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課堂密碼》有感范文
“向課堂35分鐘要效率”,這已經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教育口號。由此誕生的有效教學,甚至高效教學也成為一個時髦的課題,在中小學廣為流傳。可是,盡管我們向課堂35分鐘要了這么多年的效率,有效教學也被大家研究的這么多年,但是除了積累大量課堂教學技巧之外,對于決定課堂效率的要素反倒無人問津,從而讓教師經常陷入對角橋卻無成績或有成績卻無技巧的尷尬之境。其實課堂效率的實質,是教學與學習的協(xié)同共進,只有教師的教學進度與學生的學習接受度步調一致,才能做到教學相長,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在q2009nian的12月份,我對課堂低效這個問題也進行了一些思考,我認為照成課堂低效的原因有以下三個:
一、低效———緣于教材
教材,是教與學的主要載體,是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其地位與作用不言而喻。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更注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開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思想的滲透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達到這些目標,我國的一些數學特級教師把焦點放在了源頭上——編教材。例如:人教版的,蘇教版的,浙教版的等等。我們學校結合實際選擇了張?zhí)煨、朱樂平老師編著的浙江教育出版社的《新思維數學》。這套教材最大的優(yōu)點是題型多樣化,設計巧妙,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例如: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在人教版的教材上,注重用豎式計算的筆算方法,但是在這套教材上,它除了用豎式筆算之外,出現了更為巧妙的方法。如345×9方法1、300×9+40×9+5×9。方法2、340×9+5×9。方法3、305×9+40×9。方法4、345×10—345×1。這些方法不僅出現在教材上,而且在課堂作業(yè)本上也相應出現了配套的練習,如:作業(yè)本第17頁,28×7=140+□ 317×3= 900+□ 169×4=□+36 27×8=□×56 512×5=□=60 463×3=1224+□。這樣的題型設計豐富了學生思維,增強了知識之間的跳躍性,但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個性差異,對于班級里面數學思維不是很強的學生來說這無非是雪上加霜,他們的思維總是跟不上教材的步伐,久而久之,這些孩子對學習數學就失去了興趣和信心。
二、低效——緣于教師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者與實施者,是教學評價中的主要歸因對象。對造成課堂低效狀況子讓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下面兩個方面是以下教師迫切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
1、教師對理念的簡單化操作。理念作為一種向導,自有其一種積極的價值追求。但是有些教師在學習時,沒有聯(lián)系實際,未能洞察理念所描述的字面背后實質性的東西,常常斷章取義,或依樣畫葫蘆盲目跟風。如新課程倡導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這些固然有它們自身的價值體現,但是也并非是每堂課每個教學內容都必須有這些過程。
2、教師盲目的擔心。由于《新思維數學》這套教材本身的因素,而導致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擔心害怕越來越嚴重。為什么這么說呢?前面提到過新數學教材最大的優(yōu)點是題型豐富度多彩,變化多端,往往需要學生從1跳到3甚至4,如《新思維數學》三年級上策第一單元里面的應用題,教材主要是安排了“想求一個數的幾倍,在求兩個數的和或差”這樣的兩部計算應用題,但是在簡單地教學了這個類型之后,在練一練中,它不僅安排了這類題型的鞏固練習,還出現了一下幾種類型的應用題:
。1)和倍問題的逆向題,即已知兩個數的倍數關系與兩個數的和,分別求出這兩個數各是多少。
。2)已知一個數A,另一個數是它的幾倍多即或少幾,求另一個數或兩個數的和(或差)。
。3)、差倍問題。如A+B=80 A—B=40,求A、B各是多少。
這樣的安排,在《新思維數學》的教材中式很平常的意見是,但是反之,這樣的練一練的設計,對我們不禁要問事為了讓學生鞏固練習呢還是讓我們繼續(xù)教學新的內容。面對教材這樣的安排,我們教師難免會擔心我們的教學時間不夠,既不想浪費實際那,有像給學生更多的知識,唯一的辦法就是由老師在課堂上一一分析解答,久而久之,我發(fā)現學生思考的能力、學習的興趣都越來越低了。
三、低效——緣于家長。
現在的家長,貪心要求高。他們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藝術方面有所發(fā)展,以便將來有個什么一技之長,又希望孩子在學科成績上也遙遙領先。為了達到家長的這些預期的目標,他們給孩子的課余時間都排的滿滿的,彈鋼琴,吹沙克斯,下圍棋,讀英語,學奧數。孩子們就像趕集似地,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個輔導機構之間。
除了上補習班,他們還要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回家作業(yè),而有些老師根本不去體會孩子的艱辛,也不去理會學校提出的“減輕學生負擔”的政策,這樣一來,學生很少有時間可以自己安排,做做自己喜歡的事,看看自己喜歡的書籍,或者到野外休息放松。久而久之,他們的身體和思維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也難怪孩子上課迷迷糊糊的,提不起精神。
【讀《課堂密碼》有感范文】相關文章:
讀《太陽夢見我》有感范文12-14
讀吶喊有感范文5篇11-24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父親》有感08-31
《課堂密碼》讀后感(精選12篇)12-19
讀《中國神話故事》有感范文10-08
學生讀《綠野仙蹤》有感范文02-09
讀《蘇步青愛國故事》有感范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