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課堂讀后感范文7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懂課堂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懂課堂讀后感范文1
溝通是一門藝術,尤其是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教師和學生之間有著一條不可跨越的河,但是如何跨過這條河,需要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交流則是一座橋梁,橋梁搭建的好壞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
日本學者研究,在教師訓斥的場合,在教學中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不是反思的情緒,而是增強了對教師的厭惡。這樣的研究告訴我們,對待學生應該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我經常聽到學生這樣抱怨:我不喜歡某某老師。我問他為什么,那你那么功課成績如何,他說他不喜歡這么課,成績很不好,就是因為不喜歡這位老師,學生的情緒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老師對學生的情緒影響間接的影響了學生的成績,這時候教師需要與學生多溝通,因為很多學生并不擅長與老師溝通,或者直接是不溝通,這樣長久以來,學生欠下的債也越來越多,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因為學生性格的問題,教師在溝通上就要因人而異,但是畢竟教師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有限的,可以有選擇的去溝通,比如說一些有抵觸心理的學生和一些成績在末端的學生,采取鼓勵式的溝通。
當然,溝通的形式實在太多,針對每一個孩子我們應該用自己的語言去打動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注和愛,就算成績不是能夠進步,最起碼讓學生覺得學習生涯中沒有缺失教師的那份關注。
讀懂課堂讀后感范文2
鐘啟泉老師的《讀懂課堂》讓我們以課堂為場域去詮釋課堂,讀懂課堂、讀懂孩子,超越偏見,實現(xiàn)成長。在書中談到“單元設計”這一章節(jié)時,更讓使我停下來吸引了我的眼球,讓我停下來仔細閱讀、領會作者的思想。他對“單元設計”的定義以及分類使我有較為直觀的理解和清晰的認識。對我們進行“單元設計”有較好的指導意義!皢卧笔腔谝欢ǖ哪繕伺c主題所構成的教材與經驗的模塊、單位,可以大體分為給予學術與藝術等文化遺產的、以系統(tǒng)化的科學為基礎所構成的“教材單元”和以學習者的生活經驗作為基礎所構成的“經驗單元”兩種。
“經驗單元”是以主題—探究—表達的方式來設計的活動課程的單元編制,它把活動性、協(xié)同性、反思性學習作為一個單元來組織。通過師生的合作或者兒童自身的雙手,打破學科的框架,作為兒童自身的經驗活動模塊來計劃于組織的。這一點讓我感受深刻,我在平常備課中運用頗多。比如在備七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課時,要從單元整體出發(fā),了解掌握整章的知識點,類比七上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從情境探究開始,一步步由學生引入主題,學生學習起來也很自然輕松。
《讀懂課堂》讓我認識到單元”不是把教學內容碎片化地當作“知識點”來處置,而是有機地、模塊式地組織與構成的。“單元設計”不是單純指試點傳輸與技能訓練的安排,而是教師基于“學科素養(yǎng)”,思考怎樣描繪基于一定的目標與主題而展開探究活動。
讀懂課堂讀后感范文3
不斷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自身的專業(yè)水平,是對一個人民教師能保障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也是肩負起培育祖國花朵重任的必要前提。
華東師范大學的鐘啟泉教授所著《讀懂課堂》,豐富了我的寒假生活。“讀懂課堂”是教師成長的標志。鐘老師在引言中提綱挈領地提出了這個中心思想,包含著對中國教育和教師向上發(fā)展的無限期望。
該書共分五輯,從課堂革命的挑戰(zhàn)到課堂研究的理論視野,系統(tǒng)地論述了如何才能“懂”課堂,并重點要求教學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傳承和新形勢下對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整本書醍醐灌頂、振聾發(fā)聵。其中第二部分——傾聽兒童的聲音尤其重要,也彌補了我日常教學工作中的欠缺。
兒童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儲備軍,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如何傾聽兒童的聲音,和他們進行情感和心靈的溝通,是培育好新一代祖國花朵的必要前提。
兒童也有情感思維和萌芽階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然而在我國的教育實踐中,兒童并沒有發(fā)言權,兒童的聲音是被遮蔽和忽視的。所以,傾聽兒童的聲音正在成為學校和教育界的共同訴求。
文章首先提到人類的幼兒期相對其他動物很漫長,但同時也造成了人類幼兒期的可塑性相當之強。但從中世紀至今,兒童教育從開放的社會自然交際逐步演變?yōu)榉忾]式的在學校中被動學習,原本被視為伙伴的教師,也被逐漸拉開了距離。要解除這個危機,首先還要從兒童權利說起。
“學生”是兒童在學校的一種身份,他們負有學習的責任、義務和權利。但在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規(guī)訓下,只體現(xiàn)出了學習的責任和義務,而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發(fā)展的權利被抹殺掉了!皩W校和教師的責任并不在于上好課,而在于實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權,提供學生挑戰(zhàn)高水準學習的機會!弊籼賹W在《學校的挑戰(zhàn):創(chuàng)建學習共同體》中如是說。
要實現(xiàn)兒童學習的權利,就必然要面對“發(fā)展優(yōu)先”和“教育優(yōu)先”的二元對立的問題。其實無論是發(fā)展優(yōu)先還是教育優(yōu)先,都不能全面地回答和解決整個問題。首先要認清學生是教育和發(fā)展的主體,那么就意味著教育本身不能強加性地直接提升兒童的發(fā)展,而兒童的主體性發(fā)展還是起著重要作用。
要保障兒童的學習權,就要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實踐能力。無論是語言、邏輯優(yōu)秀,還是音樂、運動優(yōu)秀,學生的智能沒有尊卑貴賤之分,它們是等價的,不能說體育好、藝術類成績好而其他成績不好的學生是差生。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教育價值取向。每一個兒童都擁有潛在的創(chuàng)造能力,“淘氣包”腦袋也是可以向積極的方向激發(fā)和引導的。
激發(fā)和引導每一位兒童,兒童語言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兒童語言是兒童潛在的內心世界的表露。通過這個途徑,我們便可以很好地傾聽兒童的聲音,要站在兒童的立場上去體會他們的.心情和情緒表達,從而對兒童的問題可以做出仔細的分析和正確的引導。
讀懂課堂讀后感范文4
鐘啟泉先生在《讀懂課堂》一書中談到板書的教育功能。他認為有效板書的藝術是“第一要有一個板書計劃,其次要以視覺上容易理解的方式來整理板書內容,最后要關注其他教具組合運用的有效性!
“板書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為學習者提供了學習的要點和結構,是課堂教學內容的一個“腳手架”,是所學內容的核心和實質所在。難點一目了然,學生看得明白、記得扼要,學得精當。”
“教學板書具有很強的示范性特點,好的板書對學生是一種藝術熏陶,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板書時的字形字跡、書寫筆順、演算步驟、解題方法、制圖技巧、板書態(tài)度與作風、習慣動作與語言等,往往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留下深刻入微的印象!蔽覀兊陌鍟苯佑绊懙綄W生的書寫能力,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我們示范的不到位的話,學生們學的也可能不到位。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完成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是教師語言藝術的書寫形式。好的板書能提煉出一堂課的精華,可以配合教學突出重點,加深印象,增強效果。一副獨具匠心的板書,就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更是學生認知的“腳手架”、教師教學的“導游圖”、師生互動的卷軸。
從自己個人的教學實踐來談,多媒體用多了,黑板上的板書少了,甚至懶得寫了,其實這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不利于學生對文本的深度理解,不利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對話。好的板書就像是北京奧運開幕的卷軸,教師與學生正是卷軸上的舞者。今后個人要在板書藝術的有效性方面多作努力,寫出美觀大方、實用有效、有藝術美感的板書。
讀懂課堂讀后感范文5
這個學期里拜讀了鐘啟泉老師的《讀懂課堂》,感想頗多,收獲頗豐。書中提到要傾聽兒童的聲音,要承認每一個兒童都是擁有內在獨特性的存在;要站在兒童的立場上去理解兒童的心情;要相信兒童擁有自己思考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要真誠地接納兒童的種種情緒表達;要保守兒童的個人隱私;兒童的問題需要教師做出仔細的分析。這為我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學會傾聽。如此看來,教育的藝術就應該是傾聽的藝術,理想的教育課堂實際就是巧妙的傾聽的課堂。
可從我所處的教學實際來看,我們所面對的是小學生,兒童有時懵懵懂懂,而小學生更加敏感脆弱,很多時候我們教者的行為偏于簡單粗暴,一味地要求學生對我們服從,學生的自主性受到了極大的抹殺,經常聽見老師講:“我讓你干什么,你必須做什么!睍兴珜У膶W會傾聽在實際教學中未得到真實體現(xiàn)。而這一點,鐘啟泉老師的《讀懂課堂》給我們提供了答案。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教育工作者要學會傾聽三種聲音:來自孩子的聲音、來自教育內容的聲音和來自制度的聲音。當然傾聽不是最終目的,傾聽而是為了給學生提供幫助。我總結了下,在傾聽的過程中,我們教師應該持有下面的基本態(tài)度:
1.承認每一個學生都是擁有內在獨特性的存在。
2.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理解學生的心情。
3.相信學生擁有自己思考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4.真誠地接納學生的種種情緒表達。
5.對學生透露的有關生活隱私或秘密予以尊重。
6.學生的問題需要教師做出仔細的分析。
傾聽兒童的聲音,能夠幫助老師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內心需求及欲望,對于老師實施教育、增進彼此感情和促進孩子全面學習和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所以說在兒童教育中,傾聽既是老師和學生增進感情、獲得心靈溝通的橋梁,也是老師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的重要前提。
做一個真正的傾聽者,需要愛心和耐心。擁有愛心使教師不會拒絕學生的求助、呼喊和抱怨;擁有耐心使教師不會因一時難以聽到學生真實的想法而沮喪放棄,持之以恒的忠誠必將換來學生真心的回報。傾聽的實質使放下教師的架子,用溫暖的笑臉去面對學生,加強彼此的溝通和交流。對教師與學生這兩個特殊的群體而言,心與心的對話必然由真誠的傾聽開始。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讀懂課堂讀后感范文6
課堂的內涵太豐富,就如讀《紅樓夢》一般,同樣的內容,卻有千百個紅樓夢。當然,課堂不是夢境,而是真實存在的每一分鐘,怎樣讓每一分鐘都能對學生負責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想也許我做到以下一些改變將是對他們更負責的第一步吧!
一、不再無謂地感慨
看了《讀懂課堂》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再感慨學生。佐藤學提到的“不在任何場合說任何一個學生的壞話”確實值得我借鑒。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沉浸在了“這些學生真糟糕,對他們努力很多,卻收效甚少”的心理狀態(tài)上,平時總忍不住要抱怨幾句某某學生不行之類的話。這樣多說之后給自己產生的更多的消極影響。而面對學生的生源,我無力改變,與其讓消極情緒主導未來,不如積極面對。
最近看了很多身邊發(fā)生的人和事,越來越相信“上帝給你關了門,必然會為你打開窗”這句話,我相信這些孩子也是一樣。他們在學習上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給自己一個持續(xù)為他們努力的機會,尋找到觸動他們的心靈開關,改變或許就在下一刻。
二、不再孤獨地直立
還記得自己剛開始工作時特別喜歡看日本的《麻辣教師》,心中想著自己也可以成為這樣一個讓學生瘋狂的老師?墒牵谡嬲墓ぷ髦袇s總是放不開、放不下,所以,很多時候的課堂上總是自己孤獨地講著,導致身心俱疲。無論是鬼冢還是克拉克,他們的課堂是熱鬧的,讓學生動起來的,這曾經是多年前的自己努力的目標。反思近10年,我卻漸漸地迷茫了。
也許,這本書?去年的際遇?讓我重拾了這個夢想,雖然我年齡增長,但是,我的心還是可以做到。是該讓自己的心瘋狂起來,讓課堂瘋狂起來,讓學生們跟著我瘋狂起來,而不再是孤獨地站著。
在課堂上給每個學生思考的時間,給每個學生關愛,彎下腰走到他們中間去,現(xiàn)場指導點撥,在課后與他們交流,或者答疑或者閑聊課上的感受,或者語言或者文字,真正地讓他們在心中愿意接納你,愛你,讓自己不再是孤獨地直立。
也許,這種感覺會很美妙。無謂多想,在于行動,希望自己能在未來的日子里堅持做到。
讀懂課堂讀后感范文7
在新課程實施中,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是教育促進者。要想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寬松的自主學習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教師就應尊重學生,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使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勇于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
一、轉變教學觀念,學會真誠傾聽
常聽有些教師這樣說:“這個學生原來很調皮,現(xiàn)在被我制服了,變得服服貼貼”,卻不知,正是這種“服貼”,也許就磨滅了這個學生許多的個性和理想,也有教師對學生“三天一大火,一天三小火”,上課時滔滔不絕,使學生每天“秩序井然”,又抱怨學生在課堂中不積極回答問題,卻不想想在這種帶著“火氣”的課堂中,學生還敢發(fā)言嗎?
在新課程改革的舞臺上,教師要想扮演好新的角色,就必須改變這種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從心底尊重學生的個性,學會真誠傾聽孩子的心聲。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情體驗和豐富想象。教師要平等的面對學生,讓學生從你真誠的眼神中樹立起自信,敢于將自己智慧的火花綻放在寬松的課堂中。
二、不斷學習,掌握傾聽的技巧
在一些教師的公開課上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老師問,學生答,學生的思路一直跟著老師走,老師在聽學生的回答時,只是在判斷這個回答是否符合自己心中的標準答案。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思維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由老師“灌輸”的知識就像一朵朵插在花瓶中的花朵,不久就枯萎了。
《讀懂課堂》一書對未來教師角色作了這樣的描述:現(xiàn)在教師的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在課堂中,要想讓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探索,教師就要善于傾聽,掌握傾聽的技巧,在傾聽中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探討過程中富有價值和意義的,充滿童趣的世界,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對學生獨特的見解,要靈活應對,認真思考,深入了解,不能以成人的思想標準來衡量孩子的思想,不能將孩子童真的天性扼殺在萌芽階段。
三、深入學生課余生活,讓傾聽成為心靈溝通的好幫手
教師要在傾聽的基礎上和學生真心交談,達到心靈溝通。雅斯貝爾斯說:“人與人的交往是雙方的對話和敞開,這種我與你的關系是人類歷史文化的核心?梢哉f,任何中斷這種我和你的對話關系行為,均會使人類萎縮”。要想了解學生真實的想法,教師就應走進學生的課余生活,傾聽學生毫無裝飾的童真,與學生敞開心扉相互交流,使學生少一份膽怯,多一份信任;少一份壓抑,多一份自由。教師不應只是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面的良師,更應是能傾聽學生情感的益友。
傾聽,讓教師領悟到學生的潛能,體察到學生存在的問題;傾聽,讓學生感覺到時接納和包容,體驗到理解和信任;傾聽,讓師生關系變得民主、和諧;傾聽,為學生拓展了一片展示自我的自由天空。
【讀懂課堂讀后感范文7篇】相關文章:
《課堂密碼》讀后感(精選12篇)12-19
讀懂高三作文09-08
讀懂孩子讀書心得04-23
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讀后感范文(精選14篇)12-23
我努力讀懂堅持作文08-21
讀懂父愛初二作文01-21
科學課堂活動總結范文10-26
在《平凡的世界》中讀懂什么?11-22
你的柔情,我可曾讀懂散文02-05
我讀懂了對你的思念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