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色中文在线视频,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欧美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 <dfn id="pbiqm"><cite id="pbiqm"></cite></dfn>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2-03-15 19:09:1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精選12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精選12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根據(jù)圖片的關系排列順序,并講述理由。

          2.學習運用"驚慌""喝醉"等詞句,講述角色的動作、表情與心理活動。

          3.能安靜傾聽同伴發(fā)言。

          二、活動準備

          1.《貪嘴的貓》圖片4幅,醉貓手偶一個。

          2.幼兒用書。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能根據(jù)圖片的關系排列順序展開聯(lián)想和講述。

          2.活動難點:能用一定的詞句、連貫完整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角色的動態(tài)、表情,根據(jù)事情發(fā)生的前后經(jīng)過排列圖片,并進行講述。

          四、活動過程

          1.出示手偶,激發(fā)興趣老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客人,是誰呀?(貓)看一看今天的貓與平時有什么不一樣?(貓醉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呀?

          1.出示圖四,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

         。1)這張圖講了一件什么事?(幼兒自由講述)

         。2)老鼠不是很怕貓嗎?怎么敢在貓的眼皮底下竄來竄去,還敢偷吃魚和雞蛋呢?

         。3)貓怎么會睡著的呢?猜一猜,瓶子里裝的是什么?

          (4)貓喝醉了,躺在地上打呼嚕,睡得又香又熟。那么,這瓶酒又是從哪里來的?是誰放在那兒的呢?為什么?

          2.觀察圖二

         。1)這張圖應排在哪里?前面還是后面,為什么?

          (2)老鼠為什么在桌上放酒和魚呢?

          3.觀察圖一

          (1)這張圖應排在哪里,為什么?

          (2)洞外的老鼠被貓抓住了,洞里的老鼠心里覺得怎樣?從哪里看出它們很驚慌?它們可能在商量什么?

          小結:一群小老鼠經(jīng)常從墻洞里鉆出來偷東西吃?墒牵魅损B(yǎng)了一只大花貓,老鼠一不小心就會被貓給捉住。這天,大花貓又抓住了一只老鼠,躲在洞里的老鼠看見了非常驚慌,它們說:"這可不行,咱們可不能在這等死,要馬上動腦筋想辦法對付大花貓。"(3)它們想辦法對付貓,貓會上當嗎?

          4.觀察圖三排圖:這張圖應排在哪里,為什么?(申訴理由)啟發(fā)提問:

         。1)貓看到一大瓶酒和魚會高興地說什么?它是怎樣喝酒、吃魚的?

          (2)貓喝著酒,啃著魚骨頭。這時候,墻洞里的老鼠心里會怎么想?為什么發(fā)笑?

          (3)貓怎么會上老鼠的當?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貓?

          5.按順序編講故事。

          這四幅圖講得是貪嘴的貓上老鼠的當?shù)墓适。請小朋友把這件事的開始、經(jīng)過和結果,連起來編個故事,并把貓和鼠是怎么想、怎么講、怎么做的,用已經(jīng)學過的好聽的詞句編到故事中去。

         。1)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互相提示及編講。

          (2)請個別幼兒示范講述。

          (3)教師評價--鼓勵用詞恰當,編講時有情節(jié)、有對話、有心理活動的幼兒。

          6.教師示范講述。

          五、評價要素

          1.能否理解圖片內(nèi)容找出其中的前后關系進行排圖。

          2.能否對角色間的對話和心理活動進行聯(lián)想,并用連貫的、好聽的詞句編講故事。

          六、活動建議

          可把圖片放置于語言區(qū)中,供幼兒進區(qū)時練習排圖講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2、能畫出人物正面、側面的幾動態(tài)。

          3、發(fā)展幼兒相信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提高幼兒繪畫技巧。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你能飛嗎?

          2.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動畫片引入主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指導語:小朋友有一個很好看的動畫片叫《你能飛嗎》,想一想哪些動物能飛呢?

          1.請小朋友看一看動畫片里有誰?誰會飛呢?

          2.它們是靠什么飛上天的?

          二、激發(fā)幼兒想象,拓展幼兒思維。

          1.想一想,能飛上天的有什么?

         。ㄒ龑в變航Y合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講述)

          2.鳥類為什么能飛上天?它們靠的是什么?

          (幼兒討論,發(fā)言)

          3.飛機沒有翅膀,為什么也能飛上天?

          (飛機有螺旋槳)

          三、幼兒想象作畫

          1.小朋友,你想飛上天嗎?你可以借助什么飛上天?

          (讓幼兒用動作學一學怎樣飛,啟發(fā)幼兒橫著飛、豎著飛?梢越柚w機,氣球等。)

          2.幼兒作畫,教師交代要求。

          (1)可以畫天上的人物、小鳥等其他東西。采用不同的東西使自己飛上天,

          如:翅膀、氣球、螺旋槳等,并畫出人物的不同姿態(tài)。

          (2)啟發(fā)幼兒利用遮擋的關系畫出許多的房子和動物等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四、作品欣賞

          1.教師重點講評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鼓勵幼兒把自己的想法講給大家聽。

          2.幼兒互相觀賞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3的加減法,感知三幅圖的含義,繼續(xù)學習列加減法算式。

          2、理解加法題中用"一共"表示合起來的意思。

          3、在書寫的過程中注意保持正確的坐姿。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學過2的加減,初步會看三幅圖。

          2、物質(zhì)準備-教具:面包圈范例圖,筆。-學具:幼兒用書、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小老鼠買面包圈。

          -展示《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書,請幼兒說說兩個好朋友最喜歡吃什么?

          -教師:小老鼠去給大老虎買面包圈當點心,我們看看它買了幾個面包圈。出示三幅圖,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并說說每幅圖的意思:第一幅圖-小老鼠買了 1個面包圈;第二幅圖-小老鼠又買了2個面包圈;第三幅圖-小老鼠一共買了3個面包圈。引導幼兒了解"一共"表示把兩次買的面包圈合起來的意思。

          -教師: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買面包圈這件事嗎?鼓勵幼兒嘗試列加法算式。

          2、小組操作活動。

          -看圖列3 的加法算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幼兒用書上三幅圖的變化,并學習運用"一共"的詞語,大膽講述三幅圖的變化,并學習運用一共的詞語,大膽講述三幅圖的含義。鼓勵幼兒根據(jù)畫面含義列出3的加減算式。

          -看圖記錄圖形特征,看算式進行3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

          3、活動評價。

          -教師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講述畫面內(nèi)容和算式,其他幼兒對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體進行評價。重點引導幼兒鞏固正確使用"一共"的詞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正確區(qū)分左手和右手,在游戲中提高幼兒細致觀察和辨別能力

          2、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手勢圖片、紙板箱7只

          活動過程:

          一、游戲1——說說左和右

          1、關鍵提問:你們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和右的?

          指導要點:鼓勵幼兒把話表達完整

          2、熱身游戲《我說你做》

          指導要點:關注幼兒對左右的分辨

          經(jīng)驗提升:要聽清楚指令,分清左右,做對動作

          二、游戲2——看圖猜左右手

         。ㄒ唬┦终茍D示

          1、關鍵提問:

          游戲規(guī)則一:當我點出一張手的圖片時,你要仔細看了,這個手勢是用左手做的還是用右手做的,如果你覺得是左手,就請你站到左邊的藍線上,如果你覺得是右手,就站到右邊的紅線上

          游戲規(guī)則二:當我說開始,才能走,5、4、3、2、1數(shù)到1時必須站好了,還在中間走來走去的就算輸了。教師用關鍵詞再幫助幼兒重新確認游戲規(guī)則

          2、指導要點:

         。1)讓幼兒感受是手心向外還是手背

          (2)鼓勵沒有成功的幼兒不泄氣,再接再勵

          3、提升經(jīng)驗:要看清楚手心還是手背,而且還要跟圖片做的一模一樣

         。ǘ┦种笀D示

          根據(jù)幼兒的意愿選擇圖片進行游戲

          1、關鍵提問:看看和圖片上的一樣嗎?

          2、指導要點:

         。1)引導幼兒觀察大拇指、小拇指的方向

         。2)關注幼兒左右手套圈的正確性

          3、經(jīng)驗提升:除了要看清楚是手心還是手背,還要看清楚大拇指的方向二

          4、了解幼兒游戲的情況:看看今天你獲得了幾個圈?

          三、游戲3————隔箱猜左右手

          1、關鍵提問:

          這個是什么呢?這個箱子是干什么的呢?

          介紹游戲的玩法

          3、指導要點:教師巡回觀察幼兒兩兩游戲的情況,關注在上一輪游戲中獲得圈數(shù)最少的幼兒。

          活動:

          這是一堂遇教于樂、生動、有趣的數(shù)學活動,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區(qū)分左右。本活動通過三個小游戲的形式,讓幼兒主動探索,正確區(qū)分左右手及相應的左右關系。陳老師在活動中不但特別注重個體差異,而且還注重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顒又凶層變捍竽懼v述自己的觀點,既是幼兒思維的過程,又是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得到了培養(yǎng)。整個活動(設計的三個游戲)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提高了孩子的細致觀察和辨別能力,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的興趣最優(yōu)化的結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團圓和連接的方法,塑造出泥人的基本形象。

          2、通過觀看教師示范,初步掌握制作的技巧。

          3、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活動準備:

          1、五彩橡皮泥、泥工板、半截火柴棒(每位幼兒人手一份)

          2、用雪碧瓶等材料圍合制作的"泥人娃娃樂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猜一猜,它是誰?

          二、基本部分:

          教師出示泥人,引起幼兒興趣。

          1、你們看,這是什么?你們喜歡它嗎?

          2、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做一個泥人?

          教師邊提問邊示范制作泥人的方法。

          1、泥人的頭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什么?

          2、泥人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身體上有什么?

          3、想一想,怎樣將泥人的頭和身體連在一起?

          4、步驟:

         。1)將黃色橡皮泥先分成三份,各色橡皮泥各準備一點,取黃色橡皮泥中的一份團圓,作為人的頭;

          (2)用另一半黃色橡皮泥中的一點,作為人的兩只耳朵,連在人的頭上;用黑色橡皮泥搓兩個小圓壓扁,作為眼睛放在臉上,再用黃色橡皮泥壓扁,作為人的鼻子;

         。3)再用紅色橡皮泥壓扁,作為人的鼻子;

         。4)用粉紅色橡皮泥搓成橢圓形,作為人的身體;將黃色分成四份,搓長連在身體上,作為人的四肢;

         。5)最后再用火柴棒將頭部與身體連起來。

          幼兒制作,教師巡回觀察并進行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指導和幫助。

          教師:泥人娃娃,一個人感到很孤獨,沒有朋友玩,小朋友請你們幫幫泥人娃娃吧,用橡皮泥做許多泥人娃娃好嗎?

          三、結束部分:

          展示幼兒的作品,建立娃娃樂園。

          教師:我們把小泥人都送到娃娃樂園吧!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娃娃樂園,請幼兒像同伴介紹自己制作的泥人娃娃,教師對幼兒的制作活動表示贊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嘗試根據(jù)信息、符號尋找的家。

          2.體驗禮貌問路、獲得幫助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觀察角色,表達對"角色"和"迷路"的理解

          1.幼兒表達對角色(米奇)的贊美。

          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客人,出示角色(米奇),提問:今天的米奇看起來怎么樣?如果請你用好聽的話贊美他,可以怎么說? (幼兒回答)

          2.幼兒說說自己對"迷路"的理解并提出建議。

          今天天氣真好,米奇決定出去玩,路上碰見了誰?(米妮),他會和米妮怎么打招呼呢?(幼兒模仿)講述故事至"開著開著,米奇迷路了",提問:什么是迷路?你有什么好的建議?恩我們可以去問問路。

          二、觀察畫面,理解"問路"和"指路"的過程

          1.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青蛙"的內(nèi)容,并思考問題。

          (1)米奇開到了一座小房子前,出示一幢小房子前,這是一幢怎樣的小房子?房子里面有人嗎?那米奇該怎么辦?房子的主人說:你能猜出我是誰我才開門。

          你知道這幢房子是誰的家嗎?

          (2)教師逐句念謎語,引導幼兒根據(jù)謎面猜出角色(青蛙)并說出理由。;(我來念一個謎語,你們猜猜看這到底是誰的家:四條腿、大眼睛、白肚皮、綠衣服、呱呱叫)你怎么知道是青蛙?

          (3)教師:青蛙打開了門,米奇會怎樣問路?(個別幼兒講述)誰能更有禮貌的來問路?

          青蛙說,我不知道,你去問別人吧!

          他從青蛙那兒得到想要的答案了嗎?接著他會說什么?

          2.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公雞"的內(nèi)容,并思考問題。

          (1)出示路線圖,提問:米奇的車會往哪里開?為什么?

          哦,已經(jīng)迷路了,要找最近的地方去問路,如果再走到?jīng)]人的地方,更找不到去米妮家的路了。

          米奇開到了這座紅房子前,門關著,他該怎么辦?我們一起來敲門吧!(集體敲門問:你好請問里面有人嗎?)你們猜猜看這是誰的家?

          房子的主人打開門露出了一點點身體,它說要猜出他是誰才開門呢!我們來看看。

          (2)出示畫有公雞局部身影的房子,讓幼兒猜這是誰的家并說出理由;提問:公雞打開了門,米奇會怎么問?(個別幼兒回答)

          (3)聽"公雞回答的話",并提問:筆直往前走是什么意思?如果筆直走,他會走到哪座房子前?現(xiàn)在要做什么?(和公雞告別)

          3.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熊"的內(nèi),并思容考問題。

          (1)出示路線圖,提問:米奇筆直往前走來到誰的家?來到這座深褐色的小房子前,這是誰的家?(觀察蜂蜜罐,發(fā)現(xiàn)是熊的家)你們表演米奇來問路好嗎(幼兒集體表演)

          (2)聽"熊回答的話",并提問:左邊在哪里?如果車往左邊轉,會開到哪幢房子前?

          4.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獅子"的內(nèi)容,并思考問題。

          (1)米奇來到了這座城堡門口,敲了敲門,獅子來開門了,米奇就問他,你好請問,米妮家怎么走?獅子說:在我家的右邊。

          (2)請幼兒猜測,米妮家到底是那一幢房子。

          (3)聽獅子的后半句話(就是那幢黃色小房子),剛才大家都覺得右邊應該是那幢紅色小房子,為什么獅子會說是黃色小房子?(幼兒回答)老師來講給你們聽:你們做米奇,伸出你們的右手,我來做獅子,我的右手不動,米奇在問獅子的時候,他們是怎么站的?面對著米奇,那我要轉過去啦,你們注意看哦,我轉過去啦!現(xiàn)在獅子的右邊在哪里?原來,獅子和米奇是面對面站著的,他們的左右是相反的,就是說,獅子的右邊其實是米奇的左邊,可能有的小朋友還是有點不清楚,沒關系,以后我們慢慢學!

          三、完整欣賞,提升并拓展相關經(jīng)驗1.幼兒完整欣賞故事,思考米奇成功獲得幫助的原因。

          教學反思:

          中班的幼兒已經(jīng)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事物,詞語也有了不斷的豐富,但是在禮貌用語方面還比較欠缺,即使掌握了簡單的禮貌用語,似乎未能靈活的運用出來,在本節(jié)語言課就明顯的展示了出來;顒又饕窃谔囟ǖ姆諊杏柧氄Z言,運用文字的訓練進一步體現(xiàn)童話的情趣,讓生活體驗和語言訓練合為一體,讓孩子們在認知中得到更好的深化,使情感在故事情節(jié)中得到升華。

          整個語言活動下來,孩子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等我再次問他們學到了什么,孩子們都還會說出來,說明孩子們對這節(jié)課的印象還是比較深的,這才是孩子們真正地學到了知識,以后孩子們還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去用到這方面的知識。真正訓練幼兒的語言交際能力,達到交際的效果,在交際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2.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思維靈活性和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認識了解公用邊,知道公用邊的特征及含義。

          活動準備:

          PPT、美工墊、雪糕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

          播放PPT 第1頁請幼兒觀看,這是什么呀?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個魔術,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二、講解"公用邊"1.播放PPT第2---3頁,老師拿掉一根雪糕棒還有幾根雪糕棒?你們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兩個三角形,我要變了,你們可要看清楚哦?

          2播放PPT第4-6頁。成功了嗎?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兩個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樣是兩個三角形,為什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現(xiàn)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引導幼兒說出兩個圖形都用到中間的一根雪糕棒)小結:原來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條邊,兩個三角形都用到了這條邊,我們就把這條兩個圖形都用到的邊叫做"公用邊"。

          三、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幼兒對闖關游戲的興趣,啟發(fā)幼兒用雪糕棒拼搭出圖形,感知圖形公用邊的特征。

          1.播放PPT電話聲音,教師模仿接電話,告知電話內(nèi)容,引入闖關游戲。

          2.引導幼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圖形,進行闖關游戲。

          第一關:播放PPT第7---10頁,引導幼兒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并找出它們的公用邊。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幼兒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邊。

          小結:集體觀看PPT第11---12頁,原來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圖形,而且每個圖形都有一條它們的公用邊。

          第二關:播放PPT第13---14頁,引導幼兒用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個正方形和1個長方形,并找出它們的公用邊。

          5.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幼兒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邊。

          小結:集體觀看PPT第15頁,引導幼兒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條邊都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這些邊共組成了一個長方形和兩個正方形。

          7.集體觀看PPT第16---17頁,聽音樂《大家一起喜洋洋》與同伴一起高興的跳舞,體驗闖關成功的樂趣。

          四、活動延伸。

          播放PPT第18頁,羊村村長也想考考我們聰明的小朋友給我們小朋友出了一道題,請你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用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5個正方形和3個三角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擬人的手法表現(xiàn)春天的美好景象。

          2.嘗試續(xù)編散文詩,并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的想象。

          活動準備

          1.課件-花園里有什么

          2.繪畫材料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花園里有什么

          教師: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天了,我們的周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花園里有什么不一樣?

          二、學習散文詩《花園里有什么?》

          1.教師朗誦散文詩,幼兒欣賞。

          2.教師:春天的花園里有些什么?他們都在干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理解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如,柳樹姑娘長長的辮子在微風里飄來飄去,蚱蜢在草地里學跳高。

          3.教師播放散文詩,幼兒學習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

          三、續(xù)編散文詩《春天,花園里有什么?》

          1.教師:春天的花園里,還可以看到些什么?聽到些什么?聞到些什么?

         。ㄈ缏牭讲脊萨B的叫聲、小溪在歡快的歌唱、聞到百合花的清香、泥土的芳香等。)

          2.幼兒嘗試根據(jù)自己的想法,續(xù)編散文詩《春天,花園里有什么?》。

          四、 畫一畫

          1.教師:春天的花園里有那么多好朋友,我們把它們畫出來吧!

          2.幼兒操作,畫出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花園。

          3.交流展示。

          附散文詩:

          春天,花園里有什么?

          春天的花園里有什么?噓--讓我們仔細去尋找。

          太陽公公紅紅的臉膛,美麗的花朵張開了笑臉,

          青青的'草地像綠色的地毯鋪在花園里,

          柳樹姑娘長長的辮子在微風里飄來飄去,

          勤勞的蜜蜂在采蜜,五彩的蝴蝶翩翩起舞,

          蚯蚓在泥土里忙著松土,蚱蜢在草地里學跳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內(nèi)容:古詩《絕句》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學會整首吟誦。

          3.采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活動準備: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nèi)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了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看,經(jīng)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jīng)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于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采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nèi)容。

          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jù)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象畫出這兩句的意思,并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后兩句采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內(nèi)容。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戶里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戶”,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戶”里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里有幾萬里路,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里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老師示范朗誦并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采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泊:停泊、?。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 你是從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誰?他為什么要寫這首古詩?

          三、結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大班語言領域活動:反義詞

          大班語言領域活動:反義詞

          一 活動目標

          1、對實物,圖片的觀察比較,使幼兒初步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2、發(fā)展幼兒思維敏捷性和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

          3 、學會正確運用反義詞

          二 活動準備

          1實物:娃娃,書,糖,藥

          2多媒體課件

          三 活動過程

          1、通過實物引導幼兒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1)出示寶貝盒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了一個寶貝盒,里面住著很多對好朋友,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來摸寶貝。

         。2)請幼兒觀察比較老師和小助手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說出高矮,長短。

          師:像高矮,長短這樣意思相反的詞叫做反義詞。

          教師與幼兒以摸寶貝的方式,利用實物,各種器官,理解什么是反義詞。

          如娃娃,引導幼兒說出大。蝗鐣,引導幼兒說出厚薄;如聽拍手速度,引導幼兒說出快慢。

          3、請幼兒說說自己還知道什么反義詞。

          4、利用幻燈片圖片,玩游戲“找相反好朋友”。并讓幼兒用反義詞正確表達。

          5.師幼互動游戲“和我說的做的不一樣”,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6.帶小朋友出去找反義詞。

          師:總結:小朋友們,只要我們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我們就能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反義詞,那現(xiàn)在老師帶你們出去找反義詞,看哪個小朋友找到的反義詞最多。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認識量詞。

          2.通過自己創(chuàng)編量詞歌,進一步鞏固使用量詞。

          3.提高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

          活動準備

          1.ppt課件:量詞歌

          2.一封信(內(nèi)裝圖片)

          3.幼兒用各種圖片,膠棒,白紙。

          活動過程

          一、信件導入

          1.配班老師送來一封信:寄給大一班的一封信。

          2.教師打開信:我看看是誰給我們班小朋友寫的信。

          讀信:

          親愛的小朋友,我是紅紅,周末,媽媽帶我到城了去了,給我買了一個衣服,一個褲子,還有一個鞋子。媽媽還買了很多好吃的呢,有一條雞腿,二只魚,三兩黃瓜,四把蘋果,請你們到我家來一起吃,好嗎?

          3.聽了這封信,你想笑嗎?為什么?它可笑在哪里?把什么詞說錯了。(量詞)

          二、課件:量詞歌

          1.我們一起來幫紅紅糾正一下吧,指導幼兒正確說出量詞。

          一件衣服

          一條褲子

          一雙鞋

          一根雞腿

          兩塊魚排

          四根黃瓜

          三個蘋果

          一枝香蕉(解釋:一枝)

          2.量詞能不能說錯?說錯了會怎樣?(量詞千萬別說錯,說錯就要鬧笑話。)

          三、學習量詞歌

          1.說量詞

         。1)你們會不會也把量詞說錯呢?讓老師來考考你們。

          (2)出示量詞歌里涉及到的物品, 請幼兒逐一把正確的量詞說出來。

          2.誰來想個好辦法幫助紅紅也學會說量詞呢?現(xiàn)在,我們用這些圖片來編一首量詞歌吧, 請小朋友聽好了。(教師示范念兒歌)

          3.老師編得好嗎,你們聽清楚了嗎?老師編的兒歌里用到了哪些數(shù)字,

          四、創(chuàng)編量詞歌。

          1.量詞有許許多多,我們剛剛念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想學會更多的量詞,就要編更多的量詞歌,你會編嗎?

          2.請小朋友說說看,是怎樣編的?要把數(shù)字1-10都要放進去,最后結尾時要加上一句什么話?

          3.桌子上準備了一些圖片,請小朋友兩人一組合作創(chuàng)編一首量詞歌。可以兩人商量一下,然后把圖片貼紙上。編好了,就把你們編的量詞歌老師聽。

          五、幼兒創(chuàng)編量詞歌,教師巡回指導。

          自然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1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感受、熟悉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2、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進而尊重和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

          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4、培養(yǎng)學生上網(wǎng)搜集信息、整理資料,調(diào)查訪問等綜合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探究意識,協(xié)作精神;

          6、讓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

          活動重難點: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進而尊重和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

          活動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每年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是中國民俗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是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jié)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jié)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二、活動過程

          1、討論你對元宵節(jié)還知道那些內(nèi)容?

         。ǔ栽、猜燈謎、逛廟會等)

          2、你還想知道有關元宵節(jié)的那些內(nèi)容?

          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課題方案

          3、交流課題研究方案

         。1)、元宵節(jié)的來歷

          (2)、元宵節(jié)的歷史發(fā)展

          (3)、各地元宵節(jié)的習俗

         。4)、有關元宵節(jié)的詩詞對聯(lián)

          4、小組修改自己的研究方案

          三、小結

          第二三課時

          一、導入

          通過你們的調(diào)查研究,你們一定取得了不小的收獲,我們用兩節(jié)課的時間來分享你們的收獲。

          二、活動過程

          1,交流元宵節(jié)的來歷

          一說,元宵節(jié)是漢文帝為紀念平呂而設,因為平息呂氏之亂是正月十五; 二說,元宵節(jié)是人們?yōu)閼c祝一年中的第一次月圓之夜而設,又稱上元節(jié);

          三說,元宵節(jié)起源于火把節(jié),漢代民眾在鄉(xiāng)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

          2,交流元宵節(jié)的歷史發(fā)展

          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漢就存在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jié)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jié)日。該節(jié)日經(jīng)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qū)到全國各地的發(fā)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命名為元宵節(jié)。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

          3、交流元宵節(jié)的習俗

          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春燈節(jié)、小正月、元夕節(jié)。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后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由于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jié)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

         。1)、元宵節(jié)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于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jié)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節(jié)“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zhì)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jié)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愿女兒孕期平安。

          (3)、元宵節(jié)耍龍燈

          (4)、元宵節(jié)舞獅子

         。5)、元宵節(jié)猜燈謎

         。6)、元宵節(jié)踩高蹺

         。7)、元宵節(jié)祭門、祭戶

         。8)、元宵節(jié)走百病

         。9)、迎紫姑

          (10)、逐鼠

          4、交流元宵節(jié)的詩詞

          詩詞兩首關于元宵的:

          詞之首:《青玉案 元夕》

         。ㄋ危┬翖壖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詩之首:《正月十五夜》

         。ㄌ疲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游妓皆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三、完成課本p3表格

          第四課時

          一、活動內(nèi)容展示與評價

          1、通過這次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2、你在這次活動中的表現(xiàn)

          二、完成p4表格

          三、總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能對同類物體進行不同屬性的劃分,并依據(jù)不同屬性來分別比較物體的數(shù)量。

          2、學習10以內(nèi)的帶量運算。

          活動準備:圖片,幼兒畫冊,筆,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游戲:碰球(7、8)二、出示圖片幫幼兒理解圖意,并比一比。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提問:圖上有什么?一共有幾個蘋果?指著讓幼兒點數(shù)。

          2、你們再仔細看看會發(fā)現(xiàn)這些蘋果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顏色不一樣,有的在樹上,有的在樹下。)

          三、按不同屬性分類并比較數(shù)量。

          1、師:剛才小朋友都看出來蘋果的顏色不一樣,那么紅蘋果有幾個?綠蘋果有幾個》請幼兒說以說,老師記錄。

          2、你們再仔細觀察一下樹上有幾個蘋果?樹下有幾個蘋果?(方法同上)3、老師幫你們記錄下數(shù)字,誰來幫老師算一算。紅蘋果比綠蘋果多多少?6比4多幾個?并列一道算式,算出結果。老師幫助記錄:6-4=2,樹上有多少蘋果?樹下有多少蘋果?7比3多多少?列式7-3=4。

          四、幼兒操作

          1、幼兒畫冊3P19比一比在算一算多多少,并在記錄紙上列出減法算式。

          2、教師指導幼兒邊看畫冊邊記錄。

          3、讓幼兒說以說結果。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精選12篇)】相關文章: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四篇03-12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3-09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5篇03-08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六篇03-13

        【推薦】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七篇03-14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六篇03-14

        【推薦】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總5篇03-14

        【推薦】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集合10篇03-14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總七篇03-14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總7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