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大全(共15篇)
成語故事大全1
【注音】dù jiàn fáng wēi
【典故】昔之達人,杜漸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睹幾而作,不俟終日。 晉·葛洪《抱樸子·明本》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后漢書·丁鴻傳》
【釋義】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微:微小。錯誤或壞事剛冒頭就及時制止,不讓它發(fā)展。
【用法】作謂語、定語;同杜漸防萌
【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近義詞】防微杜漸、杜漸防萌
【相反詞】任其自然
【同韻詞】視死如歸、實至名歸、三復白圭、淆混是非、心若寒灰、無偏無陂、拱揖指麾、膽裂魂飛、迭矩重規(guī)、起早貪黑、......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漢和帝劉肇即位后,竇太后掌權(quán),她的哥哥竇憲被封為武陽侯,權(quán)力越來越大。丁鴻直言不諱地對劉肇說大將軍武陽侯竇憲儀仗太后的勢力,包攬朝政,這是朝廷的'隱患要及時清除。漢和帝采納了丁鴻的意見,罷免了竇憲等人的官職
【成語示例】杜漸防微之責,舍我輩其誰堪任之! 聞一多《給梁實秋、吳景超、翟毅夫、顧毓琇、熊佛西諸先生》
成語故事大全2
【注音】xī mò rú jīn
【典故】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明·陶宗儀《輟耕錄》卷八
【釋義】惜:愛惜。愛惜墨就象金子一樣。指不輕易動筆。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不輕易動筆
【結(jié)構(gòu)】主謂式
【相近詞】言簡意賅、一字千金、惜墨若金
【相反詞】連篇累牘、拖泥帶水
【押韻詞】白頭而新、凡百一新、割股之心、駭目驚心、奮不顧身、磨乾軋坤、萬馬齊瘖、人同此心、析律舞文、完體將軍。
【年代】古代
【燈謎】最吝嗇的文人
【成語故事】五代時期著名的畫家李成天資聰慧,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他作畫時特別注重畫面的整體結(jié)構(gòu)和筆墨的運用,筆勢強勁有力,墨法精細微妙,讓人叫絕。但他生活拮據(jù),有人建議他多畫畫賣出貼補家用,他說他作畫不是隨便湊合要深思熟慮才成。
【成語舉例】寫文章要力求做到惜墨如金,刪繁就簡。
【成語造舉】
◎ 特別難能可貴的`是:李琦能馳繁于簡,做到了惜墨如金,這正是中國傳統(tǒng)技巧中的可貴之處。
◎ 這樣的白色套裝假以黑色點綴,最適宜表現(xiàn)知性之美,那惜墨如金的黑色,呈現(xiàn)出變化生動的趣味。
◎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怕觀眾聽不明白,反復交代說明,不是惜墨如金,而是寫了很多多余的話,累贅冗長。
成語故事大全3
[成語拼音] mù gěng zhī huàn
[成語解釋] 比喻客死他鄉(xiāng),不得復歸故里。
[典故出處] 漢·劉向《說苑·正諫》:“今秦,四塞之國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成語故事
孟嘗君準備西入秦國,勸阻的人極多,但他一概不聽。蘇秦也想勸他,孟嘗君卻說:“人世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我所沒有聽說過的.,只有鬼怪之事了。”蘇秦說:“我這次來,確實也不敢談人間的事情,而是專門和殿下討論鬼神的事!
孟嘗君就接見蘇秦。蘇秦說:“我這次來齊國,路上經(jīng)過淄水,聽見一個泥土捏成的土偶和一個桃木刻成的木梗交談。木梗對土偶說:‘你原是淄水西岸的泥土,被捏成了人,到了八月,天下大雨,淄水漲上來,你就殘缺不全了!僚颊f:‘你的話不對啊。我是西岸的泥土,即使為大水毀了也仍然是西岸的泥土?赡闶菛|方桃木刻成的,天下大雨,淄水橫流,你隨波而去,還不知道要被沖到哪里呢?’那秦國是個虎狼之國,關山四塞,殿下到了秦國,我不知道殿下能否安然出來!泵蠂L君就打消了去秦國的念頭。
成語故事大全4
關羽本字長生,后改字云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xiāng)至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以下是“關羽成語故事”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ㄒ唬⿺爻龕喊
關羽十九歲那年,蒲州太守熊虎的兒子熊祥,為了強占張繼昌的女兒鸞姣,勾結(jié)縣令苗信,為非作歹。關羽聞訊,即到公堂,幫助辯理,一怒之下,打死熊祥,火燒衙署,砸爛牢門,救出鸞姣,逃至圣母廟。熊虎帶嘍羅追來,關羽放火燒了圣母廟。劈死熊虎,逃奔范陽避難。后到河北涿縣,與劉備、張飛在桃園結(jié)義。
。ǘ┨覉@三結(jié)義
關羽殺了惡霸熊虎父子,逃逸江湖五,六年。一天,關羽在涿郡觀看朝廷招募義兵的榜文,結(jié)識了劉備和張飛。三人一經(jīng)相識,志趣相投。次日,于張飛家鄉(xiāng)鮮花盛開的桃園祭告天地,結(jié)為異姓兄弟:關羽拜玄德為哥,拜張飛為弟。誓言不求同生但求同死。從此三人同心協(xié)力開創(chuàng)了轟轟烈烈三分天下的'宏偉大業(yè) 。
。ㄈ鼐茢厝A雄
汜水關大戰(zhàn),華雄打敗孫堅又連殺兩員大將,聯(lián)軍不敢應戰(zhàn)。關羽請戰(zhàn):“不殺華雄,愿砍下我的腦袋”。曹操說“將軍喝了這杯熱酒前去殺敵”。關羽說:等殺了華雄回來再喝”言畢提刀前去。帳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曹欲派人前去打探,忽然鸞鈴響處,馬到中軍,云長提著華雄的頭往地一擲。這時,杯中的酒還是熱的!
。ㄋ模┩辽饺s
徐州兵敗,關羽被困土山。曹操派張遼以“三便”勸關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關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約’:一、今降漢不降曹;二、請給二位嫂子俸祿,不論何人不許入門;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辭曹歸劉而去。三者缺一不可。
。ㄎ澹┍鼱T達旦
曹操為了籠絡關羽,賜給他珍貴物品,關羽卻拒之不受;幾日一宴請,關羽從不亂吃喝;給關羽大宅,關公卻將內(nèi)宅分給老兵,自己住外間;派多名美女伺奉他,他卻叫美女去服侍嫂子。曹操無法,安排劉備的兩個夫人和關公同居一屋室。關公仍不動色,秉燭獨坐在門外,專心致志讀《春秋》,通霄達旦,毫無倦色。
。⿺仡伭 誅文丑
白馬對戰(zhàn),顏良連斬曹幾員大將。曹請關羽出戰(zhàn)。為報曹恩關羽奔馬戰(zhàn)顏良。顏良來不及問是誰,已被關羽斬下首級。為獎戰(zhàn)功曹封云長為漢壽亭侯。袁紹為了雪恨,又派名將文丑追殺曹操。曹不抵,再請關公出戰(zhàn)。云長縱馬提刀,不到三回合,文丑心怯繞河而逃,關羽驅(qū)馬一刀將文丑斬于馬下。
。ㄆ撸┻^五關 斬六將
關公辭別曹操,千里走單騎,一心去尋劉備。一路上,過了五關斬了六將。第一關東嶺關,斬了孔秀。第二關洛陽關,斬了盂坦和韓福。第三關汜水關守將卞喜在關前寺廟中設計謀害關公。寺中和尚普凈暗中相助關公識破卞喜陰謀。關羽結(jié)果卞喜性命,前行過第四關滎陽,斬了王植,又過了第五關黃河渡,斬了秦琪。
(八)古城相會
徐州失散后張飛占守古城。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一日,來至城下叫張飛開門,張飛出城挺槍而向。關羽不解。張飛直言“你背兄降曹,封侯賜爵”。說話間關羽身后曹將蔡陽領兵追到。關羽說“看我斬此曹將,以表真心”。關羽縱馬揮刀,一通鼓未盡,蔡陽人頭便落地。兄弟前嫌盡釋,進城相聚。
成語故事大全5
【拼音】liàng jīn mǎi fù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漢武帝立表妹阿嬌為皇后,陳皇后十年來沒有生育兒子,嫉妒衛(wèi)子夫妃子生兒子,被打入“長門宮”,失去了寵愛。她看了辭賦家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就送去一千金請他為自己寫一篇《長門賦》,漢武帝看后就重新寵她。
【出處】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
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序
【解釋】指文章價值很高。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文章值錢
【近義詞】千金買賦
【同韻詞】謙沖自牧、擅行不顧、壞人心術、老羞變怒、奮身獨步、一門百笏、避人耳目、無任之祿、殊禮異務、致知格物、......
【成語舉例】漢宮不鎖陳皇后,誰肯量金買賦來?
唐·黃滔《司馬長卿》詩
成語故事大全6
“夫若是者,以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適也,夫不可損益。吾恐回與齊侯言堯、舜、黃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農(nóng)之言。彼將內(nèi)求于己而不得,不得則惑,人惑則死。”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顏淵(即顏回)從西方的魯國出發(fā),東去齊國,想用三皇五帝的治國之道說服齊國國君。
孔子覺得時機不夠成熟,因此面帶憂色。
另一個學生子貢離開自己的座位,畢恭畢敬地問孔子說:“學生我大膽問一句,顏回東去齊國,老師您面帶憂色,這是為什么呢?”孔子說:“你問得太好了!”從前,管子說過幾句話,我十分贊賞。管子說:“小布囊不可以盛大東西,短繩索不可以汲取深井里的水!蓖瑯拥'道理,人受命于天,愚智各有所成;受形于造化,各有各的特點,鶴足長卻不可截短,鳧足短也不宜續(xù)長。
我擔心的是,顏回向齊侯談論堯、舜、黃帝的治國之道,再加上燧人氏、神農(nóng)的言論。齊侯聽了這些言論,根本不能領悟,卻在內(nèi)心提出這方面的要求,結(jié)果又做不到。既然做不到,一定會心生疑惑,由于顏回超過自己而心生妒忌來。這樣一來,必定殺死顏回。
成語故事大全7
魯公經(jīng)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歡有知識才干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公這么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仆仆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公的影子。原來魯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著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后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公的車夫講了一個故事,并讓車夫把這個故事轉(zhuǎn)述給魯公聽。
然后,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于有一天,魯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夫去把子張請來。車夫?qū)︳敼f:“他早已走了!
魯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車夫向魯公轉(zhuǎn)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里,它把頭伸進窗戶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并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葉公好龍成語故事的啟示
這個故事用十分生動的比喻,犀利地諷刺了葉公式的名不副實、表里不一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知道唱高調(diào)、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
成語故事大全8
戰(zhàn)國時,燕昭王繼位之后,想恢復國力,為父報仇。他去請教郭隗應該怎么做。他按郭隗的意見,筑了黃金臺,以招攬?zhí)煜沦t才;同時,他關心臣民的`疾苦,與他們同甘苦,共患難。用了二十年時間,使燕國國富民強,在討伐齊國時打了勝仗。
[注釋]甘:甜的。
[提示]比喻同享歡樂,共度患難。
成語故事大全9
【注音】diǎn jīn chéng tiě
【出處】問:‘還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一言,點凡成圣。請師一點!瘞熢唬骸知齊云點金成鐵嗎?’曰:‘點金成鐵,未之前聞。至理一言,敢希垂示!’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真覺大師靈照》
【解釋】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壞。也比喻把好事辦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文章等
【結(jié)構(gòu)】兼語式
【相近詞】點金作鐵
【反義詞】點鐵成金、點石成金
【同韻詞】風卷殘雪、冰散瓦解、以湯沃雪、鏤冰斸雪、翾風回雪、欺霜傲雪、沉冤莫雪、漫天風雪、夙夜不解、天崩地解、......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宋朝時期,王安石很欣賞南朝梁國詩人王籍的《入若邪溪》詩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兩句,在自己的《鐘山絕句》中襲改為“一鳥不鳴山更幽”,并向黃庭堅吹噓。黃庭堅認為王安石這樣一改就是點金成鐵之作
【成語舉例】顧本為后人以解字本涂改,往往有點金成鐵之憾。 清·紐樹玉《?陶f文系傳跋》
成語故事大全10
鐵杵磨針:李白是我國著名的詩人,因他的詩歌造詣高深而被譽為“詩仙”。但是在他小的時候可是一個淘氣包,天天不想讀書逮到機會就溜出去玩。這天李白又想找機會外面玩。跑出了學堂,跑到了街上。這看看那看看,這個好玩啊,那個有趣啊。走著走著都把大半條街給逛完了。哇,這天氣真棒啊!“太陽多溫暖,微風多有情,搖曳的樹枝多動人。呀,真是個美好的日子。還好我聰明溜出來玩了,不然就錯過了!
“哧哧哧”,“哧哧哧”,這刺耳的'聲音哪兒來?聞聲望去,看到了一個頭發(fā)花白的奶奶在河水邊磨東西。“好像很好玩的樣子,我得去看看。”一邊自言自語,一邊就撒開腿跑過去看!澳棠,奶奶,你在做什么。俊崩夏棠虥]放下手中的活兒,“我在磨繡花針!崩畎讘岩勺约郝犲e了,“奶奶,你說你要磨什么?”“繡花針!崩畎椎纱罅搜劬,“奶奶,你現(xiàn)在手上的可是一個鐵棍啊。這么大這么粗的一根啊,怎么能磨成針呢?那么細那么小的一根針!奶奶!”這是老奶奶停了下來,“孩子,我可以慢慢磨,愚公都能把山給移走,水滴都可以把石頭滴穿了?倳兂梢桓C花針的!薄澳棠,可是你頭發(fā)都白了,這……”“如果我花的時間比別人更多的話,那這就不是很大的問題了!鄙賰簳r期的李白愣住了,“奶奶年紀這么大了都這么努力,那我還這么浪費我的時間。從今兒開始,我要開始用功學習!
只要你想做,什么時候都不會太晚。給自己一直找借口,這借口終會阻止你前進的。如果你覺得離目標距離太遠了,就要從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如何跟距離更近入手,太好了,首先你有正確的認識。接著就從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來入手。堅持,努力,只要在對的方向上比別人加倍努力付出更多的辛苦,你終會得到自己想要的。要有夢想,萬一,實現(xiàn)了呢?
成語故事大全11
守株待兔:宋國有個人養(yǎng)了一窩豬,到了冬天豬怕冷,這個宋國人就在豬圈里放了很多的草讓豬御寒。有一只兔子半夜跑到豬圈里偷吃豬圈里的草,不料因為天黑看不見,一不小心掉到了豬圈旁邊的豬糞池里淹死了。第二天那個宋國人看到了死兔子很高興,于是就天天守在豬圈旁邊希望哪天再有兔子偷吃豬圈里的草淹死在豬糞池里。這就是“守豬待兔”的由來,豬和株是通假字,所以史書上又稱守豬待兔為守株待兔。
殺雞取卵:從前有個人,家里養(yǎng)了只老母雞,這只雞特別能下蛋,可有一段時間這只雞老是不下蛋,而且還病歪歪的。那個人想,這雞不下蛋留著也沒什么用了,就殺了這只雞,破開雞肚子后發(fā)現(xiàn)這只雞生病的原因原來是生了膽結(jié)石,大大小小的膽結(jié)石就像雞蛋一樣。殺雞的時候正巧鄰家的快嘴婆祥林嫂過來串門。看到后就四處亂說,說這人殺雞取卵,鼠目寸光,把好好的一只能下蛋的老母雞給殺了。
毛遂自薦:毛遂這人是個文學青年,經(jīng)常寫點小文章在網(wǎng)上發(fā)表一下,可是網(wǎng)易的版主和網(wǎng)友們都不喜歡他寫的'文章,因為文章寫得太爛了。在BBs上混了一兩年了,寫的文章沒幾個回帖,版主也不給個“薦”字,搞得毛遂很不爽。所以后來在BBs上發(fā)文章的時候,毛遂都要在文章題目后面自己加上一個“薦”字。比如《有了快感你別喊》“薦”!段沂且粋偉大的小丑》“薦”。寫手們和版主對他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哭笑不得,于是就把這種做法形容為“毛遂自薦”。
三顧茅廬:三國時,劉備想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打天下,于是就去隴中請他。劉備的老板劉表一向就對劉備不滿,平日里給他準備的飯都是殘羹冷炙。這天,劉備吃過飯,到諸葛亮那里坐了沒一會兒,肚子就開始疼,一會兒工夫就上了三次廁所,諸葛亮心想,老劉今天身體不好,拉肚子還辛苦地跑到我這里來看我,很感動,于是就出山了。廁所在農(nóng)村又叫茅房,茅廁,茅廬。于是后人就把這段典故形容為“三顧茅廬”。
望梅止渴:曹操有一次行軍打仗,士兵們走得都很累,沒有精神也沒有斗志。曹操就騙他們說:“前面有個梅莊,梅莊里有個梅小姐,長得天姿國色,艷美無雙,誰第一個到達戰(zhàn)場,我就把梅小姐許配給他做老婆。”士兵們一聽都來了精神,一個個口水都流下來了。終于在規(guī)定時間到達了官渡,打敗了袁紹,后人稱這個典故為“望梅止渴”。
成語故事大全12
這個詞先出現(xiàn)在元代戲曲作家石君寶的作品《曲江柳》第二折:“笑里刀剮皮割肉,綿里針剔髓挑筋! 到了清代,又有一個小說家西周生寫了一本《醒世姻緣傳》,里面提了一句“當日說知心,綿里藏針!
先來看第一個,大家很明顯都能看出來,這句話用了一個不講究格律的對仗手法。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綿”是絞絲旁的.,而不是木字旁的“棉”。為什么我要和大家強調(diào)這個差別呢?一是為了防止寫錯字,二是因為這個字是這個詞的一個關鍵!懊蕖币话阒傅氖敲藁,在中國也不算太稀罕的東西;但“綿”指的是絲綿,在古代,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紡織材料,普通人家一般沒什么機會用上。
絲綿的質(zhì)地非常柔軟,而里面卻藏著一根細細的針,肯定會讓人很難察覺,容易受傷。而這樣一把小小的針還能夠剔髓挑筋,對應上面的那句“笑里刀剮皮割肉”,真是讓人毛骨悚然。
這個詞的第一個意思就是形容人外貿(mào)和善但是內(nèi)心卻非常惡毒。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第二個出處,能夠和知心這個詞對應,應該是一種還不錯的狀態(tài)。絲綿是柔軟的,而針是剛硬的,這里的意思就是指人柔中有剛,剛?cè)岵?/p>
這個詞的兩個意思,一個貶義一個褒義,非常矛盾,大家理解和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處理好上下文關系。
反義詞:色厲內(nèi)荏、心慈面軟
近義詞:不露鋒芒、笑里藏刀
成語造句
這個人在外總是一副好好先生的樣子,實際上是綿里藏針。
成語故事大全13
宋朝時候,有個叫孫山的讀書人,他愛說笑話,被稱為“滑稽才子”。有一年鄉(xiāng)試(舊時在省城舉行選舉人的考試)又到了,孫山整理好行裝,準備前去應考。臨行前,鄰村有人托孫山幫忙,帶上他的兒子一同去省城應考。孫山答應了他的請求。他們來到省城,報了名,一同參加了考試。
發(fā)榜那天,孫山趕到張榜的地點。他擠在人群中,瞪著大眼睛,從頭起一個一個名字往下看,可總是不見自己和鄉(xiāng)鄰那個孩子的名字。正當他灰心失望的時候,突然榜上最末的一個名字跳入眼簾,定睛細看正是“孫山”二字。他驚喜若狂,連連高呼:“我中了!我中了!”
孫山一時興奮,決定當天就動身回鄉(xiāng),而鄰村那孩子卻無精打采,沒有同行。孫山到家后,遠親近鄰都趕來向他祝賀。鄰村那個人也趕來問他:“我的'兒子考中了嗎?”孫山見他焦急的樣子,沒好直說,只是回贈了這樣兩句詩:“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敝車娜苏б宦,有點莫名其妙,但一琢磨,也就明白了。原來這兩句詩是說,舉人的最末一名是我孫山,你兒子的大名還在我孫山后面哩。
后來,人們把孫山這兩句詩簡化成“名落孫山”這個成語,比喻榜上無名,沒被錄取。
成語故事大全14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云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但是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zhàn)機,心里很是著急。但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樣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qū)В那膯査骸斑@附近可有水源?”向?qū)u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光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qū)дf:“你什么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明白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于事。腦筋一轉(zhuǎn),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明白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仿佛已經(jīng)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成語故事大全15
這幾天我在讀《成語故事》這本書,讀著讀著,不知不覺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
這本書又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有巧奪天工的神話故事;富含真理的寓言故事。這是一本蘊含了許多成語的﹑充滿知識的.書。
這里面有大義滅親﹑畫餅充饑﹑井底之蛙﹑黔驢技窮﹑臥薪嘗膽等等。我最喜歡其中的臥薪嘗膽因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先苦后甜。
這個故事講得是吳越兩國在春秋末期為爭取天下霸權(quán),在夫椒激戰(zhàn),越軍大敗,越王勾踐被俘,吳王夫差認為要完成霸業(yè),必須要寬宏大量。就沒殺越王勾踐。沒想到幾十年后,越往東山再起,逼死了吳王夫差。越王勾踐后來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越王勾踐是多么忍辱負重、老謀深算的一個人!勾踐為了打敗吳王夫差,睡在柴草當中,吃粗茶淡飯;為了打敗吳王夫差吃飯睡覺都要舔嘗苦膽;為了打敗吳王夫差和戰(zhàn)士們同睡同起;為了打敗吳王,他放下身段,不恥下問。功夫不負有心人。越王勾踐終于打敗了吳王夫差。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做人要忍辱負重、不恥下問。
讀完了整本書,這本書啟示了我:人生就像大海,困難、挫折與艱辛,不過是海岸上泛起的一朵朵小小的浪花。
【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06-12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5-23
成語故事09-10
經(jīng)典的成語故事06-04
成語故事11-19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1-04
中國成語故事03-10
中國經(jīng)典成語故事03-10
成語故事大全06-12
《安步當車》的成語故事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