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防震減災的黑板報圖片精選
導語:地震是一種經常出現(xiàn)的自然現(xiàn)象。據統(tǒng)計,地球上每年大約發(fā)生地震五百萬次,其中有感地震五萬多次,七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平均僅有十幾次。地震是怎樣發(fā)生的呢?這要從地球的構造談起。
5.12防震減災的黑板報圖片精選01
5.12防震減災的黑板報圖片精選02
5.12防震減災的黑板報圖片精選03
5.12防震減災的黑板報圖片精選:防震減災宣傳知識
地震是一種經常出現(xiàn)的自然現(xiàn)象。據統(tǒng)計,地球上每年大約發(fā)生地震五百萬次,其中有感地震五萬多次,七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平均僅有十幾次。地震是怎樣發(fā)生的呢?這要從地球的構造談起。
地球是一個運動著的橢圓球體。它好像一個煮熟的大雞蛋,大體上可分為蛋殼、蛋白、蛋黃相當?shù)腵一部分。地球表面相當于蛋殼的一層叫地殼;地殼下面相當于蛋白的部分叫地幔;地幔下面相當于蛋黃的部分叫地核。地殼由巖石層組成,上面一層是堅硬的花崗巖層,下面一層是更堅硬的玄武巖層。地殼的平均厚度大約是三、四十公里。地幔是一種處高溫高壓下的熔融狀的物質,厚約二千九百多公里。地球最內部是一個半徑約為三千四百多公里的地核,溫度據推測最高達攝氏三、五千度,地核內部壓力也大得驚人,可能達到幾十萬至二、三百萬個大氣壓。地球在不斷運動的同時,其內部物質也處于緩慢運動之中。
組成地殼的巖石原來是呈水平狀態(tài)的。地球自身旋轉和內部物質不停的運動,以及天體的影響,在地殼各部分地層中產生巨大的地應力,使一些巖層發(fā)生折皺變形。這種變化長期緩慢,是人們感覺不到的。當這種地應力不斷積累加強,在某處超過地層的強度時,就會使那里的地層突然發(fā)生破裂、地動,把長期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一部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傳播到地面時,地面就震動起來,這就是地震。這種地震叫“構造地震”,它發(fā)生最多,且危害最大。另外,還有火山噴發(fā)引起的“火山地震”,溶洞或采空區(qū)的塌陷引起的小范圍“陷落地震”等。
衡山縣處于炎廬斷裂帶的南延線上,即瀏陽—衡陽—永州活動斷裂帶上,地質構造復雜,存在發(fā)生破壞性地震的地質構造背景。據史料記載,公元1630年、1631年共發(fā)生3次地震,近代于1985年2月13日、2003年1月17日、2008年1月20日發(fā)生3次地震,但震級較小,均未超過3.0。
【5.12防震減災的黑板報圖片】相關文章:
防震減災黑板報圖片11-29
防震減災黑板報圖片大全05-08
小學防震減災黑板報的圖片大全04-30
5.12防震減災活動宣傳標語04-25
2017防震減災黑板報的參考設計圖片04-30
高中生防震減災黑板報的圖片大全04-30
防震減災黑板報模板04-09
簡單的防震減災黑板報02-02
5.12防震減災日宣傳橫幅標語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