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間世》有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人間世》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人間世》有感 篇1
泡一杯清茶,讀一本《人間世》,看一次人生百態(tài),品一次酸甜苦辣,讀書似讀人,長知識,磨性情,長經(jīng)驗,明是非,讓我們一起靜靜的感悟《人間世》。
《人間世》通過一個又一個生命的故事,向我們展現(xiàn)了真正的醫(yī)學,讓人們面對疾病的時候能夠多一些思考,不避談失敗,不忌言生死,尊重生命。活出生命的意義,愛每一天每一分鐘,愛現(xiàn)在,愛過程。
在疼痛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和無助,得病時多么向往自己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只要是自己或家人能平安順遂,無病無災,沒有任何能比這樣的事情落在自己的身邊更加能體現(xiàn)出人生幸福。但恰恰相反,人又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肆意揮霍透支著自己的體能。人應該規(guī)律生活,不能透支身體。
《人間世》中提到的抗癌媽媽張麗君,看到她,我的心情十分的沉重、五味雜陳,不由考慮生死。
張麗君曾說過這么一句話:“人生就像打牌,總有人會抽到幾張爛牌,抓到手時,你就已知輸了。但你不能毀牌,還不能丟掉,你只有任它擺布和玩弄,這就是操蛋的人間人世!蔽也挥筛锌f千,自己還好好的活著,健康的活著。
《人間世》中張麗君的公公說:“想讓張麗君下輩子做自己的女兒”時,我相信沒有一個人不為之落淚的,人間情未了,來世再相報。忽然由衷感嘆:珍惜擁有,活在當下。
讀《人間世》,我從中感受到醫(y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義務,以及當前醫(yī)務環(huán)境如何,思考我們以后如何應對。同時當中所涉及到的醫(yī)患矛盾,究其本因,是否可以避免和解決,但是它讓我看到最多的是無奈,是生死。生不易,死更艱難,因為它牽絆太多的情感和眼淚。
骨腫瘤的“安仔”,為了活著,他截掉了手臂,為了活著,他做了N次化療。他的生命如煙花一般短暫,但那種面對疾病的堅強和勇敢,卻給活著的人更多啟示。我想,只有直面死亡和病痛,我們才能更加感受到活著的可貴,健康的重要。好好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醫(yī)學發(fā)展到今天,雖然我們有精準醫(yī)學,有5G互聯(lián)網(wǎng)+醫(yī)療,但是醫(yī)學在病魔面前確實是渺小的且微弱的'。我們時常會很無助,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時候,我們能夠做的僅僅是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原來,醫(yī)學的真相就是高明的醫(yī)生也有無力回天的時候,在很多“傷醫(yī)事件”的背后,是因為不少患者家屬不能夠接受對于自己親人生的渴望以及現(xiàn)有醫(yī)學水平之間的落差,這同時也給醫(yī)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在疾病面前,希望患者家屬能夠給予醫(yī)護人員充分的信任,讓醫(yī)護人員能夠真正發(fā)揮出自己的職責,盡力去挽救每一位患者,或許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追求。
《人間世》直擊人心,是因為它上演了在醫(yī)院里的悲觀離合,在希望與失望的交織中,一切情緒都被放大,喜悅溢于言表,悲傷難以承受,憤怒不可遏制。然而,在誤解、沖突和寒心之外,又總有信任、尊重和互相理解。
《人間世》它讓人重溫了一個道理:一切都會敗給時間,每個人都是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歸去。它也讓人明白,世上沒有什么事,能大過生死。愿:大家都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因為一生太短,我們要多一點時間去感受。死亡總是不期而至,從來不會因為年輕或者優(yōu)秀網(wǎng)開一面,總是以無情和冷血的面貌示人。我們都是平凡的人,在巨大的命運面前,根本沒有選擇的權(quán)利。
那是一束光芒!耙幌⑸写,我當竭盡全力!睂τ卺t(yī)護人員,我們要有這樣的信任與信念。
閑暇時讀一本《人間世》,添一份情趣,長一份長智,享一份愉悅。記錄讀書心得,分享精神感受,在學習中進步,在頓悟中成長,一起遨游于知識的海洋!讀一本好書,像交一個益友,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吧!讀書,可以讓人靜心、養(yǎng)心,提高修養(yǎng)。人生至美是讀書,讓閱讀融入生活,讓書香充盈心靈,讓書香飄溢每一個角落。
讀《人間世》有感 篇2
二月河是我們南陽本土的作家,他創(chuàng)作的“帝王”系列三部長篇小說紅遍大江南北,享譽海內(nèi)外,被大家稱為“皇帝作家”。作為歷史學愛好者,從高中無意中接觸后就深深癡迷于他的書和他的一切。
《人間世》一書是二月河先生迄今為止首部人生筆記,共計收錄雜文、隨筆120余篇,絕大部分文章都是首次出版,并配有珍貴照片幾十幅,對二月河迷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文化盛宴。
全書以“人生”這一永恒的命題為線索,從親情、友情、愛情、創(chuàng)作感悟、生命體驗等話題展開,全方位地向大家展現(xiàn)了二月河先生的人生歷程。跟隨二月河的筆觸,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和我們面對面、靈魂與靈魂碰撞的作者。他把自己坦坦蕩蕩地和盤托出,兒時的不羈、軍旅生活的艱辛、和紅樓夢中人、大清三帝的會晤……有笑有淚,敢愛敢恨;蛞松钏迹蛄钊唆鋈。在平實中顯激情,在淡雅中求深意。折射出二月河對生活深厚的感悟,對社會責任和良知的理性思考。
這一本書里收錄的隨筆里,尤其喜歡二月河寫和幾位朋友的趣聞軼事,馬興煥素描幾則、喬典運、王剛、吳歡等讓我真實地感受到了二月河的赤誠和大氣。特別欣賞他“拿起筆,老子天下第一”的豪邁不羈的忘我創(chuàng)作;深深感動于他“放下筆,夾起尾巴做人”的低調(diào)平實的處世原則。他在不同場合闡明他的創(chuàng)作觀:“我既忠實歷史真實性,又忠實于藝術(shù)的真實性。當兩者產(chǎn)生沖突時,我在總體忠實于歷史真實的前提下,對歷史細節(jié)的描繪讓位于藝術(shù)的真實性。歷史小說允許虛構(gòu)。”
發(fā)現(xiàn)二月河先生尤其喜歡用引車賣漿這個詞。他在隨筆里寫到,我白菜也吃,豆腐也吃。哪種對我們?nèi)嗣裆眢w健康有益,我就要把哪種糧食貢獻出來。在我的作品里,上至高官顯貴、最高統(tǒng)治者,下到引車賣漿、剃頭理發(fā)、修腳算命的都有。社會如此紛繁復雜,我們不能用一種東西圈定生活的圈子。他曾將自己比喻為一頭大象。這個溫順可愛的龐然大物,施施然踱過街頭,一身輕快,樂呵呵的,總是伸出一只長鼻子,友善地觸撫路人,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引車賣漿者流。
虎與象的結(jié)合,魔與佛的轉(zhuǎn)變,這就是二月河吧。
就如封面里引用而一句話:人生三修煉,看得透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在《人間世》這本書里,故鄉(xiāng)白河、臥龍崗……一景一物浮現(xiàn)眼前,萬千情緒涌上心頭。這本書雖然通讀了一遍,但我覺得還遠遠不夠,需要反復品讀記錄。
讀《人間世》有感 篇3
莊子的文字難懂,莊子的境界更難懂。
幸虧有梁冬的注解與分析,才勉強理解一點。
《人間世》講了三種情況:好人該如何入世,壞人該如何入世,以及不知道自己好壞的人該如何入世,與這個世界優(yōu)雅相處。
人心難測沒什么問題,你對人心難測不了解才是問題。在古代,那些至人(聰明的人),總是先正己后正人,讓自己有一種金剛護體之力,然后再去治病救人。忠厚善良是需要建立在對人世間有著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才可以做到的。
用某種方式定義自己的好,就等于在定義別人的壞r。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边@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著名的“十六字心傳”。
對別人的詆毀不憤恨,其實是對自己的保護。一個人內(nèi)在的驕傲和執(zhí)著是掩蓋不了的。它就像一種“力”,而“力”必定也會存在一種“反作用力”。莊子借孔子的口說出,人心是很險惡的,不要以為你有愛、有正義、有智慧,就可以通行無阻。因為當你自詡為好人的時候,你就播下了一顆“惡”的種子,讓對立面的那個人無形中成為壞人。
與其關(guān)注十年之后的變化,不如關(guān)注十年之后有什么是不變的。進入一個新環(huán)境,要心存敬畏,要“虛而待物,唯道集虛”。努力做點兒什么并不難,難的是不做什么。
做讓自己睡得著覺的事,做讓別人睡得著覺的人。
你現(xiàn)在正在做的事,三十年以后還想做嗎?做從長期來看會有價值的事情,對于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想都不要去想。理解人心的險惡,保持自己穩(wěn)定的頻率。盡人事,安天命,不求創(chuàng)造奇跡,但求不造成巨大的損失。這個損失包括外界對別人的損失,也包括內(nèi)在對自己的損失。
如何與看不見自己過失的人相處。一言以蔽之,一切交流的本質(zhì),都來自六字箴言“先迎合,后引導”。如果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在你身邊,哪怕他不會開車,哪怕他長得不是很好看,哪怕他的能力不是很強,但他的溫和不是裝出來的,而是他真的不知道怎么跟你對抗,他只是暖暖地、溫和地與你融洽相處。但是,慢慢慢慢地,他用自己的方式跟你調(diào)頻,成為與你達成共識的人,你得多喜歡這個人吶!
“有用”和“無用”都是達成目標的手段。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不小心把手段當作目標,而“無用”只不過是手段比較標配的方法之一,本身并不是目的。
對于擁有的保持敬畏,對于想要的保持淡定。擁有那些大家都希望擁有的東西,將會成為一個很大的負擔。
自在的人會讓自己舒服,也讓別人舒服。
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卻不知道“無用”的用處更大。長得丑有長得丑的美德,兒女笨有笨的好處。真正的好事兒哪里是努力來的?一定是把自己的狀態(tài)調(diào)到配得上這件好事兒的時候,就會有人非要給你不可了!白栽凇钡降资且环N什么樣的狀態(tài)?一言以蔽之,就是心里面沒有覺得虧欠誰,也沒有特別想親近誰,誰來了也不反對,誰走了也不留戀的狀態(tài),這就是“自在”。
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留下來。
我們在學習《人間世》的時候,一定要明白,變化的是環(huán)境與技術(shù),不變的是人性。
每個人,
最終都是自己和自己睡覺,
自己和自己吃飯,
這就是我們的未來。
更喜歡梁冬這個老男人了。
【讀《人間世》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愛因斯坦20世紀的科學巨星有感650字10-26
讀《父親》有感08-31
讀逃離有感07-29
讀《爭論》有感12-24
讀《孔乙己》有感(轉(zhuǎn)載)09-22
讀《笨小孩》有感02-09
讀《魯賓遜漂流》有感09-22
讀《血色母親》有感09-22
讀池莉《立》有感09-11
讀《燃燈者》有感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