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中解詞的方法
擬寫此文主要出于三點考慮:第一,無論那種語言,它的語詞總是最基本的單位,學習中對詞義的把握顯得非常重要,學習漢語文也不例外,那么,讓學生學會一些實用的解詞方法,對學生學習語言是有直接幫助的。第二,有這樣一句流行的話,叫做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其實,這句話有它的片面性,因為,沒有大量的各種類型的魚的積累,授漁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這句話對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來說,無疑是正確的,因為中學生已經擁有了大量的感性積累。因而,對中學生傳授實用的解詞方法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第三,現(xiàn)代教育理念反對死記硬背,重視語感,要求揣摩語言,品味語言,從整體上把握知識;語言實踐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使每一個語詞都按字典辭書去做解釋。所以,看上去帶點模糊特性的實用解詞方法有利于學生按新的理念學習語言。
一、拆字法
有些合成詞的詞義就是構成這個詞的幾個語素意義的綜合,先搞清每個語素的意義然后組合起來就有了整個詞的含義。這是先分析再綜合的`方法。
例如:文靜可釋為文雅而安靜,馴良可釋為和順善良,平展可釋為平坦而寬闊,豪爽可釋為豪放直爽,窺測可釋為窺探推測,十惡不赦中十惡指不道、不孝、不睦、不義等十種罪惡,詞義為犯了十種罪的一種就不可避免地要嚴懲。
再如:初犯、重犯、慣犯,都指犯罪,區(qū)分了初(第一次)、重(再次)慣(習以為常)詞義就十分清楚。使命、奉命、復命、抗命、待命等詞語中的命都是命令的意思,區(qū)分了使、奉、復、抗、待,每個詞的詞義就明白了。
二、舉例法
有些詞如果脫離語言環(huán)境孤立地去解釋,往往使人難以透徹了解,這就必需恰當?shù)匾美洌言~放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解釋。
看下面的例子。
過目:看一遍。例:名單已經排好,請過目一下。
過心:①多心。例:我實話實說,你別過心。②知心。例:咱倆是過心的朋友,有什么話不能說?
象征:①用具體的事物表現(xiàn)某種特殊意義。例:火炬象征光明。②用來象征某種特別意義的具體事物。例:火炬是光明的象征。
與:等待。例:歲不我與。
與:①介詞,跟。例:與虎謀皮。②連詞,和。例:工業(yè)和農業(yè)。
其它如瘋狂、拂曉、流露、很、因為、與其等眾多常用語詞,只有通過實例才能清楚地得到解釋。
三、轉注法
轉注是利用同義詞、反義詞直接解釋詞義的方法。
1、利用同義詞來解詞,是運用已經懂得的、常用的詞解釋生僻詞、古語詞、方言詞、外來詞等。
例如:豚犬(生僻詞)豬狗。辭別(古語詞)告別。恁(方言詞)那么,那樣;那;這么,這樣。盤尼西林(外來詞)青霉素。
2、用反義詞來解詞,要注意用來解釋的詞語必需為人們所熟知,并與被解釋的詞語具有反義關系。用反義詞解釋詞語的形式是:否定詞+反義詞。
例如,忸怩的反義詞是大方,忸怩就可以解釋為不+大方,即不大方。崎嶇解釋為不平坦。孬解釋為不好。其它如低(不高)、丑(不美)、偽(不真)、惡(不善)、劣(不優(yōu))、壞(不好)等等,也都可以用否定詞+反義詞的形式加以解釋。
四、構詞方式分析法
同義合成詞(同義復詞)。追逐,就是追。數(shù)量就是數(shù)。他如崇高、改變、孤獨、解放、生產、聲音、停止、土地、選擇、學習等詞的語素義都相同,都可互釋,知道一個語素義就懂得整個詞義。
偏義合成詞(偏義復詞)。國家只是國。質量只是質。窗戶只是窗。忘記是忘。人物是人。以上詞語中,家、量、戶、記、物等意義已經弱化乃至消失,偏義在前一個語素。好歹這個詞比較特殊,在不知好歹中偏義在好,在萬一有個好歹中偏義在歹。
偏正結構的合成詞。塞北是塞之北,長城以北。隱患是隱之患,隱藏的禍患。前途是前之途,前面的路途。前景是前之景,將要出現(xiàn)的景象。
詞根附加詞綴。阿哥、老虎是哥、虎。糊里糊涂、古里古怪、土里土氣就是糊涂、古怪、土氣,只是加綴后詞義程度重一些。
五、對應法
有很大一部分成語,尤其是并列結構的成語,語素之間有一種對應關系,或相同或相對或相反,這種對應關系可以幫助解釋成語。
比如,文過飾非,文、飾義同,過、非義同;日削月割,削、割義同;天造地設,天、地相對,造、設義同;不急不徐,急、徐相反。落實了相同、相對或相反的語素義,解釋整個成語就非常便捷。
安家落戶、字斟句酌、國泰民安、老奸巨滑、老謀深算、失魂落魄、引經據(jù)典、心曠神怡、分崩離析、兇神惡煞、豐功偉績、才疏學淺、移風易俗、潛移默化和爾虞我詐、東張西望、志大才疏、抑強扶弱等等許許多多成語中,語素之間都存在一種對應關系,利用對應關系解釋成語大有可為。
六、比較法
意思相近的詞容易混淆,解釋時可以用同義詞進行比較,以求明確運用范圍、感情色彩和使用對象等方面的異同,這樣可以避免閱讀理解和寫作使用中出錯。
優(yōu)良、優(yōu)秀、優(yōu)異都有好的意思,但它們有區(qū)別,意思分別為很好、非常好、特別好。成果、結果、后果三個詞之間是感情色彩不同。黑沉沉、黑洞洞、黑糊糊、黑蒙蒙、黑黢黢、黑黝黝等都形容光線昏暗,但程度不完全相同,使用對象也有區(qū)別。
魯迅先生在《人生識字胡涂始》中說過:我實在連自己也不知道崚嶒和巉巖究竟是什么樣子向來就并沒有弄明白,一經切實的考查,就糟了。此外如幽婉、玲瓏、蹣跚、囁嚅之類,還多得很。魯迅先生舉例中的幾個詞,在他的作品中都使用過,先生的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準確無誤地把握詞義是有必要的(它也是實用解詞的前提),但是,對有些詞則沒有必要去死記其意思。我們介紹實用解詞方法,也就是為廣大中學生提供一把鑰匙,提供一種思路,倘若在某一點上有助于中學生朋友學習語言,那是我們的最大安慰。
擴充解釋法
擴充解釋法就是將需要解釋的詞進行適當擴充而對詞語進行解釋的方法。其中組詞法是常用方法,如:
歡樂——歡喜、快樂 寬闊——寬敞、遼闊
幽香——清幽的香味 電燈——用電發(fā)光的燈
誠實守信——為人誠實、遵守信用
近義解釋法
近義解釋法是用需解釋詞語的近義或同義的詞或詞組短語等進行詞語解釋的方法。如:
增添——增加 關懷——關心 美麗——漂亮
反義解釋法
反義解釋法是用需解釋詞的反義詞或相反意思的詞組短語等前面加否定副詞進行詞語解釋的方法。如:
緊張——不鎮(zhèn)定 懦弱——不勇敢 緩慢——不快速
歸類解釋法
根據(jù)詞義有概括性和模糊性的性質,對一些比較簡單但又不好解釋的詞語可以采用把需解釋的詞語進行歸類的方法進行解釋。如:
蘋果—— 一種水果 機槍—— 一種現(xiàn)代兵器
玫瑰—— 一種花朵 火車—— 一種交通工具
比喻解釋法
比喻解釋法是將需要解釋的詞與一些常見的、具體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用比喻句式進行詞語解釋的方法。如:
紅色——像鮮血一樣的顏色 綠色——像樹葉一樣的顏色
功能解釋法
功能解釋法就是用需解釋詞的使用功能進行詞語解釋的方法。其中“形容”是一種常見形式,如:
馬虎——形容做事不認真。人山人!稳萑朔浅6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非常的大
下定義法
用簡練的語言對詞語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質特征作確切的敘說、解釋。它適用于解釋某些有關科學概念的詞語和一般性名詞。如:
學者——在學說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沁園春——詞牌名。
描寫說明法
描寫事物、概念的性狀;說明詞語的引伸義、比喻義。如:
莽莽——
、傩稳莶菽久ⅰ
、谛稳菰斑|闊,無邊無際。
忸怩——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樣子。
比喻揭示法
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通過打比方來揭示很難用確切語言釋義的抽象概念。如:
血洗——像用血洗了一樣,形容殘酷的屠殺人民。
同義詞解釋法
用同義詞解釋,必要時作適當限制、補充。如:
休憩——休息。
竣工——(建筑物)完工。
反義詞解釋法
用反義詞加“不”解釋。如:
野蠻——不文明。
翻譯法
像翻譯文言文一樣解釋詞語。如:
聊敘——姑且談談。聊,姑且。
分析綜合法
有些詞語,語素意義和詞義之間關系比較明顯,可以先分析語素意義,然后綜合起來解釋詞語整體意義;也可以先綜合解釋,后分析語素意義。如:
漠然置之——漠然,冷淡,不關心;置之,把它放在一邊。指對人對事物態(tài)度冷淡,毫不關心。
聯(lián)系語境法
將詞語本義同其所處語言環(huán)境聯(lián)系起來揭示詞語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臨時意義。如:
落第——科舉時代應試不中叫“落第”。這里指考試不及格。(魯迅《藤野先生》)
【語文中解詞的方法】相關文章:
儼然的詞解及造句08-02
詫異的詞解及造句04-01
說明文中的說明方法12-11
語文中考答題有什么方法?09-07
課文中細節(jié)描寫常見方法03-15
英文中的同義詞替換04-06
頂碗少年文中的反義詞03-31
語文中的象聲詞有什么?12-13
滔滔不絕的解詞和造句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