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除惡務盡
成語發(fā)音:
chú è wù jìn
成語繁體:
除惡務儘
常用程度:
常用
產(chǎn)生年代:
古代
近義詞:
反義詞:
養(yǎng)虎遺患 養(yǎng)癰貽患
成語出處:
《尚書 泰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盡!
成語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消除壞人與壞事
成語例句:
消息何殊馬牛風,除惡務盡不相容。(李木庵《一九四九年元旦獻詞》詩)
成語故事: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率軍在夫椒大敗越王勾踐,并破了越國的首都。越王勾踐派大夫文種向吳國求和,吳王準備答應。伍子胥勸吳王“樹德務滋,除惡務盡。”吳王不聽他的建議,除惡未盡結果在20年后被勾踐所消滅。 【典故】樹德莫如滋,云疾莫如盡! 蹲髠·哀公元年》樹德務滋,除惡務本! 渡袝·泰誓下》 【釋義】惡:邪惡;務:必須。清除壞人壞事必須干凈徹底。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消除壞人與壞事 【近義詞】斬草除根、一網(wǎng)打盡 【相反詞】養(yǎng)虎遺患、養(yǎng)癰貽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