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色中文在线视频,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欧美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 <dfn id="pbiqm"><cite id="pbiqm"></cite></dfn>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唇亡齒寒成語典故

        時間:2022-01-15 19:01:27 語文百科 我要投稿

        唇亡齒寒成語典故

          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唇亡齒寒成語典故,歡迎閱覽。

          典源出處

          《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頰骨)車(牙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倍莨案ヂ,許晉使!焙髸x先借道滅虢,返回時再滅虞。楊伯峻注:“唇亡齒寒,《趙策》、《齊策》皆云‘唇亡則齒寒’,《韓非子·存韓篇》、《莊子·胠篋篇》、《呂氏春秋·權勛篇》、《淮南子·說林篇》作‘唇竭則齒寒’,《韓策》作‘唇揭者,則齒寒’。竭與揭皆反舉之意,此蓋當時俗語,各人所道微異耳!焙笕擞谩按酵鳊X寒”,多指虞、虢一事。

          釋義用法

          虞國臣子宮之奇說,虞、虢兩國相鄰,相互依存,就像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覺得冷一樣,虢國滅亡了,虞國也會隨之滅亡。后用此典比喻雙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用典形式

          【唇亡】清·黃遵憲:“豈有行人真坐罪,忍看鄰國到唇亡!

          【唇齒】唐·高適:“股肱瞻列岳,唇齒賴長城!

          【輔車】宋·劉筠:“處末加駢拇,于中或輔車!

          【忌唇齒】宋·張孝祥:“比鄰寒亡忌唇齒,君但勤渠送川紙!

          【唇齒國】唐·杜甫:“戰(zhàn)連唇齒國,軍急羽毛書!

          【唇齒累】明·李東陽:“惜哉鷸蚌功,誤為唇齒累!

          【唇亡齒枯】唐·白居易:“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齒亦枯。”

          【暮虢朝虞】金·元好問:“洛陽城闕變灰煙,暮虢朝虞只眼前!

          唇亡齒寒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晉國的近鄰有虢、虞兩個小國。晉國想吞并這兩個小國,計劃先打虢國。但是晉軍要開往虢國,必先經過虞國。如果虞國出兵阻攔,甚至和虢國聯合抗晉,晉國雖強,也將難于得逞。

          晉國大夫荀息向晉獻公建議:“我們用屈地產的名馬和垂棘出的美玉,作為禮物,送給虞公,要求借道讓我軍通過,估計那個貪戀財寶的虞公會同意為我們借道!睍x獻公說:“這名馬美玉是我們晉國的兩樣寶物,怎可隨便送人?”荀息笑道:“只要大事成功,寶物暫時送給虞公,還不是等于放在自己家里一樣嗎!”晉獻公明白這是荀息的計策,便派他帶著.名馬和美玉去見虞公。

          虞國大夫宮之奇知道了荀息的來意,便勸虞公千萬不要答應晉軍借道的要求,說道:“虢虞兩國,一表一里,唇亡齒寒,輔車相依,如果虢國滅亡,我們虞國也就要保不住了!”這里的“輔”是指面頰,“車”是指牙車骨。面頰和牙車骨,是一表一里,互相依存的.,所以叫做“輔車相依”。嘴唇和牙齒,也是表里相依的,嘴唇如果不存在了,牙齒失去掩庇,就要受寒,所以叫做“唇亡齒寒”,也叫“唇齒相依”。

          可惜目光短淺、貪財無義的虞公,竟不聽宮之奇的良言忠告,反而相信了晉國的陰謀欺騙,不但答應“借道”,而且愿意出兵幫助晉軍,一同去打虢國。宮之奇預料祖國將亡,無法挽救,只得帶著家小,趁早逃到曹國去了。

          這樣,晉獻公在虞公的“慷慨幫助”下,輕而易舉地把虢國滅亡了。晉軍得勝回來,駐扎在虞國,說要整頓人馬,暫住一個時期,虞公還是毫不戒備。不久,晉軍發(fā)動突然襲擊,一下子就把虞國也滅亡了,虞公被俘,屈地產的名馬和垂棘出的美玉,仍然回到了晉獻公的手里。

        【唇亡齒寒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成語典故12-27

        成語典故05-22

        肝腦涂地成語的典故-成語典故素材12-24

        成語典故介紹01-06

        成語歷史典故12-18

        成語典故:不貪為寶08-20

        【實用】成語典故05-24

        關于成語典故10-11

        指鹿為馬成語典故11-01

        塞翁失馬成語典故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