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八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這是我的家鄉(xiāng)
。ㄋ鸭黼A段)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在家庭、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搜集與長陽有關的圖片、照片、書籍、磁帶、影碟、事物等使幼兒在親自參與中更多地了解和感受家鄉(xiāng)之美。
2、指導和協(xié)助幼兒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分類,讓幼兒深刻體驗到家鄉(xiāng)的美,從而自然的產(chǎn)生一種自豪感。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活動重難點:
指導和協(xié)助幼兒給所有的物品進行分類
活動的形式:
1、此活動延續(xù)的過程為兩周
2、此活動不安排具體的教學活動,要求幼兒愛平時的生活中做有心人,去搜集材料,內容可以是掛歷、圖片、書籍、音像資料、實物等。
3、在活動室內設置四個展區(qū):秀麗的風光(清江河、隔河巖大壩、天柱山、鹽池溫泉、武落鐘離山,伴峽、鳴鳳塔、嘆氣溝、長陽人化石洞,巴王洞等)濃郁的風情(美麗的土家服飾 、民歌、婚喪風俗等)悠久的歷史(巴人的發(fā)祥地——武落鐘離山的傳說、長陽人化石、土家第一軍的故事、七七紀念碑相關的英雄故事等)燦爛的文化(土家吊角樓、碰柑、香腸、清江石文化等)。
4、及時協(xié)助幼兒將搜集到的物品進行分類。
5、鼓勵幼兒課余多到這四個展區(qū)參觀,可以對實物進行操作,組織幼兒品嘗特色小吃,引導幼兒互相交流,進一步了解展品,并不斷鼓勵幼兒充實展區(qū)的物品。
6、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只協(xié)助幼兒分類,并請家長予以配合,多鼓勵幼兒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如果發(fā)現(xiàn)展區(qū)內的物品不夠全面,教師應給予幫助。
二"我愛我的家鄉(xiāng)"知識競賽
。ㄖR競賽階段)
活動目標:
1、通過競賽活動,鞏固幼兒在第一階段所了解的知識,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在競賽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親子的快樂。培養(yǎng)競爭意識。
3、促進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
活動準備
記分牌四個 人手一套繪畫用品 小獎品若干 巴山舞曲 布置競賽環(huán)境 邀請幼兒家長參加
活動形式:
1、幼兒自由選擇代表隊(按顏色分類)
2、圍繞展區(qū)的內容設置題面。表現(xiàn)形式多樣:說、唱、跳、畫、寫。
活動過程:
一、總結第一階段的活動
1、讓幼兒分組簡要討論展區(qū)中的內容。
2、提出任務。(師:小朋友們都很能干,在這里都一定了解和認識了許多關于清江、長陽的知識,你們看到這些豐富的展品,都有些什么感受?鼓勵幼兒說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3、在幼兒表述的基礎上教師小結(我們的家鄉(xiāng)長陽的確很美、那我們每個小朋友就更應該關心、愛護自己的家鄉(xiāng))
二、"我愛我的家鄉(xiāng)"知識競賽
1、師: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來到了我們中間,我們一起來向他們表示歡迎。他們要和老師一起來考考小朋友,看看那么究竟了解家鄉(xiāng)有多少。
2、教師提供四個隊標,幼兒自由組合,教師提供協(xié)助。成立四個隊(紅隊、黃隊、綠隊、橙隊)
3、教師向大家介紹競賽規(guī)則。
本次競賽分3輪,第一輪為必答題,每隊有兩次答題機會,自己答不上來可請爸爸、媽媽幫助,若還答不上來則有其他對答題,答對者得一面小紅旗;第二輪是"我說你猜",我們請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家長看到題面后不能說出字面上的任何一個字,只能用語言表達,每組共三道題,每題的答題時間不能超過1分鐘,第三輪為搶答題,聽到"開始"后方可搖鈴搶答,自己不會的可以請家長幫助回答,違規(guī)的扣除一面紅旗以紅旗多的隊為獲勝隊。希望小朋友踴躍答題。
4、宣布"我愛我的家鄉(xiāng)"知識競賽活動開始
a 、第一輪: 必答題
b 、第二輪: 游戲 "我說你猜"
c 、第三輪搶答題
5、統(tǒng)計場上的比分,給獲勝的隊頒獎。
6、教師小結::你們都是巴人的后代,長陽的主人,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就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建設好我們的家園。
三 、角色游戲:小小旅游團
(知識運用階段)
活動目的:
通過旅游觀光的游戲形式,幫助幼兒加深對長陽鄉(xiāng)土文化知識的了解與記憶,學習靈活運用知識,培養(yǎng)幼兒愛家鄉(xiāng)、夸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課前練習過各風景點解說詞,四個風土人情圖片、實物展區(qū),小小導游證(編號1—6),彩色小旗3面,巴山舞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激發(fā)興趣:聽說今天會有許多旅游團來我們長陽游玩,現(xiàn)在需要幾個能干的小導游,不知道小朋友們愿不愿意來幫忙?
二、選導游
1、討論:怎樣才能當一名好導游呢?
2、幼兒自由報名,進行小小競賽選出6名幼兒。要求參選的幼
兒必須介紹一個風景點,由大家選出語言表述清晰、大膽的幼兒 。
3、按編號給小小導游發(fā)小旗、導游證。
三、組成3個小旅游團,每隊由2名導游帶隊。提出游戲要求:
導游要負責向游客介紹美麗的風景、有趣的風俗、優(yōu)美的舞蹈、土特產(chǎn)和特色小吃。
四、幼兒開展游戲,教師客串角色指導,由小導游帶領旅游團觀
看長陽美麗的風景、游玩天柱山、巴王洞、漂流、欣賞土家歌舞、精美的工藝品、品嘗特色小吃等等。
五、集體作畫:美麗的長陽。鼓勵幼兒把自己最喜歡的或印象最
深的景象畫出來。
六、隨著優(yōu)美的《巴山舞曲》翩翩起舞,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本單元的主題游戲活動是超市游戲,根據(jù)這個超市游戲設計了讓孩子利用觀看情景表演學習編應用題,有助于發(fā)展幼兒對生活中簡單的數(shù)量關系的理解,讓孩子學習多用角度思考問題,積極主動的與同伴交流,讓孩子知道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活動目標
1.體驗數(shù)學活動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2.理解減法應用題中總數(shù)與部分數(shù)的關系。
3.引導幼兒回顧生活情景,仿編:"求剩下"的減法應用題。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熟悉超市環(huán)境,熟悉10以內的.分解。
2.游戲經(jīng)驗:會玩"馬蘭開花"
3.環(huán)境準備:超市場景(內有5個陀螺,7個桔子,5個蘋果),情景表演,筆,圖片。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馬蘭開花
2.集體活動
(1)請幼兒一起說一說超市里有什么物品?分別有幾樣?
(2)觀看情景表演:超市里有5個陀螺,有一個"顧客"過來,對售貨員說:您好!我要買2個陀螺。售貨員給他2個陀螺說:"給你,歡迎您下次再來!
(3)教師提問:超市剛才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我們要把超市發(fā)生的這件事情編成一道減法應用題。
聽教師完整示范講述"減法應用題"
(4)觀看情景表演:超市里有7個桔子,有一個"顧客"過來,對售貨員說:您好!我要買4個桔子。售貨員給他4個桔子說:"給你,歡迎您下次再來!
(5)教師提問:超市里剛才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6)誰能根據(jù)這件事情再來編一道應用題呢?這個應用題可以怎么寫算式?
(7).觀看情景表演:情景表演。超市里有5個蘋果,有一個"顧客"過來,對售貨員說:您好!我要買3蘋果。售貨員給他3個蘋果說:"給你,歡迎您下次再來!
(8)教師提問:"超市里剛才發(fā)生了一件買蘋果的事情,誰能根據(jù)這件事情再來編一道應用題呢?這個應用題可以怎么寫算式?"小結:孩子們,我們發(fā)現(xiàn)在三道應用題中每次都問了一個什么問題?只要我們應用題里問還剩幾個,那這個題就是減法應用題。
(9)請幼兒講述算式中哪個是總數(shù)?哪個是部分數(shù)?理解算式與應用題的對應關系。
探索發(fā)現(xiàn)
1.課件游戲(幼兒用書P11,請幼兒看圖,理解題意,仿編應用題,照著寫減法算式。)
2.請幼兒根據(jù)圖意編應用題。
3.請幼兒根據(jù)算式編應用題。
延伸活動
在活動區(qū)擺放一些減法算式卡,讓幼兒自由進行游戲。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開放陳列、顧客自我選購、排隊收銀結算,以經(jīng)營生鮮食品水果、日雜用品為主的商店。一種消費者自助選購、統(tǒng)一收銀結算的零售企業(yè)。在中國,超級市場被引入于1978年,當時稱作自選商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生命物和非生命物,初步理解生命的概念。
2、教育幼兒要珍惜生命、愛惜生命。
3、培養(yǎng)幼兒探索生命現(xiàn)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多種小動物、植物、錄像、課件、玩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研究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哪些東西有生命?你是怎樣想這個問題的?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它們是誰?它們在干什么?它們都喜歡吃什么?
二、組織幼兒探索(觀察)哪些東西有生命,感知生物的特征。
(一)探索動物為什么有生命?
1、引導幼兒觀察動物,并嘗試去喂一喂。
2、組織幼兒討論剛才的發(fā)現(xiàn)。講一講你剛才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干什么?
小結:這些小動物有的會飛、有的會跳、有的會游、還有的會爬…,它們都會動,餓了還會吃東西,吃了東西就會慢慢長大,像這些動物它們都是有生命的。
3、聯(lián)想活動
、傧胍幌肽銈冞見過哪些動物?它們有沒有生命?
、诳翠浵瘢嚎纯催@些動物它們是不是也會動,也有生命呢?
、坌〗Y:剛才看到了什么動物?這些動物有生命嗎?(它們都會動、會吃東西、還會慢慢的長大,而且生命是不斷延續(xù)的,它們都是有生命的)
4、讓幼兒感知動物是有生命的,會從小慢慢長大。
放錄像:小蝌蚪的生長過程。
。ǘ┨剿髦参餅槭裁从猩?
1、想一想植物有沒有生命?(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它們吸取水分和養(yǎng)份)
2、出示植物,觀察
提問:它是怎樣長大,才開出這么漂亮的花來的?
3、放錄像:植物的生長過程
小結:播下種子---發(fā)芽---長葉---開花(有的植物還會結出果子)雖然植物不會動,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所以我們也要愛護花草樹木。
。ㄈ┨剿魅藶槭裁从猩
1、動物有生命、植物有生命、那人有沒有生命呢?
2、人的成長,出示課件,小結,動、植物、人都是有生命的,我們都要去愛惜生命、珍惜生命。
。ㄋ模┨剿鞣巧
1、出示玩具,幼兒玩一玩,看看它們有沒有生命呢?
2、小結:玩具跟動物、植物、人是不一樣的,它們自己不會動,不會吃東西,不會從小慢慢長大,是沒有生命的。
3、聯(lián)想活動: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是沒有生命的?
三、結束游戲
1、游戲“長長長”
2、作業(yè),今天我們知道了哪些東西是有生命的,哪些東西是沒有生命的,課下再去找一找。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尋找發(fā)現(xiàn)畫面細節(jié),通過看、聽、說、演等多種通道了解故事內容。
2、理解、感受烏龜堅持不懈朝目標前進的精神,能用語言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體驗閱讀活動的快樂。
4、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PPT課件、故事錄音、呼啦圈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引出故事主角。
小朋友,你們了解烏龜嗎?它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能感受到這只烏龜現(xiàn)在的心情嗎?
二、師生共讀,觸摸故事。
1、觀察畫面細節(jié),引出故事。
。1)聽故事錄音第一段。
。2)引導幼兒觀察三幅連續(xù)畫面,從圖中讀出陶陶思考了整整一天一夜做出參加獅王婚禮的慎重決定。
2、經(jīng)歷第一次被嘲笑的遭遇,初步呈現(xiàn)烏龜?shù)臎Q定。
。1)陶陶經(jīng)過一片荊棘叢,遇到了誰?蜘蛛發(fā)發(fā)為什么要大笑?
。2)陶陶會放棄嗎?它怎么說的?(我的決定是不會改變的。3、經(jīng)歷雨天和烈日沙漠的考驗,鮮明烏龜堅持不懈的決心。
(1)一路上,陶陶經(jīng)歷了哪些困難,它是怎么做的?引導幼兒觀察并描述雨天、沙漠兩幅畫面。
(2)一起演一演這只勇敢、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烏龜。
4、經(jīng)歷走反方向的挫折,強化烏龜堅持不懈的決心。
繼續(xù)聽故事,提問:陶陶犯了一個什么錯誤?(方向走反了)還要不要去參加婚禮?
5、經(jīng)歷獅王去世,希望破滅的打擊,突顯烏龜堅持不懈的品質。
陶陶經(jīng)過一片巖石荒漠時又遇到烏鴉阿嚏,烏鴉告訴陶陶什么?陶陶是怎么做的?
三、故事結尾,感悟哲理。
1、故事轉折,體驗驚喜和愿望實現(xiàn)的快樂。
教學反思:
根據(jù)文章體裁及教學要求,教學的核心是引導學生去想象,突出童話豐富多彩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
(1)觀察畫面,理解、體驗陶陶參加到年輕獅王婚禮的意外驚喜。
。2)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禮物的細節(jié),呈現(xiàn)故事結尾。
2、教師小結點題。
現(xiàn)在你們知道封面中的陶陶為什么微笑了嗎?對!堅持就是勝利!
小百科:犟龜?shù)摹标瘛耙馑际窃?固執(zhí)。不服勸導。文中 指認準一個目標堅持到底,遇到任何困難的阻礙都不改變一往無前的精神,但也樂意聽從正確的勸阻。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什么是新年,新年是一月一日,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2、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動手能力、社會能力等。
3、教育幼兒要關愛他人,同時在活動中增強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制造賀卡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創(chuàng)造新穎的賀卡,并說出自己創(chuàng)造的賀卡代表的意義
教學難點:如何制造賀卡的花邊和賀卡的挖空方法等。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好的賀卡若干張,顏色卡紙若干張,剪刀,膠水,碎布頭,廢舊物品上的亮晶晶(如巧克力包裝紙等)彩色包裝帶,廢舊的彩色包裝盒等。
1、活動引入:
新年到了,我們都會收到許多的禮物,小朋友們請你說一說你都收到什么禮物了?爸爸媽媽送除了送我們禮物還為我們做了些什么?那我們也給最親愛的爸爸媽媽親手做一份新年禮物吧。
2、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的賀卡,各種形狀的賀卡,激發(fā)幼兒制作的興趣。
。2) 請幼兒拿出自己準備的各種材料,可以提示幼兒做出各種形狀,花紋,并設計好可以把對折的盒子一面掏空,另一面畫上畫等。也可以創(chuàng)造小動物,各種植物,或卡通形像等。開動小腦筋自己創(chuàng)造。
。3) 對制作好的賀卡進行裝飾,可以用廢舊的亮舊舊包裝紙,也可以是碎布頭剪成各種形狀,貼到賀年卡上。
。4) 把包裝帶折成小蝴蝶結貼到賀卡上,在賀卡上寫上新年快樂等。
3展示活動:
請幼兒拿著自己制作好的小賀卡,說說制作的意義,為什么做這個賀卡送給爸爸媽媽等,
4活動延伸:
請幼兒把自己的賀卡小作品送給爸爸媽媽,注意觀察爸爸媽媽的表情,下節(jié)課畫下爸爸媽媽收到賀卡的樣子。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總體上是比較成功的,孩子們的興趣很高,制作的賀卡非常有想像力,各種種樣的非常的可愛,家長們評價很高,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但這節(jié)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 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還欠缺,比如一個孩子要做奧特曼的立體賀卡,但制作出的賀卡像機器人,缺乏生動。
2、 常規(guī)不是很好,賀卡制作到一半時,桌子上地下到處都是廢紙片等垃圾。只有一多半的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3、 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缺乏,感謝和祝福的話只是“新年快樂”“爸爸媽媽我愛你”“爸爸媽媽辛苦了”等等
如果讓我從新上一次這節(jié)課,我會提前上一切感恩的語言課,再講好常規(guī)等。
小百科:賀卡是人們在遇到喜慶的日期或事件的時候互相表示問候的一種卡片,人們通常贈送賀卡的日子包括生日、圣誕、元旦、春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情人節(jié)等日子。賀卡上一般有一些祝福的話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 教學目標
1、 學讀復韻母ao及四聲,讀準音。
2、 掌握ao四線三格的寫法,認清形,正確書寫。
3、 正確拼讀聲母與ao的兩拼音節(jié),學會兒歌。
二、 教學重、難點
ao的發(fā)音,聲母與ao的兩拼音節(jié)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三、教學用具
字母卡片,教學圖片。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課
1、師:(出示奧運五環(huán)圖)小朋友,今年是20xx年,大家都知道,奧運會將在我們北京舉行!皧W運”的奧讀輕聲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朋友ao的發(fā)音。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會它吧。
(二)、學習ao的發(fā)音及四聲
1、師:我們要先會讀ao,讀的時候先發(fā)a,要發(fā)的長而響亮,然后口型收攏,變圓,發(fā)出o的音,要輕短些。
幼兒按照老師的教法自由拼讀,教師糾正后教讀五遍:ao ao ao ao ao ,(學生互讀,齊讀,個別讀)
2、師:ao還帶來了它的四個兄弟,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吧!
(出示卡片āo áo ǎo ào)
幼兒自由讀,教師糾正讀不準確的,然后教讀數(shù)遍。
3、師:大家學的真快!真棒!為了獎勵大家,老師要送你們一首兒歌作為禮物,出示兒歌:
老虎發(fā)威 āo āo āo āo 餓狼覓食 áo áo áo áo
身穿花襖 ǎo ǎo ǎo ǎo 舉辦奧運 ào ào ào ào
教師教讀兒歌,學生跟讀幾遍,要求記熟。
(四)、學習有關ao的兩拼音節(jié)。
1、(出示圖片及拼音卡片)
Xiǎo māo shū bāo pú táo lǎo hǔ
2、教師教讀一遍,學生跟讀,教師糾正讀不準確的音節(jié),再次教讀三遍。
3、找幼兒當小老師教小朋友。
(五)、學習兒歌
1、師:下面的時間讓大家輕松一下,我們來猜個謎語,看看小朋友誰最聰明,能先猜到答案。謎語:
身穿大紅襖,
像串大鞭炮。
你咬它,它不叫,
它咬你,汗直冒。
生:辣椒
師:大家真聰明,我們一起學會它然后回家讓爸爸媽媽猜猜,看他們是不是能猜出,好嗎?
2、師示范讀兒歌一遍,然后教幼兒數(shù)遍。
3、學生練習,并嘗試給兒歌加上動作。
4、讓學生找出兒歌中含有ao的音節(jié)并進行拼讀。
ǎo 襖 pào 炮 yǎo 咬 jiào 叫 mào冒
(六)、拓展練習
出示生活中幼兒常見的有關ao的音節(jié)進行拼讀。
禮貌 lǐ mào 你好 nǐ hǎo
老師 Lǎo shī 高興 gāo xìng
六、小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你們表現(xiàn)的都很好,我們不但學會了復韻母ao,還認識了與ao有關的幾個拼音朋友,你們玩的開心嗎?可惜時間不早了,小朋友,再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獲得有關物體形狀、數(shù)量等方面的感性經(jīng)驗,并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解決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因此我認為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并能與生活息息相關,有益于幼兒發(fā)展就值得去嘗試。正方體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如藥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兒對正方體的認識卻是模糊的,對大班孩子來說,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邏輯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兒認識正方形的基礎上,我設計了這節(jié)數(shù)學活動,通過幼兒的自由探索將數(shù)學教育游戲化、生活化,從而激發(fā)幼兒對立體造型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正方形,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感受平面形與立體的區(qū)別。
2、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它的名稱和最顯著特征。
3、培養(yǎng)動手動腦能力,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正方體,知道它的顯著特征。
2、難點學習按形體的明顯特征分類,提高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
活動準備
包裝盒、正方形卡片、正方體展開圖、剪刀、彩筆、膠棒(人手一份)、各種裝飾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禮物》引題,教師講述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讓我們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禮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裝盒)里面會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裝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圍的小朋友比較自己的包裝盒與別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裝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紙),復習鞏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較正方形和包裝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點?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參與討論。師幼共同總結正方形是平的,包裝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個面,包裝盒有六個面。
4、小實驗:讓幼兒自由想辦法,看看包裝盒的六個面是否一樣大。
5、教師小結,告訴幼兒他們手中的包裝盒是正方體的,鞏固正方體的特征。
6、制作數(shù)字魔方:師幼共同觀察正方體展開圖,看一看有幾個正方形組成?討論制作方法,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并及時給與指導。
7、游戲:拋數(shù)字魔方(教師拋魔方停下時,看魔方面上是數(shù)字幾,幼兒就拍幾下手或跺幾次腳)
8、出示各種包裝盒,請幼兒說出哪些是正方體的,哪些不是,為什么?
9、請幼兒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是正方體的。
三、結束部分
1、裝飾數(shù)字魔方,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把魔方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并說一句祝福的話。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qū)別和本質聯(lián)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顒娱_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jīng)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qū)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huán)節(jié),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jīng)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將物品按用途進行分類。
2.能正確表述自己的分類理由。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4.愿意大膽嘗試,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掌握物品用途的相關經(jīng)驗。
物質準備:若干實物,圖譜標記、實物圖片,分類盒,分類板等。
活動過程:
一、以認識物品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整理物品,讓幼兒初步學習按物品的用途分類。
1.引導幼兒將籃子里的物品,按照它們的特點分到籃子里的三個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么分。
2.分好后和同伴說說你的分類理由。
三、師觀察幼兒操作并個別指導。
四、師幼互動交流。
師:誰來說說他是怎么分,為什么要把它們分在一起?
五、運用圖譜標記幫助幼兒梳理分類經(jīng)驗。
1.師:出示嘴巴、手、蘋果、積木、汽車等標記卡,引導幼兒從中選出分別代表“吃的”“玩的”“用的”的標記。
2.師引導幼兒根據(jù)標記,將自己籃子里的物品按標記擺放好。
六、分組練習,鞏固按物品的用途分類。
1.介紹操作材料。
2.提出要求。
3.幼兒操作,師巡視指導。
4.師小結。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主要是讓幼兒能將物品按用途進行分類,并且能正確表達自己的分類理由。在活動中,我首先以“認識物品”導入活動,并讓幼兒“整理物品”,學習按物品的用途分類,幼兒個個都能將物品按食物、日用品和玩具等不同用途進行分類,也能說出分類的理由。接著引導幼兒運用圖譜標記“送物品回家”,幼兒也都能將自己籃子里的物品按標記擺放好。可是在接下來的操作材料中,幼兒在給物品按標記分類中產(chǎn)生很大的分歧,有的標記相差非常細微,有很多小朋友容易看錯,雖然在操作之前我有提示過了,但了解是一回事,真正做時有很大一部分幼兒不仔細觀察標記,都分類錯了。而這一切都反應出幼兒對畫面的觀察不夠細心,做事太過于急促。
進入大班以后,我發(fā)現(xiàn)有許多小朋友都對自己的行為缺乏信心,具體表現(xiàn)在:操作時總喜歡看別人的答案,甚至有的小朋友剛剛拿到操作材料就看別人是怎么做的,自己不愛動腦筋。
要想從根本上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我覺得我們教師必須注意讓幼兒真正掌握我們所要讓他們掌握的,因為只有當他們真正懂了,學會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對自己產(chǎn)生認同感。另外,每節(jié)課結束以后,教師要做到及時反思、小結,及時的修改,累積經(jīng)驗,尋找幼兒更能接受的講解方法,做到完善以及更好,讓幼兒從興趣開始培養(yǎng),從根基開始打起,從基本習慣開始抓起,讓幼兒喜愛上數(shù)學,喜愛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