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史記中的故事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司馬遷史記中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史記中的故事大全:
軒轅天子出自《史記·五帝本紀(jì)》
網(wǎng)開一面出自《史記·殷本紀(jì)》
囊血射天出自《史記·殷本紀(jì)》
酒肉池林出自《史記·殷本紀(jì)》
左支右絀出自《史記·周本紀(jì)》
焚書坑儒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指鹿為馬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拔山扛鼎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
先發(fā)制人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
破釜沉舟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
鴻門宴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
沐猴而冠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
霸王別姬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
四面楚歌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
無顏見江東父老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
一敗涂地出自《史記·高祖本紀(jì)》
約法三章出自《史記·高祖本紀(jì)》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自《史記·高祖本紀(jì)》
運籌帷幄出自《史記·高祖本紀(jì)》
高屋建瓴出自《史記·高祖本紀(jì)》
臥薪嘗膽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鳥盡弓藏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一狐之腋出自《史記·趙世家》
招搖過市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韋編三絕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鴻鵠之志出自《史記·陳涉世家》
積毀銷骨出自《史記·張儀列傳》
毛遂自薦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脫穎而出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歃血為盟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因人成事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一言九鼎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完璧歸趙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負(fù)荊請罪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怒發(fā)沖冠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刎頸之交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膠柱鼓瑟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紙上談兵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一字千金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奇貨可居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圖窮匕見出自《史記·刺客列傳》
背水一戰(zhàn)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史記中的經(jīng)典故事:
1、諱疾忌醫(yī)
扁鵲經(jīng)過齊國,齊桓侯把他當(dāng)作客人招待。
扁鵲去朝廷拜見齊桓侯,說:“您皮膚和肌肉之間有小病,不醫(yī)治會加重!饼R桓侯說:“我沒有疾病。”扁鵲走出來,齊桓侯對左右近臣說:“醫(yī)生貪圖功利,想醫(yī)沒有病的.人來冒充自己的功勞。”
五天后,扁鵲又去拜見齊桓侯,說:“您血脈里有病,不醫(yī)會加重!饼R桓侯說:“我沒有病!北怡o走出來,齊桓侯不高興。
五天后,扁鵲又去拜見齊桓侯,說:“您的腸胃之間有病,不醫(yī)治會加重!饼R桓侯不理睬。扁鵲走出來,齊桓侯不高興。
五天后,扁鵲又去拜見齊桓侯,望見齊桓侯就退出來跑走了。齊桓侯派人詢問他是什么緣故。扁鵲說:“病在皮膚和肌肉之間,湯藥和熨藥的效力能夠達(dá)到。
病在血脈,針灸和砭法的效力能夠達(dá)到。病在腸胃之間,酒藥的效力能夠達(dá)到。病在骨髓,即使是主管生死之神也無可奈何,F(xiàn)在病在骨髓,因此我不再請求給他醫(yī)治!
五天后,齊桓侯身體發(fā)病,派人去叫扁鵲,扁鵲已經(jīng)逃走了,齊桓侯便死去了。
2、破釜沉舟
秦國大將章邯打敗了項梁之后,渡過黃河,去攻打趙國,打垮了趙軍。然后又圍攻鉅鹿,把趙國的君主和大臣們都包圍了起來。楚懷王任命項羽為魯公、次將軍,去救援趙國。
項羽派遣當(dāng)陽君、蒲將軍率領(lǐng)兩萬士兵渡過漳水,去救援鉅鹿,但首戰(zhàn)失敗。于是項羽就親自率領(lǐng)全部人馬,渡過漳河。上岸后,命令士兵把所有渡船都沉入水底,把鍋碗瓢盆等炊具都砸爛了,把住的房屋也全部燒毀,只隨身攜帶三天的口糧,以此向士卒表明,必須要決一死戰(zhàn),不許有一點退卻之意。楚軍到達(dá)鉅鹿,多次激戰(zhàn),斷了秦軍的糧道,打垮了秦軍,秦國將領(lǐng)被殺的殺,被抓的抓,只有大將涉間拒不投降,自焚而死。成語“破釜沉舟”,比喻拚死一戰(zhàn),決心很大。
張良拜師
張良常常出游外地,訪賢求師。有一天,他散步走到一座橋旁邊,看見橋頭上坐著一位胡子全白了的老人。老人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腳尖勾著鞋不停地晃動。
張良覺得好笑,就多看了他幾眼,老人見張良瞧自己,忽然一抬腳,把鞋甩到橋下面去了。老人對張良說:"喂!你去,把我的鞋撿上來!"張良聽了,心里很不高興,可再一看,老人胡子、頭發(fā)都白了,又挺可憐他,就強(qiáng)忍住性子,把鞋撿了上來,送到老人跟前。
誰知那老人又把腳往前一伸說:"你給我穿上。"張良還是忍住性子,便蹲下來,替老人穿上了鞋。老人笑了笑,慢慢地站起來,什么也沒說,大搖大擺地走了。張良望著老人背影,覺得很奇怪。他剛轉(zhuǎn)身要走,老人又回來了,對他說:"你這個小家伙不錯,我愿意教你學(xué)點兒本事。
以后的早晨,你在這兒等我。"張良連忙答應(yīng)了。第五天早晨,他剛上橋,就見老人已經(jīng)站在橋上了。老人生氣地說:"你怎么讓我老頭子等你呀?這樣可不行。要想學(xué),再等五天吧!"又過了五天,張良一聽雞叫,就起身往橋上去,可老人又先到了。他只好認(rèn)錯。老人瞪了他一眼說:"你要真想學(xué),過五天再來。"說吧,拂袖而去。
盼到第四天,到了晚上,張良連覺也沒睡,半夜就到橋上等著。過了一會兒,老人一步一步地走過來了。張良迎上前去,見了禮。
老人高興地說:"年輕人要學(xué)本事,就得這樣!"老人從懷中取出一卷兵書,遞給張良說:"你好好讀這部書,將來準(zhǔn)能成就大事業(yè)。"張良接過書,道了謝,還想再問些什么,老人轉(zhuǎn)過身,頭也不回地快步走遠(yuǎn)了。從此,張良專心致志地鉆研這部兵書,最終成了一位有名的軍事家。
3、負(fù)荊請罪
戰(zhàn)國時代,趙惠文王因藺相如辦外交有功,拜藺相如為上卿,官位在廉頗大將之上。廉頗因此心中不快,覺得自己功勞卓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dāng)面侮辱藺相如。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頗爭位次先后,便處處留意,避讓廉頗,上朝時假稱有病,以便回避。
有一次,藺相如乘車外出,遠(yuǎn)遠(yuǎn)望見廉頗的車子迎面而來,急忙叫手下人把車趕到小巷里避開。相如手下的人便以為相如害怕廉頗,非常氣憤。藺相如對他們解釋說;“秦國這樣強(qiáng)大,我都不怕,廉將軍又有什么可怕呢?所以我想,強(qiáng)橫的秦國今天之所以不敢對我們趙國輕易用兵,只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兩人。
如果我和廉將軍兩人不能和睦相處,互相攻擊,像老虎一樣相斗,結(jié)果必定有一虎受傷,秦國就會趁機(jī)侵略趙國。我所以對廉將軍避讓,是因為我把國家的安危放在前頭,不計較私人的怨恨!
藺相如這番話,使他手下的人極為感動。相如手下的人也學(xué)習(xí)藺相如的樣子,對廉頗手下的人處處謙讓。此事傳到了廉頗的耳中,廉頗為相如如此寬大的胸懷深深感動,更覺得自已十分慚愧。
于是脫掉上衣,在背上綁了一根荊杖,請人領(lǐng)到相如家請罪,并沉痛地說;“我是個粗陋淺薄之人,真想不到將軍對我如此寬容!碧A相如見廉頗態(tài)度真誠,便親自解下他背上的荊杖,請他坐下,兩人坦誠暢敘,從此誓同生死,成為至交。
【司馬遷史記中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史記司馬遷是哪個朝代05-17
史記作者司馬遷是哪個朝代01-17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精彩教學(xué)實錄03-06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語文教后反思07-06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語文教學(xué)反思06-26
史記中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的讀后感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