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上學期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沉與浮》含反思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上學期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沉與浮》含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物體沉浮,激發(fā)幼兒探索、發(fā)現的樂趣。
2、體驗玩水的樂趣,對操作活動感興趣。
3、學習把沉、浮物體作簡單分類和記錄。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雪花片,石頭,海綿,點心盤(幼兒操作材料)。
2、木制積木,記錄紙人手一份,螞蟻過河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出來玩了,瞧,這是誰呀?(螞蟻)
師:小螞蟻爬著爬著餓了,發(fā)現遠處有棵蘋果樹,就爬過去,可是面前出現了一條小河,請小朋友幫螞蟻想辦法過河?
幼:造一座橋
二、認識沉與浮現象。
1、教師做沉浮實驗。
師:瞧,這些材料誰能幫螞蟻過河呀?
2、鞏固幼兒對沉浮現象的認識
師:我現在請一小朋友來幫螞蟻想辦法。
三、幼兒操作,并記錄操作結果。
教師先請一幼兒操作,同時將結果記錄下來。(規(guī)則:拿一操作材料放入水中,浮起來的就把這種材料的圖片貼到小河里,沉的則不需貼。)集體糾正。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小班上學期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沉與浮》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幼兒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含反思11-05
浮與沉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1-26
幼兒園沉與浮科學教案12-12
浮與沉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7篇11-26
幼兒園大班沉與浮科學教案11-30
幼兒園大班《浮與沉》科學教案06-11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沉與浮12-20
《沉與浮》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08-28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