩游樂城,進一步練習順數(shù)和倒數(shù)
(一)乘電梯上樓,練習1~10順數(shù)
師:游樂城到了,先上10樓的游樂城玩吧!怎樣才能更快上到10樓呢?
幼兒模仿坐電梯,教師提醒幼兒站穩(wěn)、扶好,電梯要上行了。同時,引導幼兒觀察電梯的樓層顯示,并數(shù)數(shù)1~10。
師:10樓到了,我們安全地下電梯去玩嘍!
(二)在走走、跳跳、鉆鉆、爬爬中,幼兒練習從任意數(shù)開始順數(shù)或倒數(shù)
1、引導幼兒完整地觀察場地,練習順數(shù)和倒數(shù)。
師:游樂城有這么多好玩的',都編了號碼,看!這是山洞。上面的號碼是多少?(1~10)這是跳圈,號碼是多少?(10~1)這是……
2、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玩,進一步感知數(shù)之間的內(nèi)在規(guī)律。
師:孩子們!你們可以自由選擇玩,但要注意安全,互相謙讓哦!玩的時候看看你從哪個數(shù)開始,經(jīng)過了哪些數(shù)。去選擇你們喜歡的東西玩玩、數(shù)數(shù)吧!
3、交流玩法。
師:游樂城休息時間到了,請小朋友到休息區(qū)休息一會兒。
師:玩得開心嗎?剛才你玩了什么?從哪個數(shù)開始的?經(jīng)過了哪些數(shù)?
4、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選擇從任意數(shù)開始順數(shù)或倒數(shù)。
師:除了從1~10順數(shù)和從10~1倒數(shù)這兩種玩法,我們還可以從哪個數(shù)開始玩?你們自由選擇玩吧,不過請記住,這次玩的要求是從任意數(shù)開始順數(shù)或倒數(shù)。
幼兒再次到休息區(qū)休息,教師小結(jié)。
5、乘電梯下樓,練習10-6的倒數(shù)。
(1)播放課件: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是游樂城10周年慶典,6樓正在進行“有獎問答”活動,歡迎大家積極參加。
師:孩子們,6樓還有“有獎問答”活動呢!我們趕快坐電梯到6樓去。大家扶好、站穩(wěn),電梯下行了(倒數(shù)10~6)。
(2)擴展經(jīng)驗:順數(shù)和倒數(shù)在生活中的運用。
師:孩子們坐下,“有獎問答”就要開始了。
提問:生活中什么時候要用到順數(shù)或倒數(shù)?
幼兒先討論再回答,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卮饘α丝梢缘玫揭环莳勂贰
提問:生活中還有什么時候要用到順數(shù)或倒數(shù),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
6、乘電梯下樓,練習6~1倒數(shù)。
師: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坐電梯下樓回家了(倒數(shù)6~1)。
五、設計車牌號,迸一步練習從10以內(nèi)任意數(shù)開始的順數(shù)或倒數(shù)
師:這里有2輛車,都沒有車牌號,要請小朋友來幫忙設計車牌號,號碼必須是順數(shù)的5個數(shù)或倒數(shù)的5個數(shù)。你想設計什么號碼?自己先想想,也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
(一)發(fā)放操作材料,幼兒設計車牌號
(二)請幼兒將自己設計的車牌號說給同伴聽
(三)結(jié)束活動
師:車牌號設計好了,我們一起開車回家嘍。
幼兒隨音樂模仿開汽車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活動結(jié)束后,有的小朋友自覺排隊,請一人當小隊長,按順序數(shù)數(shù),有的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數(shù)數(shù),由這些可以說明孩子們已經(jīng)有了探究的興趣,那么我們教師應放開手,讓孩子們自己去玩、去探索,畢竟學習不能只通過一兩集體活動來完成。
小百科:倒數(shù)是一個數(shù)學學科術語,拼音是dàoshù。是指數(shù)學上設一個數(shù)x與其相乘的積為1的數(shù),記為1/x,過程為“乘法逆”,除了0以外的數(shù)都存在倒數(shù),分子和分母相倒并且兩個乘積是1的數(shù)互為倒數(shù),0沒有倒數(shù)。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3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3
(經(jīng)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0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0
【經(jīng)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