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總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外出散步時,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一位懷孕的阿姨,許多幼兒對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什么樣的、如何長大的非常感興趣,因此設計了這次活動;顒又攸c放在幼兒收集媽媽十月懷胎的資料,(包括圖片、照片、文字資料)和教師提供的影像資料上,讓幼兒了解胎兒的生長過程。本次活動以幼兒主動參與為主,自己收集、尋找獲得信息,(家長協(xié)助幼兒上網(wǎng)、去書店、咨詢醫(yī)生等,讓幼兒獲得知識),在收集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并通過集體活動,詳細了解胎兒在母體中是如何長大的。讓幼兒嘗試獲得知識的各種途徑。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用各種途徑獲得知識。
2、讓幼兒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知道媽媽養(yǎng)育自己的辛苦。
3、教育幼兒尊敬媽媽,激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收集大量的關于母親十月懷胎的資料,可由家長協(xié)助幼兒上網(wǎng)、去書店、咨詢醫(yī)生等方法獲得信息。
2、胎兒在母體中成長的、真實的影像資料、幼兒喜聞樂見的卡通影像資料、膠水、泡沫板
3、一位懷孕的母親
活動過程:
一、主題討論
幼兒通過自己收集資料,展開討論。
問題: (1)、你在媽媽肚子里時,媽媽會有什么反應?
。2)、你在媽媽肚子里,餓了怎么辦?
(3)、你在媽媽肚子里,怎樣活動和長大的?
(4)、你在媽媽肚子里時,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二、1、請一位懷孕的母親
讓幼兒有個直觀的了解,阿姨肚子里有個小寶寶。自己沒出生前也是在媽媽肚子里漸漸長大直至出生的,激發(fā)幼兒想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怎樣長大的愿望。
2、影像資料
通過影像資料,讓幼兒看到自己在母親肚子里的真實影像,初步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如何漸漸長大的。
3、卡通形象
進一步加深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如何長大的,初步體會媽媽孕育自己的不容易。
三、布置主題墻:媽媽孕育我
1、幼兒通過日常生活中對媽媽的觀察,夸夸自己的媽媽。“我的媽媽最能干”。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2、幼兒自己動手把收集的資料貼在主題墻上,讓全班的小朋友都來分享,體會分享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回家后做幾件愛媽媽的事情,第二天開展主題討論:你是如何愛媽媽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理解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稱和用途。
2、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對進行想象,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寶寶,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
二、理解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稱及用途。
(一)、寶寶要旅行了,來到數(shù)學城。
1、寶寶來到數(shù)字宮。
、贁(shù)字寶寶會怎樣歡迎它呢?
、谠跀(shù)字城里,寶寶應該叫什么?
③你們在哪些地方見過零?
2、寶寶來到圖形宮。
、 圖形寶寶會怎么歡迎它?
② 寶寶在圖形屋里還可以叫什么?(圓)
、 幼兒玩:“捉迷藏”、“填格子”游戲。
(二)、寶寶繼續(xù)出發(fā)來到字母城。
① 寶寶到了字母城又有了一個新名字,叫什么?
、 歐和字母寶寶玩游戲。
、 寶寶在字母城里還有一個中文名字叫“喔”。
3、寶寶來到了音樂城。
① 小門鈴是怎樣唱的?
② 鼓勵幼兒聽一聽、唱一唱、拍一拍。
③ 寶寶在音樂城里的名字叫休止符。
(四)、集體游戲:“快快跳到這里來”。
三、引導幼兒對進行想象創(chuàng)作。
1、寶寶最后來到了魔術城。
師:寶寶來到了魔術城,你能把它變成什么?
2、幼兒討論想象操作。
3、幼兒互相講述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復習6、7的分解組合,在此基礎上進行6、7的加法運算。
2.學習6、7的加法,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shù)量關系。
3.積極探索數(shù)學活動,體會數(shù)學的趣味性。
4.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活動準備:
1.教具:數(shù)字卡片1-7、"+""=";購物券2張,橡皮、鉛筆、鉛筆刀、膠棒、筆記本、文具盒各1個。(大的)
2.學具:數(shù)字卡片1-7、"+""=";購物券2張,橡皮、鉛筆、鉛筆刀、膠棒、筆記本、文具盒各1個。(小的)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用教室里現(xiàn)有的物品進行互動。如:教師先拿出3本書,問幼兒有幾本書?又拿出4本書,問幼兒總共幾本?進行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
2.教師拿出教具購物券、橡皮、鉛筆、鉛筆刀、膠棒、筆記本、文具盒,請幼兒拿出相應的.學具。
3.教師讓幼兒認識購物券上的價格,先看看每個商品的價格,然后問幼兒:"6元購物券能買到哪兩樣東西?"請幼兒自由發(fā)言。教師將幼兒兩兩分為一組,一人拿6元分別買到了什么?另一人拿著物品,然后進行創(chuàng)設購物。最后讓每組幼兒回答自己用6元錢分別買到了什么,教師總結(jié)。
4.同樣的方法讓幼兒用7元錢的購物券買東西,游戲規(guī)則同上。
5.聽辨反應:幼兒根據(jù)教師拍手的次數(shù)來舉出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擺在黑板上,然后,幼兒擺上加號和等號,請其他幼兒說出答案并用數(shù)字卡片擺出相應的得數(shù)。依次請幼兒輪流來游戲。
6.幼兒完成《課堂活動冊》"神秘花園":教師引導幼兒先按照顏色、大小、形狀等特征分類,然后按照分類列算式,并進行加法運算。
活動延伸:
在班內(nèi)的區(qū)域《陽光超市》,利用學具購物券和標價商品,教師讓幼兒想想,7元購物券可以買3樣或4樣商品,可以買哪些,有幾種方法。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得數(shù)是6、7的加法,教材從前面的“一圖一式”過渡到“一圖兩式”,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相應的兩道加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
例題的教學我引導學生觀察場景圖,讓學生說一說圖意,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需要在今后的學習中多多加強指導與訓練。
“試一試”通過由兩部分物體合成的一幅圖,引導學生學習計算相應得兩道得數(shù)是7的加法算式,進一步體會相應的兩道加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初步學會由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數(shù)推想出相應的另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數(shù),從而培養(yǎng)初步的思維能力。
課內(nèi)容是教學《和是6、7的加法》看上去是一堂計算學習課,但實際我覺得重點是一堂算理的認識課,口算固然是低年級數(shù)學中的重頭戲,但對于得數(shù)是6、7的加法,由于學生在幼兒園與平時的生活中,對于這些算式已有所接觸,在計算方面暫時不是難點。因此,課堂上我著重引導學生用三句話表達圖意,但事實上,不少學生“能說”,但并不“善說”,要表達清楚題目的意思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還需要我們逐步訓練,循序漸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材料,探索瓶中取珠的不同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種物體有不同的使用辦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用標記記錄探索的過程和結(jié)果,并能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幼兒實驗材料:木珠和鐵珠放在脈動瓶中;小棒、筷子、鐵絲、吸管、磁力棒、雙面膠(小組一份);操作框、幼兒記錄單(兩種顏色)、記錄單的架子和記號筆。
教師材料:創(chuàng)設情景、幼兒實驗材料一套、透明膠、記錄單、磁性板;視頻展示儀、數(shù)碼相機、電腦。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二、教師出示材料,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一:師操作把珠子放進瓶子里),用什么辦法把珠子取出來?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二:如果把這只瓶子固定(師用透明膠固定瓶子),在瓶子不能動的情況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瓶中的珠子取出來?
三、幼兒進行猜想和記錄,并交流不同的想法。
1、引導幼兒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想出辦法,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出示材料,認識材料。
3、出示記錄單,了解猜想記錄的要求和方法。
4、幼兒記錄自己的猜想。
5、幼兒交流自己的猜想。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選了什么材料?你準備怎么做?
師:你為什么用這個辦法?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師:有沒有哪個小朋友,選了不一樣的材料?為什么?
四、幼兒進行實驗和記錄,驗證猜想,教師巡回指導。
(一)第一次實驗
1、教師提出實驗前要求:
2、幼兒第一次實驗驗證,并記錄。
3、第一次實驗后交流。
師:用你們猜想的材料取出珠子了嗎?
請沒有取出鐵珠的幼兒舉手。(教師請沒有取出鐵珠的幼兒說說用的材料和原因)(請取出鐵珠的幼兒交流方法)請沒有取出木珠的幼兒舉手。(教師請沒有取出木珠的幼兒說說用的材料和原因)(請取出木珠的幼兒交流方法)
。ǘ┰俅螌嶒灒
1、出示實驗記錄單二,了解記錄要求。
2、幼兒再次實驗和記錄。(教師巡回指導,并用數(shù)碼相機拍下幼兒實驗情況)
3、幼兒交流自己的實驗情況。(在視頻前)
五、延伸活動:
師:今天,我們是從不能動的瓶子里取出了木珠和鐵珠,如果瓶子里掉進去的是玻璃珠呢?能用什么方法呢?我們回去后再試一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使幼兒知道樹木的多種用途。
2、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樹對人,對環(huán)境的主要作用。
3、激發(fā)幼兒愛護樹木的感情。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發(fā)動幼兒搜集關于樹的多種用途的資料;錄象資料。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了解到的關于樹的用途的一些知識。
2、組織幼兒觀看搜集到的一些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樹各部分的作用。
教師小結(jié):樹根可以吸收、儲藏水分和養(yǎng)分,抓住泥土,使樹干牢固;樹根可以雕刻成工藝品,有的可以入藥、治病。樹干能為樹葉輸送養(yǎng)分;樹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紙,有的樹干還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膠樹的樹干汁可以做膠鞋、輪胎。樹葉可以給草食動物做食物,還可以遮陽、做書簽、做肥料。果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肥皂、有的可以做藥、有的可以做種子。
3、引導幼兒討論森林與人類、動物及環(huán)境的關系。
。1)與動物的關系:提供豐富的食物和舒適的居住場所。
。2)與人類的關系:調(diào)節(jié)溫度,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木材、藥材、食物。
。3)改善環(huán)境:防風固沙、防暑降溫、減低風速、保持水土、凈化污水、減少噪聲等。
4、組織幼兒觀看錄象,進一步了解樹木的作用。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jié)束,并不是真正的結(jié)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jīng)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jīng)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演唱自己名字的過程中產(chǎn)生自豪感和愉悅感,體驗與同伴互動演唱的快樂。
2、能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唱準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
3、幼兒能根據(jù)歌曲的情緒特點,創(chuàng)編有趣的動作自由的表現(xiàn)歌曲。
活動準備
1、與歌曲內(nèi)容相關的課件2.歌曲圖譜一張3.配樂演唱錄音活動過程:
一、通過練聲,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特點1.客人們就要出場了,我們可以怎么樣歡迎他們?
2、請幼兒嘗試一邊傾聽歌曲旋律一邊有節(jié)奏地拍手。
二、結(jié)合課件和圖譜,分析理解歌詞,進一步感知歌曲的情緒特點
1、播放課件,引出歌詞內(nèi)容第一位客人叫什么呢?還有一位小客人,她叫什么名字?客人們是怎樣介紹自己的?
2、完整范唱歌曲,進一步理解歌詞并感知歌曲的情緒特點湯米和卡秋沙要合作演唱,仔細聽!唱的最多是什么字?
3、教師指圖,引導幼兒念誦歌詞我們一起試著說說他們好玩的介紹吧!
三、結(jié)合圖譜,引導幼兒快樂學習并表現(xiàn)歌曲
1、教師指圖演唱、幼兒跟唱,結(jié)合圖譜練習高音和接唱部分為什么這個小氣球飛的那么高?
還有飛高的小氣球嗎?它和前面的的高氣球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自主演唱,表現(xiàn)歌曲歡快的情緒3.鼓勵幼兒在快樂的演唱中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
你想加什么有趣的動作來表現(xiàn)快樂的心情呢?
四、引導幼兒填名字演唱,使其產(chǎn)生自豪感,體驗與同伴互動演唱的快樂
1、幼兒探索自己名字的唱法
2、利用課件中幼兒的照片,玩游戲“唱唱你和我”,體驗唱自己和朋友名字的樂趣游戲玩法:當大屏幕里的照片滾動起來,幼兒一起倒數(shù):3、2、1,停止?jié)L動,屏幕出現(xiàn)兩名幼兒的照片:這是誰?請大家一起唱出他們的名字。
教師采訪被唱到名字的幼兒:大家在唱你們名字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是什么樣子的?
五、游戲“找朋友”,接唱自己的名字,感受歌曲和游戲帶來的快樂
1、教師示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游戲玩法。
2、幼兒游戲,教師隨機指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fā)明的文字,激發(fā)幼兒的自豪感。
2、知道我國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并猜猜認認這些象形字。
3、培養(yǎng)幼兒對漢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有趣的漢字),漢字卡片:人、口、手、牛、羊、馬、魚。
活動過程:
(一)找漢字。
進入課件我是中國人二(有趣的漢字),點擊按鈕:弟兄不一樣。
畫面上有什么?(有字……)
這些文字一樣嗎?(不一樣)
有誰知道是哪些國家的文字?(幼兒回答)
中國使用的文字叫什么?(漢字)點擊畫面中的漢字進入另一畫面。
小結(jié);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文字,漢字是我們中國人發(fā)明和使用的文字。
。ǘ┛磮D猜字。
點擊按鈕;看圖猜字。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畫面上有什么?(引導幼兒觀察漢字“火、山、日、月”的圖畫部分)
點擊“火、日、月、山”進入另一畫面,移動鼠標到“?”上。
這是什么?你是怎么認出來的?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象形字”是從各種形象的圖畫中演變過來的。
小結(jié);象形字就是模仿一些事物的外部形狀造出的字,它是我國最早的文字。
。ㄈ┪艺J識的漢字。
你們會認漢字嗎?
引導幼兒交流關于漢字的經(jīng)驗。
出示卡片,你認識它嗎?
說一說,讀一讀,你認識的漢字?
活動延伸;請幼兒在活動室或周圍的環(huán)境中找找自己認識的漢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數(shù)學活動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2、理解減法應用題中總數(shù)與部分數(shù)的關系。
3、引導幼兒回顧生活情景,仿編:"求剩下"的減法應用題。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熟悉超市環(huán)境,熟悉10以內(nèi)的分解。
2、游戲經(jīng)驗:會玩"馬蘭開花"3、環(huán)境準備:超市場景(內(nèi)有5個陀螺,7個桔子,5個蘋果),情景表演,筆,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qū)耄厚R蘭開花
二、集體活動
1、請幼兒一起說一說超市里有什么物品?分別有幾樣?
2、觀看情景表演:超市里有5個陀螺,有一個"顧客"過來,對售貨員說:
您好!我要買2個陀螺。售貨員給他2個陀螺說:"給你,歡迎您下次再來!
3、教師提問:超市剛才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我們要把超市發(fā)生的這件事情編成一道減法應用題。
聽教師完整示范講述"減法應用題"
4、觀看情景表演:超市里有7個桔子,有一個"顧客"過來,對售貨員說:
您好!我要買4個桔子。售貨員給他4個桔子說:"給你,歡迎您下次再來!
5、教師提問:超市里剛才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6、誰能根據(jù)這件事情再來編一道應用題呢?這個應用題可以怎么寫算式?
7、觀看情景表演:情景表演。超市里有5個蘋果,有一個"顧客"過來,對售貨員說:
您好!我要買3蘋果。售貨員給他3個蘋果說:"給你,歡迎您下次再來!
8、教師提問:"超市里剛才發(fā)生了一件買蘋果的事情,誰能根據(jù)這件事情再來編一道應用題呢?
這個應用題可以怎么寫算式?"
小結(jié):孩子們,我們發(fā)現(xiàn)在三道應用題中每次都問了一個什么問題?
只要我們應用題里問還剩幾個,那這個題就是減法應用題。
9、請幼兒講述算式中哪個是總數(shù)?哪個是部分數(shù)?理解算式與應用題的對應關系。
五、、探索發(fā)現(xiàn):
1、課件游戲(幼兒用書P11,請幼兒看圖,理解題意,仿編應用題,照著寫減法算式。)
2、請幼兒根據(jù)圖意編應用題。
3、請幼兒根據(jù)算式編應用題。
六、、延伸活動
在活動區(qū)擺放一些減法算式卡,讓幼兒自由進行游戲。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總8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總六篇03-03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總10篇03-08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總5篇03-02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總七篇03-09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8篇03-08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6篇03-07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9篇03-07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六篇03-05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4篇03-05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六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