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講堂》觀后感
“國學”,顧名思義,即中國之學,中華之學。通過看《國學講堂》,我知道了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
我很喜歡國學經典里宋朝朱熹的《觀書有感》中的一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句詩用泉水清澈是需要有活水來的現象,告訴人們,如果想要像泉水一樣清澈,那么就要引來源源不斷的“活水”。
學校餐廳的墻上有一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艱辛”。原先,我總以為那是學校想讓我們珍惜食物而寫的標語,現在我才知道,這句話是廣為流傳的國學經典!皣鴮W”聽起來好像是很深奧似的,但是,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國學”的影子,例如,一些耳熟能詳的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或是“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更或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等,這些我們都能脫口而出,卻從來沒有想過這些詩句是屬于什么范疇的。
曾讀過周國平的一篇文章《讀永恒的書》,里面說道“這些偉大的`作品不可按學科歸類,不論它們是文學作品還是理論著作,都必定表現了人類精神某些永恒的內涵,因而具有用恨的價值。在此意義上我稱它們?yōu)橛篮愕臅,所以,“國學經典”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永恒的書”。
“國學” 一直在我們的身邊,只是我們缺少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和善于積累的習慣,所以,從今往后我們要多注意生活中的“國學”,并進行了解積累。
看過了《國學講堂》,我體會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人的文化底蘊,覺得受益匪淺。
【《國學講堂》觀后感】相關文章:
觀《日新國學大講堂》有感04-27
《道德講堂》觀后感10-28
法律講堂觀后感01-31
法律講堂的觀后感01-30
道德講堂的觀后感03-31
《法制講堂》觀后感02-07
國學經典觀后感03-31
學雷鋒道德講堂觀后感09-22
道德講堂400字觀后感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