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目送歸鴻的典故
典源出處
《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之四》:“息徒蘭圃,秣馬華山。流磻平皋,垂綸長川。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釋義用法
這是嵇康送他的哥哥嵇喜 (曾舉秀才) 從軍的詩,共有十八首。這一首想像嵇喜在行軍途中領(lǐng)略山水清趣的自得之情:在平原上射鳥,在大河邊釣魚,手彈著五弦琴,眼望著歸去的鴻雁。后以此典表現(xiàn)閑適曠達(dá)之情或?qū)h(yuǎn)方親人的思念。
用典形式
【失飛鴻】 宋·陳師道:“口須論世事,目已失飛鴻!
【揮五弦】 宋·陸游:“今朝會意君知否,目送飛云揮五弦!痹ゅX選:“神襟軼寥廓,興寄揮五弦!
【送飛鳥】 宋·陳與義:“胸中萬卷已無用,勸公留眼送飛鳥!
【送飛鴻】 宋·張元干:“送飛鴻五弦寓目,望爽氣西山忘言。”
【手揮五弦】 唐·皮日休:“手揮五弦罷,聊復(fù)一樽持!
【目送飛鴻】 宋·蘇軾:“北人聞道襄陽樂,目送飛鴻應(yīng)斷腸!痹 ·薩都拉:“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
【目送歸鴻】 宋·賀鑄:“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中散送飛鴻】 宋·陳與義:“不怪參軍騎瞎馬,但妨中散送飛鴻!
【手揮七弦易】 金·元好問:“誰言手揮七弦易,大笑虎頭真絕癡。”
【留眼送歸鴻】 宋·陳師道:“宛洛風(fēng)塵莫回顧,直須留眼送歸鴻!
【目送歸鴻的典故】相關(guān)文章:
奈何今之人,雙目送飛鴻。08-10
賓至如歸成語典故07-03
蔡文姬歸漢的典故故事05-08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典故05-07
成語典故:百川歸海04-04
鴻鷹的騰飛07-12
帥哥何鴻臻06-04
游梁鴻濕地公園06-05
翟鴻燊經(jīng)典語錄10-28
目送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