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文房四寶的別稱參考
筆、墨、紙、硯古稱“文房四寶”,古人曾賦予筆墨紙硯以各種別致的代稱,沿用至今。下面小編為您帶來談文房四寶的別稱參考!
談文房四寶的別稱參考
筆、墨、紙、硯古稱“文房四寶”,古人曾賦予筆墨紙硯以各種別致的代稱,沿用至今。
唐代韓愈把文房四寶人格化。他把他的四位友人,以毛穎指筆,陳玄指墨,諸先生指紙,陶泓指硯,作為文房四寶的別名。
筆還稱為管城子,毛錐子。筆也稱毫,有羊毫、狼毫、兼毫等。用羊毛所制稱羊毫,用狼毛制的稱狼毫,用羊毛和兔毛配制的稱兼毫!爸袝弊鳛楣P的別名,出自《毛穎傳》“累拜中書令,與上益狎,上嘗呼為中書君!焙髞砭头Q筆為“中書君”。
墨除稱為陳玄外,還有松煙侯龍賓,龍香劑等別名。古時制墨,多用松煙,宋人因此戲稱墨為松煙侯。唐代馮贄的《云仙雜記》有這樣一則故事:唐玄宗御案上有墨。一天,玄宗見墨上有一個小道士如蠅而行,即叱之。小道士呼萬歲,并說他是墨精,凡世人有它者,其墨上皆有龍賓,故龍賓就成為墨的代稱。玄宗御墨是用松煙、麝香、公丁香制成的。因此,玄宗御墨亦稱為“龍香劑”。
被稱為“禇先生”的紙又稱麥光。漢書有稱紙為赫蹄。古時還有稱紙為“滑砥方絮”,比喻紙之平滑潔白,很是別致。
硯多用陶、瓷、石料制成,韓愈稱之為陶泓,陶泓作為硯的別名一直流傳下來。
談文房四寶的別稱參考
文房四寶又叫文房四士。
“文房”之名,起于南北朝時期,專指文人書房。筆、墨、紙、硯為文房所用,因而被譽為“文房四寶”。南宋初年,陸游甚至把“文房四寶”叫做“文房四士”:“水復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獨相依!薄拔姆克氖俊逼奉惙倍,以湖筆、徽墨、宣紙、端硯著稱,至今仍享盛名。
毛筆,據說是秦朝大將軍蒙恬創(chuàng)制的。實際上,湖南長沙楚墓中就曾出土過戰(zhàn)國時期的毛筆。湖北荊州鳳凰山漢墓曾出土幾乎是一整套文房四寶,除了以簡代紙外,筆、墨、硯均全,這是漢文帝時的產物。毛筆的筆頭所用獸毫分為柔健兩類,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則用兔脊毛和黃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雜在一起稱為兼毫。好的毛筆具有尖、齊、圓、健四大優(yōu)點。尖,指筆鋒如針;齊,指筆毫齊整;圓,指筆頭吸水飽圓;健,指富有彈性。毛筆產地,唐宋時期,以安徽宣州最出名,所產紫毫筆,為無上佳品!鼻Ы鹎筚I市中無“。明清以后,為浙江湖州所產的湖筆所取代,并且相沿至今。
墨的出現很早,《述在書法墓》上說:西周“郡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荊州鳳凰山西漢墓出土的墨是顆粒狀的,磨時放在凹形硯池上,用一個扁圓形的硯石,壓在墨顆粒上加水磨細。后代的墨確是提煙所成,可分為油煙墨、漆煙墨、松煙墨,分別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燒的煙熏加黃明和麝香、冰片等制成。南北朝時河北易州墨就很有名,又以奚氏出品為最佳,五代時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避避亂到徽州,改進了先前的制墨方法,制成“新安香墨”新安即徽州,這就是徽墨的源頭;漳奶攸c是:“豐肌膩理,光澤如漆”墨錠制成各種藝術形態(tài),施以五彩,特別精美。
紙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西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現麻制的紙。東漢蔡倫采用多種材料,改進制紙方法,使紙的質量和產量都大為提高。晉安帝時廢除了自古沿用下來的竹木簡,把歷史推進到全面用紙的時代。唐代的造紙業(yè)非常發(fā)達,宣州的宣紙,江西臨川出薄滑紙,揚州出六合箋,廣州出竹箋等,都是上等品。宣紙產自宣州府(今安徽涇縣),起初用青檀樹皮制紙,后逐漸擴大到用堵、桑、竹、麻等十幾種原料。宣紙的特點是:質地棉韌,紋理美觀,潔白細密,經久不壞,并善于表現墨水的濃淡潤濕,變化無窮。古代詩人譽為:“滑如春冰密如繭”,并稱作“紙中之王”和“紙壽千年”。宣紙的品種多達五六十種,分為生宣和熟宣。生宣書畫皆宜,生宣上礬后即為熟宣,因著水不洇,經得多次皴染,適宜于畫工筆重彩。
硯,西漢時即已使用,我國傳統(tǒng)有四大硯,即硯,在西漢時期即已使用,湖北荊州鳳凰山西漢墓出土了硯,我國傳統(tǒng)有四大硯,即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端硯產于廣東肇慶東郊端溪有“群硯之首“的稱譽,石質細膩、堅實、幼嫩、滋潤,捫之若嬰兒之膚。歙硯產于徽州,徽州是府治,歙縣是縣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硯與徽墨乃是“文房四寶”中同產一地的姐妹。歙硯的特點,據《洞天清祿集》說:“細潤如玉,發(fā)墨如饑油,并無聲,久用不退鋒。端硯資源缺乏,名貴者已不多。歙縣地處黃山之陽,取材廣泛,近年仍有鏤刻工極細之藝術大硯出產。洮硯之石材產于甘肅臨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極難。澄泥硯產于山西絳州,不是石硯,而是取河泥,反復淘洗,過濾,燒制成硯。
【談文房四寶的別稱參考】相關文章:
“年”的別稱03-23
關于對老人的別稱03-15
妻子與丈夫的別稱09-25
關于書的別稱04-26
詩人的別稱匯總10-24
詩人的別稱大全07-26
文房四寶05-05
《紅樓夢》的別稱01-17
中國的別稱都有哪些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