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為馬的出處和典故
指鹿為馬一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權(quán)篡位,為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給秦二世,并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借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于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后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指鹿為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用指鹿為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故事源自秦朝趙高。
成語出處和典故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故事介紹
漢·陸賈《新語·辨惑》:秦二世之時,趙高駕鹿而從行。王曰:“丞相何為駕鹿?”高曰:“馬也!蓖踉唬骸柏┫嗾`也,以鹿為馬!备咴唬骸氨菹乱猿佳圆蝗,愿問群臣!背及胙月,半言馬。當(dāng)此之時秦王不能自信自而從邪臣之說。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shè)驗,持鹿獻(xiàn)于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眴栕笥,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蜓月拐,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舉:全。舉世:全世界。聞:知道。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故事源自戰(zhàn)國王逸少。
成語出處和典故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卷七·雜藝》:“王逸少風(fēng)流才士,蕭散名人。舉世但知其書,翻以能自蔽也。”
故事介紹
王逸少風(fēng)流才士,蕭散名人,舉世惟知其書,翻以能自蔽也。蕭子云每嘆曰:“吾著《齊書》,勒成一典,文章弘義,自謂可觀;唯以筆跡得名,亦異事也!蓖醢仉星迦A,才學(xué)優(yōu)敏,后雖入關(guān),亦被禮遇。猶以書工,崎嶇碑碣之間,辛苦筆硯之役,嘗悔恨曰:“假使吾不知書,可不至今日邪?”以此觀之,慎勿以書自命。雖然,廝猥之人,以能書拔擢者多矣。故道不同不相為謀也。選自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卷七·雜藝》
【指鹿為馬的出處和典故】相關(guān)文章:
圍魏救趙和指鹿為馬的典故07-23
指鹿為馬是什么意思和故事出處10-15
紙醉金迷的典故和出處07-27
指鹿為馬的典故05-13
指鹿為馬成語典故04-20
指鹿為馬典故由來07-27
指鹿為馬成語典故01-15
指鹿為馬的成語典故03-01
指鹿為馬成語解釋及出處故事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