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客家涼帽,知道客家涼帽的造型與作用。
2、學習用剪紙和畫花邊的方法裝飾客家涼帽。
3、感受客家人的民族文化。
4、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剪紙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剪紙和畫花邊的方法裝飾客家涼帽。
難點:運用各種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裝飾客家涼帽。
活動準備:
裁剪成涼帽狀的卡紙、皺紙第位幼兒一份;彩色筆、膠水、剪刀、彩紙;自制客家涼帽、客家涼帽的PPT課件、客家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老師在客家音樂的伴奏下,帶著客家涼帽入場,引起幼兒興趣,從而引入活動。
二、主體部分:
1、欣賞客家涼帽(PPT課件)。
T:你知道這是什么?它的名字叫什么?
T:客家涼帽與我們平常的帽子有什么不同?
T:想一想,為什么涼帽周圍的邊沿要掛圍布?頭頂為什么是空的?
T:如果讓你來制作客家涼帽,你會什么樣做?
小結:客家婦女經(jīng)常帶這種能遮擋陽光又涼爽宜人的涼帽在戶外勞動。涼帽周圍的邊沿掛著折疊均勻的圍布,有黑色的、藍色的、白色的、花色的,遠遠望去,像是一朵朵美麗的鮮花在田野里盛開。
2、教師講解示范,交代要求。
(1)用剪紙裝飾:用剪刀把彩紙剪出各種好看的紙花,用膠水粘岾在涼帽上,然后用彩色筆畫出不同的花邊和紋樣。
。2)裝飾好后,在涼帽邊沿周圍用皺紙粘上帽裙。(可以折疊起皺粘,或剪成流蘇狀。)
3、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要求:(1)保護清潔,紙屑放在籃子里;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2)要畫出各種不同的花邊、圖案。
。3)剪出各種好看的剪紙,貼在帽子上。
。4)帽裙可以折疊起皺貼粘,或剪成流蘇狀。
三、結束部分:展示作品,欣賞與評價。
評價重點:構圖飽滿,設計有創(chuàng)意、有特色,色彩搭配鮮艷。
四、延伸部分:戴上自己做的客家涼帽,伴著客家音樂跳舞或走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
2.培養(yǎng)幼兒細致、耐心的能力。
活動準備
寫有數(shù)字、算式題的卡片若干。
教學具圖片
1.活動提示
先任意找一張卡片,算出式題的得數(shù),然后去找得數(shù)開頭的卡片,往后接,最后看看誰的龍接的長。
2.教育功能
幫助幼兒復習、鞏固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
3.指導要點:
提醒幼兒得數(shù)一定要檢查對以后再去找卡片,否則一張卡片找錯后,整條龍就都接錯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庇變捍竽懴胂,能跟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多種運動項目的姿態(tài).
。沧杂珊献鳎w會成功,感受做中國人的自豪.
3激發(fā)幼兒愛運動,愛福娃,愛國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眻D片若干,音樂若干
。哺鞣N運動器具
三: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引出福娃,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設計運動員造型
。庇變喝雸鲎鰺嵘磉\動
。渤鍪菊J識5個福娃
3討論,欣賞,模仿運動項目動作
中間部分:慣穿游戲,幼兒根據(jù)各種音樂作運動員造
1聽音樂.做游戲,擺運動員造型
。残蕾p音樂,嘗試匹配與音樂風格相符合的運動
。陈犚魳,集體表演
結束部分:選擇道具進行組合表演,體驗合作的成功感
。庇變哼x擇體育用品合作表演
。埠嫌傲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教學設計意圖:
語言是幼兒交往、認識事物、保存知識、發(fā)展智力的重要工縣。幼兒正處在語言發(fā)展的敏感期。同時,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也是智力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毒V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xiàn)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達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因此,為了使幼兒的智力得到全面發(fā)展,提高素質,我設計了這節(jié)《快樂的小公雞》語言活動。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初步掌握情節(jié),學習動物對話。
2、豐富詞匯:苦惱、耕田、傳播、報時。
3、體驗為別人做好事,別人喜歡,自己也快樂的感受。
4、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通過一組圖片排序,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培養(yǎng)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5、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初步掌握情節(jié),學習動物對話。
2、難點:豐富詞匯,運用動物對話回答問題。
教學準備:
1、課件《快樂的小公雞》。
2、老牛、青蛙、蜜蜂、小公雞、公雞爸爸頭飾。
教學過程:(每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要寫明你的設計意圖)
一、邊看角色演示邊討論,幼兒初步體驗情感!纠妙^飾導入吸引幼兒學習的興趣】
1、出示老牛(頭飾)——"我是快樂的老牛,小朋友們好"。
教師以角色口吻引導幼兒討論:你們知道我為什么快樂嗎?
2、演示青蛙(頭飾)、蜜蜂(頭飾),鼓勵幼兒猜想它們快樂的原因。
師:小青蛙和蜜蜂都說自己快樂,請你們猜一猜它們?yōu)槭裁纯鞓纺兀?/p>
3、出示小公雞(頭飾),引出故事《快樂的小公雞》
師:"我是一只小公雞,我也想找快樂。"
討論:小公雞怎么樣才能找到快樂?
二、教師出示課件請幼兒欣賞故事,并提出要求!九囵B(yǎng)幼兒傾聽能力、記憶力和觀察力】
師: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粋好看的故事動畫片你們想看嗎?故事的名字叫《快樂的小公雞》
1.故事里有哪些動物?
2、小公雞整天沒事干,它心情怎樣?(豐富詞匯:苦惱)
3、故事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4、小公雞找到誰,它們都是怎樣說的?
三、再次觀看課件,欣賞故事,讓幼兒感知、理解故事內(nèi)容!咀層變撼浞值母兄适虑楣(jié)并能利用動物的對話回答問題】
師;現(xiàn)在,我們再一起觀看以便動畫片吧!
1、小公雞跑到田野問誰?小公雞怎樣問老牛呢?(學習句子:爺爺,怎樣才能快樂呢?)
2、老牛爺爺怎樣回答?(學習對話:幫助人們耕種田地,就會快樂了!豐富詞匯:耕種)
3、小公雞跑的哪里問青蛙?青蛙哥哥怎樣回答呢?(學習對話:為莊稼,捉害蟲就會快樂。)
4、它跑到花叢問誰?蜜蜂姐姐又是怎樣說的?(學習對話:飛來飛去給花兒傳播花粉,就會快樂了。豐富詞匯:傳播)
5、老牛爺爺、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說的不一樣,小公雞怎樣辦呢?
6、公雞爸爸怎樣回答小公雞?(學習句子:幫助別人,你就會得到快樂。)
師:小公雞怎樣找到快樂了呢?(幼兒討論后,提問個別幼兒)
師小結:原來小公雞每天早早起床,為人們報時,它成為了一只快樂的小公雞!(豐富詞匯:報時)
四、引導幼兒思考其它動物快樂的原因!咀層變撼浞职l(fā)揮想象力,拓展幼兒的知識】
師:老牛爺爺、青蛙、蜜蜂它們用自己的本領去幫助別人,所以它們快樂,請小朋友想一想,還有哪些動物,它們有什么本領去幫助別人,讓自己快樂呢?
五、請幼兒分組自由選擇角色邊聽故事,邊表演。
師:請幾位小朋友到前面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進行故事表演。記住在表演中一定要說出你所扮演角色的對話!現(xiàn)在請大家故事表演!
六、教育幼兒,懂得幫助別人是快樂的事。【培養(yǎng)幼兒要具有健康、快樂的心理】
教師小結:在生活中,我們要經(jīng)常幫助別人。愛勞動,做一位勤勞有愛心的小朋友,就會贏得大家的喜愛,自己也會快樂的!現(xiàn)在小朋友就和老師一起去尋找自己的快樂吧!
活動反思:
《快樂的小公雞》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實驗教科書第二冊16單元“快樂”中的一篇課文。本課是一篇童話,說的是小公雞整天沒事做,心里很苦惱,后來在大家的幫助下成了一只快樂的小公雞。故事告訴我們“幫助別人,你就會得到快樂。”
我上的是第一課時,重點讓學生在整體認讀中認字學詞。在熟讀課文,讓學生悟出幫助別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樂的道理。整堂課下來,我總結以下幾點:
一、教學中較成功之處
1、自主識字,總結方法
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我?guī)椭鷮W生歸納識字方法,可以拼音、問別人、聽讀、編字謎、認想寫用等等多種識字方法,學生在自主識字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并學會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字詞。
2、快樂朗讀,讀中體會
在教學中,我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再次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學生在一過程中逐漸理解了課文的重點。學生在愉悅氣氛中快樂的學習,感悟和發(fā)現(xiàn)了“幫助別人,就會得到快樂“的道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體現(xiàn)以下三點:以讀為主,讀中探究;以學為主,學中體驗;以人為本,關注情感體驗。把課堂真正讓給學生,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3、聯(lián)系生活,還原生活
學文后,我設計了“你有做過什么幫助別人的事情?小公雞在——遇到正在——的老牛的說話練習”,讓學生在感悟課文后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在平日的生活中真正體驗助人為樂的好品德,讓語文走進生活,還原于生活,在生活中升華。
二、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引導學生讀的還不夠,導致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小組表演、師生合作讀”等成果展示環(huán)節(jié),沒有想象中的精彩。如果我能在討論時,能結合句子、口語交際的學習,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主旨,必定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2、教師的教學語言過于單調貧乏,不夠簡練,如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渡語言等,這樣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若能再豐富些,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深層次的內(nèi)容。需在今后多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學習,豐富教學語言,提高專業(yè)素質。
3、教學機智有待提高,關注學生的程度還不夠,沒能及時捕捉學生發(fā)言的亮點及問題進行有效引導,對有些詞句的理解和朗讀的訓練不夠到位,致使課堂上有些環(huán)節(jié)有“蜻蜓點水”的感覺。
4、在環(huán)節(jié)設計上不夠恰當,如果將表格說話練習放在整節(jié)課的末尾,作為課堂上的總結、延伸,相信孩子的回答會更好。
教學,總是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下來,感受頗多。雖然這節(jié)課經(jīng)過精心的準備,但到教學實踐上,還是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改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2.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邏輯性,進一步理解分合式與加減算式之間的關系。
3.運用10的第一、二組分合式,推算出10的第一、二組加減算式,進一步理解加減的含義。
活動準備
1.課件:趣味練習[3-25]
2.學具:每人一本演草本,鉛筆一支。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組織游戲,引起興趣,復習9的加減。
教師:今天我們來玩放鞭炮的游戲,每抽一個鞭跑,將算式和得數(shù)正確讀出,
小朋友便放響炮,發(fā)出“砰啪”的聲。
如果讀錯,就放啞炮,發(fā)出“嘶嘶”的聲音。
二、展開
1.趣味練習:10的分解和組合
引導觀察探索分析10的加減算式與組成式的關系。
小結:數(shù)的加減算式可以由組成式推出,一個組成式能夠推出四個加減算式,
兩個加法算式,兩個減法算式。
在組成式中部分數(shù)合起來是總數(shù),合起來就用“加法”計算,加法算式就是這樣的來的。
在組成式中,總數(shù)去掉一個部分數(shù)等于另一個部分數(shù),去掉用“減法”計算,
減法算式就是這樣來得的。
2.趣味練習
10的第一組組成式,引導幼兒分析這個組成式,使幼兒明白,在這個組成式中“10”是總數(shù),
“1”和“9”是部分數(shù),提示幼兒部分數(shù)加起來等于總數(shù),
總數(shù)減去一個部分數(shù)等于另一個部分數(shù)。
3.請幼兒在分析的基礎上,寫出10的第一組加減算式。
4.老師公布結果,1+9=10、9+1=9、10-1=9、10-9=1,請幼兒進行驗證。
5.幼兒集體讀出10的第一組加減算式。
6.依次方法引導幼兒學習10的第二組加減。
7.游戲鞏固“勇摘智慧星”復習9和10的第一二組加減。
三、結束
表揚課堂上積極動腦筋的幼兒沒,頒發(fā)智慧星,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目標:
1.初步了解京劇是我國特有的劇種。
2.學會裝飾京劇臉譜。
3.嘗試用京劇的形式來演唱,加深對京劇的認識。
準備:
1.京劇《龜兔賽跑》錄音帶一份。
2.各種沒有裝飾的京劇臉譜、人手一只小盆子(當鑼用)、人手一只筷子。
3.圖片:京劇臉譜。
過程:
一.欣賞京劇唱段《龜兔賽跑》感受京劇的魅力。
教師一邊唱京劇《龜兔賽跑》一邊出場。
師:剛才我們聽了一段曲子,它與我們平時聽的曲子一樣嗎?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
幼:不一樣,它叫京劇……
師:京劇與我們平時聽的曲子有什么不一樣?
幼:它有敲鑼的、它有隆個里格隆咚,隆個里格隆……
。壕﹦∈俏覀儑业膰鴦,只有我們才有的。很多人都非常喜歡京劇,就連外國人也很喜歡
二.結合圖片,讓幼兒了解京劇臉譜的主要特征。
師:你在什么地方聽過或看過京劇?
幼:我在電視機里看到過、我在收音機里聽到過……
師:你知道在京劇里它的臉譜是什么樣子的嗎?
幼:五顏六色的。
教師打開實物投影儀再問:京劇臉譜除了顏色鮮艷外還有哪些特點?
幼:眼睛很大、眉毛是豎著的……
:臉譜的色彩對比強烈、五官夸張、左右臉是對稱的。
叁.引導幼兒大膽的裝飾臉譜。
師:你們想不想裝飾一張漂亮的臉譜?
幼:想。
教師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空白臉譜。
1.提出要求如下:
1)保持桌面的整潔。
2)裝飾時注意顏色的對比、五官的`夸張、左右臉的對比。
2.幼兒操作,裝飾京劇臉譜。
教師巡回觀察,并從旁指導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
3.幼兒的作品。
對好的作品進行肯定。
三.讓幼兒用京劇的形式來演唱。
師:現(xiàn)在讓我們把裝飾好的臉譜戴在臉上,一起來唱京劇好嗎?
幼;好。
師:唱京劇的時候還需要些什么?
幼:鑼鼓聲。
教師讓幼兒每人拿出桌下的盆子和筷子邊敲鑼邊唱《龜兔賽跑》,并且模仿京劇中的人物動作?蓮膹蛶状巍
延伸:讓幼兒拿起鑼到小班去表演給小弟弟小妹妹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而水是我們?nèi)粘I钪胁豢扇鄙俚奈覀兠刻於茧x不開它,正因為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觸并認識了它,幼兒天生喜歡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現(xiàn)象。因此,我選擇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這一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目標一: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
目標二:初步了解物體的沉浮現(xiàn)象
目標三:培養(yǎng)幼兒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物體的沉浮現(xiàn)象
教學難點:把下沉的浮起來,把浮起的沉下去
活動準備
大水盆6個,籃子12個,紙、干木塊、石子、釘子、塑料杯子、樹葉、乒乓球、實心球、硬幣若干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很清楚地再現(xiàn),即開始環(huán)節(jié)、基本環(huán)節(jié)、結束環(huán)節(jié)、延伸環(huán)節(jié)。注:重點表述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請小朋友們猜一猜,這些東西哪些會浮起來,哪些會沉下去。(設置懸念,引發(fā)幼兒好奇心)
二:操作,請小朋友們把桌上的東西放在水盆里,看看結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
三:請小朋友們把沉與浮的物體分別放在兩個籃子里,然后告訴別組的小朋友和老師,哪些下沉了,哪些是浮著的。(紙、干木塊、塑料杯子、樹葉、乒乓球是浮著的,石子、釘子、實心球、硬幣是沉下去的)
四:為什么有的沉下去了,有的卻浮起來了呢?
五:請小朋友們利用籃子里的東西互相想一想怎樣才能把浮起的沉下去,把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把紙用石子壓住,把硬幣放在塑料杯里………。)
六:請小朋友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會沉下水底,哪些會浮上水面。
教學反思
“沉與浮”這個活動設計來源于幼兒的一個突然發(fā)現(xiàn);顒泳o密圍繞“沉浮”這個有趣現(xiàn)象而展開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引發(fā)探索欲望。本次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對物體的沉浮進行猜想和判斷,讓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讓幼兒玩一玩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探究物體沉與浮的原因,獲取與物體沉浮相關的知識經(jīng)驗,并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改變物體的沉浮。在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為幼兒發(fā)展開渠。活動內(nèi)容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為幼兒的發(fā)展引路。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喜歡操作、擺弄手電筒,能想辦法讓手電筒亮起來。
2.認識電池的正負兩極,了解電池正負極相連可以使手電筒亮起來的道理。
活動準備
手電筒及干電池若干,彩筆若干,記錄表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1.提供電池和手電筒讓幼兒進行組裝。
。1)提供各式各樣的手電筒和電池,請幼兒觀察了解手電筒和電池的多樣性。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電池,認識電池的正極和負極。
。3)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手電筒以及和手電筒相匹配的電池,探索如何組裝能使手電筒亮起來。
。4)請安裝成功的幼兒操作演示,知道正負極相連可以使手電筒亮起來。
2.請幼兒用組裝好的手電筒進行探究小實驗。
。1)請幼兒把手電筒放在水彩筆一側約10厘米的地方,逐漸改變手電筒與水彩筆的角度,觀察影子長短的變化。了解手電筒與水彩筆的角度越小,影子越長;手電筒與水彩筆的角度越大,影子越短的現(xiàn)象。
。2)請幼兒將自己探究的結果記錄在表上。
3.關掉活動室的照明燈,拉上窗簾,請幼兒用手電筒自由照射,感受關的直線傳播和光與影子的關系。
活動延伸:
閱讀幼兒學習資源,了解各種電器中常見的電池。
可以在科學區(qū)投放使用電池的鐘表、遙控器、電動玩具等材料,讓幼兒自由拆裝,鞏固電池安裝的正確方法,感受電池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饒有趣味的作品內(nèi)容,很吸引幼兒!皦蛟铝痢钡漠嬅婧蛢(nèi)容讓幼兒充滿好奇,產(chǎn)生了游戲的沖動。因此這是一個可以“玩”、可以“游戲”的作品,適宜在大班進行集體教學。
疊高是各年齡段幼兒都喜歡的活動,大班幼兒已積累了一些操作經(jīng)驗,但對疊高中蘊含的“奧秘”卻不甚清楚。于是,我們借助文學作品,設計了“夠月亮”活動,讓大班幼兒在與同伴的共同游戲中探究疊高的“奧秘”,初步體驗合作的樂趣和重要性,引發(fā)幼兒積極主動的操作、探究和發(fā)現(xiàn)。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動物“吃月亮”的畫面中,討論并發(fā)現(xiàn)疊高時保持平衡的方法。
2.與同伴一起探究疊高的“奧秘”,從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作品的動畫片、幼兒建構作品的照片、PPT(人體疊高):疊高用的多種用具、紙制隔板、可移動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交代名稱,引發(fā)好奇
(通過“開門見山”式的問題引出作品,引起幼兒無限的遐想和學習的積極性。)
1.這是什么(月亮)這里有一個關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這個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認為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3.過渡:有一群動物也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它們想去摘月亮,動物們有沒有摘到月亮動物們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聽講故事,理解作品
(借助重點問題和插問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內(nèi)容,討論并發(fā)現(xiàn)疊高的一些方法,促進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
1.播放PPT:看看講講(講述中適當進行一些插問)。
(1)大象這么大,海龜這么小,我們一起幫忙想個好辦法,讓上面的大象站穩(wěn)、下面的海龜不受傷,可以怎么做(引導幼兒大膽推測)
(2)現(xiàn)在誰來幫忙了獅子站在斑馬身上,它的頭往哪邊比較合適呢為什么這樣站比較好
(3)現(xiàn)在幾個動物在摘月亮(7個)你認為猴子會請哪個動物爬上去比較合適(推進)為什么小老鼠爬上去比較合適
(4)小老鼠為什么能成功這是朋友們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結果嗎
(5)誰能說說動物們是用什么辦法站穩(wěn)、夠到月亮的
2.小結:動物們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疊,它們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方法。它們不怕失敗,最終成功地夠到了月亮,嘗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覺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很值。
3.過渡:動物們齊心協(xié)力用疊高的方法夠到了月亮,品嘗到了“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你們想不想也和朋友一起“夠月亮”
三、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借助操作體驗和問題討論,引導幼兒在共同游戲中探究疊高的“奧秘”,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1.第一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個桌上有一個可移動的“月亮”。一個塑料筐,筐里有一些小紙板、罐頭、積木、木板等。每組材料的種類和數(shù)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這些材料像什么呢(動物的腿)這些小紙板可以代替什么(動物的身體)
有的動物是兩條腿的,也有的動物是四條腿的。你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材料代替動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們有16個人,可以怎么玩游戲呢(4人合作游戲)
(2)幼兒4人一組探索活動。
[觀察要點]:怎樣的材料適合放在下(上)面怎樣放置材料才會穩(wěn)穩(wěn)當當?shù)?/p>
(3)交流各自用什么辦法“夠月亮”
2.第二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個小組增添相同數(shù)量的藥盒、酸奶罐、圓柱體積木。
(1)交代操作要求:
這次每個小組增加了材料,你們可以用和動物不一樣的方法試試疊高“夠月亮”。
提醒幼兒可移動的“月亮”可移至中間處或最高處。
(2)幼兒4人一組探索活動。
[觀察要點]:幼兒是否有意識地挑選材料幼兒是否能分工合作進行疊高疊高時是否細心
(3)交流各自用什么辦法“夠月亮”。
(重點介紹與眾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3.小結激趣。
“夠月亮”的辦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組成功了,有的小組失敗了……以后,我們可以試試各種辦法,相信你們肯定可以夠到月亮。
延伸活動
1.請幼兒欣賞圖片或PPT,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有關人體疊高等畫面,進一步感知其中蘊含著的有關疊高——平衡的“奧秘”。
2.在區(qū)域活動中,提供疊高用的多種材料,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繼續(xù)玩游戲,并記錄游戲的操作情況,分享交流自己的經(jīng)驗。
活動反思:
一、目標定位偏難,幼兒基本掌握
針對三個目標來說,第一個目標偏難,但是在幼兒的掌握情況來說還算不錯,不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太過于去抓住目標進行教學,顯的有些死板,不夠靈活。第二個目標是感受夜晚大自然的美好意境,但是在活動中不太能體現(xiàn)出來,月亮本是夜空中的精靈,體現(xiàn)一種純凈寧靜的美,但是在活動中沒有營造起這樣的氛圍,這是有點欠缺的?梢栽诨顒娱_始的時候播放一點關于夜晚的輕音樂,讓幼兒仿佛置身于夜空中。
二、內(nèi)容主體單板,幼兒興趣不大。
整個活動按照總分總的順序,比較老套,缺乏新意。導入部分過于著急的想去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所以幼兒思考的比較少,幼兒的主體性體現(xiàn)的還不夠,可以讓幼兒來說一說會在哪里看到過月亮,看到的月亮是怎樣的?赡苡捎谖医听g不長,我怕把問題拋出去之后會收不回來,還是要在以后的更多活動中自己獲取經(jīng)驗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請幼兒第一次欣賞完詩歌的時候,我提問的問題可以在廣泛一點,不要把問題框死在詩歌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發(fā)揮想象力,讓他們想一想聽到了什么,他們的思維肯定還會更加廣闊。
在活動中應該肯定幼兒的每一個回答,不能去否定幼兒的想法,在活動結束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過分的去強調了詩歌的題目是《月亮》,而一直去否定幼兒提出的“月亮和我好”,這也是一大忌。
三、延伸環(huán)節(jié)倉促,主題沒有升華
過于倉促的去結束活動,忽略可以很精彩的主題升華部分,可以在結束部分讓幼兒在說說,可以給月亮找哪些好朋友,在活動中也要突出夜晚的情感,安靜純凈。突然的讓幼兒出去給月亮找朋友也顯得有點不切實際?赡芪业慕逃址ū容^稚嫩,在幼兒面前也不太能放開自己,顯的有些拘謹,情感的表現(xiàn)還不是很到位,不能以感情以聲音來吸引幼兒,這也是我在以后需要繼續(xù)發(fā)展的方向。
關于這次的活動,王老師給予的意見和評價也是我以后繼續(xù)前進的動力,我相信在這樣一片和諧的環(huán)境中,我也一定會繼續(xù)努力,不斷吸取成熟教師和有經(jīng)驗的老師的良好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努力為八幼的持續(xù)發(fā)展添磚加瓦。
還有,在活動中,我的目標達成度不夠,沒有詩歌的意境美;教師教的痕跡也較多,幼兒理解不夠;對幼兒的表述細節(jié),教師關注不夠,“飄”“盛”,沒有及時糾正。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九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5-18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四篇05-17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六篇05-22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8篇05-21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7篇05-24
精選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5-19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十篇05-22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九篇05-26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九篇05-26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8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