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色中文在线视频,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欧美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 <dfn id="pbiqm"><cite id="pbiqm"></cite></dfn>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時間:2023-02-17 17:45:36 賽賽 二年級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通用1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通用15篇)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學習列寧細心觀察,善于根據(jù)事物之間的關系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2.了解題目與課文內(nèi)容之間的關系,懂得重點詞語的'意義,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會漢字“引、養(yǎng)、叢、仔、采、志”及偏旁“弓”。

          教學重點:

          理解列寧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教學準備:

          電腦、圖片、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電腦課件(先出示“小密蜂”再出示“引路”二個字。你們認識它嗎?你知道它能為人們做些什么?“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齊讀密蜂引路),今天我們就學第16課--密蜂引路。

          二、新授:

          1、師:讀了課題后你想問些什么嗎?(問題先不解決)請同學們把課文熟,看看你喜歡讀哪一段?

          2.指名讀文:(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第一自然段中的詞語:當?shù)兀扇,聊天?/p>

          用“附近”說一句話。

          師:你覺得列寧是個什么樣的人?

          4、師:我們看看這位偉人與密蜂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生:自讀第二自然段,并說說寫了什么?

          5、學習第三、四自然段:電腦示出問題:

          1)列寧一邊走一邊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

          2)結果怎樣?

          3)請你試著畫一畫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學生分成小組學習,相互交流。(讀、說、畫)

          6、學生匯報學習的情況:并請同學到黑板畫出來,貼圖片。

          7、分角色讀他們的對話。

          8、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他是個什么樣的人?說說你的感受?

          9、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三、總結:生總結。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教學難點: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學具準備:

          畫紙,水彩筆。

          教學程序:

          一、揭示課題,鼓勵提問

          1、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2、啟發(fā):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過渡:是啊,風是怎么畫出來的呢?讀了這篇課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讀識字,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讓我們認識一下課文里的小朋友。

          2、談話:能介紹這幾個小朋友的'名字嗎?(根據(jù)回答板書名字)

          和這幾個小朋友打打招呼吧。認讀生字:宋、濤、陳、丹、趙、藝

          鞏固:你身邊的伙伴中,誰的名字里有這些字?

          3、識記“濕”。“濕”——“顯”

          4、指名分段讀課文,提醒注意多音字:桿、轉(zhuǎn)。

          三、讀畫結合,理解內(nèi)容

          1、默讀課文,看看小朋友們是怎么畫這看不見、摸不著的風的。

          2、交流對課文的理解。

          交流方式一:

          讀有關句子。

          在黑板上畫一畫。(其他人品讀相關語句)

          你認為他畫得對嗎?齊讀課文。

          交流方式二:

          指名仿照其中一個小朋友的畫在黑板上畫風。

          猜一猜,這是誰的畫?

          你是怎么知道的?(讀相關語句,或用自己的話來回答)

          齊讀品味。

          3、欣賞幾個小朋友畫的風(見黑板),與學習伙伴分角色讀課文。

          4、你覺得誰畫得最好?說說你的理由。

          5、小結:紅旗在飄動,小樹彎下腰,風車在轉(zhuǎn)動,雨絲斜飄,都是因為有風的緣故。風雖然不能直接畫出來,卻可以通過畫與風有關的事物表現(xiàn)出來。

          四、啟發(fā)想象,拓展練習

          1、你想怎么畫風呢?引導回憶起風時的所見所聞。

          2、說一說,寫一寫。

          課后畫一畫,下節(jié)課與同學交流。(可根據(jù)本班學生的情況,考慮提前布置畫風)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比較"建之旁"和"走之旁"的不同,練習書寫。

          2、指導學生按部首給生字歸類,掌握識字規(guī)律。

          3、區(qū)別形近字,指導學生理解詞語含義,再進行造句練習。

          4、舉辦祖國名勝古跡展覽。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活動自主性。

          5、練習朗讀、背誦古詩和兒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6、學習查字典。

          教學過程:

          一、描一描,寫一寫

          1、師生討論:"建"和"遍"偏旁的.不同之處。

          2、書空建字旁。

          二、把下面的字排到隊伍中去。

          1、出示:經(jīng)練、福神、除院、圖團四組字,學生分別說說每組字的相同之處。

          2、出示:紗、祝、因、國、視、圓、降、組,學生獨立完成。

          3、說說你怎么做的,為什么?

          三、比一比,選字組詞。

          1、同桌說說每組字的異同。

          2、師范做第一題。

          3、學生獨立完成。

          4、指名板書。

          四、讀一讀,選擇三個詞語造句。

          1、生自讀詞語。

          2、選擇詞語造句。

          3、師生評議。

          五、舉辦圖片展覽。

          1、給收集到的祖國名勝古跡圖片寫上一句說明。

          2、共同布置展板。

          3、小導游介紹名勝知識。

          六、讀一讀,背一背

          1、學生看插圖說話。

          2、師范讀《望廬山瀑布》

          3、學生自讀。

          4、指名朗讀。

          七、學習查字典。

          1、小朋友,遇到生字你用什么辦法認識它?

          現(xiàn)在丁丁冬冬要向大家介紹另一個很有用的辦法,那就是查字典。

          2、出示字典,介紹字典。

          3、師用字典示范查找"爐"字,學生看。

          4、師帶領學生查"煙"字。

          5、師生總結查字典的步驟:數(shù)、查、記。

          6、齊讀查字兒歌。

          7、請會查的一名學生帶同學查"秋"字。

          8、學生小組一起查找"遙""瀑"。

          八、總結。

          學生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及還要努力的地方。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中的“學問,鞠躬、數(shù)學家、新鮮、猜中“詞意。

          2、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中情感,懂得一個人無論學問多大,都不能忘記曾經(jīng)教導過自己的老師,要熱愛和尊敬每一位老師。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體會詩中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并尊敬曾經(jīng)教導過自己的老師。

          教學難點:

          在朗讀中啟發(fā)學生抓住“我”的情感變化,讀出不同的`語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節(jié)日嗎?你們知道哪些節(jié)日?十一是什么節(jié)日?六月第一天是什么節(jié)日?那九月十日是什么節(jié)日呢?引出”教師” “爸”與“爸爸”的讀音區(qū)別“爸爸的”讀法。連起來“爸爸的老師”,讓學生讀課題。

          二、新課:

          (一)處理詞語“猜中”的多音字“鞠躬”的動作以及字音“新鮮”的雙重意思,文中表示“新奇,少見”,另可表示“瓜果蔬菜很新鮮” “學問” “數(shù)學家”,延伸到大數(shù)學家、老數(shù)學家、并鍛煉學生聯(lián)系書本中“誰是什么家”

          (二)朗讀課文:學生開火車朗讀,老師給予點播。

          教師指導:

          1、用怎樣的情感讀下面的句子

          (1)再難的題,他也會算。對爸爸的敬佩、自豪。

          (2)他的學問真好。

          (3)一副嚴肅的樣子,把我反復叮嚀。(爸爸對老師十分尊重)

          (4)你說多么新鮮!我倒真想見見。我一個勁兒求爸爸。 (要讀出好奇的心情)

          (5)他一定是胡子很長,滿肚子的學問。怎能教我爸爸? (加強反問語氣)

          (6)開火車朗讀。

          (三)理解文章大意

          (1)以“起先我認為,爸爸的老師......”這樣的句式讓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文章中的描述。

          (2)“后來才知道......”這樣的句式再讓學生歸納總結文章中的描述。兩個句式連接起來一起說,概括文章大意。 “爸爸的老師講的是教師節(jié)那天......”

          三、討論:

          我們從這首詩中受到了什么教育?簡單介紹給學生一些關于贊頌教師的比喻。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人梯、渡工。

          四、課后小結。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5

          教學安排:

          本次練習共安排了四個板塊,內(nèi)容包括學用字詞句,寫好微笑字,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

          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擬定: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寫話

          1、小朋友們看過或自己參與過足球比賽嗎?

          2、一場中什么時候最激動人心?

          3、出示圖,仔細觀察

          圖上畫的是什么?

          這足球是怎樣飛入球門的?

          空藍色球衣的1號守六員是怎樣撲球的?

          場上的其他隊員,場外的小觀眾們看到這一情景他們的再現(xiàn)又是怎樣的?

          以上問題逐個交流,師可適當幫助理順語序

          二、寫話練習

          1、把剛才說的內(nèi)容用幾句話有序地寫下來

          2、不會寫的字查字典

          3、師加強個別指導

          4、交流寫話內(nèi)容,注意點評

          點評是以優(yōu)點為主

          三、講述練習

          1、讀題目要求

          2、展開,結合自己看的'足球比賽的經(jīng)驗,改用第一人稱介紹

          3、同位互練

          4、指名臺肖講述,師生點評

          5、自己再介紹一遍

          四、作業(yè)

          搜集春聯(lián)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寫好鉛筆字和讀讀背背

          一、寫好鉛筆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觀察字形找到其寫法上的共同點(全包圍結構)

          3、交流寫法

          4、師范寫其中的一個字

          5、學生練寫(看清字再動筆)

          6、同位互評,打星

          7、修改字形

          二、讀讀背背

          (一)熟記成語

          1、出示圖,說說圖意

          2、出示四個成語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指名讀,正音

          多咱形式鞏固詞語

          3、理解成語

          結合圖或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成語的大意

          4、反復誦豆腐塊,熟記于心

          5、運用

          自主選擇其中一二個成語,各說一句話,交流

          6、課后可以寫一寫

          (二)學習春聯(lián)

          1、出示內(nèi)容,自由讀一讀

          2、什么是春聯(lián)?:(師簡介)

          3、過年為什么貼春聯(lián)?

          (傳說。學生交流)

          4、指導理解這兩幅春聯(lián)的含義

          大致地說說意思

          5、誦讀記憶

          6、交流事生收集到的春聯(lián)

          7、讀記自己集到的春聯(lián)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以朗讀為主,通過分角色朗讀和表演課文,讓學生體會光有愿望,沒有行動,終將一事無成的道理。

          教學準備:

          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演示課件:小蝸牛圖,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嗎?能給大家介紹一下蝸牛嗎?(指名介紹)

          2、大家都說得好,可是你知道嗎?小蝸牛還有一段不尋常的經(jīng)歷呢?要想理解小蝸牛的這段經(jīng)歷,要想知道問題的答案,那就一起來聽聽故事吧!

          二、聽課件錄音朗讀,通過聽朗讀,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老師或同桌。

          四、精讀課文,感悟寓意。

          (一)學習課文第1、2、3自然段,了解蝸牛搬家的原因。

          1、蝸牛為什么想搬家?找出相應的句子讀讀。

          (1)指名讀,生評。

          (2)課件出示山丘美景圖。指名介紹景色。用上“有……有……還有……”。

          2、螳螂說什么?

          住在那么美的地方,它會感到怎樣?指導讀出快活的語氣。

          3、分角色朗讀。

          4、小蝸牛的'家是怎樣的?聽了他們的話,它怎樣想?讀一讀。

          (二)學習第4、5、6自然段。

          1、蝸牛要搬家的喜訊傳出以后,樂于助人的小動物來幫忙,到底有誰呢?蝸牛有什么表現(xiàn)呢?請大家自由讀4、5、6自然段,邊讀邊在書上做上記號。

          2、出示表格,匯報交流。理解“猶豫”。在生活中你什么時候猶豫過?

          3、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4、5、6自然段。

          五、揭示寓意,拓展延伸。

          1、蝸牛的家終于還是沒有搬成,蝸牛是怎么認為的?

          2、在蝸?磥,是天氣不好,真是這樣嗎?你有什么看法?

          3、老師想送大家一句話,課件出示:今天盡你的努力去做好,明天你也許就能做得更好。——牛頓

          六、作業(yè)超市。

          1、合作表演《蝸牛搬家》。

          2、把《蝸牛搬家》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套、帽”等11個生字。

          2.通過演一演,體會“迎、追”等每組動詞的不同意思。

          3.明白“有時候...有時候...”、“在...在...在...在...”是連接句子的關聯(lián)詞,并能用這兩個關聯(lián)詞來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1個生字;體會“迎、追”等每組動詞的不同意思。

          2.運用關聯(lián)詞來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歸納本單元的重點知識,讀記鞏固。(見課件)

          二、識字加油站

          1.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有誰跟著爸爸媽媽去野外觀察過大自然的`?預設:有!你們都準備了什么?

          沒有!如果爸爸媽媽將要帶你們?nèi)ヒ巴庥^察大自然,你們會準備哪些物品?

          2.課件出示個別物品及相對應的詞語(登山鞋、帳篷、指南針),幫助學生理解。

          3.生自由指讀生字,思考識記生字的方法。

          師提示“登、帳、篷”是后鼻音。

          4.交流識字方法。

          5.課件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

          三、字詞句運用

          1.體會動詞的不同意思。

          課件出示加點詞,指名帶讀,強調(diào)“衣裳”的讀音。

          生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加點詞都是動詞)

          生演一演,并相機區(qū)別每組加點詞的不同意思。

          迎:意思是“接”,表示歡迎的對象過來,很高興地迎接。

          追:時間上很趕,緊跟著,快速地跑過去。

          甩:掄、扔的意思,指比較大力地擺動。

          搖:擺動。相對于“甩”動作要小。

          【設計意圖】

          此塊教學中,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演一演,首先得讓學生吃透這些加點詞的不同意思,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更好地運用肢體語言來展示。

          2.運用關聯(lián)詞。

         、僦缸x書中的兩個句子,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诿靼住坝袝r候...有時候...”、“在...在...在...在...”是連接句子的關聯(lián)詞。

         、鬯伎迹河眉狱c詞說說自己的日常生活。

          ④交流反饋。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認、讀、說、寫的過程中積累和運用語言。

          2、能在自主探究學習中發(fā)現(xiàn)和運用學習方法。

          3、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習慣。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認、讀、說、寫的過程中積累和運用語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字特點:兩個字合起來,可以構成一個新字。

          A、 出示教材中的字詞,學生自由認讀。

          B、 讀給同伴聽,互相檢查。

          C、 書上的小女孩發(fā)現(xiàn)了“歷”字是由兩個認識的字組成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D、 出示:歷、貢、肯、扇、確、愁

         。1) 各小組玩拼字游戲,把:廠、力、工、貝、止、月、戶、羽、石、角、秋、心等字卡發(fā)放到各組,讓他們拼成新字

         。2) 指名讀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具有一字多音的'特點。

          A、 讀句子,看拼音填漢字。

          B、 讀學習伙伴的話,說說處自己填完空以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記記。

          A、 出示六組短語

          B、 小組同學互相讀。

          C、 口頭練習:()的天空 ()的教室

          2、我會填。

          A、 出示例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B、 學生自讀其他句子,并填上標點符號。

          C、 擴展練習。

          3、我會讀。

          A、 學生自讀詩歌。

          B、 展示讀。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在我們周圍,有這樣一些人,因為他們身體有缺陷,生活、工作常會遇到一些困難。讓我們看看圖片,他們會遇到些什么困難?

          二、看看說說

          看了以后,你有些什么話想說嗎?

          三、想想說說

          下面哪些做法對的,哪些是錯的?

          讓學生發(fā)表意見。

          四、聽歌《愛的奉獻》

          學生說說聽后的感受。

          五、總結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不止是殘疾人,還有許多有困難的人需要別人的關心、幫助,哪怕是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讓他們感到溫暖的。同學們,說得好不如做得好,讓我們化為實際行動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吧!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 個生字,了解字的特點。

          2.識字、寫字。

          3.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了解會意字的特點。

          教學難點

          了解字的特點。

          教學準備

          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一輪紅日”圖,提問:你能說出這是什么字嗎?

          板書:日

          2.同樣方法 月

          3.將“日”、“月”合在一塊,組成一個新字。板書 明

          請同學們認讀,思考“明”是什么意思?

          因為“日”和“月”都佷亮,所以它的意思為:明亮的意思。

          二、舉一反三,自學生字。

          1.出示“竹”和“毛”的圖片,教學 “筆 ”。

          2.解釋“筆”:古代書寫的`筆只有毛筆,在一根竹竿的前端裝上幾根毛,則為筆。

          3.學生自學其它的字。同桌可以互相討論。

          4.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小”和“土” 組成“ 塵” 注意“小”不帶鉤。

          “田”和“力” 組成“男”

          5.出示圖片,教學“拿”,猜字,分析用手掌在東西是合攏。

          6.出示圖片,教學“歪” 猜字,分析東西放得不正。

          7.出示圖片,教學“巖” 猜字,分析山里面的石頭。

          8.出示圖片,教學“旱” 猜字,分析太陽把地里的水曬干了。

          三、用“對口令”的方式鞏固識字。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0

          識字1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收集詞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關于秋天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孩子們,過了炎熱的夏天,我們走進了涼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

          二、讀中識字。

          1、學生自由試讀詞語。

          2、分組互助讀詞語,再開火車讀詞語。

          3、出示生字,學生自主認讀(讀準前后鼻音和平翹舌音的字“層、盡、染、淡、登、翠、爽、壯”。)

          4、開火車讀生字。

          5、同桌卡片抽讀。

          三、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畫面。

          2、分組試讀,互相幫助,力求讀正確。

          3、多媒體演示秋天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4、學生邊讀邊想象,聯(lián)系大自然實際,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

          5、多種形式讀。

         。1)開火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美讀,要求讀得有感情。

         。3)自由讀給喜歡的小伙伴聽。

          四、在讀中鞏固識字。

          1、選詞語,讀詞語。出示圖片,選出與圖上景色相對應的本課詞語,讀一讀。

          2、分小組讀“我會讀”中的詞語,鞏固認讀生字。

          3、 自編字謎,在編字謎、猜字謎的過程中自主識字。

          五、在應用中鞏固識字。

          1、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語)。

          2、卡片游戲《找朋友》。

          六、在寫中鞏固識字

          1、認讀字音。

          2、根據(jù)規(guī)律分析字形,記住字形。

          如,“宜”與“實”,上邊都有一個寶蓋兒,區(qū)別在于“宜”的下邊是個“且”,“實”的下邊是個“頭”。

          3、分組說說自己喜歡的.記字方法。

          4、說說難寫的字和容易寫錯的字。

          5、師范寫,學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導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寫正確,寫美觀。

          6、學生練習。

          七、實踐活動

          “慶豐收”: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農(nóng)民收獲了糧食瓜果,我們收獲了詞語。分小組整 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詞語,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誰獲得了詞語大豐收。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的詞語。

          2、了解種子發(fā)芽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3、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種子鉆出地面的.所見所聞,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感受生命的偉大力量,了解種子發(fā)芽的過程。

          教學難點:

          感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感受生命的偉大力量,了解種子發(fā)芽的過程。

          教學準備:

          課件手作教具(種子的頭飾、蚯蚓的頭飾)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引入新知

          1、同學們唱的《春天在哪里》真好聽,我想:種子也一定很想聽一聽。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一粒種子》。大家和老師一起寫課題好嗎?師板書,生書空。

          2、老師今天給大家請來了詞語寶寶,一起看大屏幕。

          (1)點名讀

          (2)開火車讀

          (3)引導學生區(qū)別渴、喝

          (4)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評價。

          二、精讀理解、感悟主旨

          1、出示問題及學習要求

          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的世界的?

          要求:

          (1)認真讀問題。

          (2)帶著問題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3)最后可以和同桌交流教師點名回答。

          2、引導學生找一找課文中種子挺了幾次才破土而出?

          指導學生讀“挺一挺”的句子。出示句子。

          一粒種子睡在泥土里。它醒過來,覺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師:要讀好這句話,就要抓住關鍵詞語來讀好,就能把句子讀好。不信,你試試。

          師:出示第二句話,引導學生讀好紅色的詞語。它有點渴,喝了一口水,覺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種子聽了很高興,又把身子挺一挺。

          種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它高聲喊道:“啊,好一個光明的世界!”

          過渡語:同學們讀句子很厲害,老師有一個難題要考考大家,請看要求。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要求:

          1、組長分配任務。

          2、組員有序完成任務,記錄員作好記錄。

          3、全組完成表格。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隨文認識"飄""裝",學習新部首"風""衣"。

          3、了解水鄉(xiāng)的一些特點,感受水鄉(xiāng)美麗的風光,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觀看水鄉(xiāng)圖片,激發(fā)審美情感

          小朋友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很漂亮的'圖片,想看嗎?(示:江南美景)

          二、進行文本對話,升華審美感知

          1、自由讀課文,說說你最喜歡哪一自然段?

          板課題:21 水鄉(xiāng)歌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找出體現(xiàn)水多的詞句,標出相關詞語。

          2、指名讀、評。

          3、想象:如果給你一張紙,你想畫什么來表現(xiàn)水多。

          4、課件顯示,理解"渠"。

          5、男女賽讀第一自然段。

          6、齊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讀

          2、聽了他的朗讀,你知道了什么?(師板書:船多)

          3、從哪兒看出船多呢?相機指導朗讀

          4、學習生字"飄"

          5、指名讀這一自然段,其余學生閉目傾聽,聽完后告訴大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美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你還喜歡水鄉(xiāng)的什么呢?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欣賞樂曲《太湖美》

          2、自學本段,你讀懂了什么?(板:歌多)

          3、哪些句子使你覺得歌多呢?

          指名讀、評

          4、學習生字"裝"

          5、質(zhì)疑、解疑

          6、齊讀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讀、議議,了解獅子和兔子的表現(xiàn),體會兔子的笑,從中明白道理。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重難點、關鍵:

          1、繼續(xù)識記生字詞。

          2、讀懂課文,受到教育,養(yǎng)成動腦筋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開火車抽讀生字卡片,并口頭組詞。

          2、聽寫本課文重點詞語:

          一群、解決、提醒、討厭、發(fā)怒、筋疲力盡、惱羞成怒

          3、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什么?(課件出示)

          二、品讀體會

          1、自讀第一自然段

         。1)說說這是一只怎樣的`獅子?

          (2)學生反饋后,集體小結。

          2、引言:這只兇猛的獅子遇到了什么麻煩?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后,學生反饋。

         。2)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又疼又癢”。

          3、過渡:面對自己的麻煩,獅子是怎樣對待的?兔子為他出了什么主意?

         。1)集體讀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2)小組討論:(課件出示)

          a、獅子是怎樣對付這個困難的?

          b、兔子為獅子出了什么主意?

          c、兔子想讓獅子明白什么?他為什么不直說?

         。3)小組代表匯報,教師小結。

          4、學生再讀課文,引導學生想象:(課件出示)

         。1)“兔子蹲在一邊哧哧地笑!蓖米釉谛κ裁?

          (2)“一句話提醒了獅子!豹{子這時會怎么想呢?

          (3)“河水立即把紅螞蟻沖走了!豹{子又是怎樣想的?他神情是怎樣的呢?

         。4)兔子說;“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蓖米拥囊馑际侵挥性鯓幼觯拍芙鉀Q問題?

          5、小組說說想象的內(nèi)容,再寫下來。

          三、總結全文。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3、教師總結:

          這只兇猛的獅子雖然力大無比,可面對紅螞蟻的叮咬時,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卻奈何不了紅螞蟻,最后還是兔子提醒他,用了一個十分簡單的辦法就把紅螞蟻趕走了?磥懋斘覀冇龅絾栴}時,光著急、害怕是不行的,而應當積極動腦筋,想出既簡單又好用的辦法才是最重要的。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口”、“女”、“魚”,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引導體會小池塘的美麗,激發(fā)學生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初步誘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詞,感受池塘以動感和生命。

          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1教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要求: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學習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詞,了解課文內(nèi)容。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暸f知,導入新課

          1、什么叫池塘?

          2、在“池塘”的前面加上“小”字,領讀后,問:小朋友們看到這個題目,想提出什么問題?

         。ㄐ〕靥潦鞘裁礃?它美不美?美在哪里?)

          3、小朋友們提的.這些問題,讀了《小池塘》以后,就會知道了。

         。ǘ┏踝x指導

          1、引導學生圍繞下列兩題看圖,看后學生練說,組織交流。

         。1)小朋友們從圖上看到了些什么?

          (2)書上的那幅圖畫的是什么?

          (3)說說你對池塘的感受。

          2、過渡:剛才我們從圖上已經(jīng)看出這小池塘是非常美麗的。

          下面我們來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樣寫的。

          3、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做到不出錯。初步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4、檢查自讀情況。

         。1)學生提出生字詞:(帶有音節(jié))

          姐姐,吹氣,水波,一只,鮮紅,蘆葦,睫毛,倒映,珍珠,鵝

          各自拼讀生字詞。

          指名認讀,正音。

          齊讀生字詞。

          (2)了解詞義理解情況。

          提問: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jīng)懂了?你能說給大家聽聽。

          互相交流后指名向同學匯報。

         。3)學生實踐,識記生字。比一比,看誰記得又多又快。

          姐姐,吹氣,水波,一只,鮮紅

          學生發(fā)言,介紹識記生字字形的方法。

         。4)老師用象形法記“氣”:氣,是一種稀薄流動的云。

         。5)繼續(xù)認讀,熟記生字詞。]

          (三)布置作業(yè)

          1、認讀生字詞,田字格里的字要能默寫。

          2、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5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以“樹根”為題,寫了人們對它的不同態(tài)度:老太太把它抱回家做柴燒,木匠認為它可以做成小凳,而藝術家卻把它做成了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表明普通事物中往往蘊含著美的價值。啟迪人們學會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終于”在課文中的意思。

          (2) 懂得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2.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在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去發(fā)現(xiàn)、總結課文內(nèi)容。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蘊含著美的價值,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蘊含著美的`價值。

          教具準備:

          小黑板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課題

          1. 教師演示課件:

          這是一棵普通的樹根,被人丟棄在荒野上,很久很久沒有人理睬,可是有一天,它被人撿起來,從此,命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2.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

          3. 板書課題:樹根。

          二、 創(chuàng)設問題,自主理解課文內(nèi)容。

          1. 精讀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 出示小黑板,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找出答案。

          (2) 指名匯報交流。

          (3) 比賽朗讀。學生評價。

          (4) 指導背誦。

          2. 精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找出描寫藝術家雕刻樹根過程的詞語。理解“仔細琢磨、精心雕刻!

          (3)句子對比朗讀:體會“終于”在課文中的意思。

         。4)指名背誦。

          3. 拓展延伸,熏陶感染。

         。1)齊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稱贊”

         。3)當人們看到這件優(yōu)秀的根雕作品時,會怎樣稱贊?

         。4)美讀全文,討論課后題:

          老太太、木匠、藝術家的想法為什么不一樣?你贊成哪一個的想法,你的想法是什么?

         。5)背誦全文

          三、啟發(fā)激勵。

          1.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蘊含著美,只要你用美的心靈 去審視他們,你就能發(fā)現(xiàn)美;而我們的雙手,正是創(chuàng)造美的巧手 。

          2. 欣賞作品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案04-24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教案03-31

        《語文園地五》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案04-28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五教案05-11

        小學一、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3-31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3-31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優(yōu)秀教案04-27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南轅北轍》教案05-12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泉水》的教案05-13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樹根》教案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