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散文教案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經(jīng)?吹缴⑽陌?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短小精悍,表現(xiàn)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散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散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語言散文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學習詞匯:五彩繽紛。
2、嘗試仿編散文詩句,表現(xiàn)風箏的特征。
3、體會散文詩優(yōu)美、寧靜的意境,表達對風箏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散文詩課件、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放風箏的視頻
活動過程:
1、播放視頻“放風箏”,引起幼兒興趣。提問:這些人在干什么?都有什么樣的風箏?什么顏色的風箏?一只只風箏是怎樣飛到天空中的?
提問:你放過風箏嗎?你放的風箏是什么樣子的?你是怎樣讓風箏飛得又高又遠的?
小結:風箏是各種各樣的,人們會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風箏,風箏由一條長長的線牽引著,很多風箏飛在天空中很美麗。
2、欣賞散文詩《放風箏》,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
(1)教師配樂朗誦散文詩,引導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美。提問:你聽了散文詩后有什么感受?心情怎樣?散文詩的名字叫什么?
。2)提問:他們的風箏都是什么樣子的?用散文詩中的語言梳理、提升幼兒的答案。
3、結合課件圖片再次欣賞散文詩,加深幼兒對散文詩的理解。
提問:很多顏色的風箏在天空中飄蕩,一眼望去,就變成了什么樣的風箏?引導幼兒理解詞匯:五彩繽紛。
提問:孩子們?yōu)轱L箏做了什么事情?用什么把它送上了蔚藍的天空?散文詩中他們在比什么?
小結:有的風箏是黃蜜蜂,有的風箏是紅蜻蜓,有的風箏是白蝴蝶,顏色五彩繽紛,小朋友們用一根長長的線拉著他們,比一比誰的飛得高,誰的飛得遠。
4、仿編散文詩句,大膽表達。
提問:除了散文詩中說的風箏,還有什么樣的風箏?請你用散文詩中的語言來說一說。
5、討論:怎樣讓風箏飛得又高又遠?
小結:放風箏要在一個空間較大的、還要避免有電線、高架橋等的地方,放風箏時要有風,然后根據(jù)風向放風箏,當風箏升起到一定高度時,前后輕輕抖動,使風箏穩(wěn)定下來。當風箏有下墜的趨勢時,要迅速收回一部分風箏線,直到風箏在空中停住了不再下墜。
幼兒園中班語言散文教案2
活動內(nèi)容:仿編散文詩《云彩和風兒》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字符號的興趣。
2、嘗試仿編詩句“吹呀吹,云彩變成……”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求異性和發(fā)散性。
3、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字卡“云”、“有趣”、“能干”;背景圖一張;披風;云朵形狀的各色卡紙。
活動預設:
一、猜謎引入:今天莫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我們大家一起來猜猜,好嗎?
1、師念謎面,引導幼兒猜謎。
謎面:身體輕又輕,空中來旅行,有時像老虎,有時像大象。
2、出示字卡“云”,幼兒認讀“云彩的云、白云的云”
二、幼兒欣賞配樂散文詩,感受散文中優(yōu)美的意境,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
1、師談話引入:秋天到了,天空變得格外晴朗,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云,陣陣秋風吹呀吹,朵朵白云變呀變,變成了什么有趣的東西呢?請小朋友聽一首散文詩就知道了。
2、幼兒欣賞配樂散文一遍,并結合背景圖的演示,幫助幼兒理解散文的內(nèi)容。
師:散文里說云彩變成什么?
3、師再朗誦一遍,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和思維。
師邊朗誦邊出示字卡“有趣”、“能干”。提問:為什么說云彩真有趣,風兒真能干?
三、組織幼兒展開想象,仿照散文的句式嘗試仿編。
1、師:平時,你們看到天上的云還像什么?請你和旁邊的同伴說說。
2、引導幼兒用“吹呀吹,云彩變成……”的句式說出來。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象散文詩里的句子一樣,用“吹呀吹,云彩變成……”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說出來。
3、老師把每個幼兒說的句子寫在“一片云朵”上,并貼在背景圖上。
四、幼兒欣賞仿編的詩歌,師將幼兒編的詩句連起來朗誦一遍。
五、游戲“云彩和風兒”,進一步感受云的有趣,風的能干。
1、師講解游戲玩法:請一名幼兒扮風,一部分幼兒扮云朵,云朵在空中悠閑的飄來飄去,當一陣風吹過之后,云朵要做一個造型,并且說“我變的是誰,在干什么。”
2、請部分幼兒游戲一遍
3、幼兒到戶外游戲。
推薦理由:
這首兒歌所表現(xiàn)的意境很美很神奇,天上的云彩抬頭便看得有,不是完全脫離現(xiàn)實的想象,適合中班幼兒的特點,同時它能激發(fā)幼兒更加關注周圍的事物、探究事物的變化。
整個活動的設計是: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教師將幼兒帶到美的意境中,讓幼兒充分感受想象詩句所表達的美。在熟悉句式的基礎上讓幼兒展開想象,仿照散文的句式嘗試仿編,不僅能規(guī)范幼兒語言的表達,而且還能帶給幼兒成功的快樂體驗。
幼兒園中班語言散文教案3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指出:
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而兒童散文詩就是一種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的兒童文學形式。它具有詩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它注重自然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還具有想象豐富,感情真摯,語言天真,意境優(yōu)美,節(jié)奏感強等特點。兒童散文詩的"詩情畫意"和"短小精悍"使它成為幼兒園語言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幼兒到了中班后,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進步,愿意欣賞形式優(yōu)美的散文詩,知道作品藝術語言與生活語言的不同,能初步感受到散文詩語言所蘊含的美。散文詩《綠色的夢》中許多生動優(yōu)美的形象展現(xiàn)在孩子們的眼前,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生動逼真的情景中感受和體會作品的意境美,在理解作品的主題很情感的基礎上能學習用比較恰當?shù)膭釉~、繪畫等形式體現(xiàn)詩歌美的方面,并嘗試仿編散文詩,在優(yōu)美的情景中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得發(fā)展。為了增加詩歌的意境感受,我精心設計、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利用多媒體烘托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
教學目標:
1、體會散文詩優(yōu)美、寧靜的意境,表達對綠色的喜愛之情。
2、初步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嘗試創(chuàng)編詩句。
教學重點:
1、體會散文詩的意境,表達對綠色的喜愛之情。
2、初步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教學難點:嘗試創(chuàng)編詩句教學準備:
1、課前經(jīng)驗:尋找綠色的經(jīng)驗。
2、課件、音樂《搖籃曲》
3、青草、小牛、毛毛蟲、熊貓、竹子、菜葉等圖片教學過程:
一、欣賞音樂
1、聽了音樂小朋友多想了些什么?(幼兒自由講述)
二、欣賞散文,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散文詩。
①聽到了什么?
、谧钕矚g那一句?
三、結合課件,再次欣賞,引導幼兒討論問題。
、僬l做夢了?小兔夢到什么?
、谇嗤軌舻绞裁?它在等誰?
③瓢蟲夢到什么?晶瑩的露珠里有什么呢?
④小溪流夢到什么?它做了什么事情呢?
、莘N子夢到什么?
、藓⒆訅舻绞裁矗
四、師幼看課件跟著音樂完整欣賞一遍。
五、幼兒創(chuàng)編《綠色的夢》
1、根據(jù)圖片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詩歌。
2、教師記錄幼兒創(chuàng)編的詩歌,裝訂成冊。
3、將新編的詩歌融入到散文詩中,引導幼兒輕柔朗誦。
六、延伸組織幼兒畫主題"我的夢"
課后反思:
《綠色的夢》這課我用先進的視聽教育手段,多媒體講述將圖、文、聲、像合為一體,讓孩子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輕松的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引題我打破原有的散文教學模式,借助幼兒對音樂的感知以及語言的講述,達到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幼兒欣賞詩歌的興趣。環(huán)節(jié)二我用配樂朗誦詩歌,引導幼兒感受詩歌的韻律美以及各種形容詞的運用,并基本了解內(nèi)容。讓幼兒對詩歌有了初步的理解。環(huán)節(jié)三我結合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提供幼兒聽、看、說,大膽表現(xiàn)的機會,幫助幼兒進一步地理解詩歌中的意境。進一步體驗散文優(yōu)美意境的同時解決了重點,理解詩歌掌握了詩歌內(nèi)容,感受散文優(yōu)美的詩句。環(huán)節(jié)五的創(chuàng)編,中班的幼兒語言領域發(fā)展目標提出要求:在仿編活動中要求幼兒通過交換詞句,使詩歌后面出現(xiàn)新的內(nèi)容。為了解決仿編的難題,我為幼兒準備一些圖片,給孩子建立了一個支點,讓幼兒將圖片中有關系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引導幼兒自由討論,在活動中,我分成幾組強弱結合。在孩子討論過程中我隨機指導。培養(yǎng)幼兒獨立自由、大膽想象的好習慣。我讓老師及時的把孩子仿編的詩句記錄下來,課后我又讓孩子把自己詩句通過自己的畫筆畫下,最后我把詩句和圖畫裝訂成冊,他們就擁有一本圖文并茂的散文詩集了。他們非常喜歡自己的這本散文詩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散文教案4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散文,了解春雨和自然物的關系,感受散文的意境。
2、在嘗試仿編散文的過程中,表述對春天的感受,激發(fā)喜愛春天的情感。
準備:PPT、綠色的紙、記號筆過程:
一、說說喜歡春天的理由1、你們喜歡春天嗎?喜歡春天的什么?
總結:春天真美,你們喜歡春天的草、春天的花、春天的風,我呀最喜歡春天的雨,春天的雨本領很大的,你們聽--(欣賞散文)二、欣賞散文,感受理解(一)、完整欣賞1、春雨是怎么來到大地上的?為什么說春雨是蹦蹦跳跳的?
2、春雨蹦蹦跳跳來到了哪些地方?
3、春雨找樹枝、大山、花園做朋友,它是怎么和它們打招呼的?(敲敲)4、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示敲的含義。
。ǘ┯^看PPT,分段欣賞,理解內(nèi)容1、春雨敲敲樹枝,樹枝有什么變化?嫩葉像什么?還會像什么?
2、春雨又敲敲大山,大山長出了什么?為什么小草睜著亮眼睛?她在看誰呀?
3、花園里的鮮花是什么時候開的?美麗的鮮花還會說些什么?
三、完整欣賞,遷移經(jīng)驗1、春雨還會去哪里?
2、春雨除了會用敲的動作,還會怎么去找朋友?朋友們又會有什么變化?
3、幼兒相互討論,自由講述,教師隨機整理幼兒的回答,并將幼兒回答用繪畫方式表現(xiàn)。
四、嘗試仿編1、我們小朋友編了這么多,把你們自己編的也加進去,一起變成新的散文詩。
散文:春雨小雨滴是蹦蹦跳跳來到到地上的。
它敲敲樹枝,樹枝上就冒出了綠苞;綠苞變成了綠葉像小巴掌,再為小鳥歌唱、鼓掌。
它敲敲大山,山上鉆出了小草;草上掛滿了雨珠兒,好像睜著亮眼睛。
它敲敲我家花園里的迎春花,迎春花就開了;它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歡迎你來到了我家。
幼兒園中班語言散文教案5
一、主題活動名稱:
明天出版社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中班下學期主題四《春天,你好》中的一個活動:醒來了。
二、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春天里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萌發(fā)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幫助幼兒記住故事主要情節(jié),簡單了解幾種常見動物與季節(jié)變化的關系。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冬天動物冬眠及春季天氣特征的知識經(jīng)驗。
2、故事課件,小魚、青蛙和小蜜蜂的頭飾,幼兒操作卡片。
3、《郊游》磁帶、輕音樂、磁帶、錄音機。
四、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學說動物間的對話,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難點是激發(fā)幼兒產(chǎn)生主動探索小動物的好奇心,產(chǎn)生愛惜小動物,保護小動物的情感,并對文學作品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
五、活動內(nèi)容分析:
《醒來了》這一活動是主題《春天,你好》中的第五個活動,前面的四個活動,如《春游去》、《春回大地》、《郊游》等都已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春天的勃勃生機,使幼兒進一步萌發(fā)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尤其是小動物,幼兒天生喜歡,但是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怎么樣了?出來了沒有,它們又在干什么?這一切的問題都在吸引著幼兒,去求知、去探索。《綱要》中明確規(guī)定: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還應敏銳地捕捉到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新的關注點、興奮點和新的發(fā)展需要,適時適宜的組織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好奇、好問、樂于探索的精神等;诖,《醒來了》這一活動是前幾個活動的深化、升華。通過這一活動的組織,不僅能進一步增進幼兒對動物與季節(jié)變化的認識,還能使幼兒通過不同形式的學說故事角色的對話。強化語言的學習,增加對動物的情感認識及對文學作品的喜愛,從而在趣味性活動中自然地突破本活動的重點與難點。
六、活動過程實際思路:
(一)讓幼兒走進大自然,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秘密,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增加幼兒的感性經(jīng)驗。
這個目標主要是通過本主題的前四個活動來實現(xiàn)的。第一個活動帶幼兒去春游,主要是讓幼兒走進大自然,去真切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的氣息,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蘊藏的春的秘密;其它三個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進一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春天天氣特征,自然變化的認識,在春的懷抱里,在不同的活動中,幼兒身心得到陶冶,會不斷發(fā)現(xiàn)一些新奇的事物,如小草發(fā)芽了,小花開放了,一些小動物也出來了?傊,幼兒的好奇心會不斷增加,興趣也越加廣泛,感性經(jīng)驗也愈加豐富。尤其是活動開始,聽著熟悉的《郊游》樂曲,做著舒展。優(yōu)美的動作入場,更能自然引發(fā)幼兒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ǘ╅_展概述活動:
1、首先以游戲引題:溫暖而又美麗的春天來了,一些小動物也出來了,教師分別扮演小魚游,青蛙叫跳,小蜜蜂飛、叫等動作來引導幼兒猜。這種師演生猜的師生互動方式,旨在營造和諧、愉悅的活動氛圍,充分調(diào)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增加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同時引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接著播放課件,依次出示故事的四個畫面(點擊出四個畫面),每個畫面設計幾個開放性的問題,請幼兒思考,例如:畫面一,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誰能看出這是哪個季節(jié)的畫面?為什么?”引導幼兒結合畫面及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講出春季的主要特征。畫面二,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魚醒來了,看見青蛙蹲在泥洞中,它心里怎么樣?”“它會怎么說?”這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具體、明了,每個幼兒通過思考能得出一個較合理的結論,都能有話說。在充分調(diào)動回答每個幼兒之后,點出課件對話,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對每一個幼兒的回答,都根據(jù)幼兒的個體特點,給予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肯定、在這種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中,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不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而且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3、幼兒自我發(fā)現(xiàn)后。結合課件,師配樂講述故事,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思考:“故事里有哪些動物?小動物在什么季節(jié)醒來了?為什么?”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借助多媒體的形、色、景等多種優(yōu)勢,直觀形象的幫助幼兒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萌發(fā)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通過幾個問題的思考,讓幼兒知道有的動物冬天要冬眠,如小魚,小青蛙等,春天來了,它們就醒來了,從而簡單了解動物與季節(jié)變化的關系,擴展幼兒的知識面。
4、再次通過課件,結合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說小魚、小青蛙、小蜜蜂的對話。如運用師引導全體幼兒說,師生分角色說、男孩女孩分角色說等。這種靈活有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說方式,不但極大的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有成效的掌握了動物間的對話,并把其中的禮貌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而且又進一步明確了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yǎng)成了幼兒注意互相傾聽,積極應答的習慣,使語言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5、故事表演,這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故事主要情節(jié)的理解,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使幼兒更加喜歡文學作品。
(三)幼兒合作布置“醒來的春天”的畫面:
幼兒操作卡片,討論并思考:“春天來了,還有哪些小動物也醒過來了?這些小動物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以拓展幼兒的思維,使幼兒從對故事中小魚、小青蛙、小蜜蜂的了解與喜愛轉到對春天其他小動物的關心與喜愛上。討論之后,請幼兒分組、合作把自己圖片上的小動物送到事先設計好“美麗的春天里”,共同布置“醒來的春天”的生動畫面,然后師生一同來欣賞幼兒合作完成的作品。通過操作幼兒愛動物的情感得到升華,動手能力,合作意識得到進一步培養(yǎng)。
(四)活動延伸:
通過操作活動的評價:小動物都回到美麗的春天里,自然中院子里去、都很感激小朋友,喜歡小朋友、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愛動物,喜歡動物交朋友的情感。最后,聽著《郊游》樂曲,師生一同到尋找春天里的小動物與它們交朋友。使活動目標再次通過延伸活動得到強化與落實。
這是我對《醒來了》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通過這種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
1、注重了活動設計的整合性、趣味性。
《綱要》中規(guī)定:幼兒園的教育內(nèi)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nèi)容應相互滲透。本活動就較好地融入了語言、藝術、科學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對話等有趣形式,較好地完成了本活動的目標,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2、讓情感教育融入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尤其是最后,把醒來的小動物送回大自然,使幼兒愛動物的情感由意識變?yōu)樾袆?對動物的喜愛,保護之情得到很好的強化、延伸活動中,教師情感式的過度語“小動物都回到了春天的懷抱里,它們會感激小朋友,喜愛小朋友,咱們一起到院子里,大自然里去找醒來的小動物交小朋友吧,”使情感教育得到進一步延伸。
3、幼兒主動探索貫穿始終。如活動前,讓幼兒到大自然中主動探索春的秘密;活動中,幼兒自主思考,主動發(fā)現(xiàn)故事中存在的秘密;活動延伸中,再一次到大自然中去尋找醒來的小動物,與它們交朋友。幼兒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探索中。
以上即是我對《醒來了》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及粗淺認識,其中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散文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散文欣賞》主題課教案04-01
中班散文詩語言活動教案04-02
中班公開課語言散文反思教案03-04
幼兒園中班語言《秋天》教案07-22
中班語言:下雨了幼兒園教案06-29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6-17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教案07-15
中班幼兒園語言教案04-23
幼兒園中班的語言教案01-19
幼兒園中班語言《比耳朵》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