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覆水難收的成語典故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覆水難收成語典故
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shù)墓J的人物、事件。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覆水難收成語典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典故
“覆水難收”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潑出去的水,無法收回。表示事已定局,不可挽回。
這個成語來源于宋。王桃《野客叢書》,太公取一壺水傾于地,令妻收入。乃語之曰:“若言離更合,覆水定難收!
商朝末年,有個足智多謀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稱姜太公。因先祖封于呂,又名呂尚。他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攻滅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后來封在齊,是春秋時齊國的始祖。
姜太公曾在商朝當過官,因為不滿紂王的殘暴統(tǒng)治,棄官而走,隱居在陜西渭水河邊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為了取得周族的領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經常在小河邊用不掛魚餌的直鉤,裝模作樣地釣魚。
姜太公整天釣魚,家里的生計發(fā)生了問題,他的妻子馬氏嫌他窮,沒有出息,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離開他。姜太公一再勸說她別這樣做,并說有朝一日他定會得到富貴。但馬氏認為他在說空話騙她,無論如何不相信。姜太公無可奈何,只好讓她離去。
后來,姜太公終于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幫助周武王聯(lián)合各諸侯攻滅商朝,建立西周王朝。馬氏見他又富貴又有地位,懊悔當初離開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請求與他恢復夫妻關系。
姜太公已看透了馬氏的為人,不想和她恢復夫妻關系,便把一壺水倒在地上,叫馬氏把水收起來。
【注音】fù shuǐ nán shōu
【典故】國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后漢書·何進傳》
【釋義】復:倒。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
【用法】作謂語、賓語、分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木已成舟、駟馬難追
【反義詞】破鏡重圓
【押韻詞】萬事俱休、零落山丘、李郭仙舟、騎鶴更揚州、山梁之秋、內顧之憂、蟠屈繚糾、破爛流丟、得休便休、忍辱含羞、......
【年代】古代
【燈謎】灘
【語文同步】我們都聽說過這些說法:“你不可能不勞而獲”,“覆水難收”或者“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里夫金霍華德《熵:一種新的世界觀(節(jié)選) 》高中六冊·課文·2
【成語故事】商朝時期,姜尚(姜太公)才學過人,精通兵法,但因家貧,他的妻子馬氏見他年老沒出息就離開他,他只好到渭水邊搭茅屋釣魚為生,周文王拜他為國師,姜太公助周文王滅了商朝,他的妻子要求復合,他取一盆水潑地如能收回就復合
【成語示例】如此才人,足以快婚,爾女已是覆水難收,何不宛轉成就了他。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通閨闥堅心燈火》
造句
1、我們不可能改變他,故而必須盡量處理好。覆水難收,后悔是沒用的。
2、你就說,那個錯誤已經是覆水難收。
3、若以微觀經濟來衡量其經濟活動中的風險,則僅是一種可估量的、有形的經濟風險;而財政這一宏觀經濟活動產生的風險,不僅包含不可估量的、有形加無形的經濟風險,帶來的可能是覆水難收的經濟劇烈波動甚至危及國家政治穩(wěn)定。
4、變革整體也是正確的;而一些改革本身就是個錯誤,如經選舉產生社區(qū)警長,這類錯誤現(xiàn)已覆水難收。
5、既然已經覆水難收,兩人勉強維持夫妻關系又有什么意思呢?
6、命令一出,如覆水難收,千萬不可朝令夕改!
7、所以當我說他是唯一的那一個明白覆水難收無法回頭的意義的人,我知道那是真的。
8、話一出口,覆水難收,怎能不慎言呢?
9、這辭呈一旦送出去,也就覆水難收了,能不謹慎嗎?
10、覆水難收,往日不在,而我也不愿意為此再錯過現(xiàn)在的時光。
11、如果你們簽下這張離婚協(xié)議書,那就覆水難收了,可千萬不能當兒戲啊!
12、雖說覆水難收,難道他們倆的婚姻真的沒有挽回的余地了嗎?
13、要說這話之前,你最好謹慎考慮,否則覆水難收,將無轉圜機會。
【覆水難收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覆水難收的成語典故03-10
覆水難收成語典故03-09
覆水難收的成語故事04-13
覆水難收成語故事04-07
覆水難收成語故事04-25
中國成語小故事:覆水難收04-20
成語典故09-08
成語典故07-25
古代成語故事200字:覆水難收04-04
古代成語歷史典故成語06-17