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電子時代
最早的計算機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莫爾學院的莫克利負責研制的。這臺機器的名字叫“電子數(shù)值積分計算機”,取它們每個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就是“ENIAC”,簡稱為“埃尼阿克”。這臺機器看上去像個龐然大物,機內(nèi)使用了一萬多個電子管,7萬個電阻、1萬個電容以及600個開關(guān),整個機器長30米,高3米,寬1米,占地面積為170多平方米,相當于上課教室的4倍,整個機器重30多噸,相當于7~8輛解放牌大卡車的載重量。
這種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比機械式計算機快得多,一般每秒幾千至幾萬次。由于“埃尼阿克”是利用電子管制造的,所以,也稱為電子管計算機。從1946年到1957年生產(chǎn)的電子管計算機,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代電子計算機。
什么是電子管?電子二極管是由一位叫費萊明的英國工程師在1904年發(fā)明的。電子二極管一端是燈絲,另一端是金屬片做成的電極。金屬片帶正電時,電流才能通過。因此,在電子二極管中,電流只能朝一個方向流動,它可以用來檢測無線電波。電子二極管的發(fā)明,是電子技術(shù)的一個重大突破。與此同時,世界上第一支電子三極管也誕生了。這是由杰出的英國科學家德福雷斯發(fā)明的。它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電子三極管有放大微弱信號的功能。后來,人們又制造出四極管、五極管等等。
電子管計算機雖然較以前的各種計算機有了很大改進,但它體積太大,笨重、造價高、可靠性差、操作困難、維修復雜、耗電量高,不能進行批量生產(chǎn),無法得到普及,沒過多少年,它就被晶體管計算機所取代。
【電子時代】相關(guān)文章:
名人故事:童年時代的魯迅(通用15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