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世紀是哪個朝代
公元一世紀屬于西漢時期。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tǒng)王朝,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又稱為前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公元一世紀是哪個朝代,歡迎閱覽。
問:公元一世紀是哪個朝代?
答: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歷史
西漢建立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和項羽趁勢而起。項梁立楚王的后代為楚懷王(后改為楚義帝),并且各自舉兵討伐暴秦。劉邦于公元前207年12月率先攻入關中,秦王子嬰投降,劉邦入據(jù)秦都咸陽。項羽未實現(xiàn)“先入關者為王”的約定,后退軍霸上。此后,項羽漸握大權,并建立西楚,分封諸侯,立楚懷王為楚義帝,自封“西楚霸王”。一共分封18個諸侯,將劉邦封在蜀地,且將劉邦的封國國號定為漢。
前206年八月,因楚義帝為項羽所弒,劉邦揮軍東出,拜韓信為大將,公開聲討項羽,拉開了楚漢之爭的序幕。前期雖屢屢受挫,但知人善任,重用韓信、張良、蕭何等人才,在最后的垓下戰(zhàn)役中,劉邦贏得勝利,項羽自刎烏江,西楚覆滅。
前202年二月,劉邦大軍行至氾水之陽(今屬山東定陶)時,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燕王臧荼等諸侯王聯(lián)合上書,請求劉邦稱帝。經過幾次謙讓后劉邦才答應:“諸侯王幸以為便于天下之民,則可矣!庇谑牵鲁跞凇般崴枴钡亩ㄌ眨ń裆綎|菏澤市定陶區(qū))稱帝,建國號為漢,史稱西漢。
劉邦原想定都洛陽,后來婁敬向劉邦指出:應定都關中。婁敬詳細地分析了將國都定關中的好處使劉邦下定決心,并拜婁敬為奉春君,賜姓劉氏,當天即下令定都關中。劉邦車駕由洛陽入居關中,開始先在秦國舊都櫟陽暫居,同時命少府陽城延在原秦都咸陽以東的長安鄉(xiāng)修建新城,至漢高祖七年(前200年)二月,始具規(guī)模,首都從櫟陽遷往長安。自此長安成為西漢政治中心。
西漢(前202年—8年12月)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tǒng)王朝,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又稱前漢,與東漢統(tǒng)稱為漢朝。
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史稱西漢,定都長安。漢昭帝繼位后,霍光輔政,沿襲武帝晚年息兵養(yǎng)民的國策,恢復漢朝的國力。至漢宣帝時期,對外降服匈奴并設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對內整頓吏治、輕徭薄賦,開創(chuàng)了國力極盛的孝宣之治。前36年,陳湯斬殺郅支單于,標志西漢時期的漢匈戰(zhàn)爭結束。8年12月,王莽篡漢,西漢滅亡。
西漢的政治制度多沿襲秦朝,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地方實行郡國制,而此時的牛耕和鐵器普遍流行。西漢時期諸夏人民的文化交融使?jié)h族正式成型,同時也是中國的黃金時代,文學、史學、藝術和科技等領域的成就輝煌燦爛,隨著絲綢之路,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成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國。西漢出土文物種類豐富,展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時代風貌。
軍事
為了鞏固封建統(tǒng)治,西漢建立了比秦朝更為完備的武裝力量。西漢前期是實行征兵制,以正卒兩支來守衛(wèi)京師。一支為南軍,守衛(wèi)宮城,歸衛(wèi)尉率領;另一支為北軍,保衛(wèi)京師,歸中尉率領。兩支各有兩萬人。武帝時,各減至一萬人。正卒一年一輪換,不利于保衛(wèi)京師。武帝著手組建職業(yè)兵為侍從軍和禁衛(wèi)軍。
期門軍和羽林騎
侍從軍有三支,就是期門、羽林和林孤兒。期門軍是漢武帝于前138年建立的,由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隴西、北地等六郡良家子能騎射者組成,共約有一千人,歸光祿勛掌管。因常為侍從漢武帝而期待于殿門,故有“期門”之名。羽林騎是于太初元年(前104年)選六郡良家子組成,約七百人,亦屬光祿勛。羽林騎原叫做建章營騎,因守衛(wèi)建章宮而得名。后更名“羽林騎”,取“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之意。羽林孤兒是由戰(zhàn)死者的'子弟組成的,因養(yǎng)在羽林官署,教習戰(zhàn)射,而有此稱號。
八校尉
禁衛(wèi)軍是于元鼎六年(前111年)建立的,共有八支,每支有士卒約七百人,由八個校尉率領,因稱“八校尉”。八校尉為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八校尉的士卒都由招募而來,是職業(yè)兵,這是中國古代有募兵制的開始。這支軍后來發(fā)展為西漢王朝的軍事主力,經常用于鎮(zhèn)壓勞動人民或進行民族戰(zhàn)爭。
地方
在地方,有經過訓練的預備軍,根據(jù)地區(qū)的具體條件,分別設材官(步兵)和騎士(騎兵),這些預備隊皆由郡守和郡尉掌管。常備軍和預備軍的兵員,都由郡國征調來的“正卒”充任。
漢武帝時期強化了軍,增設樓船(水軍)等軍種。軍的加強,使中央集權有了更堅強的支柱。同時也加強了對外和對內鎮(zhèn)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