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色中文在线视频,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欧美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 <dfn id="pbiqm"><cite id="pbiqm"></cite></dfn>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數學教案

        時間:2021-09-22 14:27:3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數學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數學教案集合15篇

        幼兒園數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掌握運沙的科學方法。

          2、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用大小不同的工具來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少,小工具運的次數多。

          3、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記錄單、鉛筆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運沙游戲,你想用什么工具來運沙?

          二、幼兒第一次運沙

          1、提出要求:

          兩人一組輪流運沙,并記錄運沙的總次數。

          2、出示統計表格

          記錄每組幼兒運沙次數,并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問題。

         。拷M兩人使用一個工具運同一堆沙,為什么次數不一樣。)

          3、引導幼兒用科學的方法運沙:

          每一次要運得一樣多,通過討論、示范明確運沙的具體操作規(guī)則。

         。M杯后用工具刮平)

          三、幼兒第二次運沙,驗證。

          1、統計運沙次數

          2、引導觀察數據,得出結論:

          同一堆沙用同樣的工具,都裝滿抹平了來運,運的次數是一樣的。

          四、幼兒第三次用不同工具運沙。

          1、幼兒預測大工具來運剛才的一堆沙,運的次數會怎么樣?

          2、幼兒操作

          3、統計數據

          4、幼兒通過觀察數據得出:

          運的次數不一樣;大杯子那一排的數據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數據大。

          五、教師小結

          教師:用大小不同的工具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少,小工具運的次數多。

          六、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來運沙,運的結果又會怎么樣?下次我們再來試一下。

        幼兒園數學教案2

          數學活動——找車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把相關物體進行一一匹配,感知一一對應的數量關系。

          (2)萌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并嘗試著說出自己的想法;顒又攸c:

          通過活動,初步學會相關物體的重疊或并置匹配,感知一一對應的現象。

          活動難點:

          獲得一些有關對應的經驗。

          活動準備

          1、前期生活經驗準備:幼兒有春游、捉迷藏、乘車的生活經驗。

          2、教具準備:小娃娃胸飾一個(教師)。小狗、小貓、小雞、小兔、小猴的胸飾各五個(小朋友)。分別印有“1”、“2”、“3”、“4”、“5”數字的帽子各五頂。分別畫有“1”、“2”、“3”、“4”、“5”的點子的長椅子五把。分別畫著2根骨頭、l條小魚、3條小蟲、2棵青菜、3只桃子的盤子貼絨五個。

          活動過程

          引出活動:

          出游準備,

          戴帽子

          1、提示語:小娃娃要帶小狗、小貓、小雞、小兔、小猴一起去春游,請你想一想,應該帶些什么東西呢?

          幼兒互相討論要帶什么(吃的)

          回憶經驗,展開思路。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提示語:還可以帶上什么有用的東西呢?怎么戴帽子呀?引導幼兒說出戴帽子。(一個小動物頭上戴一頂帽子)

          感知重疊對應的關系。

          點心:找食物

          3、提示語:小娃娃為小動物準備一個大蛋糕,但它們都不喜歡吃,小動物們喜歡吃什么呀?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把食物從左到右擺成一行,然后引導幼兒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做小動物的動作走到相應的食物旁邊。

          感知相關物體的匹配對應

          4、提示語:小動物們都喜歡吃什么呀?盤子里有什么呀?點數5,如“小狗喜歡吃骨頭,盤子里有5根骨頭!

          鞏固相關物體的匹配對應;手口一致點數5;隱含一只小狗吃一根骨頭的兩兩對應。

          做游戲:捉迷藏

          5、提示語:小動物們要玩捉迷藏的游戲了,小娃娃來找他們引導幼兒躲在和自己衣服顏色一樣的小房子后面。如:紅房子后面躲著誰呀?

          感知顏色的對應

          乘車回家:找位子

          6、提示語:小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一起乘車回去吧。小娃娃是司

          機,坐在最前面。我們來數數還有幾個座位呀?有幾種小動物呢?應該怎么坐呢?

          1、2、3、4、5個座位。(一種小動物坐一把長椅子)鞏固手口一致點數5,鞏固一一對應的重疊關系。

          7、提示語:那誰坐前面誰坐后面呀?

          引導幼兒發(fā)現椅子和帽子數量的對應關系。說出按帽子的號碼來坐。感知數與量的對應關系。

          8、安全教育:回來的路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坐車安全,遵守交通規(guī)則。

          社會性能力的培養(yǎng),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延伸

          到區(qū)域活動中去玩。鞏固活動中的一一對應的經驗積累,引導幼兒發(fā)現其他的一一對應形式并通過一一對應來嘗試著比較兩種物體的多少,感知一樣多等概念。

        幼兒園數學教案3

          一、活動名稱:復習大小、長短、前后、上下。

          二、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活動,復習鞏固大小、長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培養(yǎng)幼兒動作靈敏、反應迅速、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大、小球(與幼兒人數相同)、大小盆各一個、長繩短繩各一條、長短毛線繩與幼兒人數相同、長橋短橋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后放有8個易拉罐)、大樹一棵(樹上有與小圓點幼兒數相同的小果子,樹下有與大圓點幼兒數相同的大果子)大圓點、小圓點的粘貼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附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幼兒自由選擇大圓點、小圓點進入活動場地。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導入。簡單說明戶外活動要求。

          (二)基本部分:

          1、復習鞏固區(qū)別大小。

          出示許多大小球大盆小盆讓幼兒觀察。

          師:場地上放有許多球,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球有什么不同?

          幼:有的球大有的球小。

          師:請大花把大球拿起來,放到大盆里,請小花把小球拿起來放到小盆里。

          幼兒邊操作,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還是小球?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之間互相比較,誰的大誰的小。

          2、復習鞏固區(qū)別長短。

          出示二根繩子,一根長繩,一根短繩。

          師:場地上放有兩根繩子,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著兩根繩子有什么不同?

          幼:一根繩子長,一根繩子短。

          師:請大花走長繩小花走短繩。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你走的是長繩還是短繩?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每人取一根毛線繩,互相比較長短。說出誰的長誰的短。

          3、復習鞏固區(qū)別前后。

          出示玩具娃娃讓幼兒觀察哪是前面哪是后面。

          師:請大花去娃娃前面玩,請小花到娃娃后面玩。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玩、幼:我在娃娃的前面玩或我在娃娃的后面玩、再交換活動一次。

          游戲:看誰反應快。師:小花站到老師前面,大花站到老師后面。再交換活動一次。

          4復習鞏固區(qū)別上下。

          出示大樹,讓幼兒觀察樹上有什么?樹下有什么?

          幼:樹上有果子,樹下有筐子。

          師:請大花去摘樹上的果子,小花去拿樹下的筐子。摘到果子的大花,請把果子放到樹下小花的筐子里。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摘的果子?要把果子放到哪里?再交換活動一次。

          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觀察,說出頭在身體的上面,腳在身體的下面。

         。ㄈ┙Y束部分:

          游戲結束:幼兒按大小頭飾分成兩組,分別跑過長短兩座“橋”大花去拿樹下的大果子,小花去摘樹上的小果子,再分別到玩具娃娃的前邊與后邊。

          教師講評,表揚活動認真的幼兒

        幼兒園數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感知5以內的數量,認識數字5。

          2、培養(yǎng)幼兒數數的興趣,感受數數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圖片

          2、操作紙、墊板、筆。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了解幼兒數數的能力。

          經常聽小朋友們數數,你最多能數到幾?

          過渡:你們能數到很大的數字,數數的正確性怎樣。

          二、數數游戲,發(fā)現數正確的方法。

          1、幼兒取出操作紙,理解紙上的要求,知道要數的幾樣東西。

          2交代規(guī)則并觀察幼兒的操作。

          3、圖上的蔬菜各有多少?

          小結:數正確應該按順序。

          4、過渡,出示圖片。

          提問:這里一共有幾樣東西?認識這些東西嗎?

          5、觀察圖片上蔬菜的數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解決問題的方式,發(fā)現數正確的一些方法。

          6、認識數字“5”像什么?表示幾樣東西?

          1。出示5只小象有幾只?

          它們非常注意營養(yǎng)的搭配樣樣蔬菜都要吃。

          今天早上小象要吃土豆,(出示圖片)小朋友來數數土豆有幾個?

          土豆有4個。

          小象有5只怎么辦?咱們來用0增畫蔬菜。

          以此來添畫其他的蔬菜。

          三、發(fā)操作紙,幼兒來增畫。

          1、4添1就是5

          2、找找5的東西,也可以數其它東西的數量。

        幼兒園數學教案5

          設計思路:

          二期課改需要們以整合的思想來實施新教材。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幼兒在前些階段的學習中,已經接觸和練習了數的形成、2、3、4的分合、組成等等。在此基礎上,中班下半學期年齡階段的孩子們可以學習5的組成,數的組成是加減法運算的基礎,是幼兒數學教育內容之一,是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必備知識。依據二期課改的理念及新綱要的要求,通過創(chuàng)設相應環(huán)境,提供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操作。引導幼兒去探索、體驗理解,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得出結論,并將自己獲得的知識用交流的方式表現出來。

          內容:學習6的組成

          目標:、1、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3、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及多維度思維能力。

          準備:花片、小樹、小動物圖片、紙盒、糖果、筆、紙、數字卡片等

          過程:

          一、湊數游戲《蘋果和生梨》

          請1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玩湊數游戲。

          春天的花園里有個數學王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到數學王國找一找那些東西的數量是6,然后你可以把6的分成全玩出來,才可以到其它地方玩。把你的發(fā)現寫在紙上。

          二、幼兒分組操作

          1、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游戲。

          2、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有困難的幼兒,適當的引導和幫助。

          三、幼兒交流討論

          1、教師拍手,幼兒回到座位。剛才大家玩得很高興,能把自己的發(fā)現記錄在紙上,誰愿意來介紹自己的發(fā)現?在玩的過程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2、幼兒各自介紹自己的發(fā)現。

          四、學習6的組成

          1、教師:今天小貓的一家也到數學王國來玩了,數一數有幾只貓?用數字幾來表示?看看它們長得都一樣嗎?引導幼兒從貓的大小、顏色、花紋、蝴蝶結來分。

          2、幼兒自主講述,如6只貓可分成1只大貓5只小貓。教師根據幼兒講述用數字卡片貼在黑板上。教師:6有幾種分法?

          3、教師歸納:6有5種分法,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它們合起來都是5送糖果。們小朋友本領真大,不但學會6的組成,還學會了記錄,現在們一起準備好,開上小汽車和小貓們一起到數學王國去玩吧。(聽音樂,幼兒做開汽車動作)

          數學王國到了,看看國王今天都準備了什么禮物?(各種糖果)

          國王還準備了這么多糖果盒子,請們小朋友幫助他來包裝糖果。記住,每個盒子了只可以裝6粒糖果。你一邊裝一邊說,幾粒紅色的糖果、幾粒蘭色的糖果、或幾粒黃色的糖果、幾粒綠色糖,一共是6粒糖果。裝好以后你可以送給周圍的爸爸媽媽檢查一下,也可以給好朋友檢查一下,你對嗎?如果正確了就請你把糖帶回家,可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

        幼兒園數學教案6

          1、復習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

          2、學習圖形歸類。

          3、按顏色、名稱不同排序。

          小路一條、魔袋一只、幾何圖形若干、排列圖2條、幼兒人手一份、雞媽媽房子一個。

          一、修路。

          1、教師扮貓媽媽,幼兒做貓。說:“貓媽媽要帶小貓們去小雞家做客一起走吧,喵喵喵,前面有條小路,坑坑洼洼的壞了,我們一起修一修。

          2、帶幼兒觀察一下,小路上有哪些圖形,每個小朋友拿一塊嵌入。

          3、啟發(fā)幼兒想辦法,把2塊半圓形的石塊和2塊長方形石塊嵌入。

          4、小路修好了,怎么走呢?看到貓媽媽舉什么圖形,小貓就踩什么圖形上,千萬不要擠呀。

          二、摸口袋。

          1、耒到雞媽媽家,有個神奇的口袋,怎樣才能知道里面的東西。

          2、請能干的孩子幫忙摸出一個圓形。

          3、請每位幼兒摸出一個,然后送到他們的朋友那里。

          4、根據顏色再分。

          三、修籬笆。

          1、雞媽媽說:“這籬笆破了,大灰狼晚上把小雞偷走了,你們愿意幫忙?

          2、出示排列圖。

          3、幼兒補籬笆。

          4、幼兒操作。

        幼兒園數學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認識10以內相鄰數。

          2、感知一個數與前后兩個相鄰數之間的關系。

          二、活動準備

          1、紙制小豬卡片5個、小貓卡片6個、小猴卡片7個,1-10的長條點卡

          2、數字卡1-10,每人一份

          三、活動過程

          1、認識6的相鄰數

          (1)教師將三種動物卡片散貼在黑板上。

          提問:黑板上三種動物卡片有什么不同?

          (2)誰能把一樣動物卡片放在一起,并且把它們排隊。

          (3)每種動物卡片的數目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請小朋友在每種動物下面用數字卡表示它們得數目。

         。4)動物卡片是怎么樣排隊的?6個小貓卡片的前面是幾個小豬卡片?6個小貓卡片的后面是幾個小猴卡片?

         。5)為什么5個小豬卡片排在6個小貓卡片的前面?6個小貓卡片排在7個小猴卡片后面?

         。6)6的前面是幾?6的后面是幾?6比5怎樣?6比7怎樣?

          2、感知相鄰數之間的關系

          (1)教師出示1-10的長條點卡,引導幼兒觀察,并匹配數字卡。

          (2)教師指著8的長條點卡,提問:圖上幾個圓點?

          3、請找出比它少1的小朋友和比它多1的大朋友。

         。1)1個數字有幾個朋友?是兩個什么樣的朋友?

          (2)數字9有朋友嗎?它的朋友是誰?

          4、游戲:找朋友

         。1)老師報一個數,就請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這個數的兩個朋友舉起來。

          (2)該游戲重復多次后,可請幼兒兩人一組,一人報數,一人舉數卡,然后交換玩。

         。3)提問:

          a.每種動物卡片的數目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b.6個小貓卡片的前面是幾個小豬卡片?6個小貓卡片的后面是幾個小猴卡片?

          c.6的前面是幾?6的后面是幾?

          5、數字9有朋友嗎?它的朋友是誰?

        幼兒園數學教案8

          教育目標:

          1、 正確認讀10以內的數字

          2、 學習按順序觀察的方法

          3、 遇到困難樂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內容:

          A組:

          游戲:

          找數字(選自《快樂家園》)

          B組:

          游戲:

          有趣的數字

          教學形式:

          小集中活動

          根據幼兒的能力水平和教材的難易程度,將幼兒分為A、B兩組,兩組活動同時進行。

          教學準備:

          A組:

          活動前請小朋友將圖卡上的電話剪下來,自制圖片;1——10的數字卡片一套;268、470、146等大數卡一套;

          漂亮的摸盒一個。

          B組:

          1——10規(guī)范數字卡片一套,擬人化數字卡片一套,由數字組合成的魔術師頭像畫一張,畫有1——10個物體的圖片一套。

          教學過程:

          A組:

          1、激趣:

          出示數卡,認讀數字1——10。并請幼兒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哪些地方能看到數字,引導幼兒對數字發(fā)生興趣。然后出示數字卡片,268、470、146等,邊將卡片貼在墻上邊請幼兒認讀。

          2、促思:

          電話機上有哪幾個數字?請幼兒找一找這部電話上少了哪三個數字,把它們連起來念一念,看一看墻上哪一張卡片是電話中缺少的數字卡,解決教學重點。

          3、 導學:

          游戲:

          摸盒找數字。每個幼兒每次從盒中任意摸出一張電話卡片,并在墻上找相應的數卡,答對者再摸一張。游戲可反復進行,以此完成教學重點,增強游戲的趣味性。教師觀察幼兒活動情況,了解幼兒思維方法及其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適時指導,突破難點。

          4、 活動小結(略)。

          B組:

          1、認識書寫規(guī)范的數字?匆豢,數一數,每張圖片上的物體用數字幾來表示,請幼兒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規(guī)范的。)并請幼兒想一想這幾個數字長得像什么?

          2、找一找1——10還少哪些數字?先請幼兒憑著自己的記憶找,若找不到可請幼兒閉眼,教師慢慢地念已出現的數字,幫助幼兒找到空缺的數字。重點區(qū)分“6”和“9”,并找出10和其它數字的不同,強調1在前,0在后。

          3、認識擬人化的數字,幫助幼兒形象記憶每個數字的外形特征。

          4、辨別書寫不規(guī)范和擺放不規(guī)則的數字,提高幼兒的辨別能力!鞍堰@些數字靠在一起,你們看變成了什么?找一找魔術師身上都有數字幾?這些數字是魔術師的什么?”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大膽想象。

          5、活動小結(略)。

        幼兒園數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字,初步了解它們的不同用途。

          2、學習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3、激發(fā)對數字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圖片:汽車牌照、公共汽車站牌、居民住宅樓、鐘樓、紅綠燈、郵編。

          2、教具:0-9數字卡若干套,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找一找:發(fā)現物品上的數字

          1、通過參觀展覽的形式讓小朋友發(fā)現物品上的數字。

          2、相互交流:

         。1)你發(fā)現這些物品上都有什么?(數字-出示字卡)

         。2)你發(fā)現了哪些數字?(出示0-9數字)

          二、猜一猜:了解數字的用途

          1、這些物品上的數字有什么用呢?

         。ㄓ變航Y合具體的物品,憑借自身生活經驗,互相交流、猜測這些物品上數字的用途)

          教師小結:原來,數字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數字,小朋友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數字呢?

          2、幼兒回憶、講述生活中見過的數字。

          3、觀看圖片,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數字。

          教師:你們還看到過這些地方的數字嗎?這些數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1)幼兒再次發(fā)現、尋找并思考:數字的用途。

         。2)交流:鼓勵幼兒積極提問,老師和幼兒一起解答疑問并出示相關的圖片。

          4、教師小結:原來,數字的用處還真多呢!它們有的用來編號,有的用來表示時間、地址,

          有的用來表示時間、地址,有的用處表示商品的價格,說明物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重量等等,

          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數字的用處還有好多呢,我們以后再去找一找,好嗎?

          三、玩一玩:數字組合游戲

          教師:其實,這些數字早就悄悄地來到小朋友的椅子底下,小朋友把它請出來吧!

          1、游戲準備:看一看,你拿到的是哪兩個數字?

          把小卡片上的數字貼在椅子上,大卡片上的數字拿在手里,數字朋友要來跟我們玩游戲呢!

          2、游戲:找座位

          要求找到比手里的數字多1的座位號坐下。

          3、發(fā)現問題:“9”找不到座位,怎么辦?

          4、導出數的組合:

          發(fā)現1和0可以組合成“10”,讓9找到組合成的數字“10”的座位。

          5、想一想:數字的其他組合法:

          “1、1、0”可以組合成“110”表示特殊的電話號碼。

          “0、1、2、5、8!笨梢越M合成58210285的電話號碼。

          “1、4、6、8”可以組合成數字1468,表示數的多少,也可以表示家庭電話號碼,

          還可以表示你的生日呢!

          6.幼兒分組來數字組合游戲:

          你還想用這些數字組合成一個什么特別有意義的編碼呢?看誰組合得多?

          四、做一做:體驗數字與自身的關系

          1.幼兒設計生活中需要的數字:你覺得我們周圍生活中、我們的幼兒園,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數字呢?

          2.幼兒制作:我的名片

          學習在“名片”上寫上自己的生日、家庭電話、住址和姓名。

        幼兒園數學教案10

          活動一:有趣的規(guī)律

          活動目標:

          激發(fā)幼兒對物體排列規(guī)律的興趣,引導幼兒發(fā)現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嘗試用符號記錄規(guī)律。

          活動準備:

          斑馬圖片;條形旗圖片(規(guī)律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筆、一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fā)現規(guī)律。

          1、教師身穿條紋上衣,吸引幼兒注意。

          師:“老師的上衣圖案是怎么樣的?”

          2、出示斑馬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紋規(guī)律。

          3、出示條形旗圖片,引導幼兒發(fā)現規(guī)律。

          二、啟發(fā)幼兒用符號記錄規(guī)律。

          師:“我們發(fā)現了這么多規(guī)律,怎么樣把它們記錄下來呢?”

          1、幼兒討論記錄方法。

          2、確定簡潔的記錄方法——用簡單的符號記錄規(guī)律(如:010101、□○□○□○)或用物體的主要特點進行記錄(如:藍白藍白藍白)。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符號記錄。

          4、幼兒互相交流記錄結果的含義。

          三、啟發(fā)幼兒尋找生活中的規(guī)律,并嘗試進行記錄。

          四、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各種規(guī)律事物及規(guī)律現象。(如:人行橫道、星期的輪回規(guī)律、四季的輪回規(guī)律等)

          活動二、站隊

          活動目標:

          幼兒主動發(fā)現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并根據發(fā)現的規(guī)律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動物去郊游。內容:1、獅子大王組織小動物去郊游,小動物們按照大王的要求(矮高矮高矮高,走的、蹦的、走的、蹦的,)已經排好兩隊,小兔子、小松鼠、狗、貓、刺猬、小豬、大象、熊遲到了,它們該怎么樣站隊呢?2、隊伍走著走著,中間的幾只小動物因為去追路邊的蝴蝶掉隊了,它們很著急,請大家?guī)兔φ艺宜鼈儜撜驹谀?怎么排?/p>

          活動過程:

          一、幫助小動物排隊

          1、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內容1,尋找規(guī)律接下去向后排。

          2、觀看多媒體課件內容2,找出哪個地方缺了,缺了什么。

          二、站隊

          1、幼兒站成四豎排,進行。

          方法:教師悄聲告訴每組前幾名幼兒做出兩組規(guī)律,請后面的幼兒接著把規(guī)律做完。(如:坐下、起立、坐下、起立)

          2、教師請中間幾名幼兒停止動作,集體尋找中間缺了那些動作?

         。ㄓ變菏煜し椒ê,可請幼兒代替老師接下去。)

          延伸活動:

          組織幼兒看規(guī)律符號進行站隊。

          活動三:有趣的地磚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嘗試設計規(guī)律,欣賞規(guī)律排列的美。

          活動準備:

          廢的細長形盒子人手一個;幾何形積木玩具若干;展示架兩個(可用圖書架代替);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鋪小路。

          師:“我們新建的小區(qū)要修一些漂亮的小路,這有設計盒和地磚,我們把地磚鋪在設計盒里變成小路,比比誰鋪的又快又漂亮!”

          1、出示盒子和積木,引導幼兒用積木在盒中鋪小路,

          2、幼兒操作。

          二、師引導幼兒發(fā)現有規(guī)律的小路很漂亮。

          1、幼兒把鋪好的小路擺放在陳列架上欣賞,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并說出原因。

          2.師引導幼兒發(fā)現規(guī)律小路的美,進行小結:小路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來鋪,我們看上去會覺得很漂亮很舒服。

          三.幼兒再次設計有規(guī)律的小路。

          四.陳列小路,相互交流經驗,觀察排列規(guī)律。

          五.引導幼兒將鋪好的小路擺放在結構——“美麗的住宅小區(qū)”里的合適位置。

          延伸活動:

          在中用木珠、扣子、夾子串出有規(guī)律的項鏈和手鐲。

          活動四:漂亮的格子手絹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嘗試進行多角度的規(guī)律排列,發(fā)展幼兒的空間知覺。

          活動準備:

          格子手絹一塊;紅、黃、藍、白小方紙片若干混合后每組一份;繪畫工具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格子手絹,發(fā)現圖案的美。

          1、觀察手絹圖案特點。

          2、啟發(fā)幼兒感受圖案的美。

          二、幼兒嘗試用方形紙片拼出格子手絹。

          1、幼兒操作。

          2、引導幼兒進行經驗總結,發(fā)現排列規(guī)律:第一排:ABABAB第二排:BABABA第三排:ABABAB第四排:BABABA。

          三、根據經驗進行繪畫——格子手絹

          四、展示作品,幼兒講述自己的涂色規(guī)律。

          延伸活動:

          平鋪結構:美麗的廣場

        幼兒園數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能發(fā)現、再現物體的序列,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一隔一、一隔二、一、一、一等),并在操作活動中有規(guī)律地設計圖案

          2.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多樣性,初步感知數學中的規(guī)律美

          活動準備:

          玩具小熊一個、籃子若干

          課件一:小熊的家、三條小路、小兔、小貓、小狗

          課件二:三盤點心

          操作材料:

          第一組:貼紐扣畫好的衣服外型、大小不同的“紐扣”、膠水

          第二組:裝飾圍巾畫好的圍巾外型、形狀不同的圖形片、膠水

          第三組:裝飾水果盤水果盤若干、各種水果圖片若干

          第四、五組:串項鏈各種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珠子若干、串線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規(guī)律

          1.出示課件一,引導幼兒發(fā)現并講出其中的規(guī)律

          師:(操作玩具小熊)小熊搬新家了,它請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去做客,它要求每位好朋友各走一條不同的路,并說一說走了一條怎樣的路。三位好朋友有些著急了,我們愿意來幫幫它們嗎?

          小兔:不同顏色一格一的排列

          小貓:不同大小一格二的排列

          小狗:不同形狀一、一、一的排列

          2.出示課件二,引導幼兒發(fā)現并嘗試接著規(guī)律排列

          師:小熊請三位好朋友吃點心,分別裝在三個不同的盤子里,如果三位好朋友能將盤子上的花紋按一定的規(guī)律說下去,好吃的點心就會出現了。

          小兔:不同實物一格一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蘿卜)

          小貓:不同大小一格二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小魚)

          小狗:不同形狀一、一、一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骨頭)

          二.應用創(chuàng)作

          1.簡單介紹各小組的活動內容

          1)貼紐扣

          2)裝飾圍巾

          3)裝飾水果盤

          4。5)串項鏈

          2.幼兒自選小組活動

          三.觀賞作品

          1.互相觀賞作品,并向同伴介紹自己運用了哪些排序方法

          2.個別作品評價,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

          3.集體送禮物

        幼兒園數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主動參加探索8的組成的操作活動。

          2.運用互補、互換規(guī)律知道8分成兩份有7種不同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活動室布置成游樂場,設置6個區(qū),提供涂色、劃短線、剪貼格子、分隔點圖、翻片片等不同的操作材料。

          2.8的組成數卡3套,大操作材料一套。

          3.幼兒每人胸前一個數字掛牌。

          活動過程:

          1.運用"找朋友"復習7的組成。

          師: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去游樂場玩,但有個要求,請你們聽音樂迅速找到和自己胸前數字合起來是7的朋友。

         。1)幼兒口述:為什么找他做朋友。

         。2)檢查對后進入游樂場。

          2.幼兒在主動操作中探索8的7種分合方法。

          (1)師:今天游樂場開設了6個室,現在,小朋友看看自己胸前是數字幾,就可以進幾號室。

         。2)教師簡單介紹材料及操作要求。

          師:每個室都給我們準備了許多材料,我們運用這些材料做8的分合。

          出示大材料,老師逐一介紹涂色、劃短線、剪貼格子、分隔點圖、翻片片等材料的玩法。

          師:這些材料都要我們小朋友自己來操作,來玩一玩,分一分,并把你玩的不同方法記錄下來,等一會兒結束,請你向大家介紹。

         。3)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觀察了解幼兒操作情況進行個別指導,鼓勵幼兒互相介紹操作情況。

          (4)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注:老師有目的的選擇三種不同分法的幼兒講述、操作材料)幼兒講述有以下幾種結果:

          分合正確,但沒有順序,沒有規(guī)律。

          互補規(guī)律。

          交換規(guī)律。

         。5)引導幼兒通過分析,比較探索8的最佳分合方法。

          師:你覺得用哪種方法好?為什么?

         。ㄒ龑в變喊l(fā)現互補、交換規(guī)律)

          3.:找和自己胸前的數字合起來是8的朋友。

        幼兒園數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知4以內的數量,掌握數與物的對應。

          2、了解簡單的做客禮儀,樂意幫助別人,并與人友善的交往。

          活動準備:

          1、場景:小貓的家;書信一封。

          2、操作材料:衣服人手至少一份,紐扣、蘑菇若干,漿糊每桌一瓶。

          3、兔跳音樂磁帶。錄音機一架。小兔胸飾每人一個,1—4的數字卡片一份,寫有1—4的箱子各一只,1—4的數字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ㄒ唬┩ㄟ^談話,了解做客禮儀。

          1、談話:媽媽今天帶你們去小貓家做客,怎樣做一個有禮貌的小客人。

          2、兔跳入場。

         。ǘ┰谟螒蛑懈兄4以內的數量,掌握數與物的對應。

          1、去小貓家。

         。ㄇ瞄T)請問小貓在家嗎?小貓不在家,哦。它給我們留了一封信,(展信、讀信):小貓請我們幫助她釘紐扣,小兔們你們愿意幫忙嗎?(進屋)

          2、給衣服釘上相應數量的紐扣。

         。1) 示范講解釘紐扣,(2) 學習4以內的數數。

         。3) 幼兒自由分散操作,(4) 教師巡回指(5) 導。

         。6) 幼兒相互交流衣服(7) 紐扣的顆數。

          3、按紐扣的數量進行分類擺放。

         。8) 將衣服(9) 分別按數量擺放到相應數字的箱子里,(10) 進行包裝。

         。11) 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點評。

          4、數數自己衣服上有幾顆紐扣。

          5、根據數字采蘑菇

          今天,小兔們真能干,小貓還給我們準備了每人一份心,是什么呢?原來是蘑菇,這一下媽媽要來考考你們,看哪只兔子最厲害,沒有拿錯自己的點心,自己是數字幾,你就采幾朵蘑菇。

         。12) 按自己的數字采蘑菇。

         。13) 教師幼兒一起檢查。

          6、活動結束(帶著自己采的蘑菇一起回家吃吧)。

          我這節(jié)課是小班數學,由于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簡單枯燥的說教不能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于是我把整堂課的教學用一個情境式的游戲出現在幼兒的眼前,兔媽媽帶著孩子到小貓家做客,幫助小貓釘紐扣,讓幼兒處在一種游戲當中,學得開心,玩的開心。

          接下來,我來說說這節(jié)課的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知4以內的數量,掌握數與物的對應。

          2、了解簡單的做客禮儀,樂意幫助別人、與人交往。

          現在我來說說教學環(huán)節(jié):

          1、通過談話,了解做客的禮儀。

          因為小班,在禮貌方面都是剛開始學習,需要我們不斷的練習,才能幫助幼兒記住并學會正確的使用,于是我把這一禮儀穿插在游戲當中,讓幼兒鞏固和學習。情境的導入,也為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力。

          2、因小貓不在家,想請幼兒幫忙釘紐扣來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4以內的數量的感知。首先是教師的引導和示范,個別幼兒的操作,讓幼兒學會正確的釘紐扣。其次是讓全體幼兒都來幫助小貓釘紐扣,使全體幼兒都有學習操作的機會。最后是教師和幼兒互相檢查,是一個師幼互動和幼幼互動的環(huán)節(jié)。也讓幼兒鞏固其他數字的認識和學習。

          3、請幼兒按扭扣數量進行歸類,學習的提升與鞏固,數與物的匹配。

          4、數數自己衣服上的扭扣,是一個實踐性的細節(jié),讓幼兒學會運用,并認真觀察生活中的數量。

          5、游戲《采蘑菇》是活動達到高潮,讓幼兒在次在活動中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并學會數取物的數物匹配。最后聽著音樂回家,使整個活動更加完整。

        幼兒園數學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復習8的組成,理解8的第一、二組加減含義,會根據算式算出得數。

          2、對加減運算感興趣,在游戲情境中體驗快樂。

          3、書寫和表達、動手操作相結合,積極參加數學加減活動。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氣球上打印7的組成;背景小雞的家、8的一二組加減(活動的、書寫的、游戲的)、記號筆、抹布、花娃娃、夾子、數字1—8

          經驗準備:學過8的組成,對7以內加減有一定理解。

          三、活動過程:

         。ㄒ唬 復習8的組成(情境——慶祝小雞搬家)

          游戲:放氣球(歌曲問答:氣球上面有題目,我們大家來放氣球,8可以分成1和幾,1和幾組成8……)

         。ǘ 集體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情境新房子里的小雞的顏色不一樣、小雞去玩)

          1、 根據顏色不同,幼兒理解1只紅小雞和7只黃小雞合起來是8只

          引導列式計算1+7=8

          2、 把小雞位置進行交換,幼兒感知小雞總數不變的道理(鞏固理解加法交換律)

          引導列式7+1=8

          3、 分別以1只小雞去玩和7只小雞去玩,引導孩子列式8—1=7和8—7=1,理解減法含義。

          4、 共同整理朗誦。

         。ㄈ 探索學習8的第二組加減(情境:看花,為小雞家門前的花娃娃打扮:用夾子扎辮子)

          1、為花娃娃打扮;根據上面的算式,請你用夾子幫忙算出得數,既扎好了辮子又算出了得數。請大家試一試。

          2、 把花娃娃送到相應的花園里。(如2+6= 送到8號花園)

          3、 孩子的經驗作一整理。引發(fā):你為花娃娃扎了幾個辮子?為什么?

          得出:2+6=8、6+2=8、8—2=6、8—6=2

          4、 小結:8的第二組加減。

          (四)總結活動

          1、 看看花娃娃有沒有哭。(評價對錯)

          延伸活動:

          區(qū)域活動中進行練習加減,學做小博士。

        幼兒園數學教案15

          設計思路:

          幼兒目前對圖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孩子們經常會用到圖形來描述看到的物體,但是有部分孩子只能用方方的、圓圓的來表示,說不出圖形的名稱,故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提升孩子們對圖形的進一步認識,讓幼兒能夠對圖形的不同特征進行分辨。

          因為幼兒已經對圖形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本次活動是如何進一步提升幼兒對于圖形的辨別。利用猜一猜的環(huán)節(jié),引起幼兒的興趣;而后進行的找圖形游戲,教師應關注幼兒的不同能力給于不同難度的信號,使孩子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活動目標:

          1.正確分辨三角形、方形和圓形的不同特征。

          2.根據老師發(fā)出的信號,進行判斷并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三角、方形和圓形若干、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分辨不同的圖形

          1.教師用語言描述三種圖形,請幼兒來猜一猜分別是什么圖形?

          2.說說生活中,你看到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方形的、圓形的?

          二、玩一玩——鞏固認識圖形

          教師將幾個大圖形放在地上,要求幼兒根據老師發(fā)出的信號,進行判斷后,走到這個圖形面前。如:找找紅色的方形、綠色的大圓形……

          三、貼一貼——給圖形寶寶找家

          1.看看、說說畫面上有哪些圖形,數數各種圖形各有幾個?

          2.根據形狀和大小,把圖形寶寶貼到畫面中相應的位置。

        【幼兒園數學教案集合15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數學教案03-07

        幼兒園中班教案數學教案15篇03-07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和許多03-11

        幼兒園小班評語集合15篇03-02

        幼兒園中班評語集合15篇01-17

        幼兒園小班評語(集合15篇)01-15

        幼兒園大班評語(集合15篇)01-14

        幼兒園大班評語集合15篇01-14

        幼兒園中班評語(集合15篇)01-12

        幼兒園冬至教案(集合7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