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現(xiàn)形記讀后感范文
從《官場現(xiàn)形記》中,人們或多或少可以得到為官之“術”,還有一些關于官場的啟蒙。
峰回路轉,演繹出幾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事來,不謀其政,而謀其位,這是做官之前的主要奮斗目標。待謀到其位,又有百事待舉,一要邀寵固位,二要防別人來謀位,三要進一步謀更高的位,哪里還有功夫謀其政?精力都用在拳打腳踢、閃轉騰挪的“功夫”上了。政績云何?官績歷歷在目,那是由某官調任某官,升任某官,偶又降謫,終得恢復,一步一個腳印,身心交瘁,死而后已。
事實上,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講究牧民。代表皇帝來放牧黎民百姓者,就是那些各級政府、各種機構的大小官員。官吏是皇帝的爪牙,官本位思想是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權力和隨權力而來的實際利益和與日俱增的欲望,構成舊時官員物質和精神的支柱。于是,當官,便治人;不當官,便治于人。換言之,要想不被別人像牛羊一樣放牧,唯一的辦法即是做官。所以,要做官,想做官,不擇一切手段地往上爬,甚至踩著他人腦袋、骸骨,用別人的鮮血染紅了自己的'頂戴,是一種生存競爭。追逐官職,謀取官位的時尚,成了封建社會中的人們的一種動力。
今天的官和過去不同,就是要為百姓辦事。其實這個官,又好做,又不好做。說好做,首先要忘記自己是個官,不能打官腔,說官話,擺官架子。要時刻記。耗悴贿^是個為百姓辦事的辦事員罷了。你沒有高人一等的權利,沒有只享受、不做事的權利。只要你真正為百姓做了實事,做了好事,百姓就會記著你,有點小錯,只要能改,百姓也會諒解你。說不好做,你又不能忘記自己是個官,要用好你手中的權利。當官的人,手里多少有些權。掌權的人不容易。原則問題,含糊不得;小是小非,不能太認真;尤其要注意,不能抓住人家的小毛病、小辮子不放。為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造就大事業(yè)的人,是不在小事上糾纏的。人有七情六欲,當官的人,也一樣。但你既然是個掌權的,就要學會控制自己。成易驕,敗易餒。喜時易輕諾,輕諾必寡信,什么都答應人家,答應又不作數(shù);怒時易拒人,該答應的也不答應,還要訓斥人家。不管是成或敗、喜或怒,都要冷靜。遇事冷靜一點,退一步想想,給自己降點溫,就會少犯錯誤。退一步天高地闊。對上對下,都應該做到既得體又得理。對下級能做到得理,難做到得體;對上級容易做到得體,不容易做到得理。還要注意不能攬功推過,如有功歸唐僧,有過歸于孫猴。
為官和為人,有相同的地方,又有相同的地方。好人不一定能當好官;好官必須是好人。做官說到底了,還是要掌權,要懂得如何出主意,如何用干部。最后告訴大家,什么是官呢?官的本意是庇護民眾的人,引申為為民作主,蛻變成主宰民眾的人。為官者應該使人得到這樣一種印象:他在生活中是平凡的,在職務中卻是超眾的。
【官場現(xiàn)形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后感:感動中國讀后感04-08
《曾國藩日記》讀后感 【讀后感】08-14
《懷念母親》讀后感_讀后感03-04
《父與子》讀后感_讀后感03-04
讀后感10-09
讀后感05-19
讀后感09-16
讀后感12-19
讀后感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