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吳牛喘月的成語故事
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yīng)用的,承擔(dān)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經(jīng)典八字成語大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吳牛喘月的成語故事,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吳牛喘月
【注音】wú niú chuǎn yuè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滿奮畏風(fēng),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
【解釋】吳牛:指產(chǎn)于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用法】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蜀犬吠日
【年代】古代
吳牛喘月的故事
西晉初年,朝中有位大臣名叫滿奮。他身材高大魁梧,看上去體格似乎很健壯,但事實并非如此。他生來體弱,尤其怕冷。每當(dāng)冬天來臨,京城洛陽北風(fēng)呼嘯,雪花紛飛時,他就整天待在家里。在這些寒冷的日子里,他住的房屋不但門窗關(guān)得嚴(yán)嚴(yán)實實,而且還要掛上厚厚的簾幕。有時呼嘯的風(fēng)聲傳入他的耳中,他都會感到冷氣入骨,坐立不安。
有一天,晉武帝想要跟滿奮談?wù)撘幌鲁,便派人把滿奮叫到宮中。晉武帝在偏殿接見了滿奮,讓他在面向北邊窗子的位置坐下來。雖然窗子上有琉璃可以擋風(fēng),但是畢竟琉璃是透明的,他總覺得和沒有一樣,仍然感到北風(fēng)凜冽,寒氣逼人。滿奮是和晉武帝坐在一起,雖然感到寒冷,也不敢把自己的苦處說出來。晉武帝見他表情難受,知道他可能是怕風(fēng)的緣故,就笑著問道:“你為什么這樣怕風(fēng)啊?”滿奮彎下身子回答:“吳地的水牛怕熱,所以見到月亮就以為是太陽,便喘起氣來。臣一向怕冷,見了寒風(fēng),就像吳牛喘月一樣,會冷得發(fā)抖!睍x武帝聽了哈哈大笑。
我國古代江淮一帶屬于吳地,這里的水牛被稱為吳牛。水牛怕熱,喜歡泡在水里。到了晚上,水?匆娫铝粒`以為是太陽,便嚇得大喘起來。
后來,人們把“吳牛喘月”作為成語,比喻因為疑心而感到害怕。
吳牛喘月的典故
典源出處
《太平御覽》卷四引《風(fēng)俗通》 曰:“吳牛望見月則喘,使之苦于日,見月怖喘矣!睍x ·裴啟 《語林》:“滿奮字武秋,體羸,惡風(fēng)。侍坐 (晉) 武帝,屢顧看云母幌;蛟疲骸贝傲鹆溜L(fēng),實密似疏。’有難色。武帝笑之。答曰:‘臣為吳牛,見月而喘。’” 《世說新語·言語》亦載,稍略。
釋義用法
吳地天熱,當(dāng)?shù)氐呐?嘤谌諘,見到月亮也以為是日而氣喘。后以此典形容人遇到與前類似的遭遇而疑心,畏忌; 也用以形容天氣炎熱。
用典形式
【牛喘】 唐 ·韓愈:“龍沉劇煮鱗,牛喘甚焚角!
【吳! 宋 ·梅堯臣:“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
【喘月】 宋·黃庭堅:“便欲掃床懸麈尾,正愁喘月似燈光!鼻 ·陳睿思:“喘月之牛負(fù)涂豕,紛紛輕薄應(yīng)如此!
【望月喘】 明 ·高啟:“中宵望月何曾喘,盡日看云自在眠!
【喘吳牛】 宋·陳師道:“未免困河魚,寧知喘吳牛!
【見月妄喘】 宋·蘇軾:“老牛疲耕作,見月亦妄喘!
【吳牛喘月】 唐·李白:“六月南風(fēng)吹白沙,吳牛喘月氣成霞!
【喘月吳牛】 宋·辛棄疾:“心似傷弓寒雁,身如喘月吳牛!鼻 ·汪楫:“最愛乘風(fēng)同快馬,漫將喘月笑吳牛!
【吳牛喘月的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成語故事11-19
成語故事05-15
(優(yōu))經(jīng)典成語故事10-19
《成語故事》教案11-02
魚目混珠的成語故事03-04
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04-19
刻舟求劍成語故事04-22
樂不思蜀成語故事04-29
有關(guān)成語故事11-20
兒童經(jīng)典成語故事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