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色中文在线视频,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欧美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 <dfn id="pbiqm"><cite id="pbiqm"></cite></dfn>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時間:2021-10-08 18:08:29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范文集錦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范文集錦9篇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圍繞“大象如何救兔子”的過程完整、連貫地進行講述

          2.通過比較性的“聽音”“看圖”,引導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3.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大象救小兔”(四幅),及幾個兇猛動物形象:虎、狼、熊、鷹等。

          2.表現(xiàn)故事的情緒、情節(jié)的音樂磁帶《兔子和虎》。

          活動過程:

          1.運用“聽”“看”,引導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出示四幅掛圖:1、4正面;2、3反面。

         。2)引導幼兒用合適的詞匯、句式表述出兔子的表情、情緒,并引起了解“空白圖”所要表現(xiàn)的故事重點部分的興趣。

         。3)放音樂,進一步激發(fā)幼兒表述故事“發(fā)展”部分情節(jié)的興趣。

         。4)完整地出示圖片(將2、3兩圖翻過來)

          A、教師引導幼兒緊緊地圍繞“誰救兔子?怎么救?”進行感知理解。

          B、引導幼兒運用準確的描述角色動態(tài)、神態(tài)的詞匯進行表述。

          2、幼兒運用自己的理解,進行結伴講述。

          (1)、幼兒自由結伴,根據(jù)掛圖的內容講述“大象救小兔”的故事。教師在幼兒身邊傾聽幼兒的講述。

         。2)、請兩位幼兒分別上來講述,請小朋友仔細聽聽他兩在講到“大象救小兔”時什么地方講的不一樣?

          延伸部分:

          幼兒取桌上的角色圖片自由組合,分組分角色的進行講述練習,以補充集體教學不能充分滿足每位幼兒想說充分說的不足。

          活動反思:

          為幼兒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氛圍是前提。根據(jù)活動材料的特點,要允許幼兒有不同創(chuàng)編故事的思路,調動和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欲望。如,在合理排圖上,熱情采納幼兒的不同思路;在內容創(chuàng)編上,鼓勵幼兒的大膽想象;在故事講述上,努力捕捉和肯定幼兒語言的閃光點。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根本。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貫串于幼兒教育的全過程,體現(xiàn)在各項教學活動之中。因此,在排圖講述活動中,我們以排圖為主要目標,緊緊圍繞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和展開活動內容,啟迪和鼓勵幼兒尋求故事的不同發(fā)展線索與情節(jié)。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圖片的不同排列順序,按線索進行合理創(chuàng)編故事。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體驗創(chuàng)造性講述的快樂。

          3、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4、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fā)閱讀圖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PPT課件、幼兒用的小圖片、插圖的卡

          (2)人手一份繪畫紙、記號筆

          2、經(jīng)驗準備:理解故事《會游動的小島》

          活動過程:

          1、圖片排序,講述新故事

          (1)師:上次我們聽過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會游動的小島》,瞧,今天小鳥和小烏龜他們又發(fā)生了什么新故事呢?(變換圖片順序)提問:這個新故事是發(fā)生在什么時候的呢?

          (2)幼兒創(chuàng)編新故事。

          2、重新排圖,創(chuàng)遍新故事

          (1)要求:兩人合作把新排列的圖片插到故事板上,講述新故事。

          (2)幼兒兩人合作創(chuàng)編新故事。

          (3)邀請個別幼兒講述故事。

          3、根據(jù)不同場景繪畫創(chuàng)編故事

          (1)討論:在不同場景下,兩個好朋友在哪里?可以做什么事情?

          (2)合作繪畫、創(chuàng)編新故事。

          (3)請小組交流創(chuàng)編繪畫的新故事。

          延伸活動:

          在區(qū)域活動中繼續(xù)進行排圖創(chuàng)編。

          參考故事:會游動的小島

          一只小鳥從湖上飛過,湖面很寬很寬,小鳥飛了很久很久。天黑了,下起雨來,小鳥飛不動了。忽然看見前面有個黑色的東西,像是一座小島。

          小鳥落在小島上,它很累很累,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雨停了,天也亮了。小鳥醒來揉揉眼睛,咦!怎么到了岸邊了呀?嗬,小鳥不是停在了小島上,而是停在了一只大烏龜?shù)谋成稀4鬄觚斁拖袷且蛔鶗蝿拥男u,把小鳥送到了岸邊。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一開始我先出示襪子,先讓幼兒來配對,為后面的活動做好鋪墊,幼兒對配襪子這個活動還是很感興趣的,而且基本上都能說出襪子的一些明顯的特征,都能找出相同的襪子,在操作活動中也一樣,幼兒對找相同的人物還是挺感興趣的,但在這次活動中游戲的成分有點少,應該多增加些游戲,和趣味性,畢竟是小班的孩子,還是應該以游戲為主,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知識。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幼兒能夠勇敢地面對困難,樹立"我能行"的信念。

          2、增強幼兒自信心。

          3、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4、發(fā)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xié)調性。

          環(huán)境與材料:

          1、布置障礙走的游戲場地(平衡木、汽車轱轆、體操墊等)。

          2、《健康.社會》

          一次備課:

          1、歌表演

          教師與幼兒一起邊唱歌邊表演小燕子飛翔的動作,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2、聽故事

          引導幼兒閱讀畫冊《小燕子學飛翔》,說說圖上表達了什么內容。

          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提問:

          小燕子一天天長大了,媽媽對它說了什么?

          小燕子是怎樣回答媽媽的?

          小燕子第一次試飛,它飛起來了嗎?它是怎么對媽媽說的?

          媽媽和朋友是怎樣幫助和鼓勵它的?

          最后怎么樣了?

          3、回憶成功往事

          請幼兒說說經(jīng)過自己努力成功的事。

          鼓勵幼兒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面對,大膽地嘗試,自信地說"我能行"。

          4、游戲"我能行"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由出發(fā)點走到終點,再重新返回來,途中經(jīng)過許多障礙。當回到出發(fā)點時輕輕地拍下一個小朋友的手,游戲繼續(xù)進行,看哪一組小朋友先完成。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

          “我能行”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自信的快樂,感悟自信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培養(yǎng)和樹立其自信心。為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我積極貫徹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通過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適當?shù)慕虒W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及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綜合本課的教學目標的達成及其課堂教學的效果來看,本人對這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美中不足及改進措施兩個方面進行了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導入時,我用了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中,灰太狼抓羊的經(jīng)歷,雖然失敗很多次,但是它不放棄,我們要學習它的這種“我能行”的精神。

          另外通過播放激昂而動感的歌曲《相信自己》營造一種自信快樂的課堂氣氛,為后面關于自信的學習及體驗做好了感情鋪墊。同時通過讓學生欣歌曲,談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并設想、交流自信者常有的態(tài)度,這種方式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厭學為愿學,變被動為主動,從而積極融入到課堂學習中。而且也開門見山地說明了只有滿懷信心、只有“我能行”才能取得成功。

          2、以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體驗自信

          本節(jié)課通過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來展開教學,說一說讓你感受最深的一次“我能行” ,在學生在回顧自身努力進取、成功的經(jīng)歷深刻體驗到信心的巨大作用;“試一試”讓學生盡情地展示自我才藝的同時放飛自信的翅膀,在人生旅途中揚起自信的風帆,同時還通過分組合作的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學習,既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了所學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并將課堂學習推向一個**。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系列教學活動并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有利于其真正感受到自信的快樂及其重要性,區(qū)分自信、自負與自卑三者的差別,幫助培養(yǎng)其自信心,從而較好的實現(xiàn)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3、賞識學生,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這節(jié)課我始終面帶微笑,把激情帶進課堂,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多用 “真好”、“請”“很不錯”“精彩”等詞句,同時對于學生表現(xiàn)精彩處帶領全班學生送上熱烈的掌聲,真正給予學生大力肯定和熱情的鼓勵,大多數(shù)學生在教師的賞識下更加踴躍地參與學習并增強了自信。整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二、美中不足及改進措施

          1、個別活動時間上留得不夠多

          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個別活動在時間的安排上不夠充裕,如在“說一說”活動環(huán)節(jié)中,很多學生積極舉手想要展示自身才藝,但給的機會較少,如果把此環(huán)節(jié)改為小組內表演或許會更好,學生參與的面會更廣。

          2、忽視了個別學生的個性差異

          在調動了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可能由于不自信等原因始終處于“低落”和“游離”狀態(tài),不能很好的跟上教學的節(jié)奏,但為了顧及整個教學的進程我忽視了他們,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這在今后的教學中是應當注意改進的,可以稍稍放慢教學的節(jié)奏,向這些同學提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來集中其學習的注意力,爭取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

          課堂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在教學中如何更廣泛的調動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如何讓學生在短暫的45分鐘內既獲取相關知識又較好的提升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師生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各得其所、共同提高,這將是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努力的方向。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4

          一、內容與要求感知冬季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愿意參加暖和身體的運動。

          二、幼兒經(jīng)驗與價值分析:

          1、幼兒經(jīng)驗:

          這段時間天氣越來越冷,氣溫常常在十度以下,孩子們穿上了厚厚的冬裝,帶上了漂亮的圍巾手套,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那冬天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在寒冷的冬天里,應該怎樣保護自己呢?怎樣才能使自己變暖和呢?每天早上孩子們都會討論今天穿了幾件衣服,買了新的雪地靴。孩子們對于冬天的越來越好奇了,也越來越有興趣了。

          2、主題價值分析:

          天氣冷了,許多幼兒怕冷,來幼兒園的時間也越來越晚,而且活動起來也不積極,總是怕冷,心理作用使他們不敢到教室外面去,衣服忽多忽少,使幼兒容易感冒生病,要使幼兒少生病,就要培養(yǎng)他們去適應環(huán)境,多去感受天氣的寒冷,還要多多鍛煉,提高身體素質,讓幼兒健康發(fā)展。主題采用幼兒喜歡的活動內容及形式來吸引幼兒參與體育活動,并通過引導幼兒去發(fā)現(xiàn)和感受冬天的樂趣,提高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和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培養(yǎng)幼兒勇敢的精神和堅強的毅力。鼓勵幼兒按時起床,堅持每天上幼兒園,做個勇敢的、不怕冷的寶寶。

          三、相關經(jīng)驗:

          認知方面:

          引導幼兒通過自身感受、觀察、鍛煉、聽故事及各種游戲活動,初步感知冬天的明顯特征,了解一些防寒取暖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方面:

          教育幼兒冬天不怕冷,堅持上幼兒園,堅持參加戶外運動,培養(yǎng)幼兒不怕冷的意志品質動作技能方面:

          1、引導幼兒能夠聽信號練習四散跑,能夠動作協(xié)調地參加戶外運動。

          2、鼓勵幼兒嘗試用撕、貼、灑等方法來表現(xiàn)下雪的情景,體驗參與美工和音樂活動的樂趣。

          3、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四、主題進程:

          注:此主題開展時間為12月下旬至1月中旬(第十七周--第二十周)

         。ㄒ唬┘w活動:

          曬太陽吃火鍋買冬裝雪花不怕冷的大衣不怕冷的小企鵝冷和暖冰房子打扮太陽寶寶小雪花冬爺爺?shù)暮有」饭涑?/p>

         。ǘ﹨^(qū)域游戲活動:

          BABY洗衣房

          內容一:洗衣服材料提供:小衣服若干、自制熨斗一個、搓衣板二塊、洗衣盆一個觀察要點:

          1、觀察幼兒能否了解自己的角色任務。

          2、觀察幼兒是否能進入媽媽洗衣的角色中。

          內容二:晾衣服

          材料提供:各類小衣服和襪子若干、自制晾衣架一個、塑料衣架一個、卡通夾子若干。

          觀察要點:

          1、觀察幼兒能否與同伴相互交流。

          2、觀察幼兒在使用游戲工具時與同伴之間的語言交流。

          內容三:疊衣服

          材料提供:衣褲、外套、襪子若干、疊衣臺一個、整理箱一個。

          觀察要點:

          1、觀察幼兒如何模仿大人洗衣服、晾衣服、熨衣服、疊衣服、整理擺放衣物等游戲。

          小臥室

          內容一:乖寶寶睡覺材料提供:自制小床一個、自制電視機一個、娃娃一個、小被子、枕頭、小凳子一個、收音機

          觀察要點:

          1、過程中是否有輕聲輕語的游戲意識。

          2、觀察幼兒是否能將娃娃從一個地方轉移至另一場景中去。

          內容二:媽媽的梳妝臺

          材料提供:鏡子、化妝品、護膚品等觀察要點:

          1、觀察幼兒在游戲中能夠有媽媽的角色意識。

          2、觀察幼兒的游戲情節(jié),是否能模仿媽媽梳妝打扮。

          內容三:寶寶洗澡

          材料提供:洗澡盆、娃娃、熱水器、水管等。

          觀察要點:

          1、觀察幼兒能否幫助寶寶洗澡,并且用一定的語言進行交流。

          2、觀察幼兒能否給寶寶穿衣服。

          內容四:喂動物寶寶吃飯材料提供:自制動物頭、自制蔬菜、小調羹若干把。

          觀察要點:

          觀察幼兒能否像爸爸媽媽一樣喂寶寶吃飯給小動物喂飯吃。

          藍藍和紅紅家

          內容一:小廚師材料提供:碗若干、燒飯工具、調羹、盤子、菜刀、玩具水果、玩具蔬菜、玩具點心、自制冰箱、大型廚房玩具、蛋糕玩具等。

          觀察要點:

          1、觀察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是否有一定的角色,如爸爸、媽媽等。

          2、觀察幼兒能否在游戲結束后,將物品擺放整齊。

          內容二:小客廳

          材料提供:桌子一張、塑料椅子四把、電話機二臺、飲水機一臺。

          觀察要點:

          1、觀察幼兒是否合理取用游戲材料,并且保持游戲區(qū)域的整潔。

          2、觀察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否用簡單的角色語句跟同伴進行交流。

          內容三:吃火鍋材料提供:自制火鍋(內裝一些常見的蔬菜、葷菜),調羹、筷子、碗等餐具。提示卡(不通葷蔬搭配的菜譜照片若干)

          觀察要點:

          1、觀察幼兒能否與同伴一起坐下來吃火鍋。

          2、觀察幼兒游戲結束后是否會將工具及食物復原后離開。

          教學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fā)展。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1-10順、倒數(shù)的異同,能從任意一個數(shù)開始說出順、倒數(shù)的排列順序。

          2.體驗生活中對順、倒數(shù)的運用。

          活動準備:

          1.樓房圖(10層樓),小猴,點子印章,鉛筆。

          2.教學掛圖(一)中1~10的點卡和數(shù)卡。

          3.幼兒用書第26頁《活動的`順序》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ㄒ唬┙o小猴家的樓房編號。

          1.教師出示一幢有10層的樓房圖,請幼兒為小猴家的樓房編樓層號。

          教師:小猴家的這幢樓有幾層?我們幫小猴把這幢樓的樓層編號吧。

          2.請幼兒用數(shù)卡逐層貼上樓層號,貼好后說說每層的順序,小猴家住第10層。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后:從下往上數(shù)樓層時,表示樓層的數(shù)字一個數(shù)比一個數(shù)多1;從上到下數(shù)樓層時,一個數(shù)比一個數(shù)少1。

         。ǘ┮"小猴回家"為由,說出順數(shù)的排列順序。

          1.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小猴回家乘坐電梯上樓時經(jīng)過的樓層。

          2.集體按順序說出小猴經(jīng)過的樓層。

         。ㄈ┮"小猴上學去"為由,說出倒數(shù)的排列順序。

          1.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小猴上學乘坐電梯下樓時經(jīng)過的樓層。

          2.教師移動小猴,幼兒按順序說說經(jīng)過的樓層。

         。ㄋ模┥钪械捻、倒數(shù)。

          討論:說說倒數(shù)在生活中的運用--火箭發(fā)射、紅綠燈、微波爐等。

         。ㄎ澹┯變翰僮骰顒。

          1.完成幼兒用書上"上上下下的電梯"的活動。

          2.按標記順排數(shù)卡或倒排數(shù)卡。

          師:比一比,看誰將數(shù)卡排列得又對又快。

          3.按標記接印點子。

          師:看清標記的意義,再根據(jù)標記把數(shù)字接著印完。印好后讀一讀是按什么順序印的。

          活動延伸:

          在散步活動時,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哪些情景采用順數(shù)和倒數(shù)。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傾聽歌曲,了解歌詞大意,初步跟唱歌曲。

          2、能用跳躍的聲音模仿杜鵑的叫聲。

          3、在歌曲意境感染下,體驗喜愛杜鵑鳥(布谷鳥)的美好情感。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繪有簡單風景的圖片一幅。

          2、可活動的小朋友、杜鵑鳥圖片。

          活動過程:

          1、在音樂伴奏下,教師邊演示圖片,邊講述:“春天來了,我走在草地上,突然聽到了‘咕咕’的叫聲,這是誰在叫呢?”

          2、學唱歌曲《頑皮的杜鵑》。

         。1)教師繼續(xù)操作教具并講述歌詞內容,進一步感受歌曲旋律。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小朋友走在什么地方,聽見杜鵑在唱歌?最后杜鵑怎么了?

          (2)教師:“你們也跟我來找找小杜鵑吧!庇變弘S音樂學念第一段歌詞。

         。3)幼兒輕輕地學唱第一段歌曲。

         。4)在動作暗示下,教師提醒幼兒能唱準歌曲中的弱起節(jié)奏(雙手放在胸前)。

         。5)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第二段歌詞內容。

          (6)幼兒輕輕學唱第二段歌詞。

          (7)教師提醒幼兒唱準跳音“咕咕”。

          3、幼兒完整地表演唱歌曲一遍。

         。1)幼兒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

         。2)幼兒根據(jù)歌詞進行表演,感受歌曲意境,體驗喜愛杜鵑鳥的美好情感。

          教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草地’上尋找頑皮的杜鵑”。第一段邊走邊唱,第二段坐在“草地”(地板)上唱。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曲調優(yōu)美、詞意簡練、音樂形象鮮明的奧地利童謠。時起時伏的旋律把杜鵑和孩童相互歡樂嬉戲玩耍的情景描繪得栩栩如生,給歌曲增添了幾分詼諧與風趣!5 3”的音調模擬了杜鵑的歡叫聲呼應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樂形象更為逼真,富有意境。最后在杜鵑的歡叫聲中結束全曲,讓人們感受到杜鵑聲聲地在青山翠谷之中回蕩不息。

          教學中,我首先讓孩子通過聆聽,聽出歌曲中,杜鵑的叫聲,孩子們都能聽出來,并跟著模仿唱,這就掌握了歌曲中“5 3 ”這個音,并在教學中加入“3 1”兩個聲部模擬“咕咕”聲,使演唱更富有意境美。找到歌曲中的相同的旋律也是學習的重點,多數(shù)孩子能通過聆聽和識讀樂譜找到第一句中前后半句旋律相同,第二樂句與第三樂句旋律相同。歌曲的難點在每一句開始的幾個音的音準的把握上,尤其是第一樂句主和旋“1 3 5”三個音的音準,主要還通過跟琴聲反復模唱掌握的,在完整唱好歌曲后,還給學生加入了情景劇表演環(huán)節(jié),孩子們非常樂于參加表演,能把要唱的歌曲變成自己喜歡唱的歌曲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們喜歡上音樂課。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音樂教學中,知識與技能隱性地滲透在音樂活動中,切實改變只聽不動的教學模式,使抽象的音樂語言借助孩子的肢體語言,動作表現(xiàn)出來,實現(xiàn)音樂聽覺與動覺的互補,是新課改提倡的新理念!稊(shù)高樓》是一首經(jīng)典的兒童歌曲,節(jié)奏歡快,旋律優(yōu)美,根據(jù)幼兒的年特點,我設計了既有靜聽也有動態(tài)的充滿趣味性的活動環(huán)節(jié)。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小伙伴對家鄉(xiāng)成就的贊美。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數(shù)高樓》,唱清歌詞,念準數(shù)高樓時的節(jié)奏型。

          2、在掌握歌曲的基礎上,學玩音樂游戲“數(shù)高樓”。

          3、邊唱歌邊與同伴按《數(shù)高樓》的節(jié)奏合作用雙拳逐個依次累加成“高樓”。

          4、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理解歌詞的含義。

          5、感受音樂節(jié)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按歌詞設計的圖片一張,音樂磁帶,錄音機、鋼琴。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在我們周圍有很多高樓大廈。你有沒有去數(shù)一數(shù)哪幢樓房有幾層?誰來做一做數(shù)高樓的動作?(抬頭)你數(shù)過最高幾層樓?

          二、理解歌曲內容,熟悉音樂旋律。

          師:路邊有很多的高樓大廈,這一天弟弟和妹妹也來數(shù)高樓。

          1.分段欣賞歌曲《數(shù)高樓》。

          (1)第一段:你最喜歡歌曲中的那句?“白云來回走”是什么意思?

          2.這首歌曲和往常學的歌曲什么地方不一樣?

          (2)第二段: “全在云里頭”什么意思?“答數(shù)”是什么意思?歌曲感覺怎么樣?

          (3)完整欣賞音樂

          三、出示圖片,熟悉歌曲《數(shù)高樓》的歌詞內容。

          1、說一說圖片上畫了些什么?

          2、邊按歌詞順序指圖,邊說歌詞,并念準數(shù)高樓的節(jié)奏型。

          四、學唱歌曲《數(shù)高樓》。

          1、我們一起來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兩遍)

          這首歌給你感覺是活潑歡快還是優(yōu)美柔和的?我們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念數(shù)高樓的節(jié)奏。

          教師用拍手為幼兒打節(jié)奏,請幼兒念數(shù)高樓的節(jié)奏,先請部分幼兒,再集體練習。

          3、隨樂輕聲跟唱。

          4、完整學唱。

          5、加上肢體語言進行演唱。

          五、學玩游戲“數(shù)高樓”。

          1、全體幼兒站成圓圈,面向圓心,請2名幼兒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游戲可反復進行。弟弟妹妹的人數(shù)可增加到4—6人。

          2.第1~4節(jié):圈上幼兒邊唱歌邊手拉手,按順時針方向走4步,再按逆時針方向走4步。

          3.第5~8小節(jié):圈上幼兒立定唱歌,同時拉著的手高高舉起搭成高樓!暗艿堋焙汀懊妹谩便@進洞后,抬起頭來看高樓。

          4.反復1~8小節(jié):注意鉆的時候不要相互碰撞。

          5.第9~10小節(jié):“弟弟”和“妹妹”各站在圈上一個幼兒的前面。圈上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兩臂屈肘,兩手交叉抱肩(肘抬平)

          6.第11~18小節(jié):圈上幼兒站著不動,“弟弟”和“妹妹”按著節(jié)奏依次用食指碰圈上幼兒的手臂(兩拍碰一次),同時口中唱“一層樓,二層樓……”表示數(shù)高樓。當數(shù)到十層樓時,數(shù)高樓的幼兒手指碰在誰的手臂上,這個幼兒就要跟數(shù)高樓的幼兒交換位置,變?yōu)椤暗艿堋被颉懊妹谩。游戲繼續(xù)進行。

          結束部分

          1、學習歌表演。共同表演搭樓房數(shù)樓房。

          2、師:你們今天快樂嗎?以后我們有時間再和好朋友玩數(shù)樓房的游戲好不好?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在音樂區(qū)隨音樂伴奏邊演唱邊合作游戲。

          2.游戲熟練后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搭高樓的節(jié)奏。

          3.表演區(qū)中投放音樂材料,供幼兒進行游戲活動。

          教學策略:

          1.玩中學,在游戲中享受演唱歌曲的快樂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寓教于樂的游戲中獲得新經(jīng)驗是最適合幼兒的學習方式。首先,教師采用“難點前置法”,巧妙地將“哩哩哩,恰恰恰”中的附點、休止符等節(jié)奏與發(fā)聲練習相結合,引導幼兒邊演唱邊做動作,體驗演唱的樂趣。其次,教師將歌曲《數(shù)高樓》中的念白部分設計為同伴“拍手躲閃”游戲,并在念白“層層疊疊是高樓”之后加入一段間奏 12.435l111 |,為幼兒提供了演唱和判斷輸贏、創(chuàng)編動作的時間。由于演唱歌曲是開展游戲的需要,因此吸引著幼兒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的游戲中樂此不疲地演唱,使傳統(tǒng)教唱的音樂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情趣。

          2.做中學,在創(chuàng)編動作中激發(fā)幼兒的音樂表現(xiàn)力

          應該關注兒童的自然游戲中的學習方式,讓幼兒發(fā)明自己的身體動作邊游戲邊唱歌,在動作中感知音樂的節(jié)奏,表達對歌曲內容的理解。

          活動中教師采用幼兒遷移個人經(jīng)驗創(chuàng)編動作 ——分享、吸納同伴動作——獨立、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歌曲的方法,循序漸進地積累和豐富幼兒動作經(jīng)驗,使幼兒獲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現(xiàn)的機會。教師既要敏銳捕捉幼兒富有個性和趣味性的動作,引導其大膽展示分享個體經(jīng)驗,并適時、適宜地給予提升,又要關注創(chuàng)編、表現(xiàn)有困難的幼兒,不斷提升幼兒感受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的節(jié)奏感和美感。

          3.合作中學,在同伴交往中體驗游戲的愉悅

          音樂是自我表達和人際交流的手段;顒又幸罁(jù)歌曲中我和弟弟的角色,設置兩人搭高樓的游戲情境,以同伴游戲貫穿活動始終,使幼兒在交往中充分感受被邀請、回應的快樂和滿足,在高密度的互動中增加幼兒互相觀察、互相欣賞、共同合作的機會。

          依據(jù)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將同伴游戲設置為三個難易程度不同的層次。第一個層次為幼兒面對面玩游戲,以熟悉同伴交替伸手搭樓、正確判斷輸贏等基本游戲規(guī)則;第二個層次為雙圓交換同伴玩游戲,隊形的變換增強了同伴交往的廣度和密度,體驗到與不同伙伴開展游戲的樂趣;第三個層次為同伴模仿游戲,幼兒根據(jù)游戲結果快速確定創(chuàng)編者與模仿者的角色,贏者即興創(chuàng)編動作,同伴則跟隨模仿,使同伴間不斷獲得合作掌控游戲、創(chuàng)新不同動作的成功體驗。

          游戲玩法

          教師采用幼兒創(chuàng)編的適宜動作,引導幼兒兩人一組隨音樂邊唱邊有節(jié)奏地做出“哩哩哩、恰恰恰”的動作。在念白部分“一層樓,二層樓,三層四層,五層樓”時,兩人邊念歌詞邊按節(jié)奏由下往上依次交叉搭手,手心壓手背做搭高樓的動作;當念到“層層疊疊是高樓”的“樓”時,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同伴的手,拍到了即為贏,如果沒有拍到,快速躲閃成功的幼兒為贏。贏的幼兒要創(chuàng)編念白之后的“哩哩哩、恰恰恰”樂句的動作,輸者進行模仿,同伴繼續(xù)游戲。

          活動反思

          《數(shù)高樓》是一首敘事性歌曲,歌詞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數(shù)高樓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點鮮明,表現(xiàn)為歌詞簡單,多重復,富有動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兩部分,歌曲中蘊含的象聲詞“哩哩哩、恰恰恰”節(jié)奏鮮明、跳躍,變化豐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層樓、二層樓……層層疊疊是高樓) ,的念白節(jié)奏朗朗上口、富有韻律,整首歌曲說唱結合極富感染力,激發(fā)了幼兒的演唱興趣,并為幼兒創(chuàng)編適宜的動作表現(xiàn)“哩哩哩、恰恰恰”、兩人合作用手勢表現(xiàn)“搭高樓”以及開展快速反應游戲提供了創(chuàng)造和表現(xiàn)的空間。更是吸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因素。歌詞中有個別詞組句子幼兒不太容易理解,如:“白云來回走”“全在云里頭”“答數(shù)沒法求”,為此在學唱歌曲時,我采用了圖片法,使幼兒很容易的記住歌詞;采用節(jié)奏卡,使幼兒更輕松地掌握節(jié)奏;采用手勢法,使幼兒能分清唱“喲”。因為有幾句后面加了個 “喲”字,小朋友初步會唱的時候,每句后面都加了個“喲”字,我通過語言提醒幼兒好幾次,都沒有效果,當時我想,這樣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時間長了,就更難改過來了,所以我必須馬上糾正過來。我想用語言不行,就用手勢提醒法試試看,我和小朋友說好了,唱過去這一句后面有“喲”字的時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沒有,我就不做動作。一試之后,效果真不錯,就這樣在多次用手勢的提醒下,幼兒終于正確的演唱歌曲了。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jīng)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guī)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整個活動我注重強調讓幼兒主動地學習在濃郁的音樂氛圍中,通過團體的情感互動,激發(fā)孩子的表現(xiàn)欲望。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8

          一、活動目的

          1、在感受表演游戲《三只熊》的基礎上,使幼兒知道表演的名稱,表演中的角色及內容。

          2、引起幼兒想表演的愿望。

          二、準備

          1、場景布置:熊的家。

          2、教師活動前排好表演。

          三、活動過程

          (一)、交代課題名稱,引起幼兒看表演的興趣。

          指:"今天,要請小朋友看一個表演,名字叫《三只熊》,看看表演中有誰?"

          (二)、幼兒觀看表演,知道主要內容,激發(fā)幼兒想表演的愿望。

          1、表演第一遍。

          (1)、剛才表演叫什么名字?

          (2)、這個表演中有些誰?

          (3)、小姑娘這樣好不好?

          2、表演率二遍。

          (1)、為什么三只熊生氣了?

          (2)、小姑娘這樣做,熊有沒有同意?

          (3)、請小朋友想辦法,小姑娘怎么做熊就不會生氣了?(在門口等,敲門……)

          3、表演第三遍。

          (1)、三只熊為什么會抓小姑娘的?

          (2)、這個表演中的三只熊、小姑娘都是誰演的?

          (3)、你們想不想也來表演 ?

          4、表演第四遍。

          教師表演,請四名想表演的幼兒分別扮演大、中、小熊及小姑娘,跟著老師嘗試著表演。

          (三)、講評。

          今天,我們看了老師表演 的《三只熊》的故事,知道小姑娘改正缺點向熊道歉,熊就不抓她了。下次我們再來看好嗎?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9

          活動目的:

          1、知道相鄰數(shù)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

          2、理解并能說出多1或少1的關系。

          3、發(fā)展幼兒的比較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重點:

          知道相鄰數(shù)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

          活動難點:

          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shù)間多1或少1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森林背景圖,6張蘑菇房子圖片、故事《住賓館》。

          2、1-6的大點卡和數(shù)卡一套。

          3、小猴、小熊頭飾各一個和老虎的圖片一張

          4、幼兒數(shù)學操作板1個/人,1-6的點卡一套/人。

          5、標有1—6的數(shù)字卡片,每個小朋友一張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初步理解“鄰居”關系。

          1、拍手找朋友游戲:“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問你,你的旁邊朋友是誰?”“嘿嘿嘿,我旁邊的朋友是XXX!”

          2、在睡房里,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床,請你說一說自己的鄰居都有誰,讓幼兒理解什么是鄰居。

          二、教師講述并表演故事(配班教師配合故事表演)

          1、講述并表演故事后提問:

         。1)熊貓說2號有兩個鄰居,它們都是誰呢?小猴子的家應該是幾號呢?

         。2)小熊說它的家是5號的鄰居,5號的鄰居是誰呢?

          (3)小熊的家不是6號,那應該是幾號呢?

          2、在回憶故事的過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貼數(shù)字卡片,實現(xiàn)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shù)的轉換,告訴幼兒相鄰數(shù)的定義。

         。1)2的鄰居是誰呀?( 1和3是2的鄰居,也叫做2的相鄰數(shù)。)

          得出結論:2有兩個相鄰數(shù)是1和3;5有兩個相鄰數(shù),是4和6。

         。2)提問:那么3有沒有相鄰數(shù),它們是誰?

          那4有沒有相鄰數(shù),它們又是誰?

          得出結論:每一個數(shù)都有兩個相鄰數(shù)。

          3、幼兒自主探索3、4、5的相鄰數(shù)(部分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進一步推理說出5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

          三、總結評價幼兒操作的結果,理解并說出相鄰數(shù)間多1或少1的關系。

          1、“你幫2找到了哪兩個相鄰數(shù)?為什么1是2的相鄰數(shù),3是2的相鄰數(shù)呢?”引導幼兒說出相鄰數(shù)間多1或少1的關系。

          2、 發(fā)放幼兒數(shù)學操作板及操作點卡,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shù)間多1少1的關系!罢埬阏页霰2多1的點卡,請你找出比2少1的點卡!币来握页霰3、4、5多1或者少1的數(shù),引導幼兒依次說一說3、4、5的相鄰數(shù)及其之間的關系。

          四、結束部分:游戲中鞏固對相鄰數(shù)的認識。

          游戲:發(fā)給每個小朋友一張1-6數(shù)字卡片,“嘿嘿,小朋友,我問你,ⅹ的相鄰數(shù)是X和X?“嘿嘿,X的相鄰數(shù)是X和X。

        【精選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范文集錦9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愛耳日優(yōu)秀教案(精選5篇)03-03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錦八篇03-05

        愛耳日幼兒園小班優(yōu)秀教案(精選5篇)03-09

        幼兒園大班愛耳日優(yōu)秀教案(精選5篇)03-03

        幼兒園愛耳日科學優(yōu)秀教案03-09

        全國愛耳日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03-09

        幼兒園中班健康愛耳日優(yōu)秀教案(精選5篇)03-04

        幼兒園植樹節(jié)優(yōu)秀教案(精選11篇)03-02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八篇03-07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八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