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鹿夢的詩詞典故
蕉鹿夢鄭人有薪于野者,偶駭鹿,御而擊之,斃之?秩艘娭,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順涂而詠其事。下面是小編帶來的`蕉鹿夢的詩詞典故,希望對你有幫助。
典源出處
《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于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秩艘娭玻岫刂T隍中,覆之以蕉 (qiao),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順涂而詠其事,傍人有聞?wù),用其言而取之。既歸,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夢得鹿而不知其處,吾今得之,彼直真夢矣!胰嗽唬骸魧⑹菈粢娦秸咧寐剐? 詎有薪者邪? 今真得鹿,是若之夢真邪?’夫曰:‘吾據(jù)得鹿,何用知彼夢我夢邪?’薪者之歸,不厭失鹿。其夜真夢藏之之處,又夢得之之主。爽旦,案所夢而尋得之。遂訟而爭之,歸之士師。士師曰:‘若初真得鹿,妄謂之夢; 真夢得鹿,妄謂之實。彼真取若鹿,而與若爭鹿。室人又謂夢仞 (一作認) 人鹿,無人得鹿。今據(jù)有此鹿,請二分之。’以聞鄭君。鄭君曰:‘嘻! 士師將復(fù)夢分人鹿乎?’訪之國相,國相曰:‘夢與不夢,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覺夢,唯黃帝孔丘。今亡黃帝孔丘,孰辨之哉? 且恂士師之言可也。’”
釋義用法
鄭國有個打柴的人,途遇驚鹿,將它打死后藏在坑中,又蓋上柴草。自己以后又忘記,以為是做夢,道上講給別人聽。 有人聽到了,根據(jù)他講的尋到死鹿弄回家中。打柴人夜里又夢見藏鹿之處,及取鹿之人,第二天早晨尋到此人,二人爭鹿,至士師 (法官) 處訴訟,士師認為夢之真?zhèn)坞y辨,將鹿給二人分開。鄭國國君聞知此事,問國相,國相也以為難辨真?zhèn),按士師的辦法也就算了。后以此典形容真?zhèn)坞s陳,迷離虛幻,得失無常。
用典形式
【夢鹿】 宋·黃庭堅:“夢鹿分真鹿,無雞應(yīng)木雞!鼻濉情眩骸皦袈雇步,伺兔笑守株!
【得鹿】 宋·蘇軾:“不如同異兩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戲!彼巍り懹危骸笆朗卤緛碚l得鹿? 人生何處不亡羊?”
【鹿夢】 宋·辛棄疾:“有鹿從渠求鹿夢,非魚定未知魚樂。”
【蕉夢】 宋·張炎:“向一丘一壑,留戀年光。又何心逐鹿,蕉夢正錢唐!
【蕉鹿】 宋·陸游:“靈府長優(yōu)閑,蕉鹿烏能感!鼻濉で鸱昙祝骸皹s枯謝槐蟻,得失泯蕉鹿。”
【分鹿夢】 宋·黃庭堅:“分鹿誰覺夢,亡羊路南北!
【夢蕉鹿】 清·繆慧遠:“蒼茫夢里詢蕉鹿,浮拍池中把酒螯。”
【鹿蕉訟】 明·湯顯祖:“虎檻豁已除,鹿蕉訟希有!
【鹿覆蕉】 宋·蘇軾:“夢覺真同鹿覆蕉,相君脫屣自參寥!
【蕉中夢】 清·錢謙益:“世事蕉中夢,人情李下蹊!
【蕉中鹿】 宋·王安石:“棄置蕉中鹿,驅(qū)除屋上烏!彼巍埿⑾椋骸八細w夢,天邊鵠。游宦事,蕉中鹿!
【蕉中覆】 宋·張炎:“蕉中覆處應(yīng)無鹿,漢上重來不見花!
【蕉邊夢】 清·王夫之:“蕉邊夢亦爭秦鹿,槐下魂猶嗾晉獒!
【蕉鹿夢】 宋·辛棄疾:“笑年來,蕉鹿夢,畫蛇杯!鼻濉ず钽專骸暗檬б芽战堵箟,浮沉聊結(jié)鷺鷗盟!
【蕉隍訟】 清·錢謙益:“莫辨蕉隍訟,何因鼠穴車!
【藏蕉夢】 清·黃遵憲:“少眠易醒藏蕉夢,多難仍逢剪韭時!
【士師分鹿】 宋·陸游:“士師分鹿真是夢,塞翁失馬猶為福!
【分鹿覆蕉】 清·錢謙益:“且將分鹿付覆蕉,莫以亡羊笑博簺!
【尋蕉覆鹿】 宋·張炎:“任蹴踏芳塵,尋蕉覆鹿,自笑無能。”
【夢中案鹿】 清·錢謙益:“壁上畫龍成底事,夢中案鹿竟誰冤!
【夢中蕉鹿】 清·黃景仁:“嘆名場已醒,夢中蕉鹿,酒徒難覓,市上荊高!
【夢里士師】 清·錢謙益:“夢里士師多訟獄,醉中國士少崩騫!
【驚心蕉鹿】 清·汪文桂:“驚心蕉鹿追宵夢,款語滄桑坐石磯!
【覆鹿蕉訟】 清·錢謙益:“覆鹿蕉訟無榮辱,芥羽雞場有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