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蘭陵王是哪個朝代的
語文是一個多義詞,通常作為語言文字、語言文學(xué)、語言文化的簡稱,其本義為“語言文字”。語文課一般被認(rèn)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蘭陵王是哪個朝代的,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美男子,比如說潘安,衛(wèi)玠,嵇康等。但是要說起哪個美男子最有名,最被后世推崇和尊敬,應(yīng)該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的有“戰(zhàn)神”之稱的高長恭。
蘭陵王高長恭是哪個朝代的?
蘭陵王高長恭,又名高孝瓘,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大將,是北齊開國皇帝高歡的孫子,北齊文襄帝高澄之第四子,母親姓氏不詳。據(jù)說因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敵人,每每打仗都要戴上猙獰的面具,為了在戰(zhàn)場上能夠威嚇敵人,故戴面具上陣。
高長恭,驍勇善戰(zhàn)。曾經(jīng)擔(dān)任贈州刺史。后來歷任司州、青州與瀛州的地方首長。570年(武平元年)7月,被任命為為錄尚書事。571年(武平二年)2月?lián)翁尽?72年(武平三年)8月,他被任命為大司馬,573年(武平四年)4月?lián)翁!?/p>
有一次北齊武成帝高湛為了獎賞他的戰(zhàn)功,命令賈護(hù)幫他買了20個女人送他,他只接受一個。
他前后因各項戰(zhàn)功被封為巨鹿郡、長樂郡、樂平郡、高陽郡等郡公。芒山之戰(zhàn)后,北齊后主高緯曾問高長恭說,“這樣沖進(jìn)敵陣之中,如果不小心發(fā)生意外怎么辦?”,高長恭回答說,“國事就是我們的家事,在戰(zhàn)場上我不會想到這個”,而后主因為他說的“家事”,又聽到士兵們唱的《蘭陵王入陣曲》,開始猜忌他會謀反。
定陽之戰(zhàn)時,高長恭代替段韶的職務(wù)統(tǒng)率軍隊,但是常常收取賄賂,累積財富,屬下尉相愿問他,“您既然受到國家的委托,為什么要如此貪心呢?”高長恭沒有回答,尉相愿繼續(xù)問說,“是不是因為芒山之戰(zhàn)大勝,您害怕功高震主,遭受忌妒,而要作令人看不起的事情呢?”,高長恭說是的。尉相愿說,“如果朝廷真的對您有所妒忌,這件事情更容易被當(dāng)成是罪名,不能避禍反而更快招來禍害!备唛L恭流淚屈膝問尉相愿解決的方法,尉相愿說,“您之前已經(jīng)立下戰(zhàn)功,這次依然打勝仗,聲望太大,最好之后都裝病在家,別再管國家的政事!备唛L恭同意他的說法,可惜沒有辦法成功退出。
蘭陵王高長恭怎么死的?
573年(武平四年)5月,堂弟高緯繼皇位后,忌蘭陵王高長恭威武功高,恐皇位被奪,派遣使者徐之范送毒酒給高長恭,高長恭跟妻子鄭氏說,“我對國家如此忠心,哪里有辜負(fù)皇帝,而要賜我毒酒?”,妻子回說,“為什么不親自當(dāng)面去跟皇帝解釋呢?”,高長恭說,“皇帝怎么可能會見我”,他死前將所有欠他錢的總金額有千兩黃金借據(jù)全部燒掉,之后就飲酒而死,年僅30歲,死后被安葬在都城鄴(今邯鄲臨漳縣境內(nèi))以西。妻子鄭氏則進(jìn)入佛門。
蘭陵王歷史典故
蘭陵王高肅(約541—573),字長恭,生于北齊王室。
北齊是歷史上一個奇葩的王朝,僅僅存世28年,歷任6朝皇帝,其中有3位是親兄弟。這個被后世稱作“禽獸家族”的高氏皇室,不僅后宮生活淫穢不堪,而且絲毫不體恤骨肉親情,兄弟叔侄間的血腥虐殺,手段無比野蠻和殘酷。在這樣黑暗的生存環(huán)境中,蘭陵王高長恭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灼灼蓮花,妖艷綻放,又闔然凋落。
高家男人從高祖皇帝高歡起,一直保持著美貌的優(yōu)良基因。當(dāng)高歡還是個落魄的守城小卒時,在貴族小姐婁昭君眼里卻是“目有精光,長頭高顴,齒白如玉,有人杰表”。高歡的長子高澄,十二歲就娶了東魏皇帝的妹妹為妻,是“神情俊爽”之人。
高澄有六個兒子,老大河南王高孝瑜不但長得“容貌魁偉,精彩雄毅”,而且“謙慎寬厚,兼愛文學(xué),讀書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可謂才貌雙全。老二廣寧王高孝珩也頗有才情,“愛賞人物,學(xué)涉經(jīng)史,好綴文,有伎藝”,而且政治頭腦高明,北齊的皇帝走馬燈式地變換,可他卻一直都位居高官,辛苦地支撐著北齊搖搖欲墜的高氏江山。老三河間王高孝琬雖說才干不如兩位兄長,也是性格率真,膽識過人。
雖然祖父兄輩皆偉貌,但到蘭陵王高長恭橫空出世,余者便不值一提了。高長恭美到什么程度呢?《北齊書》說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舊唐書·音樂志》中說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話》中說他是“白類美婦人”?梢娞m陵王確實有著不同于一般男子的超凡脫俗的俊美容貌,這大概跟他是漢、鮮卑、胡等多重混血有關(guān)。
這樣一個花樣美男,上起戰(zhàn)場卻毫不含糊。傳說這位王爺因為太過俊美,每次沖鋒陷陣時,都會戴上一副猙獰的面具。崔令欽在《教坊記》里記載:“蘭陵王長恭,性膽勇而貌婦人,自嫌不足威敵,乃刻木為假面,臨陣著之!倍诙伟补(jié)《樂府雜錄》里,進(jìn)一步演繹“以其顏貌無威,每入陣即著面具,后乃百戰(zhàn)百勝!
據(jù)正史記載,公元564年,北周聯(lián)合突厥共十萬大軍包圍了北齊重鎮(zhèn)洛陽,北齊皇帝高湛急忙詔令段韶、斛律光、蘭陵王為帥,領(lǐng)精騎1000,解洛陽之圍。段韶和斛律光都是北齊最杰出的重臣名將,功勛卓著,戰(zhàn)績赫赫,年輕的蘭陵王能與他們一起統(tǒng)率三軍,其軍事才華自然非同小可。在軍事配置上,段韶率200騎為左軍,斛律光領(lǐng)300騎為右軍,蘭陵王獨統(tǒng)500騎為中軍。這一千“甲騎具裝”的重裝騎兵,就如“鋼鐵猛獸”的“古代坦克”一般,具非凡的威懾力和殺傷力。
北齊采用了誘敵后包抄的'戰(zhàn)術(shù),沖亂北周軍陣腳,使之于慌亂之中“投墜溪谷而死者甚眾”。然后蘭陵王趁機率500精騎殺入重重敵陣,以銳不可當(dāng)之勢,直奔洛陽城下。當(dāng)時北齊軍服尚紅,北周軍服尚黑。試想一下,500紅袍金甲的鐵騎,如一股紅色的怒潮,在“四合如黑云”的北周軍重陣?yán)锵矶^,那陣勢是怎樣的震撼。洛陽城墻上的守兵開始還在發(fā)楞,直到“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庇钟惺窌涊d:周軍“丟棄營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軍資器械,彌滿川澤。”正是這次“邙山大捷”使蘭陵王一戰(zhàn)成名,由并州刺史晉升為尚書令,從此登上北齊的政治舞臺。
這樣又貌美又戰(zhàn)神的蘭陵王,還有著無比的低調(diào)、謙遜和寬厚。《北齊書》中說他“為將躬勤細(xì)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shù)果,必與將士共之”。邙山大捷后,武成帝賞其功,為他買來美妾20人,他卻不過“唯受其一”,照舊專情于王妃鄭氏!侗饼R書》還記載了這樣一個細(xì)節(jié),說他某次上朝時,“仆從盡散,唯有一人,長恭獨還”。事后,蘭陵王不以為意,“無所譴罰”?梢娝綍r對待下人是非常寬和的。即使是對自己的“政敵”,他也能夠做到寬厚以待。當(dāng)初長恭在瀛州時,行參軍陽士深上表告發(fā)他貪贓枉法,長恭因此被免官。等到高長恭東山再起,引兵進(jìn)攻定陽時,陽士深剛好在高長恭營中聽命,因此非常害怕高長恭會借機報復(fù)殺害自己。為此,高長恭安慰他說:“吾本無此意!笨申柺可钚闹腥圆惶,非要央求懲罰。高長恭只好找了一個小過失,打了陽士深二十板子,好讓他安下心來。在北齊那樣動輒殺人砍頭的瘋狂時代,蘭陵王寬厚仁和的風(fēng)范尤其顯得難能可貴。
縱然如此風(fēng)華絕代,如此軍功顯赫,如此仁厚低調(diào),仍然改變不了蘭陵的悲劇式宿命,只因他出生在北齊這個瘋狂得近乎變態(tài)的帝王家族,他雖沒有爭王之心,卻終因太過出色而逃不脫猜忌。
其實他已經(jīng)夠低調(diào)謹(jǐn)慎的了,甚至在出任司州牧、青瀛二州刺史等地方官時“頗受財貨”,這心思被一個叫相愿的下屬看穿:“豈不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見忌,欲自穢乎?”長恭曰:“然!毕嘣冈唬骸俺⑷艏赏,于此犯便當(dāng)行罰,求福反以速禍。”長恭泣下,前膝請以安身術(shù)。相愿給他出主意,要他裝病在家,“勿預(yù)事”。從此,長恭故意“有疾不療”,以求借此避禍?上П饼R能征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已經(jīng)被皇帝漸次殺光,能依靠的也只有他了,因此“未能退”。一次,江淮寇擾,兵事告急,他害怕再次拜將,竟埋怨自己:“我去年面腫,今何不發(fā)!币淮鯇⒕刮房s至此,可悲可憐之甚。
就算如此戰(zhàn)戰(zhàn)兢兢委屈求全,終難改變悲劇的命運。早在邙山大捷時,后主高緯曾故作關(guān)切地問道:“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蘭陵王一聽,深受感動,說:“家事親切,不覺遂然!边@句表忠心的話卻觸到了高緯的忌諱。高緯開始猜忌蘭陵王想把“國事”變成“家事”,取而代之。573年五月的一天,高緯派使者看望皇兄,送來的禮物是一杯毒酒。蘭陵王悲憤至極,對王妃鄭氏說道:“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鴆也!”鄭妃勸他:“何不求見天顏?”蘭陵王心里卻很明白,向皇帝討個說法根本沒用。他想起一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將斛律光,無緣由地被后主引誘入宮,被人用弓弦殘忍地勒死。如果他貿(mào)然入宮,還不知是怎么一個死法。橫豎都是死,還不如選擇有尊嚴(yán)地死去。這樣卑鄙殘酷的君王,他不想見,也沒必要見。萬念俱灰的蘭陵王,扔下一句“天顏何由可見”,遂將鴆酒一飲而盡,決然離開了這個悲情人世。時年僅32歲。
【蘭陵王是哪個朝代的】相關(guān)文章:
蘭陵王是哪個朝代的?11-29
蘭陵王是哪個朝代的人?01-13
蘭陵王高長恭是哪個朝代的04-13
最晚的朝代是哪個朝代01-17
隸書是哪個朝代04-14
陶潛是哪個朝代的04-14
北朝是哪個朝代04-14
蘇秦是哪個朝代的04-14
霍元甲是哪個朝代的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