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椅子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椅子幼兒園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椅子幼兒園教案1
活動由來
在日常活動中,我發(fā)現班上的孩子缺乏推小椅子、愛護小椅子的方法和意識。雖然教師也采用了隨時指導和提醒等方法,但收效不大。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希望通過活動使幼兒能夠將推椅子這一常規(guī)要求由被動服從變?yōu)橹鲃訉嵭校罱K內化成習慣。
活動目標
1.知道離開位子要推好小椅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2.掌握用雙手輕輕推小椅子的方法,知道要愛護小椅子。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推椅子的常規(guī)要求,有刷畫的經驗。
2.材料準備:椅子2把(1把外觀上比較完整,l把外觀破損),魔法紙(畫有笑臉和哭臉的白色蠟筆畫),刷子、水彩。
活動重點
掌握用雙手推椅子的方法,知道自身行為是和椅子的“表情”相聯系的。
活動難點
能根據自己小椅子的“表情”,自覺地調整行為。
活動過程
1.導入環(huán)節(jié)。
(1)以擬人化的形式把“椅子客人”介紹給幼兒,引導幼兒比較并說出兩把椅子在外觀上的區(qū)別。
(2)分別將畫有笑臉和哭臉的兩張魔法紙貼在兩把小椅子上,并用施展魔法的形式。用刷子蘸上神奇的藥水(有色顏料)刷在魔法紙上,將兩種表情刷出來。
(3)提出問題:為什么一把椅子笑了,一把椅子哭了呢?
分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在“小椅子的外觀”和“小椅子的表情”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系,這樣既可以提高幼兒的興趣和探知欲,支持幼兒專心傾聽,也有助于他們對后面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另外,為了易于幼兒后面的操作,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還要讓他們直觀地看到刷表情的過程,了解其中的'方法。
2.情境故事。
(1)情境一。
外觀破損的椅子(哭臉):我的朋友離開位子時忘記把我送回家,把其他小朋友絆倒了,我很傷心。
外觀完整的椅子(笑臉):我的朋友離開位子,就會把我推到桌子下。(教師示范)
(2)情境二。
外觀破損的椅子(哭臉):我的朋友用力推我回桌子,身上撞出很多傷,好痛啊!
外觀完整的椅子(笑臉):我的朋友會用雙手輕輕地把我推回家(教師示范),我現在還是這么漂亮。
分析:兩把椅子前后的對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情境的設置是為了引導幼兒在“小椅子的表情”和“小朋友的行為”之間建立聯系。活動中,對話要簡潔明了,易于幼兒理解和比較。教師可以利用動作和語言,對如何正確地推椅子進行強化性的示范和講解,以鞏固幼兒正向的行為。
3,提出問題。
(l)小朋友應該怎么做,小椅子才會笑?
(2)想想自己的小椅子是哭了,還是笑了?
分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翱感受等方法,幫助幼兒歸整思路,加深理解。但因為這種邏輯性的語言表達對小小班幼兒有難度,所以教師還可以在幼兒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后,進行適時的引導和強化。
4.親自體驗。
(1)幼兒按桌到老師處領取魔法紙。
(2)教師觀察幼兒離開位子時推椅子的行為表現,發(fā)給相對應的表情畫。 (適當進行提示)
(3)幼兒刷畫,看表情。
預想及指導策略:對刷出笑臉的幼兒,教師肯定其行為,給予鼓勵;對刷出哭臉的幼兒,教師引導其反思自己的表現,嘗試正確的方法。
(4)提問:我們的小椅子為什么在笑?
分析:教師要注意對幼兒的行為表現進行隨機觀察,一方面要觀察幼兒接受理解的情況;另一方面,還要根據幼兒所反映出的問題,給予再次的提示和引導,使幼兒的常規(guī)行為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特別是針對“推”這個動作,一定要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中去體驗。
同時,幼兒在刷畫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進一步幫助幼兒感知畫中的表情與自身行為的直接關系。指導幼兒調整自己的行為,肯定幼兒積極的表現,使他們對遵守推椅子的常規(guī)產生興趣,進而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結束環(huán)節(jié)。
(1)將椅子放在一起,比比誰的笑聲最大。
(2)請幼兒將椅子搬回原位,去盥洗室。
分析: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幼兒感受快樂,肯定自我,并培養(yǎng)幼兒將所學的本領遷移運用到實際的活動中去,鞏固他們在活動中取得的新經驗。
活動點評
在小小班進行有效的常規(guī)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對幼兒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搭建適宣的支架,使幼兒變被動為主動,進而去自覺地理解、接納并遵守相應的規(guī)則呢?
教師在本次活動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使幼兒在玩情境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理解、感受和掌握新經驗。小椅子擬人化的設計手法,加上適宜的情境支持,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教師通過賦予小椅子以感情,從情感入手,嘗試通過笑臉和哭臉兩種幼兒喜歡并能夠理解的形象,引導幼兒在自己的行為與小椅子的表情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系。這樣的方法對于幼兒從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要求,變?yōu)橐虍a生情感共鳴而去主動地愛椅子、去自覺地調整自己的行為等方面,都是十分有效的。
小椅子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形組合的方法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椅子的外形特征。
2、能大膽、合理運用色彩搭配表現建構作品。
3、樂意介紹自己的作品及建構方法,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有過插正方形、長方形、空心圓等形狀的建構經驗,生活中見過不同的椅子
物質:PPT課件、各色雪花片、半成品、小動物若干、音樂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椅子展銷會即將開幕啦,我們今天要設計各種不同的椅子展覽!
2、了解椅子的外形特征
。1)觀察椅子圖片,了解椅子的基本結構。
教師:“椅子有哪幾部分組成?”(椅面、椅腿、椅背)
師幼共同小結:我們坐的地方是椅面,靠著的是椅背,還有椅腿支撐著。
。2)欣賞PPT,了解椅子的不同造型
師:“你還見過什么樣的椅子?”
師:“瞧,這里有很多不同椅子的圖片,你喜歡哪一把呢?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師:“你喜歡的椅子是什么樣子的?它的椅面有點像什么形狀?”
師幼共同小結:椅面有圓的、方的,長方的;椅背有高的,有矮的,有的還有裝飾;有的椅子還有扶手。
3、幼兒建構,教師指導
師:“你想設計一把什么樣的椅子,和朋友說一說!
師:“下面請你用雪花片設計一把特別的椅子,最后邀請小動物坐一坐。”
。1)鼓勵幼兒用兩種顏色合理搭配進行建構。
。2)鼓勵幼兒大膽的想象,建構不同的椅子造型。
4、展示、評價
師:“你喜歡哪把椅子?你用了哪些顏色?你是怎么建構的?”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區(qū)域中嘗試其他建構方法表現小椅子。
小椅子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兩邊向中心折,嘗試推折的折法。
2、體驗折紙游戲的樂趣和成功感。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各色小方紙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謎語:一匹馬兒四條腿,沒有尾巴沒有嘴,不吃飯來不喝水,安安靜靜等客人。教師引導幼兒說出答案:小椅子。教師出示小椅子折紙。
二、教師示范折紙小桌子步驟和方法,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第一步:將正方形的紙兩邊向中心折。
第二步:再從上下分別向中心折。
第三步:將四角向外折出。
第四步:將折出的四個角向里推折。
第五步:把四個角一一對折后按折痕拽出并壓折,小椅子完成了,你想不想做一把小椅子呢?
三、幼兒動手制作,重點觀察幼兒推折的方法,需要時給予適當的幫助。
四、作品展示和交流: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個小桌子?提醒幼兒幫幫沒有完成折紙的小朋友。
活動反思
由于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驗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折紙活動中的表現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老師及時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需要,給予適時的幫助,當幼兒停滯不前,原地踏步時,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和誘導,并給予及時的鼓勵和幫助。
【小椅子幼兒園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數學教案03-07
幼兒園春分教案03-08
幼兒園疫情方面教案03-09
幼兒園春分活動教案03-09
幼兒園春分的教案03-09
幼兒園疫情繪畫教案03-08
幼兒園關于春分教案03-08
幼兒園小班《春分》教案03-08
幼兒園節(jié)氣春分教案03-08
幼兒園春分優(yōu)質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